试析孟子治理思想的逻辑及启示
2014-03-25熊治东
熊治东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一方面要借鉴西方治理理论和实践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也需要从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本文将梳理孟子治理思想的逻辑,探讨孟子治理思想的时代价值。
关于孟子治理思想逻辑的研究,学者们关注较少。冯国超在《论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内在逻辑与历史价值》一文中提出了先秦儒家德治思想逻辑为:“道德社会是先秦儒家德治思想追求的理想目标,德治是实现理想的道德社会的根本途径,具体的德治手段是教化和统治者的表率作用。”[1]这种观点从德治出发,以道德社会为旨归,来考察整个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内在逻辑,但缺失了对孟子治理思想逻辑及其维度的厘清。另一位学者蔡明干在《论孟子政治思想的内在逻辑》一文中指出:“孟子的政治思想,内容丰富,逻辑严密:他以‘性善论’为逻辑起点,以‘仁政王道’学说为主线和核心,由此延伸出其他政治思想,最终以‘治国平天下’为逻辑归宿。”[2]此种观点立足于孟子人性本善论,通过仁政王道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尽管遵从了儒家德治思想的基本理论,但是忽略了孟子治理思想逻辑的实践维度。实际上,孟子的治理思想有两条逻辑理路——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并且这两条逻辑都通向同一个目标,也就是王道国家的理想社会形态。
一、孟子治理思想的理论逻辑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并建立起了以“性善说”为基点的先秦儒家人性论。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孟子治理思想的理论逻辑也就是儒家的人性逻辑。孟子治理思想的理论逻辑是:以“性善说”为逻辑起点,以“德治”为途径,最终归向王道政治。
(一)孟子治理思想的理论逻辑起点:“性善说”
“性善说”是孟子治理思想的理论逻辑起点,是其仁政理论,王道学说的基础。孟子认为人性中的善是与生俱来的,不受外界环境的制约,“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孟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揭示了关于人性的新的观念:人具有不同于动物和他物的特殊性,这就是道德性。”[3]由于人具有这种道德性,才激发统治者内心的良知、良能,从而怀不忍仁之心,行不忍仁之政。孟子的“性善说”主要体现为“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在孟子看来,“四端”是内在于人的本性之中的,“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此‘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4]这四种“常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统治者的行为合乎于仁,合乎于礼,从而建构起良好的社会秩序,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序的君臣之道。在孟子看来,统治者只有坚持人性本善,以仁、义、礼、智作为施政标尺才能实现社会的“善治”。人性善是孟子治理思想的理论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倡导“德治”,进而建构王道政治。
(二)孟子治理思想的理论逻辑途径:“德治”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认为治理天下应以德为先,通过对老百姓的道德教化实现对社会的治理。“德治”是“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意在强调德行,德性在治理中的功能与价值。“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孟子·公孙丑下》)由此可见,孟子认为辅助君主治理天下,统治人民,应先论道德。道德的规范功能,引领功能和教化功能对于一个社会的治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孟子所说的道德教化主要是指对老百姓进行一种伦理规范教育,这种伦理规范以仁、义、礼、智为主要内容,构成了“仁政”的具体范式,其形成的社会形态具有超稳态的结构,在汉代大儒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之后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德治强调道德在治理过程中的价值和功用,道德主要通过感化、内化、聚化等使行为主体通过自律的方式实现对自身行为的规范,而不是利用外在的强制性措施来约束主体的行为,这就要求统治者要轻刑薄赋,这也是孟子“德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维度。“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市矣;关,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孟子·公孙丑上》)统治者减免税赋是其施行仁政,爱民,亲民的体现,因为税赋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税赋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反对一味强调用刑罚治理国家,这不利于社会和谐,而是强调“德治”,要行仁政,倡教化,省刑罚,薄赋税,这是孟子治理思想的内在意蕴,也是“德治”的具体要求。
(三)孟子治理思想的理论逻辑归宿:“王道”
孟子治理思想的理论逻辑归宿就是要实现王道政治,通过对德性的倡导与发挥,对德行的实施与呼唤,达到以道治国的目标。以道治国是行仁政的重要方面,在孟子的治理思想中,德治是仁政思想的重要内容,仁政为王道提供的行动纲领,王道为仁政指明了奋斗目标。王道就是要在仁政的基础之上以道治国,从而实现对百姓的教化,对国家的治理。有学者指出:“由于仁与德、善在儒家及孟子这里是一致的,因此,孟子所讲的王道就是崇尚道德而非暴力手段、以追求道德之善而非物质之利的政治理想和行政理念。在这个意义上,仁政与王道异名而同实:一方面,王道就是仁政……另一方面,仁政就是王道。”[5]王道与仁政是内在关联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二者是孟子治理思想发展的两个不同的阶段。王道政治是孟子治理思想的归宿,孟子通过提出“德治”的具体施政纲领,来实现天下王的政治理想。用道德来教化,感化人民,以道治国,德化天下,这是孟子王道思想的理想蓝图。
同时,孟子还指出要实现对社会的善治,就必须遵从王道,反对霸道,即反对暴力。“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孟子·告子下》)在孟子看来,春秋五霸以力服人,尤其是齐桓公的影响最大,这是实行霸道政治的表现,是不义之战,所以他认为“春秋无义战”。另外,孟子之所以反对霸道,是因为霸道与其提倡的王道政治是背道而驰、水火不容的。“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孟子·尽心上》)孟子力陈圣人功德之浩荡,王道政治之恩惠。崇尚王道,反对霸道,也就是要行仁政,仁政是孟子治理思想的评价标准价值归宿。
二、孟子治理思想的实践逻辑
孟子治理思想逻辑的另外一个维度是实践,他的治理思想不是建立在纯粹理论领域的呼唤,而是有着牢固的实践根基,这也就是建立在民本思想基础之上的实践逻辑体系。孟子治理思想的实践逻辑是:坚持以人为本,民贵君轻为出发点,通过为民置产,发展生产赢得民心为主线,最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进而建立王道国家。
(一)孟子治理思想的实践逻辑根基:“民本”
孟子生活的时代,战乱频繁,社会动荡,风云变幻的局势使孟子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以及违背民心所带来的危害。“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如果不坚持以民为本,而是喜好珠宝、美玉,那么就会失去民心,最终使自己遭殃。施行以民为本的方针政策还需有能为民谋福利、行仁政的官吏,在官吏的任用上,孟子主张,“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孟子·梁惠王下》)在孟子看来,在选贤任能方面,要善于听取国人的意见,将其作为考察官员的标准。只有得到人民认可的、满意的官吏,才能够更好的为民服务和管理人民。
另外,孟子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孟子·尽心下》)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老百姓是最重要的,社稷国家是次要的,君主是更次要的。孟子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他的民贵君轻说,不是说人民比君主还要尊贵,而是说民心的向背可以决定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合称指国家)即国家政权的安危,因此统治者要把本身利害放到这一前提下来考虑。”[6]君主要想得到天下,统治人民,就必须得到人民的认同,人民认同与否是判断统治合法性与正当性的一个重要前提,而要得到人民的认同就必须将人民摆到重要的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人民群众是构建国家的现实基础,没有人民就谈不上统治,没有人民的支持的统治也是风中阁楼,漂浮不定。
(二)孟子治理思想的实践逻辑主线:“为民置恒产”
对社会进行有效的治理的前提是让人民安居乐业,“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移,无不为己。”(《孟子·滕文公上》)恒产是人民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基本前提,没有恒产就无法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就没有坚定的心志,如果无法使人民安居乐业,无法使人民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幼有所教,那么社会就会陷入混乱状态。按孟子的观点,如果不为民置恒产,等到老百姓犯罪之后再去惩罚他们,这就叫陷害百姓。为此,孟子提出了为民置产的具体方法,即井田制。“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滕文公上》)孟子之所以推崇井田制,主要是因为井田制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活,从而为其推行礼、义建立基础,因此,为民置产是孟子治理思想的物质保障。
为民置产离不开发展生产,发展生产是为民置产极为重要的方面。发展生产首先要不违农时,“不违农时,谷不可以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这也就是要不违背自然规律,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生产方式较为落后,技术水平低下,基本靠天吃饭,所以不违农时对于发展生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次要鼓励农桑,“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明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只有发展生产,才能不断为民增产,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发展生产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方式,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只有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基础上,才能为社会治理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
(三)孟子治理思想的实践逻辑目标:“王道”
孟子认为,为民置产,发展生产有助于统治者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孟子认为得到天下首先要得到民心,得到民心就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人为本,所欲聚之,所恶勿施。要得民心还要与民同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以老百姓的乐忧作为自己的乐忧,时时刻刻把百姓放在心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人民就会顺从他、称赞他,从而真正意义上得到民心。得民心是实现王道的基础,实现善治的前提。
在孟子治理思想的实践逻辑维度上,他坚持以民为本,民贵君轻,通过为民置产,发展生产等手段来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进而走向王道政治。这实际上是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的表现。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国度,在以农为主的社会里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人民群众在历史的进程中就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历代统治者也都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孟子正是看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所以他大力倡导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民置产,发展生产,增加人民的财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主体地位决定了统治者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民为本,只有坚持民本思想,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才能使统治获得最坚实的基础。孟子认为,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王道政治,实现对社会的善治。
三、孟子治理思想的启示
综上所述,孟子的治理思想尽管有两条不同的逻辑理路,但是最终都以王道政治为归宿,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向度建构起了孟子理想的王道国家的社会形态,其终极目标是实现对社会的善治。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很多具有深远影响的理论,为我国古代思想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使在今天,孟子的治理思想仍然具有不可被忽略的时代价值。
(一)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
孟子的治理思想主张民贵君轻,坚持以人为本,将老百姓放在首要位置,强调人民在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为民置恒产,教民以德等措施,以得到人民的认同和支持,这是孟子政治哲学中最为重要的地方,体现了其亲民、爱民、重民的思想,也是实现对社会的善治的基础。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一个社会形态没有得到人民的认同要想实现善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只有尊重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尊重。因此,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以人民是否认同作为检验统治者施政行为是否有效的标准,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统治者施政结果的评价标准。
(二)道德的功用及个体缺失
在孟子治理思想中,“德治”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孟子提倡行仁政、重道德、施教化,强调道德在治理天下中的功能与价值,这是孟子治理思想的精华之所在,也是儒家德性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孟子看来,统治者施行仁政,首先要“行仁由己”,从自身的言行出发去影响他人、影响社会、影响国家,也就是要通过仁德感化作用来治理社会。提倡德治,重视人的道德人格的养成,这对于当今社会在某些行业,某些地方的道德缺失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另外,孟子的德性论是以他的性善论为出发点的,他认为人性本善,通过行仁德就可以实现王道政治,天下大同。事实上在个体的人格塑成中,由于个体本身之间的差异以及后天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不同个体之间产生不同的结果,并非像孟子所说那样都可以实现善的,后来先秦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正是看到了孟子这一理论缺陷,提出了性恶说。性善与性恶是人性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在治理过程中对应的就是“德治”与“法治”的模式。实际上,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坚持“德法并举”的方针。
(三)治国理政要不断反求诸己
孟子提倡的王道政治要求统治者要不断反求诸己,也就是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不断总结自己的得失,通过自我反省和不断提高自身修为,获得老百姓的认同和信任,从而更好的统治人民、治理社会。“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告子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者,首先要身正,身正才能信服于人民。同时还要善于听取谏言,“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舍弃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来不断的完善自己,君子最了不起的就是与人为善。只有反求诸己、不断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够更好的行王道。
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统治者一方面要推陈出新,不断改革过去的落后的不合时宜的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善于听取各方意见,汇聚民智、凝聚民心,共同开创社会治理的新局面。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反求诸己,积极主动地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善于学习、开诚布公,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才能更好地实现对社会的治理。就当前中国的具体国情来说,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功能,聚合各方力量和智慧,进一步深化改革,打破利益藩篱,努力发展经济,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公平、公正的利益格局,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和执政宗旨所决定的。
(四)社会对治理的亟需与呼唤
我国当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仍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孟子提出的为民置产,鼓励农桑等思想尽管有其时代局限性,但是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只有不断的发展生产,才能为社会治理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只有不断发展生产,才能激发社会的活力与张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多元化日益加深,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人民的诉求日趋多样化,利益主体多维化,各方利益冲突不断加深,摩擦不断加剧,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增多,过去一味的维稳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加之信息科技飞速发展,新媒体异军突起,信息从产生到传播的时间间距越来越小,这给我们党治国理政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因此,社会的发展对治理的需求与呼唤迫在眉睫。探索治理的中国意蕴与中国价值,开创治理的中国境界与中国特色是时代发展的应然要求。
[1]冯国超.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历史价值[J].哲学研究,2002(7).
[2]蔡明干.论孟子政治思想的内在逻辑[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
[3]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4.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70.
[5]魏义霞.王道政治:孟子政治哲学及其审思[J].东岳论丛,2012(9).
[6]蔡德贵.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及其当代意义[J].学习论坛,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