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哲学思想疏导“弱势心态”价值论
2014-03-25靳美玲
魏 荣,靳美玲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安徽 合肥 23000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工作、学习的节奏加快,各个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逐渐增大。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自身对生活环境驾驭能力逐渐弱化的感受,使一些群体产生了“弱势心态”。形成弱势心态的社会主体,常常表现出较强的自卑心理和较为严重的心理失衡,因而更容易造成对事件认知的偏差,形成不合理的信念和消极的思维模式,进而伴随产生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反应,陷入心理困境。弱势心态是一种主观体验,其产生具有相对性。积极地调节主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式,矫正主体的弱势心态具有现实迫切性。《道德经》是一部集哲学、文学、美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知识为一体的百科全书,它是中国两千多年文化积淀中最具真理性的文化宝库之一。尼采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它不仅是一部哲学巨著,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处世哲理,其丰富的处世哲学思想对疏导部分社会主体的弱势心态具有重要价值。
一、《道德经》哲学思想的主体认知调节价值
认知是个体对周围事物的想法和观点,它反映了一个人辨识事物的方向、理解事物的能力、阐释事物的思路以及精神状态等。不同的认知方式将激发不同性质的情绪状态,进而产生不同的个体行为。消极的认知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定势,将使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并导致消极的行为。社会主体在追求和满足其需要而屡次受挫时,增强了他们对自身和社会影响的乏力感,这种对未来难以控制的体验易催生个体的“弱势心态”。具有弱势心态的社会主体的认知通常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消极反映客观事物。具有弱势心态的社会主体在面对多样化的外部信息时,更倾向于选择消极信息,忽略积极信息。这样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模式使得他们更加关注社会的阴暗面,跟踪负面信息,从而对社会产生不满心理甚至报复心理,影响其自身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第二,认知不完整。具有弱势心态的社会主体,理解和阐释事物缺少全面客观性,他们对社会和他人以及诸多问题等缺少相对认识观和辩证认识观,难以形成客观、理性的认识,容易产生不满情绪。第三,认知行为的自我控制力差。表现在他们对身心和谐、心心和谐以及心物和谐的调节能力欠缺,难以保持个体人格多侧面的平衡发展。这使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容易产生挫败感,不利于维持其自我统一性和完整性,影响其有效融入集体。
调节主体的认知是纾解弱势心态的前提。《道德经》的处世哲学思想对社会主体的认知调节价值主要体现为:第一,道法自然,顺应客观规律的哲学思想具有匡正部分社会主体价值理念,导引主体客观认识世界的纠偏价值。人类进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认识世界,不断发现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老子说“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师“道”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之一,老子将其视作万物根本和宇宙运转的遵循原则。“道”即规律,师“道”则要求人们学习依循客观规律处事的方法。人类不能仅凭自己的感觉,甚至是错觉进行非理性的认识判断。只有正确认识客观世界规律,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从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老子提出“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1]54,要求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应尊重客观规律,把握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事物发展的两面性规律在社会发展领域也同样存在,社会在进步发展的同时总是既表现出积极阳光的一面,亦呈现出消极阴暗的一面。因此,借鉴自然协和的发展规律,有助于客观理性地看待社会上的诸多不良现象,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以点概面,忽视事物的完整性。具有弱势心态的社会群体往往过多关注事物的阴暗面,产生意识形态认知的偏差,导致对社会的不满情绪逐渐加强扩大,甚至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老子认识规律的思想,可以纠正社会部分群体的错误认知模式,并进一步纾解其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知常曰明”[1]62,只有认识和把握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才能正确认识这个世界。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163,老子他认为世间万物,终会在自然规律的调和下达到和谐的状态。因此,人们只有认识规律,顺应规律,才能融入社会,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
第二,自知和把控自我的哲学思想具有指引部分主体认知行为方向的调节价值。《道德经》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1]128即能够了解和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够认清自己才算是聪明。现实社会中,当一些非弱势群体成员屏蔽周围的信息和情感,不从自身条件考虑,专注于追名逐利,则很容易在社会生活中迷失自我,达不到事事遂愿则使其形成亦真亦假的弱势心态。认识自己是人生最大的清明和智慧。了解别人不易,了解自己更难。只有真正了解了自己,才能为自己合理定位,既不妄自菲薄,也不骄傲自满。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描述认识自我、追求自我实现的状态时,就强调一位自我实现者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态度中所应具有的道家式的接受精神,即在创造的原发阶段或灵感期,某种程度的接受性、非干扰或“无为”是认识和尊重自我的关键特征。[2]现代具有弱势心态的社会主体常因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因而大大降低了自我调控水平,容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产生摩擦。自知自明之人能在恰当的定位中和虚心学习中调控自我,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老子说“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1]131,他认为做人要懂得谦逊。谦逊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以柔和的方式把控自我却不失尊严的表现,就像柔弱的水一样,“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1]304水表面上软弱无力,但却有人们难以想像的力量穿透坚硬的岩石,水看似柔弱、处下,实则坚强、在上。充分了解了自己,并且懂得谦逊、处下,必能很好的融入社会。
二、《道德经》哲学思想的主体情感升华价值
情绪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外在表现形式。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在情绪体验逐步稳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形成弱势心态的社会主体常常表现出以下几种不良的情绪情感:第一,浮躁。随着社会信息开放度和透明的提高,一些社会主体容易在自定义的对比中产生强烈的缺失感和失衡感,进而患得患失,不安定感增强,情绪波动加大,表现出心浮气躁。第二,焦虑。在应对社会变更、环境变迁和生活变动时,一些缺少应对能力或应对技巧的社会主体倍感压力、焦虑不安、情绪低落,容易迷失自我,失去方向,甚至因为不良情绪而导致身心疾病。[4]第三,不公平感。具有弱势心态的社会主体,在对挫折和失败的归因中,更倾向于把原因归结于社会的不公平、不公正等外部因素,倾向于忽略自身主观原因。在这样的归因习惯中就更加增强了他们抱怨社会不公,不满现状的消极情绪。
林语堂先生曾说:《道德经》是一部“蕴藏着老猾俏皮的智慧的精髓”的“最辉煌、最顽皮的自我保护哲学著作”,[5]其中丰富的处世思想对社会主体的弱势心态具有积极的情感升华价值:第一,保持沉稳泰然的处事思想对部分社会群体的浮躁情绪具有调控转化价值。老子认为做人要脚踏实地,不可心浮气躁,急于求成。《道德经》说“轻则失根,躁则失君”[1]104,即轻率会失去根本,急躁会失去主见。老子以此告诫人们做事要沉着稳重,不可冒失行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242,做事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投入耕耘再求收获,看到他人辉煌成就的同时应更多反思他人背后洒下的汗水。“浮躁”的情绪是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它将阻碍人们走向成功。因此,要学会克制浮躁情绪。首先,不可好高骛远。凡事要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制定相应的目标,脚踏实地。“企者不立,跨者不行”[1]96,即将脚跟离地用脚尖站立的人是站不稳的,跨大步总是急着赶路的人是走不远的。老子以此告诫人们做事要一步步来,不可好高骛远。太高的目标、脱离实际的目标只会是空想,不能付诸实践。其次,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只有深刻了解自己的能力才能制定合适的目标,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去实现目标。最后,要耐得住寂寞。成功的道路是孤独的,要想成功就必须耐得住寂寞。老子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1]242。人在奋斗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同时也存在着各种诱惑,做事要慎始慎终,一直到结束都像开始时那样谨慎,守住自己的原则,耐得住寂寞,坚持到底,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第二,保持内心宁静和淡定的思想和方法具有纾解部分社会主体焦躁情绪的缓冲价值。面对当今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以及各个领域激烈的竞争,加之强烈的成功愿望的驱动,使得人们常常体验到强烈的心理压力。一个人若想保持平稳的无剧烈冲突的“自然”状态,发挥作用的动因必然来源于内在的需要和动力。[6]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具有弱势心态的社会主体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容易丧失“自然”状态产生焦虑情绪。因此,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要做到“致虚极,守静笃”[1]62,拥有一颗宁静的心,保持淡定平和的心态和积极的情绪,需要提升自身的修养,时常反省自我,感悟生命,在持续的磨练中保持内心清明,藉此便可以感受宁静生活,远离焦虑的情绪,才能达到“心善渊”[1]27的境界,即心胸像水一样虚静深远。老子崇尚“无为”,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1]141,意思是道永远是顺应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老子所说的“无为”是强调凡事顺应事物本身规律而运行,则没有做不好的事也不会产生不良的情绪。人是小我,宇宙是大我,小我只有顺应大我的运动规律,自然无为,无私无欲,才能达到“至上”或“至乐”境界。[7]人们的焦虑往往是由于对事物的不了解和恐惧,只有当人们了解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并掌握这些规律,才可能按照规律去解决问题,处理矛盾更加得心应手,从而减少焦虑情绪的产生。
第三,知足常乐、把握当下的乐观思想具有促进部分社会群体形成社会包容情绪的优化价值。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1]181,祸害莫大于不懂得满足,罪过莫大于贪婪的欲望。欲望的膨胀容易使得一些人遗忘了知足。懂得知足的人会常常感到快乐,他们内心阳光、乐观,并以感恩的心回报社会。然而,常觉不满足的人则会郁郁寡欢,满腹怨言。具有弱势心态的社会主体,当他们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生活或工作中受挫,心理充满怨气并将这种消极情绪向周围扩散时,容易引发社会悲观情绪。老子说“故知足之足,常足矣”[1]181,知道满足的人才能得到满足,这种懂知足的、把握当下的心态就是包容心的体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一些人认为知足常乐是一种胸无大志的表现,就是不思进取、没能力。其实,知足常乐是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1]172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名利固然重要,达观、安详的生活品质更加令人向往。懂得知足,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不刻意攀比,那么快乐就会如影随形。
三、 《道德经》哲学思想的主体行为矫正价值
具有弱势心态的社会主体不仅容易存在认知方面的偏差以及情绪情感体验的偏激,同时也容易产生相应的不良行为方式,其不良行为方式常表现出以下特征:第一,冷漠,即缺乏同情心和对生活的热情,不关心周围事物的发展,对于社会交往、公共活动等缺少融入和参与的积极性。第二,患得患失,即缺少自我评价的客观尺度以及抵挡诱惑的定力,往往过分看重个人得失,即使有大的收获,但仍会叹息那小小的失意。由于过分在意生活中的得失,锱铢必较,精神负担重,主观幸福感不强。第三,报复,即具有弱势心态的个体或群体,当他们倾向于将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归因于社会不公、他人的诡计等,容易形成疏离社会或反社会心理,继而在极端心理作用下产生报复社会和他人的行为。这种报复行为的恶劣影响,一方面是对自己造成身心伤害,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道德经》中的处事哲学指导思想对于具有弱势心态的社会主体行为的矫正价值:第一,呼唤同情与悲悯之心的思想具有消融现代社会个体的行为冷漠,复归互助互利行为的唤醒价值。同情心是一种美德,有心理学研究者还将同情悲悯之心视为人的本能,老子将没有同情心、漠视社会困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称作强盗,他说“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餍食而货财有余;是为盗夸。”[1]204富有同情心的人才能获得大家的信任和尊重。随着现代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激烈的竞争使人们关注的焦点渐渐汇聚于自身,对外界的冷漠逐渐从眼光变成了行为。人与人的密切关联是人类社会的特质,人们之间的互助互利行为则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之一。“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1]258,乐于助人的仁慈者,整个自然环境也会庇佑他。因此,人们理应怀着仁慈的心对待他人、对待社会,以仁慈之心感染他人,使整个社会充满温暖。老子呼唤同情与悲悯之心的观点警醒现代人们在与冷冰冰的机器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将我们的热情一起冷却,拒绝麻木和冷漠,信任自己与他人、关爱社会的行为是继承优良传统,创造温暖社会的需要。
第二,淡化计较个人得失的短期效应,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长效思想具有转变部分社会主体患得患失、裹足不前行为的助力价值。“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1]51,老子认为如果人们过分在意荣辱得失,那么在得到和失去的时候都易丢失行为分寸。社会个体的弱势心态有时是由某种心理匮乏所引发,当一个人感受不到自我价值,心理却充满了欲望和需求,这暗示填满了令其失落、痛苦和矛盾的记忆情境的心理匮乏坑洞已经出现[8],亟需通过协调获取与付出的关系或者是以关爱、意志、尊严等品质来填补缺失。具有弱势心态的社会主体容易患得患失,内心难以安宁。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1]220祸福相依,得到了不一定是好事,同样,失去了也未必就是件坏事。人们应当正确看待个人得失,拥有了要珍惜、要感恩,失去了也不要气馁。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不能目光短浅,只看到当下的得失,看不到长远的利害。“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1]87,意思是: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生活中,如果人们过分追求功利,就容易陷入争名夺利的漩涡中不可自拔,当人们总是以物质激励自己,而物质富足却难以填补个人精神的空虚,导致其总是沉浸在理念与结果的落差中时,浮士德式的时间交易障碍心理就会出现,其行为甚至突破社会道德底线。一个人确立目标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宽阔的胸怀,追求目标则需要顺应自然,这样他才能以长远的思虑对待现实,抱持追求长远目标的坚定信念和执着精神,呈现出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第三,以德报怨的宽容思想具有抑制部分社会主体报复行为的矛盾化解价值。老子主张善待他人,即使是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们,我们也应该善待他们,用恩德来化解仇恨。“大小多少,报怨以德”[1]239,即以对待大事的态度处理小事,以对待复杂的态度处理简单,用恩德来报答怨恨。矛盾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则大大加重了矛盾的深度和广度,矛盾的相对性和社会主体利益诉求的差异使社会矛盾只能在相对平衡中解决,难以达成绝对的公平。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一些自认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应对这种情况,需要以老子所言为箴,坚持自己的品行和做法,不因外界的影响破坏自身修养的定力,以德报怨的宽容思想不仅有利于个人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敬佩,而且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化解矛盾。以德报怨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善行的至高境界,心胸狭隘且总是以盈亏来评价诸事是缺少善念的做法。老子崇尚“水德”,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1]27,完善的人格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乐于去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计较名利,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计较得失,从而赢得他人的尊重。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1]258老子的处事哲学思想体现的这三项基本原则,对现代社会非弱势群体的弱势心态矫正具有综合性的指导价值。首先要有一颗慈爱、善良的心,这样就能得到周围人的喜欢和尊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要懂得勤俭节约,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管当前的社会物质财富充裕,但仍然要保持节俭的好习惯。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既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最后是不为天下先,“不为天下先”并非懦弱的表现,而恰恰是一种保持谦逊避免狂妄的做法。老子倡导这种不为天下先的思想,退居第二或第三,既可以学习第一的经验,又可以始终使自己保持积极上进的状态,实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有为做法。
《道德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不仅是今天开展学术研究、挖掘传统文化瑰宝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指导现代社会主体在社会认知、社会情感以及社会行为意愿表达等方面,如何应对环境压力保持心理和谐发展的方法论。《道德经》哲学思想对疏导社会主体弱势心态的价值,综合体现在维护个体心理健康以及推动社会稳健发展的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春秋]李耳.道德经[M ].李广宁,译注.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99.
[2][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成明,编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236.
[3]姚本先.心理学新论[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5:122- 123.
[4]何金定.良好社会心态如何培育和引领[N]. 光明日报,2011-09-05(11).
[5]林语堂.中国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98
[6]陈文华.老子思想的教育价值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50.
[7]赵保佑,卫绍生. 采撷老子思想精华 传承创新华夏文明——2012·中国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论坛观点集萃[N].光明日报,2012-09-20(14).
[8][科威特]阿玛斯.内在的探索[M ].胡因梦,译.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7: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