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牯脑茶
2014-03-25李章根曾永強肖志良
李章根 曾永強 肖志良
(1.江西省遂川县农业局 341819;2.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 330203;3.江西御华轩实业有限公司 330000)
狗牯脑茶——历史名茶。又称“遂川狗牯脑”,古称“玉山毛峰”,俗称“狗牯脑石山茶”,属绿茶类,曲钩型,炒青绿茶,产于江西遂川县汤湖镇。
1 狗牯脑茶地理生态环境概况
遂川,位于江西省西南边境,罗霄山脉南麓支系群山之中。东邻万安县,南界南康市、上犹县,西连湖南省桂东县、炎陵县,西北接井冈山市,北抵泰和县。全境以山地为主,境内峰峦迭嶂,岭谷相间,河流纵横,溪涧密布,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是典型的山区县。
遂川,属中亚热带季风区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1 ~18.1℃,年平均降水量1 421.2mm,年平均无霜期284 天。山地以红壤类为主,乌砂壤土,土层深厚肥沃。生态条件适宜茶树生育。
2 狗牯脑茶历史
遂川植茶历史久远,据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龙泉县志》(二册、卷五)载:“……宣德五年,僧袁从大以其家二十都牛岭山一十二亩栽植杉木、茶株十余万株,及守山屋基地五分,屋五间,告施入官,永为修桥(济川桥)之用……。”宣徳为明代年号,可见宣德五年(1430年)遂川己有茶产,其收益并明确用于公益事业(修桥)。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龙泉县志》记:颐山,在县西北四十里,……山产茶佳。峨岭,在县西南四十里二十三都,……其中峰绝顶有仙鹅池,又有仙人洞。(洞口产茶,名云雾茶)此时遂川南六十里,高三十余丈,广袤五里许,山产茶极佳。将军岭在县西产茶已不是一时一地,而且质量上乘。同治十二年(1873年)《龙泉县志》十二册卷一记:幞头山,在县西六十里,山形如幞头,时有赤光照人,有上、中、下三洞,洞中水流清泚,俗云流水幞头。好烹茶,啜味长。西龙泉在县西十五里官坑。泉自山巅流下,烹茶味佳。《吉安府志》载:龙泉县匡山有苦斋,章溢所居,四面峭壁,其下多白云,上多北风,植物之味皆苦,……其茶苦于常茶。以上史料左证了遂川产茶至少有六百年历史,而且茶质量好、茶文化底蕴深厚。
“狗牯脑茶”是指以遂川县境内——汤湖镇、高坪镇为主要产区所产的绿茶。“狗牯脑茶”在嘉庆元年(1796年)前后种植,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据传清嘉庆年间(1796 ~1820年),今汤湖镇境内,木材商梁为镒,水运一批木材到南京销售,因突遇洪水,木材全部冲失。梁为镒陷入困境,流落南京,遇当地一财主千金杨氏,被其收留并结为夫妇。杨氏精于制茶。由于思念家乡,一年多后从南京带回约30 斤茶籽,回到汤湖,买下茶山村谢家的石山、茅屋,定居种茶。所制茶叶以产地命名称“狗牯脑茶”。“狗牯脑茶”的采制技艺,经过梁世昌、梁衍济、梁道启、梁德梅和梁奇桂到梁光福,至今共传承了七代。
建国前,狗牯脑茶种植面积小,产量很低,年产茶只有几十斤,民国31年(1942年)的数据记载:“玉山茶”又名“狗牯脑”,现在每两售法币三元,“茶叶量为数不多”。建国初,为了保持和开发这一传统名茶,国家多次调整了狗牯脑茶叶的价格,向“狗牯脑茶”制作传人梁奇桂家(以下简称梁家)宣传政策,帮助解决一些具体困难,支持、鼓励其提高制茶技术,增加“狗牯脑茶”的产量,1957年产量提高到65 公斤。农业合作化后,1957年狗牯脑茶园归集体所有。1964年,吉安地区拨专款1.2 万元扶持茶叶生产,以梁家的人员、茶园为基础,创办遂川县狗牯脑茶厂,当年扩大茶园30 亩。以后产量也相应提高。1968年,梁家第六代传人梁奇桂公开制茶技术,1974年后,狗牯脑茶园发展到82 亩,产量突破500 公斤。1981年,汤湖人民公社从各生产大队抽调劳力,在狗牯脑山上新开茶园220 亩。1982年,县选派狗牯脑茶厂技术人员梁光福(梁奇桂之子)参加中国茶叶青年考察团赴日本,考察日本的茶叶生产,并参观了日本国立茶叶研究所。1983年始,举办制茶培训班,先后培训制作狗牯脑茶技术人员三百余人。1988年,利用老区专项扶贫贴息贷款20.4 万元,采取乡村联营方式(农户出土地,茶厂出资金,收益按比例分成)与3 个村93 户茶农联办狗牯脑茶厂璜石联营分厂,当年种茶树500 亩。致使狗牯脑茶产量很快上升,形成了汤湖乡的支柱产业之一。1990年,全乡茶园面积扩大到3 159 亩,总产3.22 万公斤。
3 狗牯脑茶加工
“狗牯脑”每年清明前后开始采摘,茶树多属地方群体品种,发芽较早,抗逆性强。第一批茶采制延续十天左右,采回鲜叶,及时挑选,剔除紫芽叶,单片叶和鱼叶。一芽一叶初展为特级鲜叶,一芽一叶开展为一级鲜叶,一芽二叶为二级鲜叶,一芽三叶、单片叶及紫芽叶等为茶头。高档狗牯脑茶的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要求做到不采露水叶、雨水叶、病虫叶及紫芽叶。
“狗牯脑茶”的制作技术雏形于清嘉庆年间,定形于清末明初,建国后工艺有新的改进。手工制作分摊青、杀青、揉捻、整形、烘焙、炒干等工艺过程。其操作要点如下:
分批采摘:春茶采摘在3月中下旬到4月初,根据对制茶原料的要求,全年可采6 ~7 批,做到早发早采、分批留叶、采养结合。
拣青、摊青:采回鲜叶按标准严格进行分级处理,保证制茶原料的嫩匀度。分类后的芽叶置簸盘内薄摊2 ~4 小时待制。
高温快速杀青:不同嫩度的芽叶掌握好锅温、叶量和时间的关系,做到杀匀杀透。
半球形温揉:杀青叶及时抖散,摊凉1 ~2 分钟后进行温揉,利用“双把揉”,注意着力的轻重和速度的快慢,揉捻过程中抖散2 ~3 次,待有茶汁溢岀为止。
锅内整形:开始锅温120℃左右,轻抓抖炒,由快而慢,温度随水分的减少而降低,双手对掌在锅内将茶团搓揉、理条、提毫,时间大约15 分钟。
恒温烘焙:可在焙笼里进行,控温60℃左右,适时翻烘待茶叶失重约80%时停烘摊凉。
炒干:待茶叶水分重新平衡后置锅内炒干,叶温保持40℃,时间20 ~30 分钟。含水量到3% ~5%时岀锅,稍经摊凉,用铁罐盛装。
4 狗牯脑茶的分级与品质特征
成品茶按原料老嫩分为特供特级、贡品特级、珍品特级、特级、一级、统级六个等级。成品质量特征以特级茶为例:外形紧结秀丽,纤细(微勾)匀整,传统狗牯脑茶墨绿油润隐毫,随着茶树品种的更替,色泽向绿润多毫发展。内质香气清鲜,带有花香,滋味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匀齐。
5 狗牯脑茶的荣誉
狗牯脑茶在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32年浙赣两省举办的特产联合展销会上获得甲等奖。建国后,1982年在省供销社举办的全省名茶评比中被评为“江西八大名茶”;1985年在省农牧渔业厅主持的全省名茶评比中获优质传统名茶证书;1992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94年4月,狗牯脑茶入选农业部全国农业枝术推广总站编撰的《中国名优茶选集》。2008年获商务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2012年御华轩牌狗牯脑茶荣获江西名优茶评比金奖;2013年在“江西省加快茶叶产业发展工作会”召开之际,举行的全省“十大名茶”评选活动中,御华轩牌、翠源牌、罗霄山牌狗牯脑茶被评定为江西省“十大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