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科技政策的演进及特色
2014-03-25高建明
高建明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 430063)
新中国科技政策的演进及特色
高建明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 430063)
新中国科技政策的发展进程经历了奠基、成熟、停滞、变革等四个阶段,形成了注意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展科学技术、注意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展科学技术、坚持自力更生走中国特色科技发展之路等特色。
新中国;科技政策;演进过程;特色
科技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科技任务而规定的基本行动准则,是确定科技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科技事业的战略和策略原则。包括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等。或者也可以说,科技政策是对科技活动的激励、控制、引导的行为规范体系。
科技政策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建国以来的实践表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科技政策的发展息息相关。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制订科技政策,领导科技事业探索前进的历史。因此,分析我国科技政策的演进历程是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
新中国科技政策的演进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一些特色。
一、奠基阶段(1949~1955年)
这一时期,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处于初创阶段,与此相适应,这一时期科技政策的主要任务集中于明确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基本方针、调整科技机构及教育体系、整编科学队伍等。
(一)明确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基本方针。1950年8月18日至24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在北京清华大学礼堂召开,这是新中国科技工作者第一次盛大的聚会。这次会议基本上确定和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建国后科技工作路线和方针,即提倡科学为人民服务,科学理论研究同国家建设实际相结合[1]。这次会议提出的一个重要新思想是:新中国的科学工作应该成为人民群众的事业,科学不但应把自己的理论应用到群众的建设活动中去,通过自己的工作提高工农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而且应走出个人研究的小圈子,到群众的生产实际中总结经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把科学公开化,成为亿万普通人民的事业。这次代表会议后,我国科技界极为活跃,群众性的科学活动和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联系,生机勃勃地开展起来。
(二)建立中国科学院。1949年9月,全国政协会议通过了建立中国科学院的提案,并指定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负责筹建工作。10月17日,任命郭沫若为中国科学院院长。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这时新中国刚刚诞生两个月,不难看出党和政府对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中国科学院成立后,立即开始着手接收旧有的研究机构,将原有的24个研究单位调整精简为17个,新增设4个,共设21个研究所。这些研究所很快制定了科学研究计划,完成了研究和技术人员相应配置,并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短期内迅速投入了研究工作。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科学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机构的作用,1955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学部,233名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当选为第一届学部委员。这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件大事,正如郭沫若在学部成立大会上所说:“中国科学院各学部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科学事业发展中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2]
(三)调整高等院校。新中国成立后,急需大批建设人才。但当时中国高等学校的工程技术学院和学科远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培养科技人才的需要。它的容量小,每年仅能招生1.6万人左右,1952—1957年仅能为国家输送4~5万人,与工业建设约需要17~18万人相距甚远。另外,我国工程教育在学科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制度等方面,也不能适应苏联援助的工程项目对专门人才的要求。这样,在当时全面学习苏联经验的形势下,中央决定在“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总方针指导下,依据苏联高等学校制度,对全国各高等学校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1951年5月,天津大学的成立开了院系调整的先河,该大学由合并原天津北洋大学和河北工学院的部分系和专业而成。同年11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提出《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开始了全国范围的院系调整工作。这次调整前后历时七、八年,对我国的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初步建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体系,确定了我国解放后数十年的科技教育模式,培养了国家建设急需的大批人才,缓解了科技人才奇缺的局面。当然,这次调整也存有一些弊端,对日后的教育发展也有一些负面作用[3]。
(四)吸引海外科学家与留学生归国。新中国成立时,在海外有为数不少的留学生,他们中许多人在各学科领域学有所成,成为一些学科的专家。他们心系祖国,热切盼望归国为新中国建设施展才干。党与国家对海外学子归国非常重视,采取了各种措施,尽最大的努力促成他们早日归国[4]。1949年4月,中央指示我国出席保卫世界和平大会的代表,注意争取留学生归国工作。同年夏天,周恩来总理指示:以动员在美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级科技专家归国建设新中国作为旅美进步团体的中心任务。8月26日,华北政府高级教育委员会开始接待归国留学生,随后又委托第一次中华全国归国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办理接待事物。1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高教司与有关单位组成了办理留学生归国事物委员会,统筹归国留学生的接待及介绍工作。12月28日,我国电台对外广播,号召在国外的留学生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随后,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公开向留学生发出欢迎函电,欢迎留学生归国。经过努力,自1950年至1953年约有2000名留学生回到祖国。1953年以后,又有接近1000名学者和留学生陆续归国。归国热潮从1949年大约持续到1957年春,人数在3000人左右,约占建国前在外留学生、学者总数的50%以上。这些人才可以说为新中国科技事业雪中送炭,他们与我国从1951年开始派往苏联、东欧的留学人员成为我国科技事业的两支中坚力量,为发展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经济和国防建设等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五)合理进行科技布局。在1949年到1955年期间,我国技术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在“技术引进”方针指导下,以苏联援建的156个工程项目为核心,完成对新中国工业技术的战略布局和现代工业基地的建设。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布局也很不合理,内陆地区很大一部分地区没有近代工业,没有工业城市,这种工业布局,是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据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国家确立了发展工业技术的指导思想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技术的布局重点主要是内地。以沿海地区工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内地工业,调整工业布局,改变沿海地区工业集中而内地工业偏少、技术落后的不合理状况,充分利用沿海地区的工业基础和内地丰富的工业资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服务。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在这期间,国家将全部工业投资的88.8%用于重工业,国家工矿建设施工单位达一万个以上。国家重点抓了由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这些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它们有助于填补中国工业的空白,改善工业的部门结构,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5](P34-35)。
二、成熟阶段(1956~1966年)
这一阶段,中国科技工作指导思想逐步完善,科技政策开始走向成熟。这一阶段,从科技政策角度看,尤以1956年引人注目。这一年可以说是中国科技政策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期间集中发生了几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
首先,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科学技术工作的主体是知识分子,因此要想在不太长时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首先必须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解决好知识分子的问题,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1956年1月14日至2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会议明确了知识分子的地位,指出“我国知识分子的面貌六年来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们已经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一支伟大的力量,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6]会议提出了解决知识分子问题的正确方针政策:应当改善对于他们的安排和使用,发挥其专长;对于所使用的知识分子要有充分的了解,给他们以信任和支持,尊重他们的独创精神;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改善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待遇,积极吸收符合党员条件的知识分子入党。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和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向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要求人们急起直追,迅速赶上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
其次,科技领导体制的基本形成。1956年2月24日,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成立,负责全国的科学规划工作。6月,国家技术委员会成立,负责全国的技术发展、技术改造工作。在国防科技方面,1956年4月,航空工业委员会建立,负责领导导弹航空科学研究工作。同期,总参装备计划部装备科研处成立,负责筹划我军常规武器的科研工作。后来,在1958年10月,航空工业委员会和装备科研处合并,成立了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军武器装备的科学研究工作。11月,科学规划委员会也与国家技术委员会合并,组成了一个专门领导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全国性职能机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这样,在1956—1966年间,由国家科委、国防科委和中国科学院构成了较为完善的科研管理体制。全国科技工作从规划、计划的制定、报批、检查,到科研任务的确定,科研人员、经费、物资的管理分配都由这三个机构统管起来。而这三个机构又直接对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负责。这种集中领导、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对于促进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5](P52-53)。
第三,我国第一个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在1956年1月召开的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在报告中提出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任务。1月31日,中央召开了技术工作人员大会,动员制定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3月14日,在规划委员会领导和组织下,正式开始制定科学规划工作。这次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按需要与可能,把世界科学的最先进成就尽可能迅速地介绍到我国,把我国科学界所最短缺而又是国防建设所急需的门类,尽可能迅速地补足起来。12年后,这些门类的科学和技术水平可以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规划的基本方针是“重点发展,迎头赶上”,即起步要高,并要突出重点,在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我国的科技实力,先学会和应用世界上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经过几百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7个多月的讨论和研究,规划编制终于完成[7]。《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使全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开始走上一条国家统一领导、远景规划和近期计划相结合的现代“规划科学”的发展道路。
第四,“双百”方针的提出。“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前者原本是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时,毛泽东为其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后者起初则是毛泽东就中国历史研究问题的研究提出的。1956年2月,在中南海颐年堂开会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把“百家争鸣”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同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总结发言时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8]这次讲话首次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完整地确定为我们党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宣布了这个方针。9月,双百方针载入党的八大政治报告和决议,并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双百方针的提出,在我国科技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调动了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自由、活跃的学术氛围,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上述各项有关科技政策,对其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其后也发生过“反右”扩大化和“大跃进”的失误,对科技政策有所干扰,但总的看,科技政策成就是主要的,迎来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在1956年—1966年时期,我国不仅在国防科技方面取得了“两弹一星”的重大突破,还在数学、天文、生物、化学、医学等基础学科中的一些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停滞阶段(1966~1976年)
这一时期,是科技政策发展受重大挫折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发生“文化大革命”,极“左”路线使科技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扭曲和破坏,大批科研机构被撤销,大量科技人员遭到批判、迫害,科技事业遭到摧残和破坏而出现了大倒退,本已有所缩小的中国科学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又再次被拉大。
四、重大变革阶段(1977年~至今)
这一时期,既是我国科技政策稳定上升时期,也是波澜壮阔变革发展时期。最突出的主要事件有:
(一)恢复高考制度。“文革”期间,高考制度被废除。1977年9月,教育部讨论起草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基本上恢复了“文革”前的高等学校新生入学考试制度。10月22日,国务院批转了这个文件。文件规定,凡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年龄可放宽到30岁)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只要符合条件,均可报考。同日,国务院还批转了《关于高等院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要求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招收研究生。恢复高考制度,既是教育战线的重大举措,也是科技政策的重大调整。一方面,对于“早出人才、快出人才”,解决“文革”造成的科技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在全社会重新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为四化建设做贡献的极大热情,迅速掀起了全国性的科技热潮[9]。
(二)召开全国科学大会。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共商科学技术发展大计。大会批判了科技战线的极左路线,从根本上澄清了理论是非,邓小平同志在会上深刻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旗帜鲜明地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明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10]。大会提出了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明确指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要做好整顿科研工作,建成科学技术研究体系;广开言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坚持百家争鸣的发展科学的方针;建立科学技术人员培养、考核、晋升、奖励的制度……等12项工作。大会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我国第三个科技发展长远规划。《纲要》提出了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的8年奋斗目标,对各领域、各门类的科学技术研究任务做了全面安排,从中确定了108个项目作为全国科学技术的研究重点。科学大会的胜利召开,宣告了科学春天的到来,标志着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由乱到治、由衰到兴,开始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三)确立“面向、依靠”的科学技术发展方针。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耀邦代表党中央重申了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并宣布,科学技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由此,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性被提高到战略高度予以考虑。随后,在同年10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赵紫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是振兴经济的一个战略问题,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这是一个基本的战略方针。从此,“面向、依靠”方针不仅成为指导我国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而且成为指导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战略方针。这一方针在以后党的有关文件及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多次被重申。“面向、依靠”方针的确立,是我国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方针历史性的根本转变[11]。从建国至此时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看,虽然国家也曾很重视科学技术,也曾强调过科技工作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但在实践中却未能一以贯之,并时常发生偏差。特别是长时期内,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科技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科技工作同其它工作一样,不可避免要围绕阶级斗争这个中心、服务于这个中心,常常受到政治风云的变化大起大落,走过一条波浪起伏的曲折道路。而“面向、依靠”方针建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把科技看成是振兴经济的战略重点,这就从根本上把科技工件转向围绕经济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方向。在这一方针确立后,党和国家对科技力量进行了重新部署。1986年,国家科委决定全国科技工作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为当前的经济建设服务;第二个是高新技术开发与研究;第三个是基础研究。其中,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是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科技工作的主战场,调动大多数科技力量投入这一战场,同时保持一支精干的队伍跟踪和发展高技术,加强对基础科学的前沿的研究。
(四)进行科技体制改革。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体制承袭了苏联的模式,这种模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于集中力量解决某些重大科技问题曾显示出某些优点。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这种高度集中,听命于计划的科技体制越来越显露出其弊端。其最突出的问题是,科研单位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和经济上自我发展的能力,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形成了所谓的“两张皮”。这种状况严重地阻碍了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影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也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面向、依靠”方针的确立,科技体制改革成为势在必然。1984年5月,国家科委在河北主持召开全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座谈会,为制定《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进行了准备。1985年3月2日至7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对科技体制工作进行了专门研究和讨论。3月13日,《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分布,拉开了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大幕。此后,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持续深入开展进行[11]。
(五)提出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是落实邓小平同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重要战略决策,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治国方略之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更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工作“面向,依靠,攀高峰”的方针。强调当前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是,经济、社会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转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社会生产力转化。提出了几项符合世界科技进步潮流和中国国情的科技进步的几项重要原则。强调大力提高国家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自己解决中国人民的丰衣足食。把民族工业的发展基于自主创新为主的基础之上。把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到国民经济和国家产业政策的优先位置。确立了基础性研究工作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基础性研究要把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源泉作为首要目标。提出了建设跨世纪宏大科技队伍的一系列重大措施。提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的改革目标,明确了今后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重点和步骤。强调了要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确定了到2000年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的科技投入目标,提出了多层次、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几项重大措施。决定成立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这之后,科技兴国热潮在神州大地掀起[12]。
(六)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创新。2005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思想。2006年1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再次阐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其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其中,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重点跨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加快我国科技发展的有效途径;支撑发展,从现实紧迫需求出发,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现实要求;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根本任务。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13]。近些年来,我国的科技政策主要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展开,如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变教育模式,建立创造力教育模式,提升国民创新素质,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建立创新保护和鼓励机制等。
五、新中国科技政策的主要特点
综观新中国60多年来科技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虽然我国的科技政策走过一些弯路,有沉痛的教训,但成绩是主要的,有大量的成功经验。尤为重要的是,新中国的科技政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些特色。
首先,注意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展科学技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由其全民所有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可以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越性。注意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是新中国科技迅速发展,在一些领域跃居世界先进水平行列的一个重要经验,也始终是新中国科技政策的一个重要着眼点。
其次,注意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展科学技术。我国是一个经济、技术基础比较落后的国家,从这一国情出发,我国的科技政策在总体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确定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经过科学论证,选择一批有基础和优势、国力可以保证、能跃居世界前沿、一旦突破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带头作用的课题,在全国组织专门队伍,集中力量,大力协同,重点攻关。我国在“两弹一星”、航天技术领域的突出成就就是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科技政策的鲜明体现。
第三,坚持自力更生,走中国特色科技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科技发展除了一段时间得到过苏联的援助外,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科学技术。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大力从国外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但在同时,我国科技政策仍然十分强调独立自主发展科技,近些年尤其强调要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
上述特色既是过去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取得许多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今后科学技术更进一步更好发展的根本保证,需要我们不断坚持和弘扬。
[1]1950年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C/OL].http://tech. sina.com.cn/d/2006-05-17/2108942732.shtml.
[2]郭沫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上的报告[J].科学通报, 1955-07.
[3]宋妮.1952年中国院系调整的前前后后[J].21世纪,2010(5).
[4]于杰.海外赤子(建国初期留学生回国热潮兴起)[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5]陈建新,赵玉林,关前.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34-35.
[6]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R].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委员会,编.周恩来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7]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OL].http://www.most.gov.cn/kjfz/kjzg60dsj/ 200909/t20090914_72857.htm.
[8]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4-55.
[9]谢显宁.恢复高考制度的历史意义及启示[J].天府新论,2007 (5):5-8.
[10]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R].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1]万钢.中国科技改革开放30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2]朱丽兰,等.科教兴国——中国迈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13]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R].人民日报,2006-1-10.
Evolution of Polic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New China and its Features
GAO Jian-mi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Hubei 430063,China)
Evolution of polic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New China experienced the four stages of laying a foundation,immature stage,stagnant stage and great transforming stage.In this process,there witnessed the formation of such features such as develo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rough exercising the superiority of socialism system,proceeding from China's actual conditions and persisting self-reliance on the road of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New China;technology policy;evolution process;characteristics
G322
A
1672-934X(2014)02-0021-06
2013-12-20
高建明(1957-),男,湖北黄冈人,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科技哲学、科技与公共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