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职业生涯规划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

2014-03-25李继富

关键词:竞争力职业环境

邹 霞,李继富

(重庆理工大学 a.机械工程学院;b.团委,重庆 400054)

职业生涯规划,指根据自身条件与所处环境,为个人未来的职业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并制定的相应的规划。个人的职业规划作为个人人生规划的主体与其自身所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同时要依照具体情况具体安排,并且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因为每个人的未来存在太多的未知因素,可能会对自身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一锤定音的规划是不可取的。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同于一般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该结合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指大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特点、专业知识、个人修养,来确定进入社会后意愿从事的职业,同时明确关于职业发展方向的行动方案,让既定的目标能够实现。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不能只局限于毕业前的求职技巧的掌握,还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的大学生活一个明确的规划,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自身素质能力的提升,以达到成功就业的目的。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

1.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是对自己的认知,是自我意识的一种,是大学生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1]。一般来说,自我评估通常可以通过思考、分析或是与老师、同学、家长、朋友等交流讨论得知,内容尽可以广泛,例如自身的兴趣爱好、文化修养及协调组织能力等。

2.职业环境分析

所谓职业环境,指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下,某个职业目前的情况、以后的发展方向、未来的发展前景等。对职业环境进行分析,能够发现职业环境中对职业发展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职业环境分析具体可包括:当前有哪些热点职业,所选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所选职业是否会受社会发展趋势的影响,所选职业需要具备什么素质等。总的来说,职业环境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社会环境和组织(企业)环境[2],大学生要根据这两大环境分析当前面临的职业环境,包括自身人际关系的分析等。

3.职业选择评估

职业选择是个人对于自己就业的种类、方向的挑选和确定。经过自我评估和职业环境分析,大学生应根据职业能力和职业意向选择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等,进而制定相应的策略,逐步提高就业竞争力。

4.设定职业目标

职业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在自我评估和职业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具体包括对人生总体目标方向的确定和对人生目标中具体的长期、短期、前期、中期、后期目标的确定[3]。

5.制定行动计划

制定行动计划是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并达成预期目标的关键。制定的行动计划要具体,既要有明晰的时间与内容,还要有明确的措施,以便定时检查。同时考虑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对制定的行动计划影响的因素,在制定的行动计划时要有针对相应问题的预备方案。

6.反馈

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项一劳永逸的规划,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不断调整行动方案,设定职业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反馈机制。

(二)职业生涯规划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作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涵盖了大学生在读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并要求大学生结合设定的职业目标和就业规划进程对个人素质的要求来提升相应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因此,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设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

1.有利于大学生了解自身优劣势,增强就业的信心

职业生涯规划中首先进行的自我评估,是大学生对自身进行全面客观评价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大学生了解了自身优势与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才能更准确地定位职业方向,使个人理想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增强就业时的信心。

2.有利于避免盲目就业

经过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对职业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明确了自身的职业规划目标,能够有效避免仓促、盲目就业的情况,减少就业过程中频繁跳槽的现象,降低就业成本。

3.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应对社会竞争的能力

能帮助大学生懂得合理利用科学的方法、有效的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学习知识和参加各类实践,做到充分发挥自身优点,挖掘自身潜力,改掉自身的陋习。从而在职业竞争中不断地增加自身的能力、优势,最终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中制定的目标和理想。

4.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培养大学生乐观、积极的心态,使大学生能够学会自立自强、独立;有利于大学生学会依照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条件,有目标、有方向、有针对性地提升综合素质、提高文化修养[4]。

二、利用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实现途径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在毕业后就业中的竞争力。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为了引领大学生反思过往、审视自己,同时还需将自己当前所具备的综合能力置身于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找到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将自己的能力水平和设定的未来职业所需的能力水平进行对比,从而发现自身目前的差距。在明确了努力方向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以缩小差距。因此,要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作用,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就业信息和就业平台。但是却普遍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高或是被动参与的情况,导致就业率不高,或就业质量不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为此,要发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从根本上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使他们自觉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就业目标,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和就业观。找准努力方向,把重心从盲目寻找工作转移到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上,从而促使大学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从根本上改善就业难的现状[5]。

(二)利用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当今社会就业的竞争已经成为了职业能力的竞争,职业能力的培养将一直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和从业的全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做到行成于思,力求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锻炼平台和机会,培养他们良好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使他们在社团活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感知社会,感知就业、创业的环境和氛围,从而培养沟通交流能力,为自己的职业目标积蓄能量、培养能力,促进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全面发展。

(三)加强自主创业引导,培养创业创新能力

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帮助、扶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要求高校和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指导和帮助。近几年,毕业生自主创业受到了普遍的肯定,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年的创新创业尤其被高度重视,而且创业环境更加公平公正。大学毕业生直接尝试创业是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现今大学毕业学生就业体质改革所支持、鼓励的。大学生创业首先需要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善于思考,具备勇于挑战困难的意志和强大的心理[6]。当然,高校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在市场调查、社会变化以及专业技术指导等方面,切实有效地帮助创业者迈好创业第一步,真正提高创业者的能力。

(四)激发大学生内在动力,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大学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要想确立其正确对待职业和择业的想法,树立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正确认识,就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般流程包括:自我评估→机会预判→职业抉择→确定职业路线图→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行动方案→反馈。大学生要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首先要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要素:职业生涯规划=知己+知彼+择优;然后学会运用职业生涯规划中对自身的剖析与总结的方法,科学地评判自身,使制定出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最适合自己。现在比较流行的分析方法包括互动交流法、自我评定法、案例启发引导法、系统测评法等。高校就业服务部门应当指导学生通过规范操作,科学地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全面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为进一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准备。

(五)利用社会资源构建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指导与服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种资源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并通过各相关主体的共同努力促进其发展。除了与政府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和信息支持外,第三方职业生涯教育单位和人才市场也应当发挥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作用,与高校合作开展职业教育和就业推介活动。可以组织企业HR部门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实施培训、进行就业指导,让大学生熟悉就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需要具备的素质,有条件的还可以由企业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7]。

高校作为大学生和社会对接的桥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责无旁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当写入大学生的培养计划中,配置专门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正确引导使同学们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并了解其对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掌握科学的方法和实施规划的具体步骤,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提升就业竞争力打下基础;利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使大学生能够清楚自身的价值取向、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潜力,对自己的优势、潜力乃至缺点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打造一批能为学生提供职业实习的基地;培养一批既具有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又具有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为学生提供规范、专业、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1]黄秀玲.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1(39):198 -199.

[2]周健临.管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3]周矩.职业规划的要素与方法[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07(2):72-74.

[4]李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68-72.

[5]吴小玲.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54-55.

[6]杨道建,李洪波,陈文娟.高校大学生创业引导策略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3-67.

[7]赵志川,陈香兰.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60-63.

猜你喜欢

竞争力职业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职业写作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我爱的职业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