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和试验
2014-03-25王福湘
王福湘
一、当代文学的评价标准改革的思考
作为一门学科和课程的概念,本文所说的当代文学,主要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国大陆的文学,也涉及一部分与大陆关系密切的台港文学。当代文学从1977年底恢复高考以后就被列入大学中文系普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已经走过了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它的教学和研究内容也从开始时的三十年延伸到如今的六十多年。曾经,“后三十年不如前三十年”的观点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现在后60年是仍旧不如前三十年,还是已经超过前三十年,虽然没有公开讨论,但人人心里有一杆秤。秤就是文艺批评的标准。
不论人们的审美个性怎样千差万别,基本的标准只有两种:真善美与假恶丑。不过,秉持假恶丑的人往往不但不承认自己是假恶丑,而且倒打一耙,反诬坚守真善美的人为假恶丑。百年来的中国文学史就常常出现这种是非颠倒、真伪倒置的现象。对近年来的文学状况,北大教授陈晓明称赞“中国文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广东学者林贤治批评“中国文学处在前所未有的低度”[1]。如此针锋相对的评价,反映出文学观、历史观、价值观的巨大分歧,归根到底是普世价值与阶级斗争的对立。林贤治认为,经过数十年的阶级斗争,一方面是社会文化心理、道德、知识的传承;一方面是创造力的破坏,致使我们这一代作家无论是从道德水准到艺术素质,对人类的爱,悲悯心、道德心,等等,可以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最低点。我很认同他的看法:“对于中国文学,如同对待其他事物一样,评价或高或低都很正常。我以为,对于当代中国文学的评价,应当实事求是。有一种‘问题意识’、‘危机意识’总是好的,有利于我们的深入认识。”这正是我们必须对当代文学的教学进行改革的动因。
首要的改革就是批评标准的改革,必须弘扬普世价值,否定阶级斗争,用基于普世价值的真善美取代阶级斗争导致的假恶丑。文艺批评标准的真、善、美,人权、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法治等普世价值的主要内涵,超越了民族、国家、阶级和政党,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文明成果。它们以人性论为哲学基础,人道主义为基本的理论体系。它们萌芽于古希腊,成型于文艺复兴,在18世纪启蒙运动中系统化、理论化,终于二战结束后为联合国代表的国际社会确认,在90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停止后成为世界的共识。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马克思主义,其设想未来的共产主义“是人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丰富成果的”,因而是“完成了的人本主义”[2]73。它描绘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然而它的哲学基础是阶级论,理论核心是阶级斗争,包括夺取政权的暴力革命和革命后的无产阶级专政。这与人性论和人道主义难具备兼容性,在实践中不但不易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目标,而且易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反面,即个人独裁或小集团的专制,以新阶级代替旧阶级。由于阶级论与专制主义的某种潜在亲缘性,所以它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没有获得预期的成功,反而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俄国和更落后的中国赢得了胜利。在与这些落后国家的专制主义传统结合的历史过程中,它自身也发生了本土化变异,演化出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受其影响,文学的真善美评价标准发生了较大偏差,这就是当代文学的症结所在。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普世价值在中国的传扬,阶级斗争的危害被认识,解决这个历史症结的时机已经成熟,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文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的产物,是作者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精神活动。由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特征,对文学思潮和作家作品的研究更须把握其时代背景。以广阔的视野,以普世价值为标准,从社会文化的总体层面看文学,才能对中国当代的文学思潮和运动,以及作家作品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作出正确的评价。
当代文学发展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实践给中国造成了持续性多发性灾难。文革的理论根源、历史渊源、舆论准备、心理基础、普及宣传,以及劫后的平反冤案、反思历史、思想分歧、深远影响,都和当代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必须彻底否定文革,清算文革的影响,并且追根溯源,消毒除垢。唯此,当代文学的症结才能迎刃而解,文学批评才能复归真善美。所以,深入批判文革,是我们进行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重点就是教育学生认清文革的性质及其与当代文学的关系,这对今天不知道文革的一代年轻人特别有必要。
二、“红色经典”的重新评价
长达十年之久(1966-1976)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浩劫。此前全国上下个人崇拜和阶级斗争初露端倪,这是“文革”得以发动和展开的社会心理基础。“文革”前的“红色经典”,主题就是个人崇拜和阶级斗争,风靡全国的“雷锋精神”和颂歌“东方红”是其中影响最广远的代表作。一脉相承走向极端的“文革”是暴露了部分人心理的皇权与专制主义思想。必须从理论、价值观、制度、文化、人性等各个层面深刻反思“文革”,真正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用普世价值取代阶级斗争,用民主宪政取代专制主义,中国人民才能真正解放,中华民族才能真正走向现代化。“文革”十年是“文革”前历史的直接继续,是革命文学运动与生俱来的左倾思潮的恶性发展。
与对文革的批判密切相连的是对所谓 “红色经典”的重新评价。这也是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真正的经典,可以代表一个时代文学的最高水平,可以作为榜样供人学习,经得起历史检验。它们对文学的健康发展将产生积极、良好的影响。它不是以曾经是否得奖为标准,更不是以一个时期的主流或非主流为标准。被称为“红色经典”的文艺作品。指文革以后仍通过各种媒体继续传播的革命文艺的主流作品。它们肇端于40年代延安时期,50年代反右以后批量生产,60年代文革前夕达到高潮。某种意义上它们已经深入人心,重评尤其有必要。
对此,首先必须进行历史的反思,了解历史的真相,认识革命的实质,比较不同体制的优劣,并上升到理论和价值观高度,用人性论批判阶级论,从而确立普世价值观念。其次是把历史反思的成果用于文学的反思,用符合普世价值的真善美加艺术的新,作为文学批评的标准,重新认识“红色经典”。再次是要清醒地注意到,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学与“非主流”文学,地位和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有的长留世上,有的时过境迁,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历史检验。是否官方批准,是否时尚追捧,是否得奖获利,都不是好的标准。掌握正确的批评标准,不仅需要独立的思想,还要求有艺术的修养。
所谓“红色经典”,主要包括三类作品,一是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二是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三是革命样板戏。用普世价值重评“红色经典”,必须从根本上认识阶级斗争理论的内在缺陷和现实危害,彻底批判“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和实践,全面分析文革前十七年和文革十年的联系与区别,从“红色经典”的精神桎梏中解放出来。
三、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试验
跟这些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红色经典相对,当代文学的不同时期都出现过一些符合普世价值的真善美的优秀作品。有的当时被打成“毒草”,以后成为“重放的鲜花”;有的顺应新的时代潮流,具有文学里程碑的意义。但这些作品能否成为经典,还有待更长时间的检验。在普世价值指导下进行当代文学教学改革,重心就是还原历史真相,重新评估作品,并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一套专题,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过程有清楚的认识,能够历史地、正确地评价其中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系统地了解20世纪下半叶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的基本情况,实事求是地总结中国当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同时,对当代文学研究前沿、基本研究方法应有所了解,能够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具体的文学现象,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培养独立自主的文化精神和追求真善美的健全人格,真正科学地认识对中国当代文学有决定意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实践,确立人权、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博爱的普世价值。“当代文学”没有下限,因此对于文学现状的敏锐捕捉和分析,也成为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以专题方式进行教学,既有一定的灵活性,又有受课时的限制,不能贪多求全,只能少而精,突出经典性,不面面俱到。
笔者以充分的原始资料为依据,进行独立严肃的探讨,在“绪论”之后,按时间顺序选定了18个专题:1.对电影《武训传》和《清宫秘史》的批判;2.《我们夫妇之间》《关连长》和批判小资产阶级创作倾向;3.胡风集团案和文艺界反右派斗争;4.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和宗璞的《红豆》;5.“文革”前十七年的文学主潮及代表作;6.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地下文学;7.“文革”后人道主义的文艺复兴思潮;8.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9.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10.北岛、舒婷、顾城的“朦胧诗”;11.艾青“归来的歌”和张志新之歌;12.巴金的《随想录》和刘宾雁的报告文学;13.沙叶新、高行健的现代话剧;14.中国当代的女性小说;15.莫言的先锋小说和陈忠实的《白鹿原》;16.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和胡发云的《如焉》;17.韦君宜的《思痛录》和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18.王小波的小说和散文。这些专题的设计目前在当代文学学科领域应该处于前沿地位,以后随着时代的进步内容上可能作适当的补充和调整,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改革课程内容的同时,笔者对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方式也作了大幅度的改革,从讲授式变为讨论式。学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搜集和上传了需要的史料、作品、视频资料、理论书籍,每一次课都至少提前一周布置应该阅读的资料(包括文本和视频)和讨论题。课堂教学以讨论为主,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次课每组推选一人为主发言人,其他同学可自由发言,发言中可以提问。教师在讨论前作提示,讨论后做小结,以知识和证据为基础,以普世价值为导向,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要求统一思想,不同意老师的意见允许保留。相应地改革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占60%,其中课堂讨论发言30%,期中作业(小论文)30%,期末考查(小论文)40%。现在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已进行了一轮试验,基本上是成功的。大多数学生从开始不适应到逐渐习惯,发言和小论文的思想和写作水平都有明显提升。通过研究性地学习讨论,学生吸收了大量的知识,知道了许多曾经被掩盖的当代事情和当代文学的真相,锻炼了书面和口头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认同了普世价值,唾弃了阶级斗争。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在自主学习中思考、怀疑、批判、探索的乐趣,培养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1]吴小攀.林贤治访谈:中国文学处在前所未有的低度[N].羊城晚报,2009-11-28.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