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族形象的塑造
——美国影视剧中的苗族形象

2014-03-25罗杰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符号化族裔影视剧

罗杰

(文山学院人文学院,云南文山 663000)

他族形象的塑造
——美国影视剧中的苗族形象

罗杰

(文山学院人文学院,云南文山 663000)

美国影视剧中对苗族形象的塑造,包含着美国传统文化价值和固定的模式,即以影像误读方式来塑造苗族形象。通过分析三部美国影视剧作品中塑造苗族形象的神秘化、符号化、失语症,发现他者语境中对苗族文化的误读与曲解,及停留于影像认同层面对苗族的想象。本文从文化场域的角度,通过对影视剧中苗族形象的诠释,探析他者视阈下苗族形象的塑造方式。

苗族形象;他族形象;美国影视;文化场域

美国影视剧中对苗族形象的塑造和再现,展现了美国对他族文化的多层面思考,美国仍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异族文化,苗族形象并未以有别于美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新形象呈现。苗族作为少数族裔,同样作为他族形象的身份,在其影视剧中出现,并在影像造像的过程中,作为被旁观和抉择的异质民族文化元素,同时苗族形象作为他族集体形象的表征显现为影视造像者的社会心理。当代美国影视剧依然沿袭了传统少数族裔文化形象的的异质性和封闭性,虽然有些许的时代元素变化,但少数族裔形象的范式性特征并未改变。作为西方文化主流的美国影视剧成为美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表征,借助他族形象因素来增加新奇因素,塑造了他者视阈里的苗族形象,但运用的手法仍是西方话语语境。“使用一种语言意味着接受一种文化,割断一个人与母语的联系,也就意味着使他与自己的文化传统断绝了联系。”[1]苗族形象成为美国影视剧中异质文化的书写,停留于美国对于他族文化的臆想与想像,因此,对苗族形象的想象与塑造注入了美国传统文化价值,从其角度出发对苗族的想象造就了美国影视剧中他族的落后、神秘的符号象征。

1 美国影视剧中的苗族形象塑造

苗族形象出现在美国的《老爷车》《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医生》等影视剧中,被塑造出来的影像形象最初表征为神秘化的他族,从东南亚迁居过去的苦难民族成为苗族在美国影视剧中最初形象。如《实习医生格蕾》第2季5集,因患上特殊的癌症要急于做手术的苗族女,在紧急情况下,要坚持其民族巫师做法事后才进行手术;电影《老爷车》中,所表现的苗族社区寨的封闭性;两部反映医患关系的电视剧《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医生》,苗族形象的神秘、落后特征被作为一种剧情要求增加其艺术修饰的色彩。《老爷车》中苗族文化的封闭、神秘形象,彰显着在美国现代社会文明中存在着他族的自我封闭空间,而且直接有着苗族文化独立于美国现代文明的明显心态与隔离倾向。通过美国影视剧塑造,苗族形象在美国社会文化中成为新奇因素,影视剧作为社会文化与思潮传播提供较为广泛的艺术媒介,成为美国社会借助于影视媒介来认识他族文化的手段之一。美国影视剧中在对待一个在人种、宗教信仰、文化、饮食、医疗、语言等等诸多方面异于自身民族时,试图从现存的文明程度的对比来寻找出路,以此来塑造出一个看似属于苗族实则为诠释了神秘化的苗族想象。认为他们与其他少数族裔一样同属异族,既定印象是文明程度低、野蛮、道德低下、未开化、难民的形象。

而现实社会中,苗族已经融入到美国的社会生活领域中,他们坚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自然崇拜,同时在社会中也担当起教师、律师、作家、商人等职业。美国苗族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在不断提高,她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在发挥作用,实际上美国的苗族社会通常是一个遵行于其民族优良传统,并克服融入现代美国社会文化中。然而美国借助影视剧的流行元素来将其传统文化观向世界各地进行有误传播,在世界观众面前呈现了对异族及异质文化的艺术化塑造。这种文化再现实为文化生产过程,因艺术化处理和娱乐大众的精神,在塑造了神秘化的苗族形象表层下,反映着美国在世界影视产业中的霸权与商业动机。通过对少数族裔形象在影视剧中塑造和再现,甚至是以旁观者身份来审视他族文化传统并臆想出他者形象,反映了美国社会文化的优越性。

在美国的《老爷车》《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医生》等等影视剧中的苗族形象,受到美国传统影视剧中少数族裔刻板印象和塑造模式的影响,这些影视剧把独特性、特殊性的苗族及其传统文化,简单地认同为衣着服饰的民族性、自然崇拜、医术的神秘性、落后的思维方式的苗族人,甚至认为苗族的社会文化也是如此。苗族形象被塑造成了来自异域的神秘部落,制片商为观众们提供的苗族人往往是生病时需要通过巫师法事后才接受现代医学的群体。这些形象和角色被臆造为处在落后文明中的部落形象,局限于医疗落后方面的认知,误解了苗族的原始信仰和神灵文化。在美国影视剧中,苗族形象变成了神秘化的原始崇拜的民族想象,是一个以难民身份进入美国的苦难民族,等待着被拯救。

2 符号化的苗族形象

美国影视剧中对苗族形象的想象和塑造及固定模式制造过程中,作为参与到苗族文化制造的从业人员,似乎形成了一种对他族文化的共识,以符号化手法来处理少数族裔的传统观念、文化观念和日常生活。虽然对异域风土人情的书写已经是现今世界影视文化作品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但苗族文化风俗的独特性、民族历史的奇特性都成为美国影视文化生产中的新题材,能够满足猎奇心理要求。当苗族形象出现在美国影视剧中时,并未摆脱过去的符号化,固定塑造少数族裔的人物形象模式,这源自美国惯往的思维模式和多元文化主义的狭窄视阈,当这些作为塑造苗族形象来满足市场需求时,并没有真正地将苗族文化呈现出来,而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化形象而已。苗族元素影视剧作为美国文化产业中新兴起的一个组成部分,仅仅是美国文化市场中多元主义下的文化冲突与认同的花絮,因为美国影视剧中的苗族形象并没有成为当下接受者需求的主流元素,更不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苗族元素所满足的只不过是普通观众对异族奇特风俗的一时兴趣,这种生产心理与接受心理形成的是公式化影视消费导向,加深的是对待少数族裔文化的他族性和符号化,进而将苗族形象类型化。

在《老爷车》《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医生》等影视剧中的苗族形象,都失去了其本民族文化精神内涵,成为美国影视文化产业商品化的人物形象。作为以“难民”身份进入美国的苗族人之所以在影视中呈现为符号化形象,原因归于在不同文化的相互接触中,各种文化如何适应于当今市场消费的需求成为影视从业人员的必修课程,而有待于开发的原生态少数族裔文化面临着时代和市场的选择。影视剧制作走向商业化,少数族裔文化在多元文化主义面前力争得到保护,作为弱势文化面临着继承与发展的境地。美国影视剧中的苗族形象塑造意味着刻意制造出对苗族文化传统的理解,表面上是对弱势文化群体的生存权的关注,实际上存在着对苗族文化的偏见。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倡导和市场主导操作下,苗族形象能够进入到美国主流影视剧,对苗族文化的展示却是以刻板印象和符号化呈现,这把苗族文化推向文化边缘,与现代社会相隔离,塑造出与现代文明相悖的形象,有碍于苗族文化在美国的融合。美国影视剧中在体现的有关苗族的场景和细节时,虽然也将一些苗族文化要素运用于其中,但只是出于剧情的需要,并都被进行了符号化的处理,事实上塑造了苗族的落后、难民的符号化形象。只有注重民族性的苗族形象才会有生命力,才会与多元文化主义的宗旨相关联,才会避免出现美国影视剧中符号化的苗族形象。再者,造成美国影视中苗族形象偏向于符号化、简单化的原因还根源于美国的“意识形态”,“它的主要任务是文化意义活动的评价体系。每个社会性评价活动,也就是意识形态支持的一个解释努力”[2]。作为符号诠释主体的美国是将意识形态先入为主的主导权,决定了作为符号象征的苗族形象及其被注入的意义及文化价值倾向。

3 “失语症”的他族与戏剧张力

在《老爷车》《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医生》等影视剧中塑造的苗族形象,体现了美国影视在对待他族和他族文化的认同性问题上,一直都存在着对少数族裔形象的刻板化和固定塑造模式的传统,造成了美国影视剧中的苗族形象成为“失语症”的他族。在美国的影视话语语境中,苗族变成了失去本民族文化精神的“他族”。这一现象的形成与影视制作者的文化观念和美国传统价值体系以及美国东方主义话语的霸权相关,美国影视中的苗族形象如同在美国的其他少数族裔一样,在他者视阈里被想象为非美籍的他族,基于此而塑造出来的形象就渗透了种族、文化话语权的倾向性。因此,作为美国少数族裔的苗族在社会中难免处于被支配性的话语艺术化生产,成为美国影视文化中的元素。

处于弱势的苗族人努力寻求自己的话语权,但是美国文化话语权至今处在统治地位,而其他少数族裔则处于无语状态中。苗族同大多数美国少数族裔一样,因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弱势地位,加之其它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即使有可能引起关注,却又很快被时代主流的声音所淹没。苗族形象也步其他民族的后尘是有这方面的原因的,两种不对称的文化必然导致强势的一方压倒性地占据优势,并以其文化价值来自动过滤弱势文化中的某些因素,并主观地构想出他族文化的各种图像。所以苗族形象的“无语症”,是一种弱势文化在美国话语中失去了原本的文化张力的体现,苗族文化的根源场域不在其产生的亚洲区域,而是通过移民文化移动到北美区域后推动了应有文化空间和张力。只是苗族文化和原有的传统价值观成为了美国的“他者”,苗族形象和文化想像都被美国以强势文化进行了另样解读,苗族文化在美国话语显示出来的是被过滤、审视后的外来文化,表明了其仍然处于“他者”臆想话语霸权中。虽然走进了美国影视剧中的视线,却难跳出失语症的陷阱中,造成了美国影视剧中的苗族形象失去了戏剧张力,成为类型化的影像符号。

正如弗雷德里克·詹姆森所说,“历史本身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一个本文,也不主导本文或主导叙事,但我们只能通过预先的本文或叙事建构才能接触历史。”[3]美国影视剧以一种自身预先的文化话语建构起影视叙事话语,再通过美国原本的文化话语权,进入苗族文化的语境阐释其文化内涵,导致了苗族形象在美国影视剧中的文化失语。

4 结语

通过分析美国电视剧中苗族形象的塑造,可以了解到美国影像中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及话语霸权对他族的书写偏差,美国影视制造者凭借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价值观,借他族形象获得自身影视产业的发展。作为低层的苗族只有通过积极传播本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努力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走出单一的本民族文化传播方式,打破美国影视媒体的束缚,根植于传统,借助于美国现代的新媒体,以丰富的方式来适应现代媒体,塑造苗族的苗族形象。

[1]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57.

[2]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242.

[3]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9.

责任编辑:李凤英

On Molding of Minority Images —Images of Miao People in American Films and TV Plays

LUO Jie
(College of Humanities,Wenshan College,Wenshan 663000,China)

The molding of images of Miao people in American films and TV plays contains American traditional culture value and fixed pattern,that is,to mold images of Miao people by misinterpretation.Through analyzing Miao people’s mystification,symbolization and aphasia in the three works of American films and TV plays,we find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misinterpretation on Miao culture in other context,as well as the imagination of Miao nationality at the level of imaging identification.From the angle of cultural fiel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olding ways of images of Miao people in the other context by explaining images of Miao people in films and TV plays.

image of Miao people;image of other nationality;American film and television;cultural field

J90-05

A

1009-3907(2014)07-0995-03

2014-04-14

罗杰(1980-),男(彝族),云南广南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文艺美学及中外文学文化比较研究。

猜你喜欢

符号化族裔影视剧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的实践研究
“英国多族裔未来”理念:缘起、困境及其理论启示
族裔性的空间建构:《拉罗斯》的叙事策略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论美国非裔诗人C.S.吉斯科姆的“拖延”诗学及其族裔诉求
关于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的思考
散居族裔的生存困境:浅析《砖巷》中的男性角色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翻拍影视剧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