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现实历史发展过程的价值哲学研究新范式

2014-03-25周树智

关键词:价值论客体哲学

周树智

(西北大学 哲学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75)

本文拟提出价值哲学研究一种新思路,构建现实历史发展过程的价值哲学研究新范式,为中国价值哲学研究走向世界做一点贡献。

一、走出休谟模式

“价值”是什么?一般人都把“价值”理解为“存在的意义”,这可能是人类的共识。但是“意义”这个词的意义很复杂,它包涵意思、含义、必要性、重要性、善、高尚、尊严、富贵、规范、应该、需要、作用、功能、效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意义,歧义性很大。因此,要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价值的本质和规律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于是就有了价值哲学研究。

为什么“价值哲学”会诞生于近代德国而不是东方中国?原因就在于近代西方比东方先进,不仅近代西方经济、技术、政治、军事发展超越东方,而且在文艺复兴运动(或人文主义运动)之后科学、文化、哲学发展也超越东方,特别是西方在伦理学发展的同时又创造出政治经济学,出现了一大批伟大的经济哲学家;可惜的是同一时期的东方中国还只有伦理学,没有经济学,孔子开创的儒家伦理学道统中的“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的弊病充分发挥了效用,致使中国这个封建君主专制的老大帝国日益走向衰落。“我们中国古人创造的‘价值’二字很有意思,‘价’字繁体字是‘人’字偏旁一个‘贾’字,‘贾’即经商的人;‘值’字即正直的人。就是说,经济学和伦理学是‘价值哲学’的两个支撑学科,犹如人有两条腿走路,而近代西方人完成了创建这两个学科的使命,这就为‘价值哲学’正式诞生于西方奠定了前提条件和基础。”[3]

其实,在人类哲学史上真正开启我们今天称之为“价值哲学”的第一人是英国哲学家休谟。他在《人性论》中发现由“是”与“不是”联系起来的事实命题与由“应该”与“不应该”联系起来的道德命题是相互对立的,不能由“是”与“不是”联系起来的事实命题逻辑地推导出由“应该”与“不应该”联系起来的道德命题。休谟讲:“在我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学体系中,我一向注意到,作者在一个时期中是照平常的推理方式进行的,确定了上帝的存在,或是对人事作了一番议论;可是突然之间,我却大吃一惊地发现,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通常的‘是’与‘不是’联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一个‘应该’与一个‘不应该’联系起来的。这个变化虽是不知不觉的,却是有极其重大的关系的。因为这个‘应该’或‘不应该’既然表示一种新的关系或肯定,所以就必须加以论述和说明;同时对于这种似乎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即这个新关系如何能由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些关系推出来的,也应当举出理由加以说明。不过作者们通常既然不是这样谨慎从事,所以我倒想向读者们建议要留神提防;而且我相信,这样一点点的注意就会推翻一切通俗的道德学体系,并使我们看到,恶和德的区别不是单单建立在对象的关系上,也不是被理性所察知的。”[4]后人把休谟的这一发现称之为休谟命题,并公认休谟为后人开创了与由“是”与“不是”联系起来的事实命题相区别的由“应该”与“不应该”联系起来的道德关系命题是价值哲学研究模式。包括洛采等所有价值哲学大家都在应用或运用休谟模式,休谟模式引领近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研究和世界价值哲学研究几百年,其伟大历史功绩应充分肯定。

而今西方价值哲学研究已走向衰落。其原因很复杂,但有一点很明确,就是休谟模式既不是单单建立在对象关系上的因果事实,也不是能被理性所察知的认知逻辑,而是主客二分的、完全依靠主观情感的、纯概念思辨推理的、空洞抽象的道德关系价值哲学研究范式,价值理论与价值现实完全脱离,空洞枯燥乏味,不能说明和解答现实价值问题。在休谟看来,价值不是事实,事实也不是价值,价值是离开事实而存在的,这样他就不可避免地在逻辑上得出主观唯心主义的情感道德价值结论。正如休谟所说:“至于德或恶的功过,那是快乐或不快情绪的一个明显的结果。”[4]休谟的主观情感价值论影响很大,自休谟之后的西方学者几乎都把“价值”看成是一个主观情感意识范畴。正如当代美国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客观公正地指出:“‘价值判断是主观的’,这个观念是一种不断被许多人像常识一样加以接受的哲学教条。”[5]因此,当人们今天关注人在现世生存和命运时、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和发展时,自然会厌烦这种完全凭主观情感的、纯概念思辨的、空洞抽象的道德价值哲学逻辑模式,不仅必须而且必然要从休谟模式走出来。

二、当代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的主客体关系模式

当代中国价值哲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8年开展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全国性哲学大讨论,使中国人的思想大解放。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于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全国工作的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建设四个现代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从而使中国的价值哲学研究成为哲学研究一个新的生长点。人们之所以会关注价值哲学研究,还有一个重要的社会现实原因,就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人的异化,人们呼唤人道主义,要求重视人的价值。1983年关于异化和人道主义的论战,更为深入研究价值哲学增添了新的动力。《学术月刊》1980年第10期发表的杜汝楫《马克思主义论事实的认识和价值的认识及其联系》,是改革开放新时代价值哲学研究开端的标志。《光明日报》、《哲学研究》、《国内哲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辑刊》、《江海学刊》、《青海社会科学》、《人文杂志》等报刊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价值哲学研究的文章。此后,价值哲学研究迅速在全国开展起来。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价值哲学研究专著陆续问世,如1985年出版的李连科《世界的意义——价值论》、1987年出版的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研究》、1989年出版的王玉樑《价值哲学》、1992年出版的江畅《现代西方价值理论研究》等。20世纪80年代的价值哲学研究,从学术理论研究的主题看,主要集中在“价值与真理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关于“价值”的哲学概念引起了学界的热烈争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第一届全国价值哲学学术研讨会于1986年在杭州大学召开,会后《哲学研究》发表了学者们会上的发言。1987年在西安召开了第二届全国价值哲学学术研讨会,会后出版了《价值和价值观》论文集,各种关于“价值”的说法都可以在这本书里看到,这次会议和论文集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色被载入中国价值哲学的史册。20世纪90年代,价值哲学研究国际学术交流开展起来,从1993到2008年仅在西安就召开过4次大型的国际价值哲学研讨会。有组织的价值哲学学术研究也开展起来,1996年中国第一个省级价值哲学学术研究组织——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在西安宣告成立,至今已召开18届学术年会。2006年全国性的价值哲学研究组织——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在北京宣告成立。进入新世纪后,人们更加关注价值哲学研究与改革创新、和平发展的实践相结合,关注价值哲学研究范式的发展。30多年来价值哲学研究专著出版达百部,发表文章上千篇,中国价值哲学研究方兴未艾,呈现出繁荣旺盛的景象,中国价值哲学研究应该走向世界。

当然,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也存在潜在危机,主要问题是:价值哲学研究仅局限在少数学者的小圈子里,价值哲学概念争论较多,对现实中人的生存价值、劳动价值、管理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当代中国核心价值等研讨不多,特别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主客体价值关系模式束缚着不少人。1993年,赖金良就在《浙江社会科学》发表了《主客体价值关系模式的方法论特点及其缺陷》一文,对当时流行的主客体关系价值思维方式提出质疑。他指出这种思维方式是认识论思维方式,价值哲学研究简单照搬这种思维方式,必然陷入难以克服的逻辑矛盾之中。随后,胡义成提出自然本体论的价值思维方式,周树智提出价值历史性思维方式等等,都对主客体关系价值思维模式提出了批评,但问题至今仍然存在。

主客体关系价值思维模式在当下中国主要有两种代表:主张价值是主体需要的满足论和主张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论。就理论本身而言,主体需要的满足论是以马克思“需要是人的本性”为据而立论,这种理论忽略了需要也是动物的本性,忽略了马克思对“需要价值观”的批评。马克思青年时就批评说:“那种高傲地撇开人的劳动这一巨大部分并且不感觉自身不足的科学,当人的劳动的如此广泛的丰富性除了可以用‘需要’、‘日常的需要’来一言以蔽之的东西以外没有使它明白任何其他东西的时候,人们关于这样的科学究竟应该怎样想呢?”[6]马克思晚年批评瓦格纳的“价值是主体需要的满足论”[7]时指出,这不是他讲的商品生产价值论。价值是主体需要的满足论忽略了人的需要不一定是有价值的需要;需要不是天然合理的,人既有合情合理合法的、有价值的需要,也会有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无价值的需要。因此,张岱年指出:“以满足需要来界定价值,还不能说明一切价值问题。对于所谓需要,也有个评价的问题。”[8]价值是主体需要的满足论其实是西方实用主义价值论,正如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1897年写的《信仰的意志》说:“善的本质,简单来说,就是满足需要。”可见,主体需要满足价值论容易把人们引向主观主义和实用主义方向,这种研究思路理应修正。

(二)文化氛围不浓。重庆人饮茶之风俗,历史悠久,自古重庆城就有“城门多,寺庙乡、茶馆多”之说。今天,永川大街小巷却鲜见地道的茶馆,所谓的茶楼只沦为打牌娱乐的低档场所,茶文化没有融入市民日常生活,茶元素也没有与城市形象有机融合。城市重要节点,如高速路口、商圈、广场、公园、酒店、建筑围挡、社会媒介等看不到有关茶文化的标志标识和形象宣传,街头巷尾听不到有关茶文化的故事,感受不到有关茶文化的传承。

主张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论者是以客观实际效应为据而立论,这种理论忽略了客观实际效应的前提,即主体的特性和需要。这个前提条件不清楚,客观实际效应无从谈起,其后果效应只能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功利主义和效用主义价值论。正如马克思晚年批评边沁的效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时讲:“如果我们要知道什么对犬有效用,我们首先就得研究一下犬的本性。这种本性自身,是不能根据效用原理解释的。应用到人身上来,如果人们要用效用原理来判断人的一切行为、运动、关系等等,也首先要广泛地研究一下人的本性,然后研究一下各个时期发生变化的人的本性。边沁不管这些。”[9]其实,客观效应论只不过是使用价值论,它最多只能部分解释对人有用的价值,而人伦道德关系是无法用有用或无用作尺度进行评价的。可见,客观效应价值论容易把人们引向机械唯物主义和效用主义方向,这种研究思路也应修正。

就思维模式而言,客观效应价值论与主体需要价值论名义上都主张价值是关系范畴,主张价值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思维模式。在实际应用逻辑研究时,都是主体思维式或客体思维式的单极思维方式;客观效应价值论与主体需要价值论貌似对立,其实可以互补。从价值的现实历史发展过程看,它们其实各抓住了价值生成过程的一端,都忽视了对价值生成过程本身的研究,而价值生成过程本身才是价值哲学应该研究的主题。

就思维范式而言,所谓价值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范畴说,其实质是一种抽象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思维范式。抽象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的思维范式在本质上是事实认识论思维模式,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人始终是主体,外部对象世界始终是客体,人的认识过程是主体面对客体、反映和重构客体的过程,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或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的主观的思维活动,所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的思维范式在认识论上是完全合适的、合理的和正确的。可是,在价值论上情况就不同了。因为价值本身不一定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它可能是现实存在有价值的事实,也可能是人对现实存在无价值的事实的改造,也可能是人对现实中不存在但未来会实现的理想价值的构想和创造,也可能是人的内在价值或外在价值,也可能是人的活动本身“应该”或“不应该”发生的价值问题等;就价值关系而言,也可能是人与人“应该”或“不应该”发生的社会价值关系问题,也可能是人和物之间发生的“应该”或“不应该”的经济价值关系问题,也可能是物和物之间发生的“应该”或“不应该”的自然价值关系等。运用抽象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思维模式,是很难正确说明这些价值现象。

超越主客体关系的思维模式之原因在于以下4个方面:第一,哲学上的“主体”和“客体”这两个最基本概念的含义完全被混淆了。采用这一思维模式,则导致概念不明白、不准确、词不达意。主体是指事物矛盾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或矛盾主要方面,是指在主体和客体关系中处于主动、主导、主宰和做主的事物或人一方;而客体是指事物矛盾关系中的次要矛盾或矛盾次要方面,是指在主体和客体关系中处于被动、受动、服从和从属地位的事物或对象一方。可是,运用抽象的价值主体和客体关系的思维模式的学者坚持说主体是专指人,客体可指人或物。然而,他们在应用这一观点进行价值逻辑论证时,却以客体为价值载体,是价值生产者、提供者,是满足主体需要价值的一方,而主体是价值享用者、价值需要的满足者,即人的一方。很显然,本来是事物矛盾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或矛盾主要方面的主体与事物矛盾关系中的次要矛盾或矛盾次要方面的客体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完全被弄颠倒了、弄反了、弄乱了。

第二,当他们运用抽象的价值主体和客体关系的思维模式说明人的价值时,或者把人一分为二,说价值是客体人对主体人需要的满足,客体居于主体地位,主体却变成客体;或者把人的价值说成主体间关系,是主体间的什么关系呢?归根结底,主体间关系不还是主体之间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吗?显然,问题又回到了抽象的价值主体和客体关系的思维模式中。不管怎么讲,都不能说明人自己的内在价值和自我在创造我的历史中的自我价值。

第三,当他们运用抽象的价值主体和客体关系的思维模式说明社会价值时,只讲社会对人的需要的满足或外在价值,不讲人对社会的贡献。虽然有合理性,但片面性也很明显。

第四,当他们运用抽象的价值主体和客体关系的思维模式说明自然价值时,也只是讲自然物这个客体对人这个主体需要的满足这种使用价值,却无法解释人和物之间共生存或物和物之间保持生态平衡的价值。因此,我们必须走出价值是主体和客体关系范畴的抽象思维模式的迷宫,中国价值哲学研究才能继续发展,才能走向世界。

三、价值哲学研究新范式之构想

本文试图走出休谟完全依靠主观情感的、纯概念思辨的、空洞抽象的道德价值哲学模式,突破国内关于价值是主体和客体关系范畴的抽象思维模式,提出价值哲学研究一种新思路,构建现实历史发展过程的价值哲学研究新范式,开创价值理论联系价值现实的价值哲学研究新视野、新风气。

当然,新思路和新范式完全赞同休谟把“价值”与“事实”区分开来并把“价值”规定为抽象的“应该”,从而开创价值哲学研究的伟大历史功绩,也赞同国内持价值是主体和客体关系范畴的抽象思维模式的主体需要满足价值论和客观效应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其实,抽象价值说也有抽象价值说的价值意义,抽象价值本身的价值意义就在其抽象性上。因为现实世界里存在的事物太复杂多变了,人要理解和掌握现实存在并在现实存在中生活,只能通过对现实存在的概括和抽象,舍弃现实现象和表象,抽取其中的本质和规律,才能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实现人的价值理想。那么,现实历史发展过程的价值哲学研究新思路和新范式的创新又“新”在何处?它的构成要素、逻辑结构和新特征是什么?

第一,它提出“历史价值论”,认为“价值是历史范畴”[10]。它主张从世界存在的历史演变过程与价值活动历史过程角度观察和思考价值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一种对价值的历史性研究”[11]。

第二,它立足于现实人的现实历史存在之上,一切从现实存在出发,以马克思的理论联系现实的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探索价值现象的本质和规律。马克思指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7]这就是说,唯物史观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对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实事求是的概括和抽象,而脱离现实生活的、纯意识概念思辨和推理的、唯心主义的、抽象的独立哲学理论是负价值大于正价值。所以,现实历史发展过程的价值哲学论者坦言,他们的价值哲学研究是以马克思的理论联系现实的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为指导,这在价值哲学史上是新事物。

第三,它认为人生价值源于动物界趋利避害和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价值或生命价值哲学。它遵循中国古代关学创立者张载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而和必解”等观点,以实现横渠先哲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2]的伟大抱负和价值理想境界为宗旨。

第四,它认为现实历史价值在形式上是现实个人的历史存在方式。也就是说,价值是人的生活方式,人为价值而生,人为价值而活,人为价值而死,人的一生就是追求价值、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一生,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人活得有价值,人研究和践行价值,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人。否则,人就不成其为人,或人枉活一生。因此,价值哲学研究应从现实个人的现实历史存在出发,指导现实个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不是从抽象的所谓价值主客体关系出发,使现实个人陷入逻辑矛盾困惑中或无价值的迷盲中不能自拔。

第五,它认为现实历史价值的基础是人的生产劳动实践活动。马克思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说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即使感性在圣布鲁诺那里被归结为像一根棍子那样微不足道的东西,但它仍需以生产这根棍子的活动为前提。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7]恩格斯后来称赞马克思创造的唯物史观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7]。人们讲马克思价值论时喜欢讲马克思经济学的异化劳动论和劳动力价值论(或剩余价值论),孰不知忽视了马克思唯物史观中潜在的一般哲学价值论即劳动发展史价值论。

第六,它认为现实历史价值在内容上主要是现实个人的价值生活,包括现实个人的物质生活的现实价值即物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及物质生产劳动的价值等,这一类价值首先是为了保证现实个人的生命存在,可以称为生存价值。当然,这一类价值规定,人靠劳动而生光荣,人不劳而获可耻,表明人的生存价值是人在不同生存方式中作出的选择和实践。当然,人们也会把有的人的死看作有价值甚至有更大、更高的价值,那是因为为了他人生或众人生,人死了还活在活人的心目和言谈中。现实价值还包括现实个人之间交往发生的社会生活的现实价值即家庭伦理价值、道德价值、组织价值、公共价值等,这一类价值首先是为了保证人们现实社会生活有序,其内涵是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可以称为规范价值。如果人们的行为无规范,行为无序,现实个人正常的社会生活就无法存在,个人无法生存。所以,人们公认无规范、无序的行为无价值。现实价值还包括现实个人的精神生活的现实价值即人品价值、知识价值、能力价值、信仰价值、快乐情感价值、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等,这一类价值是现实个人为了使自己能够过上理想生活,成为理想中的人,因此,这一类价值可以称为理想价值。所有这些现实价值归结到一点,就是现实个人的现实生活应该有价值,明天比今天的现实生活应该更幸福美好。

第七,它认为现实历史价值的本质是现实个人的不断创新发展这种历史实践活动过程。它是现实个人的现实价值活动的生命和活的灵魂,是现实个人的现实价值活动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最根本原则,因为现实个人只有在现实中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创造有价值的新生活,求得现实生存或更好的生存,否则,不仅会失去现在美好生活,而且无法在现实中生存。现实个人不断创新发展这种历史实践活动,既是具有必然性的、新旧更替与新陈代谢的与客观存在的与运动变化的自然历史事实,又是具有应然性的与指向未来的与推陈出新与除旧布新的主体人的现实价值活动,可见现实个人不断创新发展这种历史实践活动真正完全实现了价值和事实的有机统一[13]。

第八,它提出现实历史发展过程价值论的核心理念是主张“一切价值都是现实价值”[14]。当然,这里讲的现实价值,不是要人们只管眼前,不顾长远;恰恰相反,它是要实现以远虑解近忧,实现现实历史发展,解决当代中国哲学界理论脱离现实这个最大、最根本的难题。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理解现实范畴。现实是什么?现实不是死的存在,而是现在真实的、活生生的存在,是现实个人生活的现实世界,是现实个人的生活实践活动过程,是现实个人不断创新发展这种历史实践活动过程。现实个人的现实日常生活事实不一定都有价值,现实中确实存在不应该存在的无价值的事实,有些价值则是未来才能实现,因此价值与事实应该有区别。但是,也不能否认现实中确实存在应该存在的有价值的事实,更不能忽视那不应该存在的无价值的事实应该被改变为应该存在的有价值的事实过程,创新发展不就是把不应该存在的、无价值的旧事实改变为应该存在的、有价值的新事实的实践活动过程?虽然由“是”与“不是”联系起来的事实命题里不可能直接逻辑地推导出由“应该”与“不应该”联系起来的价值命题,但是在由“应该”与“不应该”联系起来的价值命题里逻辑地隐含着由“是”与“不是”联系起来的事实命题,“应该”的必定是合乎情理的事实。这说明价值与事实区分在逻辑上只能是相对的。就评价而言,只有先搞清楚事实,然后才能作事实评价;就我们看到的现实价值而言,都是以事实为载体的,否则,价值就根本不可能存在,这说明现实价值是以事实存在为前提和基础的。人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价值哲学归根结底不就是对现实个人的现实价值生活事实的抽象概括?现实个人的现实价值生活事实不正是价值哲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我们更应看到现实是人们实践活动历史过程的集结点,现实既是过去现实历史过程的终结和继承,又是未来现实历史过程的出发点和开始,更是现在现实历史过程的中心点,因此,一切历史过程都是现实史,而一切价值也都是现实价值。

第九,它是“新实学务实为乐的价值观”[15]和“新实学幸福社会的价值观”[16]。“新实学”是笔者1995年提出的一种新哲学构想[17-20],旨在继承和发展中国最古老的、有文字可考的第一部经书《周易》的“天地人合一”的神道、“自强不息”的天道、“厚德载物”的地道、“百姓日用”的人道义理中蕴含和奠定的以人为本的务实求真、实干创新、厚实包容、求实实用的实学精神为核心的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传统;克服《周易》中存在的男尊女卑与君贵臣贱的不平等思想、凶吉祸福的循环论与命定论思想、虚妄神秘的卜卦筮术等缺点和糟粕;打破当今中国文化界存在的中、西、马分列隔开的现状格局,取中、西、马之长,弃中、西、马之短,实现中、西、马大融合;以马为主,中西合璧,贯通古今,多元一体,综合创新。也就是说,要把中国最古老的《周易》以人为本的务实求真、实干创新、厚实包容、求实实用的实学精神为核心的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传统与最现代的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形而上学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精神以及马克思的现实人道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现实自然唯物主义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一体化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合而为一,创造当代中国新实学核心价值观。

当今中国现实中最根本的问题是诚信的问题。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讲得好:“民无信而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个“信”字,就是做人做事要诚实诚信。每个人对自己要诚实诚信,对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有自信心,这是一个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人若对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失去自信心,这个人生活的精神支柱垮了,这个人也就立不起来了。人与人相互交往也要讲诚实诚信,要诚实守信、遵守合约、说到做到,别人才敢与你交往,因此,当今社会要从这个“实”(“信”)字抓起,每个人都注重修身养性,修身立信,做老实人,务实、实干、厚实、求实,那么建设中国幸福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就大有希望了。所以,当今中国需要首先建设新实学这种核心价值观。

第十,现实历史发展过程价值论是一种价值现实历史发展过程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它认为现实历史价值活动现象有一个发生、孕育、成熟、生产、产生、生成、成长、发展、完善、消费、实现、完成、终结等若干环节构成的历史演变过程,旧的价值活动历史演变过程终结了,新的价值活动历史演变过程又开始了,而新的价值活动历史演变过程水平高于旧的价值活动历史演变过程水平,无极运行天之道,无限求索人之德,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到高,如此循环往复没有极限。“需要”和“效应”的价值,就在于它们是价值现实历史演变过程的若干环节上的两个重要环节。“需要”是价值现实历史演变过程的开端环节,“效应”是价值现实历史演变过程的终结环节,但价值生成过程本身是什么?二者都不可能给出答案,而现实历史发展过程的价值哲学研究新思路、新范式、新构想则可以解答这个难题,这正是现实历史发展过程的价值哲学研究新思路、新范式、新构想出现的价值。

四、结 语

总之,中国哲学界若能形成“和而不同”、“百家争鸣”的良好学风、学术氛围和学术环境,那么笔者提出的“现实历史发展过程的价值哲学研究新思路、新范式、新构想”就一定能够长期生存并继续发展,中国价值哲学研究就一定能够走向世界,就一定能够引领世界价值哲学研究走出困境和低谷,走向兴旺发展与繁荣昌盛,这是中国价值哲学学者应尽的责任和贡献。

[1] 杜任之.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述评:续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3.

[2]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卷[M].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3] 周树智.现实价值哲学研究新范式:价值哲学研究的一座新里程碑[J].唐都学刊,2012(6):55-60.

[4] 大卫·休谟.人性论:下册[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 希拉里·普特南.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M].应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杨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张岱年.论价值的层次[M].中国社会科学,1990(3):3-10.

[9]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0] 周树智.论价值是现实人的历史存在方式:历史价值论[J].社会科学辑刊,1998(2):20-26.

[11] 周树智.历史价值论:一种对价值的历史性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54-60.

[12] 周树智.价值哲学发展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13] 周树智.论科学发展观就是科学价值观[J].理论导刊,2008(12):4-5.

[14] 周树智.论一切价值都是现实价值[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9.

[15] 周树智.论新实学务实为乐的价值观[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9-66.

[16] 周树智.论新实学幸福社会的价值观[J].陕西社会科学,2013(2).

[17] 周树智.中国需要新实学[J].人文杂志,1995(S2):25-26.

[18] 周树智.新实学论纲[J].江海学刊,1998(4):105-108.

[19] 周树智.建设当代中国的新实学: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理论学刊,2004(8):20-21.

[20] 周树智.论构建新实学之路[J].唐都学刊,2011(5):34-38.

猜你喜欢

价值论客体哲学
更正说明
菱的哲学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行动语义、客体背景和判断任务对客体动作承载性的影响*
《回疆通志》史学价值论析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陈洪音乐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论评
我国征收遗产税的正义价值论——以代际公平理论为视角
“活”源于怦然心动——写生对客体借用中的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