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

2014-03-24庹庭华

南北桥 2014年2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高中数学

庹庭华

【摘 要】目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学生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新形势下,一线数学教师正在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其中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法已经备受师生的青睐,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着重研究了新形势下高中数学开展问题情境教学的意义、原则,并通过相关的案例剖析了情境创设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 问题情境 案例解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040

在现阶段,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已经成为教育一线教师探究的问题,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站在了学生的角度上去讲授知识,传授能力,突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意识,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互动教学和参与式学习,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和好评,本文中就主要探究了新课改下,开展问题情境教学的意义、原则及通过一定的案例诠释了问题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希望能对问题情境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

要想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首先就要了解问题情境的相关概念。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依据学习内容,把知识转化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在充满好奇和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学习知识,拓展能力。

在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得到全面的激发,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趣为导向,活化教学过程,有效的进行问题设疑,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完整学习任务,进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有效的教学已经不是简单机械的把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能让学生主动的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是学习的内驱力,才会活学活用。

二、高中数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

(一)教师要善于用一些趣味性的问题来创设和谐、欢乐的教学气氛

这是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重要环节,运用得好,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学习新知识的真正意义。正如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所以创设有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不但能鼓励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和求知欲望,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下面是在听课中所听到的一位老师创设比较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案例。

案例1:等比数列前n项和

师:同学们,我愿意在一个月(按30天算)内每天给你们1000元,但在这个月内,你们必须:第一天给我回扣1分钱,第二天给我回扣2分钱,第三天给我回扣4分钱……即后一天回扣的钱数是前一天的2倍,你们愿不愿意?(问题一出立即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大家七嘴八舌,有的因“数字1000”的诱人盲目回答:“愿意!”,有的因“条件”有没有陷阱沉思不语,而有的同学却在对“收支”情况进行“核算”。在一两分钟后,突然有一位同学举手这样回答到)

生:应该算出1+2+4+…+229的和,然后与1000×30×100比较,但我不会算1+2+4+…+229。(同学们发出一阵笑声)

师:这位同学很聪明!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一个“等比数列前n项和”问题……

通过这样一个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不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更是激发学生的探索新知的欲望,让学生产生“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内在动力。事实上,这节课同学们至始至终呈现出高昂的情绪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最后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不得不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

(二)创设疑惑陷阱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与探究

案例2:双曲线=1上一点P到右焦点的距离是5,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到左焦点的距离为13

B.到左焦点的距离为15

C.到左焦点的距离不确定

D.P点不存在

教学时,根据学生平时练习反馈信息,教师有意出示如下两种错解。错解1:设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由双曲线的定义,得|PF1|-|PF2|=±10。∵|PF2|=5,∴|PF1|=|PF2|+10=15。故选B。

错解2:设P(x0,y0)为双曲线右支上的一点,则|PF2|=ex0-a。

由a=5,|PF2|=5,得ex0=10。∴|PF1|=ex0+a=15。故选B。

这样通过讨论、辨析,错误原因清楚了:忽视了双曲线定义中的限制条件,从而加深了对双曲线定义的理解与应用。通过上述问题的辨析,使学生从陷阱中跳出来,增加了防御经验,更主要地是能使学生参与探究,在讨论中自觉地辨析正误,从而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数学问题情境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

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个体差异,因而导致学生对课堂的教学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为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这意味着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使其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

(四)数学问题情境要有益于学生提高思维层次、培养情感因素

通常所设置的数学问题情境的主要功能往往停留在使學生掌握和巩固基本知识的水平上。这样的数学问题情境只能使学生停留在低层次的思考状态中,很难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尽管巩固知识对学生来说十分必要,但从思维的高层次来说,教师必须从知识发生发展的角度着眼,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角度着手去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要从提高学生思维层次的角度考虑,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疫情感人,以情育人;以境导学,以境促学。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在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有机结合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愈.高中数学情境问题创设教学研究[J].才智,2012(15).

[2]刘和红.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21).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高中数学
高中生解决情境性化学问题的初步研究
情境教学法提升化学实验课程价值的探讨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