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4-03-24

关键词:重大事件纪念日政治

王 刚

(长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重庆408100)

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王 刚

(长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重庆408100)

以节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发生时为主要内容的时间资源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资源。时间资源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树立科学的时间观念、善于把握时势、优化活动载体三个方面入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挖掘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政治性节日,三八、五一、六一等国际性节日,党史国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等,举办庄严庄重、内涵丰富的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利用党和国家成功举办大事、妥善应对难事的时机,因势利导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1]由此可见,节日、纪念日等时间资源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资源,高度重视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资源的内容

马克思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2]532这就是说,时间是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对人类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性意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每一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都必定有自始至终的时间投入,时间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需资源。除了开展每一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需要的一般意义上的时间以外,本文所研究的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资源,主要是指节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发生时。

节日是指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节日是人民为了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大多起源于历法节气、原始崇拜、禁忌迷信、祭祀、宗教、信仰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元素早在远古时期就开始萌芽,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形成,唐宋时代经济社会的高度繁荣促进了节日文化的发展,民俗节日从禁忌迷信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向礼仪性、娱乐性的方向发展,演变成为真正的良辰佳节,包括流传至今的元旦节、腊八节、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寒露、冬至等传统节日。近现代出现的节日,大多与环境和人相关,是从日常生活衍生出来的,如妇女节、青年节、儿童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建军节、国庆节、植树节等。

纪念日是指与某些重要事件或重要人物有关的,值得纪念的日子。尤其是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经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历史方向的重大事情,或者诞生了许多影响几代人价值取向的重要人物,与这些事件和人物相关的日子都是值得纪念的,都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例如反映了旧中国贫穷落后就要挨打的鸦片战争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反映中国人民反抗封建主义压迫的辛亥革命纪念日,反映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反映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遵义会议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反映维护祖国统一的香港、澳门回归纪念日;还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茅盾、冰心等文化名人,雷锋、焦裕禄、杨善洲等道德模范的诞辰纪念日等。

重大事件发生时是指涉及面广泛、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事件发生的时候。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其涉及面广、受关注高、参与性强,是组织人民群众参与重大事件,发挥人民群众的自我教育功能,在最广大的范围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契机。有些重大事件是有计划性的发生,比如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举办奥运会、世博会,召开党的代表大会等,从这些重大事件发生前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事件结束时,都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时机;有些重大事件是突发性的,比如地震、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领土争端的发生,战争的爆发,从这些重大事件发生之日起的一段时间内,也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契机。

二、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资源的作用

时间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资源有利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节日和纪念日是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儿女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表达了人们对亲情、友情、和谐、幸福的强烈追求。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真谛,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体现;重阳节表达对老人的尊敬,弘扬传统的孝道文化;教师节歌颂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各种纪念日蕴含的文化内涵,则是对民族精神的集中写照,如中华传统文化中热爱生命、尊重人格、尊老爱幼的人本精神,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贵和尚美、团结和睦的心理追求等。尤其是当今全球化开放的时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相互碰撞、激荡,在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日益受到尊重的国际视野中,面对当前西方节日的滚滚洪流,保护和弘扬中国的传统节日、纪念日,用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对于青少年一代的“树魂立根”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资源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节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地激发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提高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节日和纪念日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血脉,积累、继承、发展并周期性地展示着自身的传统,其参与者具有广泛性、群众性,既能使其民族成员分享自己的文化认知,也能使大家分享情感,把拥有共同文化传统的成员黏合到一起,产生巨大的亲和力与认同感,把各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例如春节来临,中国人的传统是无论走到哪里,春节一定要和家人一起过。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在重大事件发生时,特别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民族情感,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胜利时全民共享成功的喜悦,在痛苦危难面前形成一股万众一心、团结一致的整体性力量。

三、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资源的内容丰富、作用巨大,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些时间资源的作用大多是潜在的和隐性的。我们必须采取科学的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才能获得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科学的时间观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样“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时间资源具有“一维性”的特点,即时间是不会暂停的、不可逆转的,它只能依照过去、现在、将来的发展顺序,时间资源一旦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就不可能再回收,是一项十分珍贵的投入。同任何物质运动的特定形式一样,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管规模大小,都是一个过程,都与时间的消耗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然而,时间的无限性往往导致人们忽视时间的一维性,似乎时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时间资源都是极为有限的。特别是以节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发生时为主要内容的时间资源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必须在特定的时间界限内,才能营造出浓厚的育人氛围,发挥出以景动人、以情感人的功效。例如,当重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时,组织青年志愿者投身到抗灾救灾的现场中,去切身感受人们在危难时刻展现出来的“勇敢、坚毅、团结、互助”等精神,比事后开展救灾英雄事迹报告会更具有感召力。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树立科学的时间观念,一方面珍惜现有的时间资源,加强和完善时间资源的管理,合理安排、分配、利用时间,注意节约时间、降低时间成本,提高效益,力争做到以较少的时间投入获得最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效益;另一方面要有敏锐的嗅觉,善于有效捕捉特定的时机,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善于把握时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

2000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特别要注重增强时代感。这就对我们开发与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善于把握时势。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应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时代主题是我们观察和处理各种国际国内问题的逻辑起点和制定对内对外政策的科学依据。20世纪初,列宁曾得出当时所处时代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结论,这一结论对许多国家无产阶级政权的诞生起到了精神助产士作用。自从邓小平同志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后,世界范围内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但是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不可抗拒的潮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一样,既要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历史传统教育,让受教育者牢记历史,又要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跟时代主题的变化,树立新观念,积极研究新时期的新情况,才能增强时代感,提高时效性。第二,应切实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不断融合与交汇,各种思想文化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相互激荡,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态势。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使国外各种理论、思潮、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不断涌入,催生了国内各种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从国内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带来了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总之,在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开发和利用时间资源,积极吸纳时代精神,回应时代的要求,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三)优化活动载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吸引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开发与利用时间资源,利用节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发生时,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纪念活动、自愿者服务活动、表彰活动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受教育者在参与活动中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他们继往开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例如,2011年,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与珠海市博物馆、湖州市博物馆联合主办了“为共和而战——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历史文物展”,湖北省黄冈市举办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书画展”,江苏镇江市举行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座谈会”,通过这些纪念活动缅怀了革命先驱的光辉业绩,进一步弘扬了辛亥革命爱国、革命、进步的精神。2013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开展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美丽中国梦·相约韶山行’大型主题活动”“风展红旗如画——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名家书画展”“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音乐会”等大型纪念活动。在诞辰纪念日以活动形式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有助于让人们牢记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增强社会主义信念;有助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进一步推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宣传和研究。每年的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首都北京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这些庆祝活动,展示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和美好前景,有助于振奋人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效方式。

我国的传统节日和纪念日众多,每年一度的节日、纪念日都有各自独特的内容和情境,是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时机。每一个节日、纪念日都是一部壮丽的史诗,尽管岁月流逝,但历史的风尘遮掩不了它们的光辉。正如雨果说的那样“开展纪念活动,如同点燃一支火炬”,可以使我们不忘过去,永远牢记那些值得我们记忆的事情,在纪念中铭记,在追忆中思考,在反思中警醒,在感动中奋起,更好地面对今天,更好地展望未来,创造美好的明天。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0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2.

[3]李荣健.构建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J].长江师范学院学校,2009(5).

[4]曾晓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38.

Importance Being Attached to Development and Exploitation of Time Resourc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ANG Ga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Yangtze River Normal College,Chongqing Fuling408100,China)

The time resources taking holidays,memorial days and the happening time of important events as the main contents are important resources to laun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disseminate the mainstream ideology.The time resources,with important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heriting advance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nhancing national cohesion.The development and exploitation of time resourc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attached importance from such three aspects as setting up scientific time notion,good at mastering the status quo and optimizing activity carri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ime resources;socialism core value outlook

G641

A

1672-0598(2014)03-0157-04

12.3969/j.issn.1672-0598.2014.03.023

2014-01-09

长江师范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013KYQD014)“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

王刚(1986—),男,重庆市人;博士,长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校:杨 睿)

猜你喜欢

重大事件纪念日政治
纪念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纪念日为什么是10月25日?
烈士纪念日为何选在9月30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本周重大事件
浅析重大事件中的新闻策划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