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014-03-24黄爱军

关键词:民主主义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

黄爱军

(安徽财经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安徽蚌埠233030)

把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是学术界流行的一个传统观点。对于学术界这样一个流行的说法,“文革”以前并没有太多的争论。只是1962年朱务善在《历史研究》第4期发表的《五四运动是否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文对此提出了质疑。改革开放后,这一问题再次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与讨论。不少论者对以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传统说法纷纷提出质疑。这些质疑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五四运动不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阶级的领导必须通过政党来实现,当时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尚未产生。从思想领域来看,当时中国并没有出现一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陈独秀不是,邓中夏不是,毛泽东也算不上。已有的几个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对五四运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不能体现无产阶级的领导。[1]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虽然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对这次运动起了决定性作用,但是不能把它同政治上的领导作用混为一谈。这时的中国工人阶级无论在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都还没有真正独立,还不能挑起革命领导者的重任。[2]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学生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3]。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4]

第二,五四运动不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只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而且对美国政府抱有很大幻想,看不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彻底性。五四运动是政治运动,没有涉及封建主义文化、思想。五四运动中提出的最高目标之一是“内除国贼”,它不涉及推翻反动政权问题。至于“直接行动”,也不是指的一种推翻政府的手段。[1]

第三,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理由也很不充足。因为进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之后,并非所有的革命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1]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殖民地半殖民地各国人民坚持不懈的斗争,亚洲的印尼、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巴勒斯坦,非洲的埃及、阿尔及利亚以及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国家,在获得独立之后,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轨道。这些国家的反侵略、争独立的斗争,当然不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范畴。[5]

第四,“五四”运动本身不具有“革命”的性质,而是由青年学生和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发起和领导的,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参加的,为抗议“巴黎和会”而进行的一场爱国主义的游行、请愿活动。[4]

第五,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主要内容的爱国运动,其目的是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6]

对于以上质疑,贺世友、赵三军先后著文予以反驳,坚持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传统观点。贺世友认为,五四运动不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这是历史事实,但却不能因此而否定“新民主主义开端”论。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有了开端才能有准备,有了准备才能成立,这是很自然的不可分割的一个过程。从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所起的作用来看,可以证明中国工人阶级已经开始觉醒了。[7]赵世军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等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成或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等于新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的胚胎都孕育于五四时期;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五四运动是其广义与狭义的结合。[8]

综上不难看出,五四运动是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五四运动的性质。但这种围绕五四运动性质展开的讨论并不能真正回答和解决问题。笔者曾在一篇小文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问题提出过不同看法,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实际存在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前者是专史,后者是中国通史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属于通史。作为专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应以五四运动为起点,而作为通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则可以以南昌起义为起点。[9]现在看来,这一问题并没有就此得到真正的解决,很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仔细考察起来,新民主主义革命,还存在着狭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广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两种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含义。狭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作了严格界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0]1313。上述五四运动是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讨论,主要是从狭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来展开的。

狭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因为无产阶级的领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一般说来,无产阶级的领导,必须经由无产阶级政党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就是说,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之前,完全意义上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不存在的,从这个意义来说,有的论者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有一定道理的。问题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即在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之前,它应该存在着、也确实存在着一个酝酿和准备的阶段。拿旧民主主义革命来说,现在一般认为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但在鸦片战争后的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无论是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还是资产阶级性质的维新变法运动,都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含义。严格地说起来,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还属于它的准备阶段,但人们并没有因此就认定辛亥革命应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就五四运动本身的性质而言,它还不是一场无产阶级领导的自觉的革命运动。正如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统一战线,内部有左翼、右翼和中间势力。在五四以后一个月发生了六三运动,全国罢工、罢课、罢市。那时的罢工还是无产阶级自发的运动。”[11]403但五四运动却“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2]700“五四运动发生在一九一九年,一九二一年便产生了共产党。”[11]403从这个意义来说,没有五四运动,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兴起。因此,从狭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角度来看,以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比较合适的。正如论者所指出,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五四时期不仅产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萌芽,而且产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几乎所有的基本因素: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的认识,是在五四时期开始形成的;对中国革命动力的认识始于这一时期;走俄国人的路,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革命道路的理论是在五四时期开始形成的;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主义前途的认识始于这一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开始广泛传播,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起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酝酿于这一时期。[8]

广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论及,发生在十月革命后的中国民主革命。这种革命不管“参加革命的阶级、党派或个人,是何种的阶级、党派或个人,又不管他们意识着这一点与否,他们主观上了解了这一点与否,只要他们反对帝国主义,他们的革命,就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他们就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同盟军。”这种革命“绝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12]671-672。从广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角度来考察,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样是比较合适的。

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开始的革命虽然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从世界革命范畴来考察,它已不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是这个革命的一部分。这是因为:“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是:(1)资本主义在地球的一角已经崩溃,在其余的角上又已经充分显露其腐朽性,非更依赖殖民地便不能过活;(2)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建立并宣布它愿意为了扶助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运动而斗争,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也声明他们赞助殖民地半殖民地解放运动。据此毛泽东得出结论说:“在这种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果发生了反对帝国主义,即反对国际资产阶级、反对国际资本主义的革命,它就不再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属于新的范畴了;它就不再是旧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新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了。”[12]667-668

《新民主主义论》一文发表后,方耀、丁宗恩、列御寇三人在其合著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与前途》一书中,对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的论断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该书第二章“新民主主义与国际革命运动”指出:“新民主主义,严格地说,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的落后国家内发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新民主主义的命题实在是由列宁的理论所预见和充实的”。书中强调新民主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国际主义”,“新民主主义的国际性和民族性不但不相矛盾,而且是通过了这一时代的历史特点而统一的”。该书甚至认为“苏联是新民主主义的保姆”,“假如新民主主义没有了国际主义,它就不再是新民主主义而是旧民主主义了”①方耀、丁宗恩、列御寇:《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与前途》,1940年北社印行,第53-88页。转引自刘辉:《新中国成立前后经济学界对新民主主义的理论思考》,《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1期。。

对于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的命题,有的论者提出质疑,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和毛泽东同志的推断恰好是相悖的。亚非拉的许多国家在获得民族独立后,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轨道。[13]有的论者认为,进入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时代之后,并非所有的革命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1]论者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毛泽东是从世界的视角来揭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革命“已经不是旧的、被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的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而是新的、被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在第一阶段上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12]668“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绝不是也不可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以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12]672因而突出了中国革命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联系,突出了“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的命题,并强调“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伟大的一部分”[12]671。如果中国社会内部没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客观存在,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的命题就没有任何意义。

十月革命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也改变了中国历史、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这不仅表现在此后的中国革命变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且表现在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的兴起。中国人民正是从十月革命成功的实践中,放弃了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幻想而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正如毛泽东所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10]1471“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震动了全世界。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过去蕴藏在地下为外国人所看不见的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之下,像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了,中国人和全人类对俄国人都另眼相看了。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10]1470毛泽东的这一科学论断,既是对近代中国革命规律的揭示,更是亲身经历者的肺腑之言。

十月革命作为影响中国革命发展进程的外因,一定要通过中国革命内因的变化才能发生作用。五四运动就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在十月革命促使中国革命内部发生某种质变的情况下发生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所以,毛泽东在论及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时,着重指出了“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12]699的事实。作为五四运动导火线的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人们对帝国主义的幻想,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救国良方,这促进了中国先进分子由爱国主义者向社会主义者的转变。五四运动的亲历者瞿秋白在运动过后不久即指出:对于五四运动,“绝不能望文生义地去解释他。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受剥削,到今日才感受殖民地的况味。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学生运动的引子,山东问题,本来就包括在里边。工业先进国的现代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殖民地上就是帝国主义,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14]6561923年 12月,陈独秀亦指出:“五四运动乃是欧战后世界革命的怒潮中和中国城市工业开始发展中(民国八年,西历一九一九年)发生的,因此,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这新方向便是社会中最有革命要求的无产阶级参加革命,开始表现他的社会势力。”[15]617-618

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一下子从其他各种新思潮中脱颖出来的趋势,时人就有明显的感觉。蔡元培指出:“俄国多数派政府成立以后,介绍马克思学说的人多起来了,在日刊、月刊中,常常看见这一类的题目。”[16]1971921年,有人描述:在中国,由于袁世凯的镇压,社会主义也匿迹销声了,但“自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俄国布尔札维克政府成立后,又有少数人提倡社会主义,及‘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的学说盛极一时,并很受一般青年学子的欢迎。”[17]还有人说:“社会主义在西洋本来是早就有了的,近几年来,中国才稍微有人谈谈。自从共产党在俄国得势以后,西方空气的振动渐次波及了中国,于是‘社会主义’就变成最时髦的东西了。”[18]正如党史专家金冲及先生所指出:“五四运动后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开始成为中国先进思想界的主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它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

中国革命如同一艘航船,在十月革命之前一直在旧民主主义的航道上艰难地前行。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也就是说,以五四运动为标志,中国革命从此驶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航道。

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是就中国革命的规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在要求而言的,也在于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合理性、正当性,并不等于说五四以后的中国革命就将置于无产阶级的领导之下。全面考察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完全领导的实际上只有土地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国民革命和抗日战争两个时期很难讲是由中国共产党完全领导的。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从总体上来说,主要是一种政治上的领导,即起着引导作用,这种引导作用,也就内在地规定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方向。

在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国民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在形式上国民党都处于领导地位。有的论者通过对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对统一战线领导权掌握情形的具体考察,认为国民党掌握了统一战线的组织领导权和政治领导权,即掌握了大革命的领导权。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争夺革命的领导权的重要性,并且一直在努力争夺领导权,但没有争取到。因此,这一时期仍然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0]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没有看到旧民主主义运动在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兴起后与此之前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一方面,我们并不否定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所从事的革命活动,就其本身的性质而言仍然是旧民主主义运动的继续,这突出体现在国民党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上。新旧三民主义在本质上都是地道的、十足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它的目标是要在中国建立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目标,即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各民主阶级联盟的民主联合政府”[10]1313,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正如毛泽东所指出:“孙中山主张‘唤起民众’,或‘扶助农工’。谁去‘唤起’和‘扶助’呢?孙中山的意思是说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10]1479这正是旧民主主义区别于新民主主义的根本标志[21]。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发生在十月革命、特别是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兴起后的旧民主主义运动之所以还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甚至在一定时期(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的时期)还能扮演中国革命的主角,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必须和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实行联合。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揭示的与三大政策相结合的新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三民主义就失掉了灵魂,就不可能有任何号召力。对此,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作了透彻的分析:“一九二四年国民党改组以前的三民主义,乃是旧范畴的三民主义,乃是过时了的三民主义。如不把它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国民党就不能前进。聪明的孙中山看到了这一点,得到了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助力,把三民主义重新作了解释,遂获得了新的历史特点,建立了三民主义同共产主义的统一战线,建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了全国人民的同情,举行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如果在新时期内,……在有了社会主义国家以后,要反对联俄;在有了共产党之后,要反对联共;在工农已经觉悟并显示了自己的政治威力之后,要反对农工政策;那么,它就是不识时务的反动的东西了。一九二七年以后的反动,就是这种不识时务的结果。”[12]693

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运动与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的联合,既是新时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能够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更是无产阶级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的必需。这种与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相联合的民主主义运动,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个重要同盟军,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整个革命运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就不能不带有明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烙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毛泽东不仅把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称之为革命的三民主义,而且直接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12]690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讲的不是新三民主义的性质,因为新旧三民主义,都是十足的、地道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讲的是新三民主义的实际结果,它是有利于无产阶级的三民主义,是无产阶级需要的三民主义,因而也就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正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论述了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这一命题。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所以具有这种性质,是在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进一步的发展,当时中国的革命知识分子眼见得俄、德、奥三大帝国主义国家已经瓦解,英、法两大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受伤,而俄国无产阶级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德、奥(匈牙利)、意三国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因而发生了中国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准备了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12]699-700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经受了历史和时间的检验,是一个科学的结论。

[1]张静如,姜秀花.五四运动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J].东岳论丛,1989(5).

[2]何一成.五四运动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J].长沙水电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87(3).

[3]郭荣华,贺瑞虎.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问题的再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1998(12).

[4]席书涛.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J].学术交流,1992(1).

[5]蒙子良.也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6]任有才.也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J].新时代论坛,1990(1).

[7]贺世友.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与张静如、姜秀花同志商榷[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1).

[8]赵三军.如何看待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J].河北学刊,1994(2).

[9]黄爱军.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研究概述及思考[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2).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蒙子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于五·四说质疑[J].广西师院学报(哲社版),1990(2).

[14]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15]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C].北京:三联书店,1984.

[16]高平叔.蔡元培政治论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17]李季.社会主义与中国[J].新青年(第八卷第六号),1921-04-01.

[18]许新凯.共产主义与基尔特社会主义[J].新青年(第九卷第五号),1921-09-01.

[19]金冲及.五四运动:伟大的历史转折点[N].人民日报,2009-05-04:8.

[20]张志平,李永璞.也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J].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4).

[21]陈根.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2):7.

猜你喜欢

民主主义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
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女中央委员
三民主义说
三民主义说①
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论毛泽东对三民主义的认识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
论《星期评论》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群沟通机制有效运行的结构分析及启示
探究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几个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