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是大势所趋

2014-03-24陆一,黄孟复,杨葳

中国质量监管 2014年12期
关键词:国际化客户企业

开场白:

2014年11月21日至23日,首届“中国企业国际化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本次论坛的召开,正值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额有望超过外商对华投资额之际,吸引了300多位来自海内外的嘉宾,共同见证中国企业国际化转型的历史性时刻。嘉宾们围绕“2014:中国国际化开启新纪元”这一主题,在“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对企业带来的价值和意义”、“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人才挑战”、“寻找在非洲的投资机会”等16个版块中,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分享企业海外投资经验,为中国企业更加稳妥、顺利地实现“走出去”提供新鲜视角与实践策略,对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进行了务实讨论,共谋中国企业海外发展之道。下面我们请几位与会嘉宾谈谈他们的看法和做法。

●主持人:首先请黄孟复主席谈谈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历程及目前的发展状况?

●黄孟复:探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问题,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企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观察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感觉到有两个关键节点:一是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我们利用世贸组织的规则,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使中国的产品卖向全世界,这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第一步,事实证明,中国加入WTO以后,不仅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而且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中国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同时,世界经济有了中国这样的生力军,世界经济的动力得到了增强。

第二个节点就是今年,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有可能在年底要超过外国对中国的投资,它应当是一个新的标志和起点。我国的企业经过这些年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在国外市场的试水,一大批企业具备了走向世界的实力,不仅仅是产品走向世界,而且是以企业的形态、以资本的形态走向世界。从2014年开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数量会急剧的增加,根据我的了解,中国有实力的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已经在国外进行了试水,当然有的成功,有的可能还要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但是在制定今后的发展规划中,这些企业都把国际投资作为自己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这个趋势会继续下去,深刻影响我们企业的发展,也会深刻地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以前以国有企业为主“走出去”,是初期的主导形式,现在变成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并驾齐驱的模式。从数据的统计来看,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势头更猛,效果也可能更好,收益可能更大。民间投资有可能在明年或后年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主力。从中国企业国际化历程来看,这两个节点是值得我们认真的分析和关注的。

中国企业国际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中国政府对外投资持开放的态度,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共同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所以会形成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里已经讲到把中国企业走出去,作为中国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将来作为国家战略的提出,也是迟早的事情。企业有“走出去”的强烈愿望,市场有积极的期许,而我国又有大量的外汇储备,这都是企业“走出去”的有利条件。最近出台的关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有关规定和法律,从制度上来保证“走出去”,以前企业对外投资都要报审,现在除了特殊的需要审批以外,大部分是备案制,再加上现在大力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在今后的十年、二十年,企业“走出去”也会从资金上获得支持。

●主持人:埃森哲作为咨询公司,20年前,主要是帮助国外企业进入中国,近几年越来越多地帮助中国企业实现全球化的梦想。请问杨总,中国企业“走出去”遇到的困境是什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杨 葳:两年前我们和《经济学人》杂志共同做了一项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调研。调查了中国200多家企业“走出去”,只有不到1∕3的企业觉得在过去的三年中“走出去”的经营效应满足了他们当时的预期。追究原因,我们发现有四大主要的问题:一是战略方面,很多企业想“走出去”,但是还没有想好“走出去”是为了什么?公司的战略考量也不清晰。二是经营的困境。“走出去”以后,怎么面对当地的社会、政治、经营环境、市场的挑战,这些都没有准备好。所以怎么样去经营是第二个挑战。三是人才。“走出去”以后,怎么样实现人才的匹配,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四是超过60%的企业遇到的是文化困境。

我们最近又做了一个调研,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我们总投资额已经有了大规模的增长,以前企业出去主要是为了获取资源,现在企业更多的考虑是有利于打造完整的价值链,考虑怎么去打造一个全球化的企业,更多地是往高端的、高科技方面投资,在美国和俄罗斯的投资去年增长最快。中国的投资结构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和品牌对于企业的影响非常重要。品牌是一个企业传递文化的非常重要的方式。它有一个对内对外的效应,“走出去”后,我们怎么样成为当地的价值链、产业链的合作者、共赢者。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传递文化的理念。第二,雇主品牌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用雇主品牌吸引人才,保留人才,并且让他们贡献最大的对企业的价值,这是品牌的作用。埃森哲在全球最主要是用核心价值观统一大家的理念和思想。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一定要从三个角度去着手,一是用全球视野进行战略的布局,同时,一定要本土化成为当地的一份子。二是怎么样根据大的战略把它变成自己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三是要把核心价值观变成一种态度,最主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这是建立企业价值观非常重要的三个因素。除了价值观以外,必须要渗透到制度、流程、最后到人的行为规范上,才能真正把一个企业的文化落实。这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要解决的问题。

●主持人:天合光能是全球光伏行业的一家领军企业,拥有全球一线光伏企业的品牌。请邵总与大家分享天合光能品牌建设方面的经验。

●邵 阳:什么是品牌?中国很多公司觉得品牌就是商标加上SLOGAN(标语)。其实不是,品牌的核心是承诺,是基于产品和服务的核心内涵。对于客户来讲,品牌是承诺,但是对于公司来讲,品牌是责任。

从天合光能角度来讲,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品牌建设方面的历程和体验。我们在品牌建设上采取三部曲的办法:首先,在确定品牌内涵方面,我们通过了非常详尽的内外部分析,定位天合的品牌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对客户的承诺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内外部的评价?我们和行业内的客户、领军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访谈,找到行业发展最有价值的品牌内涵有哪些。我们也进行了非常详尽的内部员工的访谈,看看我们的基因里面有哪些元素,再找到这两方面的匹配点,这样我们的品牌就有基础了。经过这些讨论,我们经历了两次品牌的定位,首先在2008年,我们是以产品为主,品牌的定位是以创新质量和最优的客户价值作为品牌的核心内涵。到2012年,随着光伏应用的逐渐深入,行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进行了第二次品牌内涵的更新。在原有的基础上,侧重从解决方案角度,定位了新的品牌内涵:合创智慧能源。

第二,展示品牌内涵。天合有两家国家级的实验室,我们每年研发投入是销售额的2%,我们坚持搞原创性创新。我们做的是光伏电子版,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要有25年的发电保证。质量和信任是很重要的事情,我们不仅在产品验证上得到了全球权威机构的认证,我们也非常注重质量体系的建设,加入了中国质量奖的评选,从战略到人力资源规划、从流程到激励体系方面,整个公司的管理都是在高质量的体系里进行运营。

很多公司在卖产品的时候,都是强调产品的实力,我们开始的时候也是这样做的,后来我们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提出我们独特的客户价值主张。比如,区分无电地区和有电地区的客户,针对公共事业、企业客户,还是居民用户,根据他们的需求锁定独特的客户价值主张。通过各种市场的渠道,来把他们展现出来。确实保证我们的核心能力,实现对客户的承诺。

第三,差异化。中国光伏行业在2012和2013年产能严重的过剩,供给和需求达到了2︰1的状态。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很多公司打起价格战。我们还是保持我们的初衷,坚持要给客户提供长期的价值。我们在各地建电站,因为太阳能电站投入很大,需要银行高额的贷款,银行怎么知道这个电站20年以后还有足够的收入来还贷款呢?所以银行提出了一种验证要求,我们跟银行来讲公司的核心力量,我们的创新,我们对于质量的执着追求,公司稳健的财务状况及我们很好的治理结构,从各个角度获得银行的信任,得到了认证。

猜你喜欢

国际化客户企业
聚焦港口国际化
企业
企业
企业
为客户节省时间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陪客户喝酒后死亡是否算工伤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