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有效的“互动交流”
2014-03-24沈春莲
沈春莲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造互动的课堂氛围
(1)师生互动。数学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应该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计很重要,好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产生新的想法,形成真正的互动。要想进行真正的互动,学生先要学会倾听,这样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并用自己的观点、思想去说服对方,这时候两个人互动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其次教师有的时候得在课堂上装点“傻”。教育家常说:“装傻也是一种教育智慧。”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常明知故问:“我怎么就没想明白呢?”“真的是这样吗?”这样,教师先产生疑问,然后把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去思考,产生交锋。只有进行对话,学生才能受到触动。老师讲,学生可以反驳、可以坚持。但是,真正的互相质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并选好话题才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生生互动。生生互动主要是通过经常用的小组讨论,学生互相评价。其实评价的过程,就是一种智慧共享的过程,也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自我反思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评价别人,也从中学会了欣赏他人、接纳他人。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赢”。
2.创设思维空间,搭建互动的课堂交流平台
学生学习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学时,我们应该给学生留下一个思维的空间,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空间,使学生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自主探究、产生共鸣,互相交流、达成共识,与此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如在教学 “十几减9”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地、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小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最后全班汇报。学生通过长时间思考与交流,会有多种解题方法。最有创意的方法是:十几减9等于几加1,学生的灵感也就在这里被诱发了。他们纷纷说:“老师,我明白了,十几减8就等于几加2,十几减7就等于几加3……”这样,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人人动口,尽量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说不完整,其他同学可自由补充;出现错误,其他同学可帮助修正,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快乐、宽松、平等、和谐的表演平台。“教师搭台,学生唱戏”,从而让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
这样,学生不仅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学会了倾听别人的心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升了新知识的生成高度,激起了学生创新的火花,从而使数学知识得以拓展和延伸,达到自主学习,共同发展的目的。
3.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在激趣互动中解决问题
教师要努力使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选取开放、互动的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生机和活力,这是师生互动的关键。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出发,为他们提供看得见、听得懂、摸得着的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内容,以增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如在教《字母能表示什么》时,我是用这样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的,一是唱儿歌“青蛙”,二是用火柴棒搭正方形,三是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探究、讨论和合作交流。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学会了运用数学,不仅强化和提高了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再比如讲统计,特别是统计意识的培养,像数据的收集,其实很多都是在课前就完成了。他们在具体的情境当中收集信息、数据,然后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并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在这个过程当中,实际上学生的信息来源已经不仅仅拘于课堂上的例题,而是大量的生活空间。
4.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营造互动的交流环境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要求每位数学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较深的文化底蕴,也就是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了。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人已有的专业知识和学历之中,而应该在生活经验、社会实践和博览群书的基础上不断地积累、丰富和提高,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保证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顺利进行,并使互动效果更好。否则可能会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临危机和尴尬,无法回答学生的质疑,导致课堂教学僵化,师生互动无法深入。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中交流数学、理解数学、用好数学;并且引领学生善于互相学习、善于与他人合作、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力图理解他人的想法,反思自己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新理念,使师生、生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合作交流。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登县龙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