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4-03-24陈苏丹
陈苏丹
摘 要:思维能力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中学语文课堂的基本目标之一,语文教师应树立把语言文字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的意识,面向全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采用恰当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维能力;策略;全体学生;意识
思维能力是指人们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概括、抽象和具体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人聪明与否,主要就看他的思维能力强不强,因此,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初中生来说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就非常重要。
提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人会认为这是数学、物理等学科的事,和语文没有多大关系,可事实并非如此。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文教育的基本训练中,最重要的是思维的训练,教学者要把思想、语言、文字三项统一训练,使之相辅相成。”《语文课程标准》也反复提到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可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学科责无旁贷,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是中学语文课堂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架设多样化的思维之桥,引领并促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主动展开思维,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教师树立把语言文字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的意识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
综观当前中学语文课堂,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1)在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嘴上说着“素质教育”,实际上却做着“应试教育”的事,教师关注得多的是标准答案,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对待语文精神疲惫,缺乏学习热情。
(2)尽管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都不同程度地对学生进行着思维训练,如指导学生理解人物的形象就是思维过程中的分析,指导学生概括段落大意就是思维过程中的综合,指导学生通过课文叙写的人物、事件等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这就是思维形式中的归纳,但是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这种思维训练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只是依据教参、借鉴教案的一种无意识的反应,只是多年教学下来习惯的使然,这种无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行为其结果必然是好比身处一座宝藏旁边却不自知,只是偶尔靠运气拾到一两块碎金,令人嗟叹不已。
这两种现象无不说明着在当今中学语文课堂中,很多教师缺乏把语言文字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的意识,而是否具有这样的意识是能否在语文课堂上高效提高中学生思维能力、思维品质的前提。教师若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意识,必然会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能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若具有训练学生思维的意识,必然会不失时机、因地制宜地采取恰当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和灵活性。
二、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活动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
在十多年的任教生涯中,经常听到老师这样抱怨“这种题目我都不知道在课堂上讲过多少遍了,怎么还有这么多人错”,其实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教师在反复讲同样的知识点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压根就没有参与到课堂中来。我做过这样的统计:我任教的七年级两个班,总人数82人,通常情况下能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活动的人数在30人左右,占总人数的36.5%,容易游离在课堂之外的人数有20人,占总人数的24.3%,剩余的32人参与课堂的情况介于两者之间。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能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学生是思维的主体,想要在语文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必不可少。尽管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了一部分孩子容易分神,导致了一部分孩子课堂上不够积极认真,但是我们教师要树立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意识,想方设法让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面向全体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在语文课堂上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课堂上运用恰当的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
(1)课堂上的“复述”。这里所说的“复述”是指课堂上让部分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学生重复老师讲过的话,重复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小瞧这个“复述”,它能够帮助部分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不要小瞧这个“复述”,它把学生的听和说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听”锻炼大脑将语言符号转化为图像的功能,“说”增强语言逻辑思维能力;不要小瞧这个“复述”,学生要想把“听”到的内容再“表述”出来就必须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综合,这本身就是思维的训练。今年我刚接手初一新生时,课堂上有时是一个问题问下去,一排同学都答不出我刚才问了什么,而一个月的“复述”训练下来,同学们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应对我的突然袭击,不仅能够“复述”出我讲的话,而且能够复述出同学们的回答,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有了相应的提高。
(2)课堂上的“动笔”。这里的“动
笔”不仅是指写作文,更是指要求学生把对教师课堂上提问的思考写在纸上。在讲课文《男生贾里》时,老师通常会设计这么一个问题: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中贾里想当伟人经历了哪几件事。如果教师在处理这一问题时,采用的方法是让所有学生思考几分钟后,直接让个别举手的学生来回答的话,其结果可想而知,因为老师没有对所有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进行检查,直接导致了很多同学对这个问题根本就没认真思考,白白地浪费了这个训练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契机;而在课堂上如果让学生动笔,把思考的结果写下来,教师就可以随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情况,便于督促学生认真思考,便于教师对学生答题思路进行指导,看起来要多花几分钟,实际上却是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训练了他们的归纳概括能力。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学会让学生“动笔”,仿写时动动笔,归纳文章中心时动动笔,分析人物形象时动动笔……这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是益处多多。
(3)课堂上的“设疑”与“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设疑往往贯穿始终,设疑如果巧妙,必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教学《安恩和奶牛》时,我想让学生充分理解安恩对奶牛的尊重、关爱、视若朋友的情感,因而在范读最后一段时,笔者故意把课文里面的几处“我们”读成了“我”,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学生的疑问:老师读错了?老师为什么这样读呢?课文中为什么用“我们”而不用“我”呢?这样,学生通过层层质疑、释疑,自然就明白了文章中作者之所以用“我们”是为了表现安恩对奶牛的特殊情感。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经常巧妙地借助于“设疑”引发学生的“质疑探究”,必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思维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通过开展一定的教学活动,采用恰当的方法,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思维的锻炼,不断提高思维品质,为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刘静杰.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0(24).
[3]马耀云.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9).
[4]张 涛.如何在课堂中加强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训练[J].教育学文摘,2012(13).
[5]佚 名.寓思维训练于读写听说训练之中[EB/OL].http://www.3edu.net/lw//3/lw_23128.html,2013-10-31.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