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里的加法和减法

2014-03-24褚清源

教师·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育者过度尝试

褚清源

一些城市学校有这样一种现象,校长们往往热衷于开发个性的校本课程,以至于有的学校开发了数百种课程,以此来显示自己的研发能力和对学生需求的尊重。

当越来越多的课程扑面而来,我想追问的是,课程真的越多越好吗?我们开发的课程都是学生需要的吗?是学生喜欢的吗?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吗?

在课程建设方面,也许我们太习惯于做加法,习惯于给学生的成长进行“营养加餐”,也许我们太过于一厢情愿,以至于陷入了“课程过度”的误区。学校里应该有两大产品,一个是课堂,一个是课程。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可以疗救问题教育的药品,那么国家和地方规定课程之外的校本课程则是让孩子实现完整成长的营养品。所以,一定程度上,学校是因为特色课程而与众不同的。所以,学校要敢于开发建设基于校情和学情的校本课程,打造自己的课程超市,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原本就是为了增加学生发展的选择性,扩大学生发展机会的选择权。学校教育改革的目的之一原本就是要不断拓展学生自由的边界。自由方能自主,给学生自由空间,才能让学生自主发展。当孩子规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越来越多,那么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必然被挤压;当孩子的生活被我们成人安排得太过丰满,这样被过度开发的课程,是否会沦为一种以爱的名义对学生的干扰或控制?

所以,当您正热衷于校本课程开发时,请暂时停下您的脚步,认真思考一下,学校能否不做或少做什么,也尝试做一些减法,给孩子的成长预留出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给孩子的成长留白,别让美丽的课程限制了孩子,警惕课程的过度开发。也许,有时候教育不在于我们为孩子做了什么,而恰恰在于我们没有做什么。也许教育的留白处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如果您正在致力于校本课程开发,请关注4个关键字眼:加和减,给和要。

当我们以加法的态度对待课程开发的时候,请思考一下是否也可以做减法;当我们习惯于思考给予孩子什么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可以尝试反向思考,可以不给孩子什么?我们不妨尝试放手,少一点干预,多一点留白。

当我们决定给予孩子课程的时候,要思考的是,我们给的孩子需要吗,孩子需要的我们给了吗?

其实,无论是加还是减,无论是给还是要,这里隐含着一个核心理念是,一切以学生为核心。学生不仅是课程的消费者,也应该是课程的生产者,因为学生才是课程的主人。

期待更多的教育者能少一些规定动作,多一些自选动作;期待更多的教育者能创设更多有创意的隐性的适性课程,把教育的意图隐藏起来,让孩子在自由、自主选择和参与的过程中,感到好玩,体验到成功感。

(摘自《中国教师报》)

猜你喜欢

教育者过度尝试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尝试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