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影视制作投融资改革及中国借鉴
2014-03-24王平徐兵李本乾
王平 徐兵 李本乾
摘要 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产业在全球都占据着重要的市场,文化产业也成为繁荣美国经济的主导性产业。美国影视业的成功与其成功的投融资模式分不开,成熟的市场化体系与国家政策的扶持奠定了美国影视业的霸权地位。本文从影视制作投融资的角度,介绍了美国电影和电视制作投融资的主体、渠道和方式等成功模式,以期为我国影视制作投融资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影视制作;投融资;美国模式;中国借鉴
中图分类号G229 文献标识码A
美国的传媒娱乐业无疑是现今最发达的产业之一,也是美国经济的主导性产业。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影视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的阴霾下逆势而上,出现了包括百老汇、好莱坞、迪斯尼、时代华纳等大批电影产业巨头,带动了本国影视业的快速发展。1985年,美国影视和音像产品的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排行榜第十一位,1994年跃居至第六位,2000年以后,美国电影票房收总额始终在70亿美元以上。有数据显示,目前美国电影已占据全球85%的市场份额,传媒娱乐业开始成为第一大产业。美国影视业的强势崛起与雄厚的资本是分不开的,而雄厚的资本又得益于成熟的资本运作模式。
一、相关背景及概念
投融资包括投资和融资两个方面,两者都是企业进行经营、运作的形式,只是因为涉及到两个不同的主体才分为投融和融资,其目的都是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效益、壮大企业的实力。影视产业的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生产、发行和放映,投资主体可以针对不同的环节进行投资。影视制作的投融资就是为“电影和电视剧制作筹措到的足够的钱”的机制,这个环节决定着影片的质量和数量,因此这一部分的投融资活动尤为关键。美国影视制作行业,主要形成了以好莱坞和美国电视联播网为代表的两大电影、电视制作模式,其商业运作模式是最为成熟的。因此,本文主要以美国影视制作的投融资活动为对象,研究美国影视制作投融资的主体、渠道和方式,从美国成功的经验模式出发,为我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和成熟提供指导与建议。
(一)电影制作投融资
1.主流制片厂模式
电影制作决定了电影的内容和形式。影视产业是一个高消耗的产业,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信奉的是“高投入,高回报”模式,制作费用屡创新高。如一部《阿凡达》的影视制作费用就高达5亿美元。因此,影视制作的重要前提就是制作预算和融资。在好莱坞电影产业的盈利模式中,电影发行是电影产业的核心环节。美国主要的电影发行商如派拉蒙、华纳兄弟、环球、迪斯尼、福克斯、哥伦比亚等,几乎主导着整个美国甚至世界的电影行业市场。大量的电影制作公司都附属于大的发行商,这类制作公司的投融资模式被称为主流制片厂模式,发行商在制作公司中持一定的股份,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把大量的风险留给制作公司。
2.独立电影制作模式
除了好莱坞重金打造的商业片之外,美国亦不泛一些独立电影人制作的小成本电影,有时也会成为票房黑马,但这类电影很少。中国也有小制作取得不俗成绩的电影,如前几年《疯狂的石头》,最近比较火爆的《人在冏途之泰冏》、《致青春》等,都属于这类小制作、但票房成绩很好的电影。这类制作公司在美国被称为独立电影制作公司,它是一个相对于“主流制片厂”模式的名称,一般指在“八大公司”(也称G8)之外完成拍片及发行工作的电影公司。这些电影制作公司与发行商没有经济关系,它在资金投入和制作上不属于任何电影集团,主要是依靠制片人或导演本身通过各种融资渠道来制作影片。
(二)电视制作投融资
美国的电视剧产业已经形成了从节目策划、制作、播出到销售的完整的产业链,节目制作商通过版权贸易从中获利,并不断延伸产业链。1971年,联邦通讯委员会通过了“黄金时间播出法”和“辛迪加财政法”,这两条法规的出台成了美国电视频道的“制播分离”政策。“制播分离”的模式使制作方的权益得到了保障,播出方要想获得制作方的首播权,需要支付一笔费用,通常占制作成本的70%-85%,这保证了制作资金的投入。美国电视节目的核心是电视联播网,节目制作公司为这些联播网提供内容,电视联播网再以“二次售卖”的形式,将节目转卖给其他电视台。同时美国还有一些大型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转播联播网节目的同时,也开办自己的有线频道及付费频道。
然而,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产业,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集团化”趋势已使制作、发行、播出或放映等环节逐渐融合,使得美国影视业的产业结构和产业链,联系越来越紧密。许多电影、电视制作公司都成为了一些大型传媒集团控股的子公司。美国的文化产业一直遵循着“高成本、高收益”的投资理念,在商业体制下的美国影视制作涉及到的融资范围和融资模式越来越广泛和多样化。
二、美国影视制作投融资主体分析
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不但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同时还是一支非常重要的文化力量。一部好的影视剧作品,常常能够传达出本国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甚至影响国家形象的建构,因而影视业也常常被作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一部分。各国政府也非常重视本土影视产业的发展,如近几年崛起的日本、韩国,其影视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政府的扶持而发展起来的。美国影视业的发展依赖于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成熟的市场驱动。下面介绍一下美国影视制作投融资的主体:
(一)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
美国影视业的发展模式虽然主要是市场主导的模式,但政府在影视制作投融资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美国政府作为影视制作投融资的主体之一,除了资金上的资助外,更重要的是其在政策法规对于影视业的扶持。具体而言,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对于影视制作投融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税收杠杆
通过税收杠杆的作用,减免制作公司的税收,激励社会个体、企业对影视制作投资的积极性。美国政府提供15%—70%的税收或现金刺激,用以支付影视制作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成本。为了吸引各大影视制作公司到该州制作电影,各州都有不同的扶持力度。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美国政府为发展影视等文化产业,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以确保投资者利益,这为影视制作投融资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如美国通过修改《版权法》,增设保护著作者版权的法规,来保护影视制作者的合法利益。
3.直接投资
美国联邦政府和州、地方政府通过设立一些扶持文化主业类的基金、项目,从总体财政支出中拨出一定比例的金额,用以资助、扶持影视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也推出支持计划帮助独立电影的融资计划。政府机构的担保增强了金融界对独立电影业的信心,进而促进了电影业的繁荣。
(二)金融机构
美国的电影市场的活跃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其资本市场的活跃,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已成为美国影视投资的重要力量,好莱坞基本有一半的电影投资来源于金融机构。特别是1986年美国税制改革取消了电影投资的税收政策后,个人投资者很快被机构投资者所取代。美国还有专门从事影视融资业务的银行,如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就是一家以电影融资为主要业务的银行。2000年,美国进出口银行还推出了电影制作担保计划。银行贷款的商业模式如此成功,主要信赖于美国有比较完善的“信用保险制度”和“制片人中心制”的制片模式,制片商可以很容易地取得银行的授信,获得资金。
(三)消费者和客户
消费者和客户主要是指大的发行商,在电影产业方面,美国的八大电影发行商几乎垄断了整个电影产业的市场,电视剧市场也主要被大型的联播电视网所垄断,这些大的发行商不但拥在雄厚的资金,而且有很畅通的发行渠道,是影视制作公司,尤其是独立制片公司融资的重要渠道。
(四)基金或捐助
除了以上几种投资主体外,美国影视制作业的投资者还包括来自社会上的各类基金或捐助,在美国,为影视产业提供赠款的基金机构数以万计,私人赞助是政府拨款的2-3倍之多。这类投资者主要来自于各大公司、财团、基金会和个人,如福特基金会、圣丹斯电影机构、公共广播电视公司等,但这部分捐赠的基金或拨款在电影题材和形式上有所限制,一般只限于公益性质的目的。
三、投融资渠道及方式
目前,在美国的影视业市场份额中,好莱坞的电影、三大电视网的娱乐节目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雄厚的资本是保证美国影视业屹立于世界影视产业霸主地位的重要依托,而健全的投融资体系和多层次的投资体制则为资本的输入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美国的影视业已形成了多种投融资渠道和多种投融资模式并存的多元投融资模式:
(一)直接投资
直接投资即由制片方自己出资拍摄影视剧作品,独立电影制片公司一般会寻求这种投资方式。由于电影制作产业是一个风险极高的产业,且固定资产少,很难通过上市进行大规模的融资。而影视制作成本又很高,包括演员、导演、著作版权、拍摄机器、场地等一系列费用,投资金额比较大,动辄数百上千万元,甚至上亿的成本,因此很难由单一的制片方独立完成。独立电影项目若想要完成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因此,很多影视作品都是由多家制片方共同投资、合作拍摄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
(二)金融机构融资
2004年,美国华尔街金融机构开始大量涌入影视投资行业,开启了美国影视产业发展的新一轮浪潮。影视制作公司、制片人、导演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形成了一套很成熟和完善的金融信贷体系,可以很轻松地在银行取得贷款授信,这强有力地保证了影视制作的资金来源。银行贷款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抵押贷款,制片公司通过抵押自己的公司资产,如房子、车子等,从银行获得资金投入到生产中去;另一种是质押贷款,质押贷款是将影片的版权作为抵押品,银行在评估抵押价值后,再把钱贷给制片公司。具体的融资方式和手段很多,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影视制作的资金来源,同时也可以降低投资人风险。
值得指出的是,这种融资模式的实现需要完整的保险机制和“制片人中心制”作保证。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电影为例,电影在拍摄期间,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有保险公司担保,否则很难找到投资人。保险公司对影响整个过程都进行保险,包括人员、器材、甚至天气等不可预测的各种因素。因此保险公司的权力通常很大,它可以换导演、制作、摄影、制片主任等。制片公司通过“完工保证”向银行贷款。正是通过这种完善的保险体制和“制片人中心制”,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投资者和银行的风险,保障了投资者的利益,加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三)政府拨款
1965年,美国通过了《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并依据该法创立了致力于艺术与人文事业发展的机构——国家艺术基金会与国家人文基金会,借助于这类基金会发展文化事业。同时借助该法,联邦政府能确保各州、各企业集团及全社会每年都能拿出相当比例的资金投入到文化产业中,比如华盛顿州政府对电影产业的扶持形式是现金补偿,资助的力度包括制片商在该州内的开支、工资、物资和服务的30%。其他各州也有不同的扶持基金或项目,以吸引制片商。
(四)税收杠杆
除了资金的资助外,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还通过税收杠杆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励私人的、企业的投资主体的积极性,鼓励各种社会资本广泛为其融资。这一做法是效仿了加拿大政府1988年的“税收抵免”政策。美国很好地借鉴了这一模式,实行税收抵免政策。美国有28个州政府都为电影制版提供了不同的税收激励政策,如2001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州资助影视产业的方式是“联邦与省政府联合提供44%的省内雇工工资”的税收抵免激励政策,密苏里州为影视制片商提供了35%的当地制片开支的税收资助等。通过这一政策,美国电影制片商在加拿大的制作总额从1998年的4.3亿上升到了2005年的12亿美元。
(五)版权预售
版权预售是指制片方与发行商签订预售协议来获取资金的方法。大型的广播电视网、有线电视网和辛迪加组织是影视节目融资的主要来源,他们通过支付节目制作费用而拿走节目多种形式的版权,特别是对一些独立制片人而言。但是这种融资方法通常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制片人需要依靠出售片花的期票到银行去兑换现金。
(六)植入性广告融资
植入广告是指通过产品植入(productplaeement)而预先收取广告费用作为影视制作的资金来源。产品植入通常是从剧本策划阶段就开始了,制片方通过前期招商,将影视作品作为广告植入的载体,如一部007的电影,会有不下二十个品牌的植入。
(七)捐款
影视制作融资的另一个渠道就是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这些捐款或赠款,可能来自于政府机构、私人、教育基金会、公共电视台以及各类公益基金,大部分由捐、赠款资助的影片,在制作内容和主题上有一定的要求,有一定的公益性,他们通常是对独立的电影项目进行支持。
四、美国成功经验及中国借鉴
好莱坞的成功模式需要在一个系统内运行,其成功与否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既包括宽松的政策环境、多元的文化氛围,也包括成熟的金额和市场体系、完善的法律法规。我国影视业的发展有其特殊的模式,一方面要借鉴美国的成功模式,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美国影视业的成功与其配套的社会、经济结构不能分开的,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应有条件、分步骤地借鉴之。
(一)意识形态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美国的文化产业一直遵循着市场自由竞争的原则,通过不断拓展市场,迎合观众口味,来达到商业与艺术、娱乐的统一协调。宽松的体制环境与多元的文化氛围使得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业集商业娱乐和文化精神于一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中国影视产业无论在产业规模和精神内涵方面都需要学习。一方面要为影视产业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也要注重文化内涵的建设,将商业与文化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中国影视业成为中国面向世界的又一面旗帜。
(二)配套和成熟的金融市场
影视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完善成熟的市场体系能够降低投资者风险,保障投资者利益。美国影视产业的投融资模式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其完善成熟的投融资体系和辅助系统,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机构所构成的金额体系,可以保证业外资本规范、有序地进入影视制作业;而成熟的抵押、质押、担保、保险等配套方式,也为影视产业的投融资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这些举措都能鼓励更多地资金进入影视产业。而中国的影视业投资环境还缺少这样一套成熟的投融资体系。但在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和模式时,还应考虑到本土市场的成熟度,有条件地借鉴。
(三)投资主体多样化
美国影视业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除了体现在业外资本的自由进入外,还表现在一部影片的多主体投资模式,如《阿凡达》的投资方除了二十世纪福克斯外,还包括沙丘娱乐集团和Ingenious媒体集团以及一些小的投资公司。而我国目前影视制作的投融资渠道主要以政策性融资为主,投融资主体过于单一。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控,影视制作投融资主体正在逐步多元化,甚至一些外资企业也已开始陆续进入我国影视文化产业中来,但基金、银行贷款等形式的投资主体仍不多见,资金雄厚的大型传媒集团、财团对电影、电视产业进行投资也有诸多限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
(四)全球化与民族化的权衡
在美国的全球化战略中,文化产业,尤其是电影产业,一直都是举足轻重的棋子。早在20世纪初,美国的电影业人士就已经具有了国际化的视野,他们发现,好莱坞电影所到之处,对美国其它商品的需求也有所增加。那时的好莱坞制片人就开始注意到了国外市场,并在一些主要的国外市场设立办事处。带着他们的电影,推销着他们的商品、文化和观念走向世界各地。而在当今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下,中国要走向世界面临的挑战更,难度更大。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产业规模;另一方面还要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保护国家文化安全。权衡全球化与民族化,走中国特色的文化强国之路。
(五)完善的法律法规
影视制作产业实质上是一种版权产业,美国影视业的发达与其完善的法律法规有很大关系。美国重视版权产业的发展源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国外的电影进入美国本土市场的数量不断上升,美国政府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开始全面实施版权保护战略。不仅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版权保护法规,如针对当前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实施了数字化版权保护战略,对已有的《版权法》进行补充,而且不断修订《版权法》,如延长版权保护的年限等。除此之外,美国还积极推进国际版权法条约的出台。通过完善的版权保护,有效地保护了好莱坞的各大制版公司的创作。而我国却缺少完善的版权保护制度,版权权属不透明,银行质押风险高,盗版现象严重,极易产生法律纠纷,这极大地损害了制片公司和著作者的合法利益。为了保护影视产业版权所有者的合法利益,完善我国的产权法律制度对中国影视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6]刘舜发,钱践.论美国影视制作业的投融资机制[J].国际新闻界,2010(10):88.
[2]朱祺.美国、日本与中国电视剧产业比较研究[J].对外经贸,2012(11).
[3]古德尔.独立制片——从构思到发行内容全面的入门手册[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31.
[4]娄孝钦.新世纪以来美国电影产业的政府扶持.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J].2011(5):52.
[5]珍妮特一瓦斯科.浮华的盛宴——好莱坞电影产业揭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141.
[7]尹鸿,萧志伟.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J].当代电影,200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