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技术在演播室中的运用与发展

2017-03-01周宇峰

科技传播 2016年23期
关键词:虚拟技术影视制作演播室

周宇峰

摘 要 高科技、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特点,在一天当中,现代人的主要活动空间都是在建筑中。基于工作、生活、娱乐等诸多方面的需求,人们对于信息获取和精神娱乐层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对电视影视的制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的影视制作技术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其中演播室中体现的较为明显。本文以虚拟演播室为题,从虚拟演播室的发展概况和特点着手研究,从技术特点、处理方法等方面对比传统演播室与虚拟演播室之间的差异性,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推测虚拟演播室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虚拟技术;现代传媒;演播室;影视编辑;影视制作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6-0051-02

1 概况

1.1 虚拟演播室的发展概况

虚拟演播室(Virtual Studio,VS)是一个集创意、场景设计、制作、调试、录制、包装于一体的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 1 ]。虚拟演播室以其在多领域的高科技性和高便捷性成为如今电视影视制作(体育、娱乐、访谈、教育、新闻等)多领域的重要技术和必备技术。其应用方式主要体现在虚拟重播、数字重放、虚拟广告、虚拟访谈、移动化的场景、虚拟人物表演,还有在火箭等太空飞行仪器的虚拟直播等。

1.2 虚拟演播室的主要技术特点

虚拟演播室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例如摄像机跟踪技术,色键抠像技术、空间结构。

1.2.1 摄像机技术

在虚拟演播室的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关键技术便是与摄像机相关的——摄像同步/跟踪技术,这是依靠一些传感技术,帮助真实摄像机能够准确地捕捉演员或者节目主持人的位置,控制好两者之间的距离。目前在这个技术方面最常用的是红外线、超声波、机械等几种较为实用的技术方式。

1.2.2 摳像技术

色键抠像是一种键控抠像技术,可以实时地使背景透明化,然后用计算机生成的三维场景代替原虚拟演播室场景[ 2 ]。相信用过Photoshop的人应该更好理解这个技术,这应该可以算作是PS的动画升级版。通常在现实录制过程中,主持人或者演员的背后的背景是一块绿色或者蓝色的背景布,要求主持人或者演员所穿着的衣服颜色不能和背景相同,在后期用色键抠像将主持人和纯色背景分离,加入虚拟的背景。现在我们每天看的天气预报就是使用这样的技术。

2 虚拟演播室和传统演播室优劣势对比

虚拟演播室是在传统演播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技术特点方面有着同步性、自由性的优势特点。

2.1 技术特点的差异性

其实,在传统演播室中也有蓝背景演播室,但是如今虚拟演播室能够代替传统蓝背景演播室而存在和广泛运用,是因为在技术上有着很大的优势。传统蓝背景演播室在进行影视录制和制作的过程较为的繁琐,在录像完成后,由人工进行抠像和添加背景素材,在时间上和人力上的消耗都很大,有些影视制作与新闻有关,这种操作方式严重影响着新闻的时效性,如果在保证时效的情况下,由于人工的抠像和制作有着很大的误差性,节目制作的质量不是很高。

在虚拟演播室中,拍摄的现场环境与传统蓝背景演播室没有任何的不同,但是虚拟演播室在传统演播室的基础之上,加设了摄像同步技术、同步渲染技术,从这些技术的名字便可以一目了然其中的差异性。虚拟实验室更强调和注重的是同步性,也就是说,节目在拍摄的过程中,系统可以实现实时的抠像、渲染、后期制作等等,由于是事先设置和很多参数,所由电脑系统操作完成,因此在误差方面相比较传统蓝背景演播室能够降到很低,节目的制作者质量和时效性得到有效的保障。在很多重大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完全可以凭借虚拟实验室的诸多同步技术,达到高质量“现场直播”的效果。

2.2 功能性的差异

传统演播室的背景只有一个平面,相对较为固定,即使是蓝背景演播室也是如此,于是造成空间感的局限性,无论是摄像角度的变换还是演员和主持人的位置都被严格的限定在一个很小的区间范围内,这严重影响了演员和主持人的临场发挥能力和摄像录制角度的多样性选择。这种传统的方式在拍摄一些静态事物的时候劣势还不明显,一旦节目内容需要有一些动作的时候,这种劣势暴露无遗。

如果说传统蓝背景演播室是二维的,那么虚拟演播室就是没有过多限制的三维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无论是摄像机还是场景中的事物都能够做相对较大的动作,如今我们看到很多电影的动作场景或者科幻场景,很多都是在这样的虚拟演播室蓝箱中进行,这些都是传统演播室所无法企及的。在我国早年间的家庭情景剧中,场景基本上只有那么一两间屋子,这就是传统演播室技术条件限制下造成的,如今的家庭情景剧数量越来越多,制作水平上越来越高,场景设置也愈发多样化,场景转变也更自由流畅等等,这些都归功于虚拟演播室的空间相对自由化。

2.3 投入成本的差异

前面所提到的传统演播室和虚拟演播室之间的技术差异和功能性差异,更多的是在褒扬虚拟演播室技术的便捷性和先进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虚拟演播室技术的绝对最优选择性,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影视拍摄制作都必须要使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在前期技术投入和成本投入比较中,虚拟演播室的设备、技术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传统演播室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投入相比而言较少。在演播室技术的选择上,应当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有些节目的录制和后期制作并不是很复杂,要求不是很高,传统的演播室技术完全能够制作出符合要求的节目,那么盲目选择虚拟演播室技术就是一种对于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制作影视作品和选择演播室技术的时候,要考虑到制作具体要求,让产出比保持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虚拟演播室技术只是我们影视制作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并不是影视作品拍摄和制作的必然选择。

3 虚拟演播室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

3.1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虽然虚拟演播室在技术层面和制作后期的效果层面上有着很强的优势性,但是在实际的运用和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以电视台的节目制作为例,演播厅的实际空间是固定存在的,我们没有办法更改,所以在节目录制的场景设置方面,可能略显得单一;主持、摄像、灯光、导播等各方面人员的配合性需要更多的磨合和培训。

3.2 不断丰富化的场景设置和内容编排

其实,虚拟演播室的技术对于目前的录制要求而言已经是足够的了,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和开发。虚拟演播室的一大特征也就是其虚拟性,这种虚拟性的创造力更多的来源于使用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用者的主观想象力能够通过虚拟演播室的技术来呈现,但是如果缺乏想象力,即使有再好的技术,都没有办法呈现出高质量的效果。因此在未来的虚拟演播室的发展中,我觉得更多的关注点不是在技术的发开,而是团队中使用人员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加强人员的创造力和形象力培训,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影视作品的质量,让节目效果更加的逼真、场景更加的丰富化和生动化。在未来,新媒体与虚拟技术结合,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3 ]。这就是在想象力和创造力下的一个发展方向,在这种结合方式下,可以出现更多的虚拟主持人和更多的播放方式和平台,让播放渠道更加的多样化。

4 结论

虚拟演播室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传统演播室的技术基础之上发展和优化而来的升级版影视作品拍摄和制作技术系统,其在制作过程中具有空间自由性、摄制实时性的技术特点和优势,能够满足影视作品制作的场景多样化和生动化的制作要求,能够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影视节目作品。但是由于其前期的高资金和高技术的投入,在选择节目制作的技术时,应当考虑投入产出比,选择适合演播室技术方案,而不是盲目选择最好的。

参考文献

[1]毛雯萱.虚拟演播室在节目包装艺术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9:106.

[2]韩振雷.虚拟演播室的技术特点及布光要求[J].演艺科技,2010,5:55.

[3]洪超.创新 应用 发展——浅谈虚拟技术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运用[J].东南传播,2015,9:97-100.

猜你喜欢

虚拟技术影视制作演播室
课程思政视域下影视制作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创新与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分析
县级电视台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数字化影视制作中的技术和艺术融合分析
虚拟演播室系统在大同广播电视台的广泛应用
新版电视剧《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