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师声乐课的教与学
2014-03-23张天慧李巧伟
张天慧 李巧伟
(衡阳师范学院音乐系,湖南 衡阳 421008)
浅谈高师声乐课的教与学
张天慧 李巧伟
(衡阳师范学院音乐系,湖南 衡阳 421008)
声乐教学的实质是师生合作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有效教学方法、训练手段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声乐教学的合作是建立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明确的教学理念、合理的教学结构基础之上的师生双边知识的往返交流。本文从高师声乐课的特点出发,提出教师素质的要求,总结教学方法,阐述学生应如何配合学习,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高师;教学关系;声乐课;教学
一、高师声乐课对教师的要求
(一)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相当的演唱水平。
要求声乐教师的演唱方法要正确,路子要正,基础要扎实,并具备较全面的音乐修养和文化水平,有较好的组织和教学能力。教师的这些基本素质就体现在范唱,分析歌曲的曲式、写作背景、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以及如何激发学生二度创作的能力上。
(2)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生理学、心理学知识。
因为声乐的发声“乐器”——声带长在喉咙里面,看不见摸不着。只有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及一些图片来了解。因而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发声器官、呼吸器官、共鸣腔体等生理知识,才能更好地使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器官在学生脑中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例如讲解呼吸时。要讲清呼吸器官的部位。分析比较几种呼吸方法,使学生做到正确的呼吸。讲到共鸣时。教师必须准确地描述各个共鸣腔的位置。它们的共鸣原理等。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演唱特征。教师要从心理上解除他们对学习声乐的恐惧心理 (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声乐很难,未发声就先担心是否错误),从而做到在教学实践中“因时而变,因地而迁,因人而异,因情而殊”。采用种种不同的方法和步骤。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逐渐形成在教材、教法上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并有自己的独到特色。
(二)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要求
(1)范唱是声乐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上课时光对学生讲声乐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范唱使学生体会到正确的发音及各发音部位器官的协调感,利用直观教学,使学生通过听和看、感觉来体会各发声器官的歌唱状态,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声音形象。教学时应抓住主要矛盾和完成矛盾的转化。
声乐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做矛盾的转化工作。即把一个具备歌唱基本条件但不会“歌唱”的人转化为会“歌唱”的人。把对歌唱知识无知或知之甚少转化为知之甚多,把演唱技能低下转化为技艺熟练高超。对诸多的矛盾教师应心中有数。应善于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有的放矢。比如一位学生同时存在呼吸浅、声音尖、鼻音重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就应从呼吸入手解决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呼吸的重要性。解决了呼吸问题,其他问题就有可能迎刃而解。因此,抓住了主要矛盾有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声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每个人的声带宽厚不同共鸣腔体的大小不一样,文化修养程度不同,导致演唱的歌声各具特色。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声部特点。针对学生在发音方法上不同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有针对性的语言来启发、诱导学生,使学生能自觉、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主动思考教师在发声技巧、歌曲处理等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努力与教师配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学生具有宽厚的声音,就不适宜把他(她)训练成清脆、灵巧的声音,就应选择一些音域较低的歌曲如<金风吹来的时候>等。在选用教材上不但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还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并不是高年级的同学就得唱“大歌”,低年级同学则只唱“小歌”。歌曲的选择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选择难度适宜的歌曲。教师要仔细观察分析学生的个别差异如嗓音条件、心理素质、文化程度、知识修养、语言习惯、兴趣爱好,对音乐的敏感程度、入学起点等差异,针对各自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减少教学中出现的盲目性、主观性。在课堂上要善于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的目的。
二、高师声乐课对学生的要求
(一)对学生学习方面的要求
(1)要具备正确的学习态度。
我们说声乐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在学生密切配合下进行。因此学生必须真正认识到学习声乐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艰苦劳动,不是一朝一夕能学得好的。要通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取得成功。声带这件乐器长在身体里,很抽象,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必须具备敏感的思维和坚强的毅力,要不怕困难,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脚踏实地地前进。
(2)学生必须完全信任教师。
只有在学生完全信赖的前提下,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生才能做到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配合。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采取科学的态度。注意了解教师的长远意图和具体要求,做到学习顺利时头脑清醒不自满,遇到困难时不急躁不气馁。所以,师生间的相互信赖是非常重要的。
(3)课后应加强巩固练习。
课后的巩固练习是体现学生主导地位的标志,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的过程;是把课上从教师那里得到的感官上的直接印象,理论概念通过生理机能的感觉而产生的富于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过程。要完成这个过程,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反复练习和体会才能逐渐达到掌握的目的。课后练习不能太随心所欲。有的学生不按教师布置的作业去练习,完全按自己的兴趣练习,唱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作品。这些做法也许能获得一时的痛快与满足,但若长期这样练习,必然会产生不良后果,甚至导致声带小结。有的学生课后不勤奋练习。
(二)学生要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
(1)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有了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也就明确了学习的任务。每个学生都要结合教学进度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具体地安排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切不可好高骛远。
(2)学习上培养自身的毅力和耐力
自主学习具有学习的独立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学生需要具备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毅力、耐力,能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完成学习任务。
(3)练习上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声乐学习需要漫长的过程,基础练习更是枯燥的。在训练中,学生很容易产生急躁的情绪,追求“高、亮、大”的声音,这样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学生在发声方法上形成很多毛病,失去艺术的嗓音。声乐训练需要理性的、科学的训练方法,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4)要有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
课堂上要积极思考问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随身携带笔记本或录音机,及时把老师的要求和自身的体会记录下来。练习时要敢于去尝试,只有不断地实践,才能摸索到正确的方法。但是胆大不等于鲁莽,要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细心地去“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发声练习曲和歌曲的选择上,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5)走出课堂,多参加艺术实践活动
高师声乐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兼顾“舞台”和“讲台”的多面手型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一个人的演唱除具备良好的演唱技术以外,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情感表现、舞台表演、心理调控等能力。声乐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艺术,只有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与艺术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全面提高演唱能力。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积累现场的应变能力,提高声乐演唱和表演的能力。
[1]周小燕.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俞子正主编.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孙忆曼,郑会棣.高师声乐教改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 1997,(4).
[4]叶令编.歌唱发音的“起音”问题[J].音乐艺术,1996.(3).
[5]刘曼君.改革高师声乐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实践能力[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7):278-279.
[6]黄丽群.浅议高师声乐课的教与学[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24(4).
G64
A
1005-5312(2014)02-02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