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数字动画技术在动画艺术创作形式上的创新

2014-03-23王江荟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表现力艺术创作动画电影

王江荟

(广州大学,广东 广州 511400)

论数字动画技术在动画艺术创作形式上的创新

王江荟

(广州大学,广东 广州 51140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动画软件的推陈出新,推动着动画艺术创作形式和影视动画视听上的多样性发展,给其本身及其产业带来了重大突破,也对其艺术创作形式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数字动画技术这一新时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动画艺术创作形式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同时也有其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等问题。本文就如何使数字动画技术与影视动画的传统艺术更好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数字动画;三维技术;艺术表现

一、计算机数字技术与动画的关系

(一)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兴起对动画的影响

计算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图形像学的发展,数字化图形图像技术逐渐进入了动画领域,成为新的动画生产工具。虽然表面上只是动画的制作工具发生了变化,实际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动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与传统动画在很多方面截然不同,动画电影《阿凡达》预示着数字化电影时代的来临。①计算机技术对动画艺术产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因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则进入新的数字化时代,使得动画的材质运用发生了极大改变。在产业方面,动画片的制作成本和制作流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变革。

(二)计算机技术所带来的新的动画形式

可以从动画电影《阿凡达》巨大的票房和国产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所获得巨大成功的上看出来未来影视动画市场的发展趋势。由于技术因素和制作成本原因,目前二维动画仍然主导着电影电视及网络的播影市场。

二、计算机数字技术的艺术表现力

(一)运动捕捉技术与三维技术强化镜头语言的表现力

动画(Animation)是艺术家运用技术手段,使静止的造型活动起来,并赋予生命的电影艺术②。动画电影《阿凡达》(图1)影片中大量采用运动捕捉摄影③方式结合数字技术合成表现了运动镜头时空的跨度,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运动捕捉由电脑收集并处理运动物体关键部位的数据后,动画师即可以在计算机产生的镜头中调整、控制运动的物体。(图2-3)

图1

图2

图3

(二)三维模型的线画图渲染强化二维动画的表现力

通过“对连续光照的离散化处理和对模型轮廓的勾勒,形成块状填充式卡通效果”。三渲二继承了二维以平涂写意的方式描述对象和简洁明快的风格,有着二维动画的亲切感,这使它具备了独特的艺术吸引力和视觉风格。基于3D(three dimensions)动画制作运用插件“三维模型的线画图渲染”软件,给动画制作带来无限的便利,实现动画风格化特征。(图4-5)

(三)数字技术渲染画面风格化艺术表现力

在动画片中,笔触是艺术风格的重要特征,影调变化是构架气氛、烘托人物内心情感和情景情绪的一把利器。在二维中,由于手绘背景在影调表现上分层表示所需的大工作量,实现场景与角色之间光影互动相对困难,二维中较少利用这把利器为自己的表现力服务,利用光影投射于角色身上所体现出的变化更是少之又少。而在三维中,这只是需要通过调节虚拟的灯光就可以实现,动画电影《长发公主》中就有角色在大自然中,身上的光斑在不断变化的漂亮画面。(图6)

图6 动画电影《长发公主》中场景镜头

二维中表现自然环境较多以写意的方式进行,如宫崎骏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中大量场景出现的雾气就是以半透明块的蒙在角色层之上的白色色块表现,通过色块的缓慢移动来表达雾气的运动和质量。(图7)这种真实感极强的模拟可以推及至视觉特效,如爆炸、燃烧。相较之下,二维在这方面的表现就会显得单薄而制作吃力,减少了很多戏剧性的力量。

图7 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中场景镜头

三、数字动画技术重构下的艺术表现的前景与反思

数字动画技术的发展仍有问题待发掘和完善,其在写实与写意方向上的双重探索都将推动着动画艺术形式风格走向多元化,真实与虚拟时空的表现力带来突破,艺术的张力将更具有丰富性。甚至能给我们带来新动画艺术的变革。数字动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动画表现形式,有它自身科技性的优点,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技术美学与真实美学的差异

超时空的视觉产生的距离感;三维技术营造出虚拟梦幻般的影像,诱惑观众的视觉体验处于全神贯注的凝视与倾听,使人完全置于游戏中,强化了视听效果的愉悦。数字动画技术风格化统一是一种风格范式;但也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角色人物的真实情感的再现和艺术形式的独特性的丧失都成为难以解决的课题,在真实情感和个性特征上无法形成认同。人类情感深层次触动就是自我的认同和情感的归属。

(二)技术异化与运用价值的失落

动画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一部分动画创作者过多的依附于技术的实现,必然导致思想的僵化。动画中生动的角色造型变化,在三维动画中的是以角色造型建模来完成的,形象通常过于僵化。

四、结语

三维动画作为一种新兴的动画形式,有它自身革命性的优点和仍然存在的一些不足。二维动画艺术有其自身的范式,如何缩小三维动画与二维动画之间的差距,使其达到真正的融合,展现其各自所长的部分,也是未来三维技术一个重点发展所在。三维动画技术的发展仍有问题待发掘和完善,其在真实美学具有的张力与虚拟空间表现出视觉冲击力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总之,数字动画技术的未来能给动画艺术创作带来更大的表现空间和无限的创意。

注释:

①《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版.

②许南明.电影艺术词典[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P441页.

③许南明.电影艺术词典[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P455页.

[1]冯文,孙立军.动画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9月.

[2]山口康男.日本动画全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5月.

[3]金丹元.电影美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8年5月.

[4]贾否.动画创作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5][德]伯格,[德]伯奇.数字图像处理:Java语言算法描述[M].黄华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

[6]王毅敏.计算机动画制作与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

[7]李三强.重读”中国学派”[J].北京:电影艺术,2007年6期.

J218.7

A

1005-5312(2014)02-0142-02

猜你喜欢

表现力艺术创作动画电影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电影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谈电视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