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文化影响下的宋代广府民系服饰特征
2014-03-23张晓璞孙恩乐
张晓璞 孙恩乐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0)
移民文化影响下的宋代广府民系服饰特征
张晓璞 孙恩乐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0)
宋代广府地区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海上贸易发达,吸引了大批中原移民进驻。使广府地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大为改观。广府服饰在中原、外来文化影响下,改变了本土古越等各族原有的穿着特点,形成以汉族民系服饰为主的多元服饰特征。
宋代广府民系;中原移民;海外移民;服饰特征
广府文化是指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的粤语文化,它从属于岭南文化,在岭南文化中个性最鲜明、影响最大。而宋代是广府文化主要形成时期,大批中原等地区的移民为广府民系注入新鲜血液。促进中土汉族移民文化、古越族服饰的融会与整合,形成浓郁地区特色的广府服饰文化。
一、广府地区的移民来源
(一)中土汉族地区两部分南迁移民
中土大规模移民主要分两个部分进入岭南:一是北宋末期。中原地区的蝗灾;河流的决口;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宋军杀起义军百余万,广大农村呈现一片凄凉的景象,中原民众被迫流徙逃难南迁不计其数;1126年开始,北宋被南下的金军击败,大批中原难民与高宗仓皇南渡,掀起一次国破家亡的大逃亡。中原人士通过张九龄开辟的大庾岭“新道”,又从南雄南迁,最终流寓于珠江流域一带。由于中原移民迁入,人口大为增加,广州淳熙年间(1174-1189)共有185713户,比元丰年间(1078-1085)多42452户。因此“中原士大夫避难者多存岭南”。二是南宋末期。由于元军在江南广大地区烧杀掳掠,赵罡、赵呙“二王”行朝期间,行朝由闽入广所率大量军兵,以及随行朝入广的大批宗室,在行朝灭亡后,为逃生保命,战乱中大量难民逃移岭南。从此以长江流域文化为特征的长江以南地区,包括湖南、江西、福建等地为主的移民涌人岭南。这些江南移民,在宋王朝偏安南方的100多年里,融合了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精华,给岭南文化输送了新的更高层次的养分,是开发广南的重要力量。两宋移民使汉族和古越族进一步融合,此后南越族基本汉化,除壮、黎、瑶等几个人口不多的少数民族外,大部分都汇入汉民族中。岭南地区居民从此开始以汉民族为主,汉文化也随之占了主导的地位。由此广府服饰文化与汉族文化的融合,使汉族服饰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广府民系服饰文化的开始形成。
(二)海外移民迁入广府地区
宋代的广州港与海外交往的范围远远超过唐代,是宋时期海外贸易最繁盛的地方,致使朝廷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于开宝四年(971)在广州港设置市舶司,是唐宋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也是广州市舶贸易进入成熟时期的重要标志。由海道来广州贸易的国家和地区的增加,贸易规模的持续增长等,成书于南宋宝庆元年(1225)的《诸蕃志》条列了近60国家和地区的名字。熙宁九年(1076),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程师孟咏诗称赞:“千门日照珍珠市,万瓦烟生碧玉城。山海是为中国藏,梯航尤见外夷情。”宋人朱彧在《萍州可谈》卷2中亦有如下记述:“广中富人,多畜鬼奴,绝有力,可负数百斤。……有一种近海野人,入水眼不眨,谓之昆仑奴。”可见宋代海外人口往来广州之多,已然形成“梯航尤见外夷情”的景象。
二、移民文化影响下的广府服饰文化特征
(一)中土汉族融合下的广府服饰
宋代时期服饰的总体特征是以“礼”为核心,“礼”即典章制度及道德规范,强调封建伦理纲常,宣扬“三纲五常,仁义为本”。这一时期的服饰风格款式少有创新,且色彩较为单调,趋于拘谨、质朴,追求一种“理性之美”含蓄内敛,追求清新儒雅的文人风度。
宋代汉人南迁入岭南的描绘,据明嘉靖黄佐《广东通志》载:“自汉末建安至于东晋永嘉之际,中国之人,避地者多为岭表,子孙往往家焉。其流风遗韵,衣冠气习,熏陶渐染,故习渐变而俗庶几同中州。”说明宋代的广府地区服饰以中土汉族服饰为主。
宋代中土汉族地区一般士大夫之流,出入交际场所时,常戴乌纱帽,着皂衫,束角带,穿靴。广府地区的诗词中也有类似服装穿着的描述。据《东轩笔录》载:“王朴为学士,居近凌仪桥,常便服顶席帽,步行沿河以访亲故”。北宋番禺诗人李昂英在《兰陵王》中写道:“燕穿幕。春在深深院落,单衣试。”龙沫是一种名贵的海外进口香料,叫龙涎香,可用以熏衣。这里的单衣可以理解为单层的便服或野服,含有在野之人和山野之间所服的一种衣着。在宋代中原地区士大夫们穿这种衣式的,也不乏其人。这是一种简单朴素的衣着,穿的是方履,燕居时不束大带,到礼客时则束以大带,即以此种衣式作为礼见及私居的简便着法。也作为保留我国古代上衣下裳形制的古人着衣法。
北宋时期,很多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来广东。这些士人的到来大致可分两类:做官和贬谪。前者含升、转、降职的各级官员的差遣,广东的重要官职,而绝大多数由非广东籍士人充当。广府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苏轼,在绍圣元年(1094)间贬居广东。不少画像以苏轼头戴草帽、脚踩木屐,宽衣博袖或巾子、直裰、领、褾、襈、裾均有宽边,极为宽博,腰束丝绦,系宋人拟仿古代深衣及相传“逢腋之衣”的亲民形象。
戴草帽、脚踩木屐,这种穿着在广府地区经常出现。广东人穿一种木头制作的鞋子来防水防湿。“乡村男女多椎髻跣足,着木屐以避湿气。”史料也有“粤中婢媵多着红皮木履,士大夫亦皆尚屐”的记载。岭南日照强烈,时间又长,且雨水也多,帽子在岭南很实用。在宋代,广州城内出现了专门经营帽子的雨帽街(在今中山五路)。据《广东史志》载,西江流域山区,自古以来城镇竹制品业相当兴盛,以竹帽编织为主。而中土地区也常带笠,不过大都用之于雨雪时,为劳动人民所戴,用青竹篾编成,也有用毡做的毡笠,像《西湖老人繁胜录》中载:“遇雪,公子王孙赏雪,多乘马,披毡笠,人从则油绢衣、毡笠上加红边”。
以上几个例子例证了,广府地区的服饰已经被中土汉族服饰着装同化。进一步证明了《始兴县志》中记载的“自隋唐以后,渐袭华风。体明之化,沦治于兹,椎跣变为冠裳”的服饰着装特点。
(二)广府地区蕃坊洋人的服饰
北宋时的广州成为“外国香货及海南客旅所聚”的著名海港,定居广州的外国人也就更多了。中国商人到外国当年不归者叫“住蕃”;长期住番不归者的后裔,称“土生唐人”。广府地区有专门的外国人居住区,即“蕃坊”。除一部分“蕃汉杂处”者以外,多聚居于“蕃坊”。蕃坊置“蕃长”一人,由蕃官充当。穿戴华官服饰,管理蕃坊的蕃人事务。蕃人置产通婚皆不禁,亦可改从汉姓。对其日常生活、宗教信仰、房屋的形制与规模等,当局基本上不加干涉,没有过多的禁忌和限制。北宋地理学家朱彧对广州蕃坊中的蕃客服饰描述是:“蕃人衣装与华异”。广府地区聚集了大批来自中亚、西亚的阿拉伯商人。许多身穿奇装异服,“镰耳贯胸之类,殊琛絶赆之人”,往来于各交通大道,歇息于邸店驿站之中,为广府地区一道特有服饰风景线。
三、结语
宋代广府发达的海上与内陆交通,促进了国内外经济和服饰文化交流。通过华人移民、商品交换等渠道,传播了外来服饰文化,丰富了广府地区本土服饰文化生活,形成了一个多样化融合的服饰艺术风格特点,对广府地区各区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方志钦,蒋祖缘.广东通史·古代上[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2]高敬.岭南文化[M].时事出版社,2013年.
[3]许桂香.岭南汉民系服饰文化景观比较与地理分异[J].热带地理,2009年01期.
J523
A
1005-5312(2014)02-0148-01
本论文为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般项目《广府服饰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Y10JA76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