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中的运用
2014-03-23杨姣
杨姣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中的运用
杨姣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包装是一古老而现代的话题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是人们自始至终在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有广泛的商业价值同时也有着相当厚重的文化底蕴。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图案、色彩、文字、材料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为出发点,分析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探究如何能准确的抓住包装设计元素,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创意设计,让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包装设计达到的完美结合,从而让中国传统元素得到更好的发扬。
包装设计;传统元素;传统文化;运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包装设计
在当今现代包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尤其是中国传统图形的运用已被提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以现代的设计手法表现传统文化,并将各个层面去粗取精地应用到具体的现代包装设计中,赋予现代包装以从功能到形式的非物质的功能,是我国向现代化包装迈进的必经途径。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民族文化存在的前提就是其独特的个性,中国包装设计要想健康发展,必须汲取中国文化的营养,从民族传统文化出发,给文字、图形、色彩、材料赋予传统韵律,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使中国的包装设计赋有新的文化意义。
(一)传统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的平面艺术和造型艺术在设计中的运用。木刻年画中的古朴与纯真,皮影、剪纸的简约与抽象,京剧脸谱的夸张与变形,每一样都可成为我们的设计元素,为设计作品内涵增添一份积淀。《国粹·心碎》中采用了逐渐破碎的京剧脸谱,象征着国粹滴血般的破碎在敲打、撞击人们的心灵,倾诉那份急待守护与传承的严峻。再看《新年红包》上那一抹中国红和从前孩子手中摇的拨浪鼓,传递的是浓浓的中国情和解不开的中国结。
(二)传统图形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构成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是针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而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出有代表性的东西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元素。究竟有哪些东西能代表中。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如何认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使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是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这种发挥是在对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理解基础上,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更富有时代的特色。传统元素的应用,如龙凤纹样、万寿图、福字等等,这方面平面设计做了很多尝试。中国古代传统图形的造型方法,与现代设计有很多不同,它主要注重的是形的完整性和装饰性,关注形与形之间的呼应礼让和穿插关系,也讲究虚实在包装设计中运用传统图形元素进行表现,是体现传统文化的关键之所在。例如龙纹图案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和生气昂然的感染力而著称于世,是民族传统的标志和象征。
(三)传统色彩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色彩可以指事物表面所呈现的颜色,也可以指一种思想倾向和某种情调,同时色彩表达着人们的信念、期望和对未来生活的预测。“色彩就是个性”、“色彩就是思想”。传统色彩是带有中国传统韵味的文化象征,《传统色彩》以图鉴的形式在读者眼前展开中国固有的包含建筑、服饰、绘画、雕刻、瓷器、漆器、剪纸等在内的传统色彩艺术,使之了解传统色彩知识,感受传统色彩之美。
在现代的包装设计中,合理地运用传统色彩,恰当地表现色彩的文化内涵,可以使作品散发民族的艺术魅力。
三、结语
中国传统元素孕育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以特有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是对民间艺术元素进行微观细致地采纳和吸取,将抽象变为具象,将意境变为图形和文字。在包装设计中运用传统元素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包装设计通过自身所特有的艺术形式,通过视觉要素向消费者传递产品的信息,设计文化、设计风格在包装上得以体现,最重要的是包装设计的意境可以诠释设计者自身的情感提炼,对艺术形象的再创造。作为当代本土的设计从业人员如何让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包装设计达到的完美结合,从而让中国传统元素得到更好的发扬,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1]罗晓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包装工程,2008,29(8):217-219.
[2]黄静.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J].包装工程,2005,(1) 201-203.
[3]杨晶晶.现代融合与继承——浅析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5).(发布时间:2011-03-15)
J524
A
1005-5312(2014)02-00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