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例住院患者的药学监护探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2014-03-23朱瑞光
朱瑞光
从10例住院患者的药学监护探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朱瑞光
目的 通过对患者药学监护,探究使临床抗生素使用合理化的策略。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梅州市丰顺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需抗生素治疗患者,观察药学监护前后,抗生素使用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并进行分析。结果 药学监护后,抗生素使用正确率明显提高,使用剂量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了解抗生素的特点,合理选择药物,注意用药剂量及时间可防止临床抗生素滥用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为患者的健康带来保证。
抗生素;药学监护;并发症
近年,医院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比较严重,所以有必要采取措施制定相关措施使抗生素的使用合理化。本研究将通过对患者药学监护,探讨抗生素使用合理化的策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梅州市丰顺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患者10例,平均年龄41.2岁。其中重症肺炎4例,肾病综合征3例,手术患者1例,外伤感染1例。10例患者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均涉及抗生素的使用。
1.2 方法 对10例患者进行药学监护,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详细监看和记录整个治疗过程,观察抗生素使用情况及临床治疗情况,正确选药并及时调节用药剂量,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出现,并进行记录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针对病原菌合理选择抗生素,调节剂量控制使用时间等药学监护措施,10例患者抗生素使用正确率由90%提高至98%,使用剂量上降低明显,术后并发症次数由3例(30%)降为0,药学监护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相关调查显示,在医院购入的前100种药品中抗生素的数量达30余种,使用率更是达到70%。大部分住院患者一半的治疗费用是花在抗生素上。更有些临床医师直接凭借经验开处方。抗生素的滥用最终将导致机体菌群失调,菌体耐药性产生,大大降低治疗效果,新耐药菌株的形成无疑增加了临床的治疗难度[1]。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防止二重感染的发生,控制感染,杀灭原病原菌、增强机体免疫力。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具体措施如下。
3.1 对症选择抗生素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首先要明确诊断,因抗生素对细菌性感染使用有效,对病毒性感染则无效。明确诊断需明确致病菌,致病菌的确定可通过细菌学检查结合临床经验。必要的时候还需做体外药敏试验,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史、有无过敏等,将患者的全身情况纳入考虑范围[2]。
3.2 熟悉抗生素的使用禁忌证及常见不良反应 任何时候都须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很多药物都有使用禁忌证及常见的不良反应,熟悉这些药物的特性是对医务人员知识储备以及临床经验的一种考验。在治疗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疗效,有的药物对某些病症疗效确切却同时对机体的其他组织的不良反应明显,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3]。另外,一些特殊群体在使用抗生素时更要注意不良反应,如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
3.3 使用抗生素切记盲目性 抗生素不是万能药,例如由于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病症就无效,在没有确定病原菌应避免使用抗生素[4-6]。
3.4 联合用药 一些患者感染较重或多重感染,需联合用药,这样可有效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联合使用抗生素时,可做药敏试验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联合使用抗生素也必须因病施药,对症下药,明确病原体选择抗菌药,将菌体耐药性降到最低,保证患者健康,减少资源浪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7]。
3.5 提高医务人员素质 为了提高自身收益,有些医务人员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一味地使用价格昂贵的抗生素,甚至大剂量使用。所以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加强医德教育也是促进抗生素合理化使用的必要措施。作为医务人员首先须要有牢靠的理论基础知识,熟悉掌握各种抗生素的药性、半衰期、不良反应、配伍禁忌、适应证等[8]。专业知识的强化可从一开始杜绝错误用药,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德。除此以外,还要向患者进行有关抗生素用药的基础教育,一方面可监督医务人员开药处方是否合理,另一方为保障自身利益以及安全提供可靠理论基础。正确认识抗生素并将其使用合理化将是临床的用一大进步。
[1] 吴龙仁,金海,南虎松.简论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性[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7,30(2):691.
[2] 李闽春,孔云,樊广侠.抗生素后效应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药业,1998,7(11):27.
[3] 王以炳,张天民,刘黎.抗生素后效应[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5):24-25.
[4] 陈秋琴,吴慧英,苏丹.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2):272-273.
[5] 刘滔滔,钟小斌,陈龙英,等.妊娠妇女安全用药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J].中国药物警戒,2006,1(3):26-29.
[6]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98-500.
[7] 唐蕾,戴建子,陈孝,等.开展药物咨询工作,全面提高药学服务质量[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2):1168-1170.
[8] 陈秋琴,吴慧英,苏丹.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2):272-273.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3.105
广东 514300 梅州市丰顺县人民医院(朱瑞光)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4.2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