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氢硅市场走出低谷
2014-03-23
近期,国内多晶硅和有机硅行业的逐步复苏,拉动了上游三氯氢硅市场,使三氯氢硅行业逐渐走出低谷并渐入佳境。行业开工率从上半年的60%提升到现在的80%,一些龙头企业如唐山三孚、河南尚宇等产能已经开足开满,售价也从上半年的5400元(吨价,下同)逐步提高到目前的5700~5800元,市场逐步转向卖方为主导的销售格局。
据预测,2014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将达45 GW。其中,中、日、美等国光伏装机量将首次超过欧洲,成为光伏装机量新的增长点。近期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进一步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发展。预计到年底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10 GW,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可能达到4 GW。
受国内光伏装机市场回暖影响,多晶硅开工率大幅回升,产量创下近两年的新高。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11月19日在第14届中国光伏大会上表示,2014年中国多晶硅生产规模明显增长,前三季度多晶硅产量已经达到9.8万t,预计全年产量将超过13万t,比上年增加62.5%。
三氯氢硅作为多晶硅的主要原料,供应缺口较大。近两年来,受多晶硅不景气影响,三氯氢硅企业开工率明显不足,全国保持开车的企业仅剩10余家,年产能不足30万t,而今年多晶硅对三氯氢硅需求约60万t,除个别多晶硅企业有冷氢化装置能够将四氯化硅转化为三氯氢硅使用外,大部分多晶硅企业还需大量购进三氯氢硅补充生产。
光伏装机市场的回暖和多晶硅开工率的提升,拉动了三氯氢硅市场。
此外,三氯氢硅也是生产乙烯基—三氯硅烷、苯基—三氯硅烷两种硅烷偶联剂的主要原料,这两种产品是子午线轮胎的主要添加剂。目前,国内子午线轮胎维持年均增速20%左右的水平,随着子午线轮胎产量的快速增加,硅烷偶联剂用量也稳步提升,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一直稳中趋涨。目前年需求量约为5万t,对三氯氢硅的需求占国内三氯氢硅总产量的20%~30%。
从2012年开始,三氯氢硅企业逐步向硅烷偶联剂领域进军。其中,河南尚宇等龙头企业凭借规模、成本、质量等优势,将产品销售拓展到有机硅领域,站稳了有机硅市场。
目前,三氯氢硅行业开工率从上半年的60%提升到80%。开工企业从年初的四五家回升到10余家,其中唐山三孚、河南尚宇、宁夏福泰等企业已经满负荷生产,山东、江西等地规模较小的企业开工率也大幅回升。
从今年10月开始,国内金属硅市场受下游需求影响,成交不活跃,市场个别牌号价格一路下行,多个牌号价格小幅走跌,降幅在500元左右,市场行情弱势运行,工厂下调价格走货。三氯氢硅厂家因终端需求量稳定,仍按生产需求采购金属硅粉。
同时,受氯碱企业供应过量影响,液氯市场价格也出现下降走势,降幅在200元左右。
受金属硅粉和液氯市场价格下跌直接影响,三氯氢硅企业采购综合成本直接下降150元,有效增加了产品净利润。目前,国内三氯氢硅市场呈现出量价齐升局面,预计后市将持续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