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编制说明第7讲

2014-03-23黄幼茹

电力安全技术 2014年7期
关键词:条文过电压油泵

黄幼茹

(全国电力安全专家委员会,北京 100031)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编制说明第7讲

黄幼茹

(全国电力安全专家委员会,北京 100031)

12 防止大型变压器和互感器损坏事故编制说明

12.1 总体说明

为加强变压器的专业管理,完善各项反事故措施,保障电力生产安全可靠进行,根据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规定及参照《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修订防止大型变压器的反事故措施。将原《二十五项反措》题目“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器爆炸事故”更改为“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器事故”;将结构框架更改为防止变压器出口短路事故、防止变压器绝缘事故、防止变压器保护事故、防止分接开关事故、防止变压器套管事故、防止冷却系统事故、防止变压器火灾事故、防止互感器事故等8部分。

12.2 条文重点说明

(1) 目前,我国东北地区电压等级采用66 kV,因此将原《二十五项反措》中110 kV统一修改为110(66) kV。

(2) 条文12.1.1在原条文15.1,15.2和15.2.1的基础上,结合各单位建议,详细提出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问题,修改为“加强变压器选型、定货、验收及投运的全过程管理。应选择具有良好运行业绩和成熟制造经验生产厂家的产品。240 MVA及以下容量变压器应选用通过突发短路试验验证的产品;500 kV变压器和240 MVA以上容量变压器,制造厂应提供同类产品突发短路试验报告或抗短路能力计算报告,计算报告应有相关理论和模型试验的技术支持。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都应进行抗震计算。”

(3) 条文12.1.2在原条文15.2.2的基础上,修改为“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须进行驻厂监造,110(66) kV电压等级的变压器应按照监造关键控制点的要求进行监造,有关监造关键控制点应在合同中予以明确。监造验收工作结束后,监造人员应提交监造报告,并作为设备原始资料存档。”

(4) 条文12.1.3为新增加条文,电缆故障一般是永久性的,全电缆线路不应采用重合闸,以防止变压器连续遭受短路冲击。

(5) 条文12.2.1.2为原条文15.2.3.1以及15.2.3.2的合并。目前的制造工艺完全可以满足放电量不大于100 pC的要求,同时兼顾330 kV电压等级,因此将其修改为 “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高、中压端的局部放电量不大于100 pC。110(66) kV电压等级变压器高压侧的局部放电量不大于100 pC。33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强迫油循环变压器应在油泵全部开启时(除备用油泵)进行局部放电试验。”

(6) 条文12.2.3为新增加条文,在首批次产品的出厂试验中,例行试验、型式试验和特殊试验都要求进行,旨在加强对生产厂家设计、制造能力的考验。

(7) 条文12.2.4为新增加条文,500 kV及以上并联电抗器的中性点电抗器出厂试验应进行短时感应耐压试验(ACSD),外施试验电压,增加考核内容。

(8) 条文12.2.5为新增加条文,对新安装和大修后变压器的注油提出具体要求,为了防止因使用麦氏真空计而引起绝缘事故,增加“为防止真空度计水银倒灌进设备中,禁止使用麦氏真空计”的要求。

(9) 条文12.2.6为新增加条文,对变压器安装、吊罩大修的空气状况提出要求,对于现场组装的大型变压器,由于暴露时间长,容易受潮,采用真空煤油气相干燥技术能达到良好的干燥效果,现在有些制造厂和运行单位已经掌握该技术的现场应用。

(10) 条文12.2.7为新增加条文,对装有密封胶囊、隔膜或波纹管式储油柜变压器的注油工艺及检修提出要求。

(11) 条文12.2.8为新增加条文,当充气运输的变压器油箱内部气压低于0.01 MPa时,潮气、水分进入变压器内部的概率增大,对变压器的绝缘可能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按制造厂要求或运行经验及时补气,并重视变压器运行及放置过程中的密封问题。

(12) 条文12.2.9为原条文15.9部分内容,细化对变压器新油的相关技术要求,增加“变压器新油应由厂家提供新油中无腐蚀性硫、结构簇、糠醛及颗粒度报告”的要求。

(13) 条文12.2.10为原条文15.2.6,将“大型变压器在运输过程中”修改为“110(66) kV及以上变压器在运输过程中”,“到达目的地后”修改为“主变就位后”,“制造厂、运输部门和用户3方人员应共同验收”修改为“制造厂、运输部门、监理单位、用户4方人员应共同验收”,明确大型变压器为110(66) kV及以上变压器,并防止在主变就位过程中因发生冲击造成的损坏。

(14) 条文12.2.11在原条文15.2.5基础上进行了修改,频响法和低电压短路阻抗都是有效的方法,应同时开展;新增加了额定电压下空载损耗试验和负载损耗试验,以避免个别制造厂偷工减料。同时,对现场局部放电试验验收也提出了要求。

(15) 条文12.2.12为原条文15.3的部分内容,对于冷却器潜油泵负压区出现渗漏油的情况提出了具体应对要求。

(16) 条文12.2.13为原条文15.9部分内容,增加了“对运行10年以上的变压器必须进行1次油中糠醛含量测试”的要求,确保运行中变压器油的品质。

(17) 条文12.2.14为新增加条文,要求对运行年限超过15年的储油柜的胶囊和隔膜应更换。

(18) 条文12.2.15为原条文15.8,明确了运行年限:“对运行超过20年的薄绝缘、铝线圈变压器,不宜对本体进行改造性大修,也不宜进行迁移安装,应加强技术监督工作并逐步安排更新改造。”

(19) 条文12.2.16为新增加条文,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吊罩或吊罩进人后,应进行现场局部放电试验,并明确了变压器大修的定义。

(20) 条文12.2.17为原条文15.6部分内容,明确提出开展精确测温,将“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红外成像测温检查”修改为“每年在夏季前后应至少各进行1次精确检测”。对新建、改扩建或大修后的变压器(电抗器)提出“应在投运带负荷后不超过1个月内(但至少在24 h以后)进行1次精确检测”,并要求“在高温大负荷运行期间,对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电抗器)应增加红外检测次数”。

(21) 条文12.2.18为新增加条文,变压器运行中铁芯接地线中有环流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提出变压器运行中注意环流的异常变化情况。

(22) 条文12.2.19为新增加条文,应严格按照试验周期进行油色谱检验,必要时应装设在线油色谱检测装置。

(23) 条文12.2.20为新增加条文,考虑油流过快可能引发绝缘事故,对变压器选型阶段的冷却器组冷却风扇通流能力提出要求。

(24) 条文12.3.6为新增加条文,根据一些单位对压力释放装置的校验发现,不少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非电量保护装置的校验工作,同时要准备备品,发现产品不合格及时进行更换,以免影响停电时间。

(25) 条文12.3.7为新增加条文, 需要打开放油或放气阀门时,应先将变压器重瓦斯保护退出改投信号,防止重瓦斯保护跳闸。

(26) 条文12.3.8为新增加条文,将气体继电器集气室的气体排出时,应将变压器重瓦斯保护切换为信号方式;排气结束后,应将重瓦斯保护恢复为跳闸方式,防止误碰探针,造成重瓦斯保护跳闸。

(27) 条文12.4.2为新增加条文,安装和检修时应对无励磁分接开关进行检查。

(28) 条文12.4.4为新增加条文,明确新安装的有载分接开关应进行切换程序与时间测试,确保安装使用正确,过渡波形符合规律。

(29) 条文12.4.5为新增加条文,有些变压器的有载分接开关长期不使用,有些分接开关经常只在很少几个分接位置上运行。长时间使用的分接开关触点,由于电流、热和化学等因素的作用,会生成氧化膜,使接触状态变差。因此,对运行时间或动作次数达到制造厂规定值的有载分接开关,应进行检修。

(30) 条文12.5.1为新增加条文,对新套管要求供应商提供型式试验报告。

(31) 条文12.5.2为在将原条文15.11.1和15.11.3合并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而来,强调检修时若套管水平存放,安装后需要静置,并将“500 kV套管静放时间不得少于36 h”修改为“330 kV及以上套管静放时间应大于36 h”。

(32) 条文12.5.3为原条文15.3的部分内容,增加了严重污秽地区运行的变压器的处理措施。

(33) 条文12.5.4为原条文15.11.2和15.11.4的合并。

(34) 条文12.5.6为新增加条文, 强调应积极开展套管末屏接地检测。

(35) 条文12.6.1为新增加条文,在满足冷却效果前提下,应优先选用风冷或自冷方式的变压器。

(36) 条文12.6.2为原条文15.4部分内容,将原条文“油泵应选用转速不大于1 000 r/min 的低速油泵”修改为“对强油导向的变压器油泵应选用转速不大于 1 500 r/min 的低速油泵”。

(37) 条文12.6.3为新增加条文,变压器冷却系统油泵的入口管段、出油管、冷却器进油口附近油流速度较大的管道以及变压器顶部等部位,虽然有储油柜油位的静压力,但由于油泵的吸力,在变压器温度剧烈变化时可能会出现负压情况。

(38) 条文12.6.8为新增加条文,强油循环结构的潜油泵应逐台启用,避免多台潜油泵同时投运,油流速度和油箱压力突变,造成重瓦斯保护动作。

(39) 条文12.6.10为原条文15.4部分内容,将原条文的定期冲洗修改为每年1~2次,并建议冲洗最宜时间。

(40) 条文12.7.3为新增加条文,加强对灭火装置的维护和检查,引起对灭火装置的重视。

(41) 条文12.8.1.6为新增加条文,对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空载及励磁特性进行了明确规定,防止因电磁式互感器运行饱和而出现事故。拐点电压加于被测二次绕组两端,其他绕组开路,测量励磁电流。当电压每增加10 %时,励磁电流增加50 %。

(42) 条文12.8.1.9 明确规定油浸式设备交流耐压试验前的静止时间要求,以保证在耐压试验时不会因为设备内部的气泡造成局部放电而对设备绝缘造成损坏。

(43) 条文12.8.1.10根据《预防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套管设备故障补充措施》新增加的有关要求,防止了基建时发生安装错误。

(44) 条文12.8.1.11为根据《预防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套管设备故障补充措施》新增的有关要求,防止了由于运输环节导致互感器内部出现缺陷。

(45) 条文12.8.1.14根据《预防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套管设备故障补充措施》新增的有关要求,明确了对于新投运电流互感器进行油色谱、微水试验的周期。

(46) 条文12.8.1.15为新增条文,防止因一次端子引线连接问题造成事故。

(47) 条文12.8.2.6为新增条文,SF6气体绝缘互感器由于内部结构紧凑密封性要求高,气体绝缘特性受电场均匀程度影响较大,而且气体设备均是带压运输的,因此,运输环节较为重要,特进行明确规定。

(48) 条文12.8.2.8,静置时间过短会影响微水测量结果,同时不符合国标及行标规定,所以静置时间为 24 h。

12.3 征求意见或建议的采纳情况

“防止大型变压器和互感器损坏事故”部分征求意见收到66条意见和建议,采纳和部分采纳17条;未采纳49条。不采纳的原因主要是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与现行技术标准冲突,或与本章已引用的标准在内容上重复。

13 防止GIS、开关设备事故编制说明

13.1 总体情况

(1) 针对当前GIS在开关设备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且GIS设备事故具有特殊性的情况。本反措增加了防止金属封闭组合电器(GIS)设备事故,更名为防止GIS、开关设备事故,从设计制造、基建安装和运行等各个环节提出防止GIS、开关设备事故的措施。

(2) 参考并引用了原《二十五项反措》,新颁布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及各发电集团公司反事故措施的内容。

(3) 对原条文中已不适应当前电网实际情况的条款进行调整和补充,并与本反措其他章节的表述方式保持一致。

13.2 征求意见采纳情况

征求意见稿“防止GIS、开关设备事故”部分收集到53条意见和建议,采纳和部分采纳39条,不采纳14条。不采纳的原因主要是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过于局限于某些地区,难以统一标准实施;或所提出的意见、建议已在章节中体现。

14 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编制说明

14.1 总体说明

为了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根据近年来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以及一些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情况,修订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的反事故措施。原文中所有引用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475—1992《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测量导则》之处,分别按最新标准修改为GB/T 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DL/T475—2006《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另外,把正文中引用的DL/T393—2010《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执行状态检修的地区)、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未执行状态检修的地区)提至前言部分说明,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标准中相应的具体条款执行。

14.2 条文重点说明

本次修订将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措施分为6部分,即防止接地网事故、防止雷电过电压事故、防止谐振过电压事故、防止变压器过电压事故、防止弧光接地过电压事故、防止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事故。反事故措施尽量按照设计、基建、运行3个不同阶段分别提出。原《二十五项反措》中有关防止并联电容器组的过电压的内容调整至第20章防止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和并联电容器装置事故章节中。

根据目前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基本完全取代阀式避雷器。因此,条文中取消了有关对阀式避雷器的反措要求。

14.3 征求意见采纳情况

“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部分征求意见收到21条意见和建议,采纳和部分采纳6条;不采纳15条。

2014-05-15。

黄幼茹(1940-),女,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电力安全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条文过电压油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条文修正前后对照表(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条文修正前后对照表(五)
电气工程一次设备过电压保护措施的分析
汽轮机主油泵损毁事故分析及解决办法
关于交直流高压油泵分析及建议
对《机车信号信息定义及分配》条文修改的分析
关于电气中压系统过电压的论述
浅析架空线路感应雷过电压的主要因素与保护实施建议
油泵在自动变速器降功耗提效率上的研究分析
油泵壳体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