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管理方法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4-03-23兰世海

电力安全技术 2014年7期
关键词:排查隐患项目管理

兰世海

(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化水力发电总厂,广西 南宁 530800)

项目管理方法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应用

兰世海

(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化水力发电总厂,广西 南宁 530800)

针对某电厂实际情况,介绍了隐患排查治理项目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从项目整体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9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说明。

隐患;项目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

1 项目概况

某水电厂装机容量为758 MW(4×114 MW+6×32 MW+1×110 MW),在省级电网中担负主要的调峰及调频任务。同时,该厂还是省级电网黑启动电源点,对省级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983年12月—1985年6月,该厂上游电站1期工程1~4号机组分别投产发电;1996年2月—1999年5月,下游电站1~6号机组分别投产发电;2009年6月,2期工程5号机组投产发电。由于该厂老机组经过多年运行,部分设备已老化,缺陷隐患增多,设备安全可靠性下降,而新机组投运后设计、制造、安装等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暴露,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压力很大。虽然该厂经过30年的不断探索、总结和提炼,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具有较好的经验,但仍存在部分管理方法落后、管理不到位等漏洞。因此,及时发现各种隐患,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是该厂安全生产的迫切需求。

该厂通过实施隐患排查治理项目化管理,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和风险防控体系,通过排查—治理—排查的不断循环,持续改进,夯实了安全基础,保持了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

2 隐患排查治理项目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的过程。项目管理的过程包括: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和收尾。项目管理主要包括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和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9方面的内容。

2.1 项目整体管理

为了保证各种项目要素(人、财、物等)的相互协调,确保隐患排查治理有序开展,制定了隐患排查治理项目管理标准,明确了项目总体目标、基本原则、组织体系、职责、工作范围、工作标准、工作流程、计划管理、质量控制、资金保证、奖惩规定等,对隐患排查治理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标准化、常态化。

2.2 项目范围管理

明确规定了隐患排查治理项目的内容,包括全厂范围内的人员行为隐患管理、设备隐患管理、环境隐患管理、管理隐患管理,即人员、设备、环境、管理4个方面。人的行为隐患管理包括反违章、反违反劳动纪律等内容;设备隐患管理包括设备的基础管理和变更管理,如设备台账管理、技术管理、缺陷管理、检修维护管理、日常巡回检查管理、定期工作管理、应急管理等基础管理和技术改造等变更管理;环境隐患管理以职业健康为主,包括生产作业环境、安全设施、安全标识等内容;管理隐患管理包括对国家、行业、上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度的现场执行及企业标准、制度的制定等内容。

2.3 项目时间管理

由于贯穿一个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存在并有必要进行渐进明细,项目管理的很多过程在本质上都是重复的。当前没有隐患的设备,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可能会出现隐患;当前先进的、适合企业的管理方法,随着企业的发展,可能会变为落后的方法,不适应企业新的管理要求。因此,隐患排查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以3年为1个排查周期,按轻重缓急,每年分系统、分单元编制年度隐患排查治理计划,组织隐患排查治理;每3年1个周期结束后,循环进入第2个周期,周而复始,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面性、系统性、持续性和常态化。

2.4 项目成本管理

对于隐患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优先安排整改资金,确保资金到位。每月厂部都组织开展对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的评审,包括对隐患的确认、对隐患危害性的分析评价、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整改资金、整改前防范措施等,并将问题录入问题库,分级督办,闭环管理。为鼓励员工的积极性,该厂在安全生产奖励基金中设置专门的隐患排查治理奖励资金,对发现和治理隐患的有关人员进行奖励。

2.5 项目质量管理

为保证隐患排查治理质量,明确了隐患排查治理的总体目标,即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实现“人员无伤害、设备无缺陷、系统无故障、管理无漏洞”的目标,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对各分项目也明确了质量目标、管理要求及运作流程,编制包括排查项目、内容、标准、方法等内容的排查表,并严格按照排查表进行排查,确保隐患排查治理质量;对发现的隐患进行评审,确认整改方案,整改完成后严格验收,保证隐患排查治理质量。

2.6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为有效调配全厂人力资源,确保隐患排查治理项目所需的人力,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项目组织体系,包括领导小组、办公室、部门、班组4级。对于重大的隐患排查治理项目,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一级项目经理由生产副厂长担任,二级项目经理由部门正职担任;同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将生产保证体系、监督体系、技术支持体系均纳入机构中,为做好隐患排查治理项目提供有力保障。

2.7 项目沟通管理

每月召开专题会,由责任部门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包括排查范围、内容、时间、发现的问题、整改措施计划或防范措施等,厂部对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的人、财、物进行协调。

2.8 项目风险管理

为防控隐患排查过程中的风险,对于较大的隐患排查治理项目,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等,并编写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卡,履行相应审批程序,办理相应工作票后,才能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2.9 项目采购管理

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物资,均按物资管理的相关制度采购,并进行严格验收,确保质量。

3 实施效果

该厂隐患排查治理项目化管理工作自2010年11月开始,结合机组年度检修、技术改造等工作持续推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重视策划,实现了隐患排查治理的全面性、系统性。经过1个周期对全厂设备、管理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排查治理,有效消除了安全管理的漏洞和死角。

(2) 认真收集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4个方面,编制排查表,包括排查项目、排查内容、排查标准、排查方法等,逐步实现了对隐患排查治理的标准化、规范化。

(3) 严格执行排查表,特别注意对深层次问题的排查和治理,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提高了隐患排查治理的质量。

(4) 自2010年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项目化管理后,极大地促进了责任、制度的落实,人员违章次数、设备缺陷数量持续下降,基本实现零违章,设备缺陷发生率小于1.3条/台·月,二类以上设备障碍率为0,安全生产外部评审风险度在5 %以下。2013年该厂获得了国家能源局“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荣誉称号。

总之,通过实施隐患排查治理项目化管理,有效提高了该厂隐患排查治理质量、员工综合素质、设备健康水平、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管理效能。

2014-05-04。

兰世海(1967-),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电企业基层的安全管理工作,email:lanshihai@dhdc.cn。

猜你喜欢

排查隐患项目管理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