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2014-03-22孙秀英
孙秀英
摘要: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教”与“学”,因此,我们要掌握好这两个关键点。本文主要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教育活动中实行“走园”实践教学模式,经过实践,具有显著成效。
关键词:幼儿教育活动;“走园”实践教学模式;“教”与“学”
一、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经验教学与创新意识的冲突
从时代发展的角度考量学生的发展需求,冲破各种阻碍与困难,与时俱进地拓展视野,更新理念,优化课程,追寻有意义的教学。从这个意义而言,那些囿于多年不变的课程教案的教师绝不是优秀的教师,那些不善于行动前反思、行动中反思、行动后反思的教师也绝不是优秀的教师。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以一本教材为蓝本,教师擅于“灌输式教学”和学生的“接受式学习”,固化的教学制约和束缚着教师的创新意识,熄灭了其不断求索和终身学习的渴望,更阻碍了学生“学而创,创而学”的发展之路。
2.注重过程与注重结果的矛盾
依据要求,幼儿师资培养机构可以将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基本能力细化到不同的课目中,如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这类知识与能力的获得就依托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课程,对准教师的资格考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催生了教学天平的失衡,一端是注重过程,让学生历经多次实践而深化知识、夯实能力,但耗时过长,无法满足学生短时间内“鱼跃龙门”的需求;另一端是注重考试通过率这个结果,另辟捷径,让学生以记忆为主在短时间内“达标”,但无法让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生长力。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恰恰适切了后者,以传授、灌输的简单方式促使学生急功近利地以分数为学习目标。这种情形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所提倡的理念形成了明显的矛盾。
3.成人视角与幼儿视角的互悖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幼儿教师,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有坚定的幼儿发展的立场,能够理解书本中所描述的抽象的幼儿,更能熟知幼儿园中具体的幼儿,时时刻刻把幼儿的成长放在首位,明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唤起幼儿“可吸收的心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现实中,由于没有与幼儿直接相处的机会,缺乏面对活生生的幼儿进行教育教学的经验,学生拿到教育素材后,倾向于用成人的视角审视素材,抑或是“跟着感觉走”,无法从素材中发掘出与幼儿生活、兴趣、需求的契合点,导致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超越或低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二、“走园”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
“走园”实践教学模式是我校针对学前教育三年制大专的人才培养计划提出的新模式,该模式基于幼儿教师专业养成,将学生在学校的理论学习和幼儿园的实训有机结合起来。该课程的开设,分为理论、实训两个模块,理论模块在高校完成,实训模块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学校进行模拟情境练习,另一个类是到幼儿园进行真实情境练习。课题组将幼儿园教育活动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为三个学习情境,18个工作任务。三个层次按照给完整方案的活动设计与实施,从而达到学习成效的飞跃。
三、课堂教学改革后的成效
1.促使教师拥有创新能力,勇于革新教学
正如学者谷力所言,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培养教学实践者的研究与探索精神、改革的热情、事业心、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不同观念开放与宽容的态度与心境、高尚的人生境界就非常重要。教师身处教学的最前沿,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具有最开阔的视野和对教育问题较高的敏感度。实施“走园”实践教学模式后,教师必须更新理念,从“学生、经验、活动”的新三中心出发,优化课程内容、推翻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两类经验:一类是有关幼儿学习的经验;第二类是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前期知识。其次,教师必须依据不同班级学生的情况,为其提供不同的素材,展示不同的示范活动。面对招生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这个间接情境开展观摩教学,而对普高招生的学生则可以直接在课堂中示范,将活动的节奏放慢,把细节示范明晰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活化教学情境,通过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方式、平等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
2.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提倡尊重学生的经验背景和意义网络,让学生个人对知识的积极探索、主动发现以及对所学知识有意义积极建构。“走园”实践教學模式注重学生通过观摩、情景式演练、合作反思建构知识。通过循环往复的练习,学生逐渐明确怎样通过自己的学、思、疑,去理解、内化知识,学会运用。这是“学会学习”的灵魂所在,拥有了这个本领,学生可以在无尽的知识海洋中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能,为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3.引领学生“学会工作”,积淀丰富的入职经验
目前,国内幼儿教师的缺口巨大,这就意味着学生上岗后可能面临独当一面的重任,需要迅速转化角色,能较快较好地适应强度大、专业性高的工作。“走园”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恰好能够为学生的入职“临床”磨练提供机会,让学生每周一天深入到每个班级中,全息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制度,把握幼儿的心理、生理发展特质,熟悉幼儿教育的规律,甚至可以直接接触个性化的幼儿,从幼儿的视角发现他们的力量与惊奇,在幼儿园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过渡一日生活环节、如何与家长沟通、如何与幼儿平等互动。定期“临床”学习,不仅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充满期待、憧憬,更缩短了其入职后的适应期,为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 姜琴.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有效策略[J]. 教育艺术,2012,11:4.
[2] 胡耀岗. 幼儿园科学活动中观察环节的设计与指导[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10:32-34.
[3] 刘军花. 探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 中国校外教育,2013,S1:119.
[4] 吴英.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研究[J]. 考试周刊,2012,40: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