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2014-03-22杨华侨
杨华侨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因此,阅读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成败。总体上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做到“语”和“文”并重,注意“讲”和“读”统一,注意“虚”和“实”结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个注意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因此,阅读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成败。从另一角度看,语文能力集中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这四方面的能力却离不开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素养的提升。不管是语文知识的积累,还是语文素养的提升,都主要是通过文本阅读来实现的,因此,阅读教学的成败还关系着学生语文能力能否得到实质的提升。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过一些浅显的思考,现于本文提出,算是抛砖引玉。笔者经反复实践后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把握后如下三个“注意”。
一、注意做到“语”和“文”并重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性意见。这段话中,“钻研文本”强调在“语”的方面,即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方面要积极把握,而“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等内容则强调阅读教学要有人文方面的引导。总体上看,《语文课程标准》是要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既要重视“语”,也可重视“文”。而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又如何呢?调查后不难发现,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普遍都比较重“语”的方面,即对文本段落结构、字词理解以及相关的语言和文学知识处理得较多,而对“文”的方面则或多或少地予以忽略,即很少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引导和培养,对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出现了集体性的无意识忽视,未切实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文本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情感。
综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及时纠正当前重语轻文的偏误现象,而注意做到“语”和“文”并重,既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句,积累语言和文学知识,又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让他们受到情感教育和美的熏陶。
二、注意做到“讲”和“读”统一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的处理都是“讲”的比例远远大过“读”的比例,这种现象在西部农村小学特别严重。这样的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剥夺了他们在阅读中体验和探究的机会,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不利的。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安排的讲解内容过多,生怕一节课的时间讲不完,故留很少时间给学生读或不留时间给学生。这样的阅读教学,重讲轻读,未切实做到“讲”和“读”的统一。
“阅读教学”这个结构中,关键词是“阅读”,阅读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重讲轻读的现象就忽略了这一现实。当然,阅读教学也必须要有“讲”,没有“讲”,对一些关键性的内容,学生也无法理解,但切记不可以“讲”代读,“讲”贯全堂,一定要做到“讲读统一”,“讲”要讲在点子上,“讲”要为“读”服务,要以“讲”促“读”。
某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理解人教版第五册寓言故事《亡羊补牢》一文时,先让学生齐读一遍课文,然后就从字词到段落,再到故事讲述的道理等,滔滔不絕讲了很多。虽然讲得很精彩,但学生听得却不精彩。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并未真正以主人身份进入阅读角色,未切身体验文本。他们所获得的对文本的有关认知,都是语文老师告诉他们的。如此一来,他们对文本的这些认知就和其他知识一样,会受遗忘规律的影响,时日一长,就又搞不清是怎么回事了。事实证明,只有亲自参与体验所获得的认知,才容易记得牢靠,而且这个过程对学生成长和语文能力的形成都意义非凡。
一句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讲”与“读”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切不可让“讲”泛滥,淹没了学生的“读”。只有做到“讲”和“读”的有机统一,阅读教学才能走向成功。
三、注意做到“虚”和“实”结合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开始注重一些虚的“花架子”,比如过多地重视多媒体课件,动不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时不时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花架子”摆出来,课堂上倒时热闹非凡,但实际效果未必就理想。笔者听过这样的课不少,课后作过一些调查,发现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兴奋,却也让学生浮躁,学得并不深入,并未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经验告诉我们,一堂好的语文阅读教学课,既要有虚的架子,也要有实的内容,要做到“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比如课堂上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文本内容,在演示的时间点和时长,演示的方式等方面应有所考虑。某老师教学“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时,学生未读文本,就花了十多分钟播放故事动画。学生看了动画,对内容已有了了解,再读文本时就没了兴趣。这一来反而影响了学生的阅读,使他们难以静心去体验阅读的过程。某些老师在阅读教学中组织分组讨论,分组花几分钟,讨论几分钟,教师卡着时间喊停,全体学生立即停止讨论。接下来就是学生展示讨论成果,这展示的时候,往往就是各组优秀学生的机会,而那些后进的学生,始终很难在这样的舞台上展示。这种现象,人为地造成教学上的偏心现象,对学生平衡发展不利。总之,像以上这些过多注重“虚”形而忽略“实”质的阅读教学效果都不会理想。理想的阅读教学应该虚实结合,张驰有度,一堂课中,“虚”的形式性的内容适可而止,切不可为博眼球而扩大其所占时间比例。
以上为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的“三个注意”,未必适用于所有人的阅读教学,在此谨慎提出,仅供同仁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聪.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尝试[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3).
[2] 蒋颖.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 才智,2010(6).
[3] 黄之海.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指导[J].科教文汇( 中旬刊),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