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一个让学生少走神的课堂

2014-03-22王珊娜张风英

教育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走神教学艺术课堂教学

王珊娜 张风英

摘要:分析课堂上学生走神的原因,从教师层面提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课堂上,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需要改进讲课的方式方法,并打磨课堂语言,真正地把课堂教学变成艺术。

关键词:课堂教学;走神;课堂接受程度;教学艺术

做为一名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遇到学生走神的情况非常常见。走神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自制力有关,可能课堂上学生自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听不懂知识,就会出现开小差的情况;可能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也会出现开小差的情况。对于这个现象,很多时候,在学生走神的时候,老师还要不影响自己的授课,只能通过一些提醒(比如扔个粉笔头或者走到他的桌旁轻敲他的书桌)、批评(某某,你怎么又走神了?)、提问(借着当时讲课的内容来提问学生)、甚至是开玩笑(某某,你在想妈妈吗?……)等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重新转移到课堂上。

有教育学家说:“学生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关键在于课堂”,成绩好,一定是课堂接受程度高,走神的现象少;成绩不好,也一定说明在课堂的环节是存在衔接不上等问题的。实际上,上述学生走神的现象是从学生层面来解决问题,这些办法只能治标不能够治本,几乎是解决了这次走神,下次还会出现,解决了这个学生,下一个学生也会再次出现这个问题。我觉得学生的走神问题关键也在教师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的展现,不光要有知识上的传授,也要有方法上的引导,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何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尝试过很多的办法,也通过听别的的教师的课慢慢摸索,总结其精华,在课堂上适时的应用。

首先,在讲课的方式方法上。我们经常强调在课堂上要严肃,要规范,但是实际上,学生这个活力无限的群体在日复一日的规规矩矩的课堂上,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失去积极进取的斗志,学生们在课堂上也需要时不时的调动其兴奋性。教师是一个课堂的主导,如何让学生能愉悦地接受老师讲的知识,在备课的环节就要思考这个问题的。有一次,在高一化学的课堂上,有一道题是说“7g碳和14g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21g氧化物,问生成物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这道题的的本意是想练习学生对于碳和氧气的反应情况分析,练习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所以大部分学生都是正正规规的在设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Y,根据两个方程式,列出数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列出等式组成方程组,解答。也有反应快的同学用碳元素和氧元素守恒的办法来快速列出方程组。当时在讲这道题的时候,我就是先让学生自己起来说他们用的什么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先把常规的方法接受后,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后来我就讲了一个土豪给他儿子讲解数学题的故事给学生们听,题目是这样出的:鸡和兔共15只,共有40只脚,鸡和兔各几只?我问学生,如果是你,你会怎么算?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设X和Y,列方程……”。我微微一笑,说:土豪是这样交给他的儿子的:“假设鸡和兔都训练有素,吹一声哨,抬起一只脚,40-15=25。再吹 哨,又抬起一只脚,25-15=10,这时鸡都一屁股坐地上了,兔子还两只脚立着。所以,兔子有10÷2=5只 ,鸡有15-5=10只。”同学们听了之后非常兴奋,纷纷讨论土豪的这种方法的奥妙,总结这种做法的简单有效性。紧接着我就让学生用土豪的办法重新思考上述那道题,学生们冥思苦想,讨论的热火朝天,最终终于有的小组同学借鉴这个办法,主动站起来说道:老师,我懂了,可以让产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从组成中去掉一个一氧化碳,则就剩下了二氧化碳中的一个氧原子,那么剩下的氧原子的量就是二氧化碳的量。。。这个时候的其他同学们都在思索,片刻后有很多人都恍然大悟“哦!明白了!”紧接着就有同学主动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这样理解也可以,让碳原子和氧原子1:1先结合变成一氧化碳,剩余的氧原子再组合一氧化碳变成二氧化碳,由于每个一氧化碳只需要结合一个氧原子就可以变成二氧化碳,这说明,结合成一氧化碳后每多一个氧原子,就会出现一个二氧化碳,也就是说,氧原子比碳原子多余的数就是二氧化碳的数,再根据碳元素的量守恒,很快就可以算出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他说完了之后,很多同学都点头表示明白了,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通过一个小故事,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也调动了学生们积极思考问题并且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最主要是让很多同学感到了思考的成就感和乐趣所在。后来,在讲必修一第三章碳的多样性一节中,讲到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物的判断及求生成产物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时,我也出了一道题目,题目说的是:标准状况下,11.2L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750ml 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判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及物质的量。学生在解这道题的时候,也有同学用“土豪的办法”分析出,如果全部生成碳酸氢钠,则钠元素和碳元素的量是相等的,每生成一个碳酸钠,就说明钠原子比碳原子的个数就多一个,所以钠原子比碳原子多的物质的量,在数值上就等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这样一分析,整个题目就容易的多了。后来我们的学生直接就把我们能想到的解题的简便方法称为“土豪法”,每当我提示同学们思考“土豪有没有什么办法”的时候,同学们都会跃跃欲试,使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当然,关于课堂上教师的上課的语言打磨也很重要。有人总结出课堂教育有三种境界:可以静如止水、缓水微澜、行云流水三个词形容。第一种是教师独掌话语权,满堂灌式的课堂;第二种是在满堂问的敲击下,震动出一丝涟漪的课堂;第三种课堂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流程,它如行云“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如流水“随势赋形”不断撞击出美丽的浪花。同样一个知识点,以平铺直述的方式讲解,打造的是波澜不惊的课堂,学生们按部就班的听,也循规蹈矩的记,这样的课堂是静态的、单向的、压抑的,不能呈现师生生命的律动。而如果以幽默的声调和语言去讲解,对于学生的调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种课堂是动态的、开放的、互动的,它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呈现着流动美、生命美和创造美,是激情燃烧的课堂,老师与学生激情飞扬,它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契合新课程精神的“动态生成性教育”。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活跃,教师的语言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我曾经在讲离子共存的问题时,总是强调亚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在酸性的条件下不共存,学生总是记了又忘,每次在做这样的隐含条件的题目时,答对率总是非常低,我在讲评课上总结的时候就格外强调:“要注意题目中是否有隐含的酸性条件,这样的题目最坑人,这样的题目我们把它评为本年度最坑人的题目”,学生们一下子加深了印象,以后在这种类似的题目中,再屡屡强调,几次之后,他们就能瞪大那双慧眼仔细辨别,提高了辨别的能力。也许你不相信,其实学生的热情真的就会因为老师语言上的一点点变化而对课堂产生兴趣,所以,仔细打磨教师的课堂上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要营造不走神的课堂,还需要老师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度。记得外国某教育研究机构曾就老师的视野与学生成绩的关系作过探究,结果表明,在老师扇形视野区里的学生成绩往往优于这个区域之外的同学,这说明什么呢?一句话:关注很重要。要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这是实现普遍关注的前提,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曾看过一篇文章中也提到,要表达出自己对学生的关注也可以采用比如用欣赏、夸奖的手段——找出那些值得夸奖的、值得欣赏的优点,找到他的哪怕是一点点的积极性,一点点的学习的热情;也可以用提问或允许回答问题来表达你的关注——学生需要的是被认可感,是一种被承认的需要;当然也可以采用课下和学生交心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很重视我”,课上的积极性当然也会提高。

避免学生课堂走神最根本的方法,应该是教师要真正地把课堂教学变成艺术,决不能用“满堂灌”“一言堂”。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学,而教师仅仅是引导。因此,教师应该多在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就是在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得来的。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觉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要主动地学,上课走神的现象也会大大减少,从而使学习的效果大大提高。

猜你喜欢

走神教学艺术课堂教学
恭喜你走神了
走神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走神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