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学具之活水,润泽数学新课堂
2014-03-22杜建委
杜建委
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经广泛渗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推动着社会文化的进步。数学课堂是完成数学教育教学内容,达到教育教学目标的主渠道。但是现在的数学课堂注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注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没有数学课堂教学的真正突破,这样怎么可能有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怎么能够更好的建设“自主、互助、学习型”数学新课堂呢!此时数学学具就如一方活水,在教学中直观形象地说明问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那么这方活水究竟是怎样润泽数学新课堂的呢?
运用学具教学,充分发挥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案例一:这是一节小学的数学课,老师问:20克有多重呢?学生回答:不知道。老师随口就说:相当于20个硬币。(此前老师刚刚让学生称过一个硬币的质量大约是1克)老师的回答相当精彩。只可惜是老师说的。如果老师能够继续借助学具,让学生称量出一个20克重的物品,可能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很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一分钟,都是有效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火花和行为规律。这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也是改变不了的。“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运用学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却能激活活的源泉。
案例二: “圆锥的体积” 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利用学具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实验探究。由于学生选择的实验材料不同,有的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有的是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有的是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有的是不等高也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种情境下的课堂气氛活跃,人人动手参与,争先恐后汇报实验结果,从而得出了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利用学具操作,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
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对象主要是经过前人无数次实践总结出来的认识成果——概括化的知识体系 ,抽象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就大大提高了认识的起点,增强了认知的难度。如果让学生从教师的语言、黑板、教师的动作中去接受知识,模仿思维,时间稍长,他们便因单调感到乏味。利用学具操作的直观具体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出一个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思维氛围,有利于学生思维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案例一:在学习《图形的认识》时,学生在认识了各种图形后,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利用手中的“七巧板”学具,充分发挥想象,拼成任意形状的图形。在孩子们的一阵忙碌后,一幅幅新颖别致的图案呈现在我眼前:有漂亮精致的六角亭,有活泼可爱的小金鱼,有细长小巧的小舟……更令我啧啧称奇的有几个孩子互相合作,凑成了一幅内容丰富的画。“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数学课堂上,我们要引导孩子们运用学具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創造性。
运用学具,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1.通过学具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概括分类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里的很多概念,对学生来讲是非常抽象的,学生理解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一些起始概念,往往很难找到与之有适当联系的已知概念作为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学具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教学几何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对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进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得到图形的性质和结论。
2.通过学具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数学逻辑观念,帮助推导抽象的法则和公式。当前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就要彻底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数学教学不只是数学活动结果的教学,而且是数学活动过程的教学。因此,不仅要使学生记住数学的法则和公式,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法则和公式的来源及推导过程,学具操作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如圆的面积公式的教学,要让学生将一个圆剪成尽可能小的等圆心角的扇形 ,然后拼接在一起,在操作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比较,总结概括出圆的面积公式。
3.通过学具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几何知识,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数学里的直观几何,如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时,让学生运用剪拼的“割补”方法,藉以内化为思维中的“割补”方法。学生通过剪、拼、折、摆等动手操作活动,不仅掌握了形体的基本特征和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而且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初步的空间观念。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是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如能恰当地组织学生使用学具,开展实际操作活动,不仅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实践出真知,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过程,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它不但能培养学生具体的操作技能技巧,而且对于学生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才能的发展以及情感的培养、意志的锻炼都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