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促进课堂效益提高
2014-03-22潘安良
潘安良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是处于小学与高中的一个衔接阶段,它对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巩固获得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并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又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核心和前提。本文从当前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教学目标应遵循的原则以及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的策略等方面入手进行了探讨,旨在落实“以学定教”思想,从而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制定;实践
一堂好课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明确目标的课不是好课,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一样,课的一切方面,包括组成部分和阶段都必须服从它。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常常没有自己的思考,往往将教学参考用书上的“教学要求”一抄了之,对课堂教学目标不甚了了,教学活动中自然也就没有了“灵魂”,教学在教学时一旦沉浸在各种教学情境中,教师更是很少想到教学目标的落实,很少在想“我这个教学环节为会么要这样设计,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课堂教学过程中迷失了“方向”,导致教学活动产生偏差或失误。
一、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目标设计缺乏梯度
在设计教案时,教师只了解总目标,没有确定具体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等。
2.目标设计操作性缺乏
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经常用一些含湖不清操作性缺乏的词语,如“让学生懂得”、“培养学生”、“认识到”“体会到”这些词语导致教学效果无法得到較为准确的评价和测量。
3.目标设计主体错位
有些教师习惯自己的行为或感受出发,把自身的行为或准备讲授的内容作为教学目标,忽视学生的行为、情感变化或学习结果。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
因此,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施之前,信息技术教师通常都要熟悉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以及各个章节的具体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也要非常明确地表述出来。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知识,用不同的行为动词作出具体而恰当的描述,严格把握分类的准确性、描述的严密性。
二、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新课改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而这种发展必须落实到每一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上。具体地来说,教学目标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兴趣性原则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前几节课,学生都怀着好奇和兴奋的心情去学习,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和知识程度的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会跟着下降。这时教师应扮演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应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根据学生的情况,删减或补充新的内容如足球、蓝球、滑雪比赛等,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2.实践性原则
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不同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不尽相同,这给教师的课堂教学也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如果讲解的内容比较深,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无法跟上;如果讲解的内容太浅,基础较好的同学就会注意力不集中。遇到这种问题,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尝试分层教学,解决学生参差不齐的情况,加强学生间的合作精神,让对相应部分知识更加了解的学生帮助更多的学生,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激励性原则
初中信息技术课时较少,为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教学观应该与时俱进,深入地讲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社会需求相契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作为主体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步改变学习观念。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创新而言十分重要,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不是将知识强行灌输,要求学生能够真正地脱离课本、脱离教师,主动的寻求知识。
4.平等性原则
对学生的学习来说,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互助、自主的学习环境,并增进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得到学生的支持和配合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还建立起一个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根据新课程标准,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是产生理想教学效果的基础。
三、合理的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
教师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学生的现有基础、各册教材的整体布局,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使每一节的教学活动开展有了方向性,才能在课后检测自己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才能衡量这节课的效益如何。
1.根据学生实际,分层设计教学目标
由于家庭条件、学习环境的不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不尽相同,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农村合并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现有基础知识和技能差距更大。这给教师的课堂教学也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设计目标不仅要适度、恰当,更要体现层次性,根据学生实际,普通性目标全体学生都能“消化得了”,发展性目标让先进生能“吃饱”。
⑴横向分层设计
不同乡镇的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生活习俗都有很大的不同,来自经济比较好的乡镇的同学绝大部分家庭中有电脑,并且可以上网;来自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乡镇的同学,很多家庭都没有电脑。因此,我在七年级入学第一课进行一个前测,测试内容包括:文字测试、创建新文件夹、复制文件、创建两张幻灯片等。然后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分成A、B二级;然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两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其中普通型目标要求全班同学都能完成,发展性目标让B组同学在完成了普通性目标的前提下继续完成。
案例1:七年级上第5课:分类整理信息
任务1:说一说,你身边的“分类整理事件”,它们是按什么来分类的。
让学生从身边去感知日常生活中的分类整理,切身体会分类整理在我们生活中的必要性,也引申到信息技术课堂中资料的分类整理。
A级目标:能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分类1—2种,了解整理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B级目标:能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分类3-4种,谈谈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必要性,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延申到信息技术课堂中资料的分类整理。
任务2:辩一辩,如何判断某个素材是属于哪一种类型呢? 通过小游戏,判断常见文件类型的区分。 A级目标:能掌握判断一种文件类型分类方法。
B级目标:能掌握判斷三种及以上文件类型分类方法。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有效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普通性目标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发展性目标优生能“吃饱”。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⑵纵向分层设计
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状况、学习能力也不一样,社会阅历也不同。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实际设计符合身心发展情况的目标,设计有梯度的教学目标。
案例2:表格的应用和设计专题
1.七年级上第10课:表格的应用
知识与技能:
了解表格的结构与组成,掌握表格在文档中作用。
A级目标能用一种方法正确插入表格、并对表格进行相应的修饰和美化。
B级目标能用不同的方法创建表格,并对表格进行深度修饰和美化。
2.八年级上第12课:用表格为网页布局
知识与技能:
①A级目标自由选择一个插入表格的方法,来设计“网络世界”网站,学会使用“合并单元格和拆分单元格”及给表格设置背景来修饰和美化网站。
B级目标要求用“表格嵌套”或“表格布局”来设计“网络世界”网站,灵活使用“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以及给不同的单元格设置不同的背景来修饰和美化网站
②学生掌握通过表格来归类网页中的内容。
信息技术课堂纵向分层教学的实施,使学生各个学习阶段都能获得一定的知识并逐步提高,增强了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信心。
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科学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新课改提出的人才培养的三个维度,同样也是信息技术课程所需要关注和实施的目标。知识与能力地位处于首位,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二,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是在前一基础上的进一步开发,是学生联系实际体验、感悟知识的过程。情咸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目标之三,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信息技术教育最根本的原则是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对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的体验,可以形成和保持学生的求知欲,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
案例3:七年级上册第15课《公式与函数》
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使用公式与常用函数进行计算。
②学会单元格格式的设置。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处理,体会在excel中用公式或函数计算的方便快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利用Excel做一些简单的计算的过程中能体验到Excel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功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索Excel新用途的兴趣。
经过集体备课,我们觉得对“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做了一下修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小组用计算器计算和运用excel中用公式或函数计算对照,对我国雪灾损失的数据及各方援助的数据处理,体会在excel中用公式或函数计算的方便快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本班期中检测成绩表,让学生自主探究excel中用公式或函数计算的其他功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索Excel新用途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品质;通过对我国雪灾损失的数据统计和各方援助的数据分析,让学生并体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
当然材料也可以选用:奥运会、亚运会、锦标赛等社会热门信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材料知识载体。
三个维度的目标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是一个共同体。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知识与技能是新课程的首要目标,过程与方法,是知识与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目标维度之间的中介物,起着连接和桥梁的作用;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则是起着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目标维度升华与实现的作用。
制订了三维教学目标并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重要的是信息技术教师要真正理解三维目标及意义,怎么来实施、落实,按照新的教学理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自主、探究、合作的过程中来,否则的话,一到课堂就变成教师讲,学生单纯模仿的模式,三维目标并不能实现。
五、后记与思考
现代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开放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时候是没有预设的,我们课堂的教学目标设计再好,学生的一个回答,一个错误,都可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新的情境,因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案的教学目标条条框框,而是准确、及时地捕捉课堂中的信息,及时生成新的课堂教学目标,而不是单纯地按照教案上课。学生在经历、体验或探索活动中,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思考角度的多样性,答案的不唯一性,都是学生创造的生成的教学资源,只要教师注意倾听,就能从学生活动中提炼,生成更具有针对性的、超越预设的教学目标。如果不把握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就不可能有学生充分的发展。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才能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时代性。合理设立教学目标,将帮助教师开启成功课堂之门。
参考文献:
[1] 李琼.浅析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J].家教世界,2012.24
[2] 黄栋.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J].新课程学习(中),2012.10
[3] 刘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及设计方案探析[J].时代教育,2013.02
[4] 梁谦.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信息技术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8
[5] 徐克强主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12
[6] 柳秀梅主编.决定一堂课的关键---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性 2011.04
[7] 张亚洲主编.运用教材策略---江南美术出版社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