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山峡谷之歌 白狼古国与“格萨尔王的兵器库”

2014-03-22刘建生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3期
关键词:古国格萨尔金沙江

刘建生

豪迈的江水自青海玉树一路南下,突破了雀儿山、沙鲁里山、芒康山、云岭等高山阻挡,劈出一条又一条深壑峡谷;

江边“白狼古国”的后裔们,以彪悍好斗而闻名,连乾隆赐给达赖喇嘛的细茶都敢打劫,他们最擅用的武器是出自“格萨尔王兵器库”的白玉藏刀;

奔子栏是民俗风情大舞台,以出“马脚子”而著称。这里的人喜爱刺激的“斗牛”,还有结合力量与激情的“掷石饼”;

从青海玉树的巴塘河口到云南石鼓县的金沙江河段,通常被称为“金沙江上游”——这一段在很长的时间里也被认为是长江之源。金沙江水自青海玉树一路南下,突破了雀儿山、沙鲁里山、芒康山、云岭等高山的阻挡,奔腾的江水咆哮不停,吼出一段雪山与峡谷之歌。

这片流域曾隐藏着一个彪悍的国度:白狼古国。它以出产白玉藏刀闻名全藏——白玉藏刀是格萨尔王麾下骑兵东征西讨的利器,因此,这里又被称为“格萨尔王的兵器库”。流域中还有个被美誉为“金色的沙坝”的奔子栏地区,作为滇藏线的重要驿站,四面八方的“马脚子们”为此带来了不同文化,不管是惊险的斗牛,还是刺激的掷石饼比赛,都让这里随时体现着“龙门客栈”般的豪迈气息……

江水劈峡

中国最壮观的峡江地区

奔腾的通天河流过玉树的巴塘河口,便更名为“金沙江”。在金沙江上游长达965公里的路途中,江水穿越了中国西南地形最复杂的区域——但不管是莽莽的青藏高原,还是山川纵横的横断山区,它都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奔行,将无数高山雪峰劈斩开来,形成了中国最为波澜壮阔的峡江景观。

金沙江跨过青藏高原的东南缘,进入川西高原时,迎面而来的是被称为“大鸟羽翼”的雀儿山。巍峨雄伟的雀儿山主峰海拔6168米,有着“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的说法,桀骜的金沙江则在山中劈出一道“V”形峡谷,飞过一道道险滩急流,视暴雪冻雨为无物。

雀儿山之后是连绵不绝,高耸入云的沙鲁里山。沙鲁里山是金沙江和雅砻江的分水岭,也是四川省境内最长最宽的山系。最高峰格聂峰海拔6224米,日照金山时,山顶光芒两百公里之外都能看见,所以它在藏区神山中又被敬为“第十三女神”。

格聂山也是藏传佛教白教的发祥地,山脚下的冷古寺是藏传佛教最古老的寺庙之一。相传释迦牟尼曾赞叹格聂山为佛教清净修禅的“圣地”,鼎盛时期,格聂山曾云集了20多座寺院,寺中僧人无数。如今寺庙虽大不如前,但藏地高僧想要功德圆满,都必须前来朝拜格聂山,以及到冷谷寺来取经学法。

有趣的是,根据藏区的传说,格聂神山跟西藏阿里的冈仁波齐一样,都“属马”。每逢藏历马年,会有大量的转山朝圣者前来朝圣,他们一步一叩首地拜山,大声诵念石壁上斑驳、密集的经文,以求得神佛的护佑——值得一提的是,格聂山迄今为止仍是处女峰,曾有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瑞士等地的登山队前来攀登,均未成功,这也为圣山平添了一份圣洁和神秘。

隔江和沙鲁里山相对的是芒康山,亿万年前的造山运动让它拔地而起,红色的山体是历经两亿年的岁月见证。在支流多曲河与金沙江的交汇处,还有一个波罗吉荣大峡谷,两岸最宽处约百米,最窄处仅仅两米,落差极大,雄峰夹峙中悬崖万丈,水声震耳欲聋,世界罕见。

冲破三山包围后,金沙江更显气势磅礡,以无可阻挡的势头将云岭山脉切割成西、中、东三段。这片区域雪山连绵,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白马雪山,它是金沙江与澜沧江的分水岭,具有令人目眩神迷的自然景观——纯洁的白雪与蓝色的天空嵌合在一起,雪峰之下是广袤的林海,不同的植物又为山脉点缀上红、黄、绿等颜色,看起来层次分明,颇为壮观。

白马雪山中最震撼人心的,是垭口的经幡和玛尼堆。传说经过白马雪山的垭口时,捡一块石头放到玛尼堆上,并大声诵念六字真经,就可以与神灵交流——这个传说在藏区广泛流传,不少经过垭口的路人都会随手加上一块石头,向神灵祈祷。久而久之,垭口的玛尼堆越来越大,形成了滇藏线上一道奇观,一块块青灰、森黑的石块,记录着无数来往者拜谒雪山的虔诚。

彪悍的“白狼古国”

格萨尔王的兵器库

金沙江在流经岗托的川藏交界处后,很快便进入了民风彪悍的白玉县。在历史上,白玉地区生活着一支被叫做“白狼羌”的羌族,他们勇猛善战,曾经建立过一个强大的羌族部落联盟:白狼古国。根据白玉地区的史料记载,兴盛时的白狼古国,凭借族中勇士英武,曾征服了西南地区的广阔土地,从今天四川甘孜州的理塘、白玉、巴塘一带,一直到南面的香格里拉、丽江一带,再加上昌都、芒康的部分地区,全部属于白狼古国的领土。

唐代吐蕃统一青藏高原后,白狼古国就此消亡,但白狼羌彪悍的习气却流传了下来,让这里的民众依旧好勇斗狠。在清朝的史料中,来自中原的官吏曾这样描述他们:“不服王化,抢劫成性”。1770年,乾隆皇帝为了表示对藏区的慰问,赏赐了大量的名贵细茶,没想到运送的队伍在经过白玉县时,一伙生活在山上的戈巴人冲了下来,极其嚣张地喊着“皇帝是什么?”并杀了押解官兵,抢走全部细茶。这个劫案立即惊动了朝廷,四川总督阿尔泰几度派兵去攻打,结果都铩羽而归,从此这个地区的恶名更加昭彰。

不仅仅是普通百姓,就连贵族也继承了白狼羌勇悍的传统。从这里走出的德格土司家族,聚集了大量精锐武士后,建立起一个独立王国,连王朝中央政府和西藏地府的政令都充耳不闻,史称“萨玛王朝”。

作为藏族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大土司之一,德格土司之所以敢如此嚣张,除了彪悍勇士之外,更因为他手中掌握着的秘密武器——白玉藏刀。白玉地区由于自古争斗频发,素来有着“擅制矛刀”的传统,尤其是白玉县坡河乡所产的藏刀,锋利无匹,堪称利器。据说自松赞干布时期起,这里就开始制作兵器,后来到了格萨尔王时期,这里的藏刀制作得到进一步发展,采用新式土炼法打制的兵器越发锋利,打制出来的藏刀被格萨尔王作为骑兵们的武器,在作战中往往只要一刀就能轻易地劈开敌人。锋利的白玉藏刀帮助格萨尔王赢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也正是从那时起,河坡便有了“格萨尔王的兵器库”之称。endprint

如今的坡河乡,几乎家家都会打制藏刀——藏刀都是制刀匠纯手工一下一下打制而成,他们不用任何磨具和事先画好的样式,光凭着自己的想象,就能把蟠龙、彩云、花枝等图案敲打得栩栩如生。这种制作工序使得藏刀的生产往往耗时日久,也不可能批量生产,因此,许多求刀者常常在当地一住就是数月,只为一把好刀……

金色的沙坝

“中甸的喇嘛丽江婆娘,

奔子栏的马脚子走四方”

金沙江上游的奔子栏镇,是金沙江进入中游前最后一个重镇。奔子栏的藏语意思为“金色的沙坝”,相传吐蕃时期,一位出嫁吐蕃的南诏公主经过这里,被江边的这块坝子(云贵高原对局部平原地区的地理称谓)所吸引,在金色细沙上留下了公主嬉戏玩耍的脚印。后来,这块坝子便被称为“公久子姆子拉”(公主的娱乐之坝),简称“工子拉”,汉字翻译过来就是“奔子栏”。

作为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奔子栏有着辉煌的历史,过去凡是由云南进藏的商队、旅客,都必须经过这里才能到达拉萨。作为古道上的大商埠,奔子栏以出能干的“马脚子”(赶马人)而闻名,

当地民间有民谚:“中甸的喇嘛丽江婆娘,建水的豆腐普洱的茶,奔子栏的马脚子走四方”。这些奔走四方的马脚子们,即使放在中国大环境之下,都是最为出色的——他们懂得天时地利,深谙选路宿营,通晓各族语言,辨识骡马性情,不仅能支帐做饭、砍柴生火,更能上驮下卸、钉掌修掌,甚至医人医畜,传说当年最麻溜儿的马脚子,一个人能赶着9匹骡马,一路翻山越岭到西藏。

人说,有了马脚子,才有了奔子栏的繁荣,而马脚子们奔波四方,不仅给奔子栏带来了繁荣的经济,也带来了不同的文化,让奔子栏成为了一个民俗风情荟萃的地方。

这里的女人们有着独特的穿着特点:她们头上会缠上大包头(普米族穿着),前边却插上手工打制的藏银饰物或色彩鲜艳的绢布假花枝(藏族穿着),上身的土布衬衫外会套着粗犷豪迈的夹袄(蒙古族穿着),下身却又可能会穿着百褶裙(彝族穿着)——各族风格的服饰都有可能会出现在她们身上。

和无拘无束、能歌善舞的女人们不同,奔子栏的男人们或许是由于奔走四方,他们更喜爱的是刺激运动——比如斗牛。自古以来,奔子栏就有着秋后斗牛的习俗。每当举行斗牛比赛,相邻区县的斗牛士就会带着最强壮的公牛来到这里,让它们展开厮杀,随着长毛公牛奋蹄杀戮,扬起的尘土一时弥漫整个沙坝……

除了斗牛外,还有一项活动叫掷石饼。作为奔子栏特有的民间体育项目,参加掷石饼比赛的,是奔子栏镇9个村里选拔出来的大力士,石饼的重量远远超过奥运会项目上的铁饼,重达10公斤。参加比赛的选手先后出场,后面掷的人必须打中前一名选手丢出的石饼——比赛不仅测试力量,也考验技巧……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国格萨尔金沙江
我是金沙江
神秘古国的传说
记忆之谜
穿越千年 寻找梦中的高棉古国
第八章 神秘的古国传说
北渡金沙江
藏族《格萨尔》与土族《格萨尔》诞生部的比较研究
《格萨尔》说唱有望实现语音自动识别
金沙江上游首座电站
精美的古国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