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院校舞蹈互动式教学模式探讨

2014-03-22丹缨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互动式舞蹈院校

丹缨

高校舞蹈教学的开展,注重技能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强化自我肢体协调能力,促进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的共同提升。当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突出了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与技巧性,这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密切相关。在这一教学模式的指导下,高校舞蹈教学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从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出发,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而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促进舞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显著提升。

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互动式教学模式实施策略高职院校舞蹈教学除了强调教学内容自身的技巧性之外,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体现也尤为重视。无论是舞蹈教学中的基本功训练还是必要的排练表演,都应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存在,在保证院校自身的教学发展之外,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舞蹈艺术人才。在教学模式的选择方面,传统的言传身教法,显然已经难以适应当前舞蹈教学的发展需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引入活化了舞蹈教学的氛围,采用人性化的教学方法,密切了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得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一、互动式舞蹈教学模式在高职舞蹈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以往高职院校在进行舞蹈教学模式的选择时,往往过分突出了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利用言传身教的方法来分解舞蹈动作的讲解,在动作示范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灌输的目的。而学生的作用则仅仅局限于观察和模仿,自主学习的意识被严重压制。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引入,从学生的课堂主体性特征出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力求将教学内容的设置切实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从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舞蹈教学中的开展状况来看,其实施过程有着自身不可忽视的必然性。

1.互动式舞蹈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

对于高校舞蹈教学来说,基本功的训练是极其重要的,然而这一训练过程也相对比较枯燥和乏味。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融入,使舞蹈训练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帮助学生形成了超强的毅力。更重要的是,这一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团队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2.互动式舞蹈教学模式是学生审美意识不断完善的过程

舞蹈教学的开展,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在肢体协调性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坚毅、顽强、乐观性格的形成。互动式教学模式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调整心理状态的同时加强对舞蹈教学的感知。

3.互动式舞蹈教学模式凸显了学生的个性和气质

个性与气质的展现,是舞蹈教学中学生肢体训练的根本目的所在,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关键环节。个性与气质所代表的是学生的自我内在修养,而互动式教学模式正是从舞蹈习惯等多个角度,使学生的形体动作更富美感,柔韧性与协调性更加突出。

4.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舞蹈教学方法的有效补充

传统舞蹈教学中,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仅仅是传授学生基本的舞蹈训练技巧,这样的舞蹈动作不免缺少了必要的灵活性,形体动作比较僵硬,一些动作训练之外的舞蹈内涵学生难以领悟。而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已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融合创新,优化了舞蹈教学的效果。

二、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突出了教师的课堂指导功能,在舞蹈动作训练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思维核心训练效果,是当前高校舞蹈艺术教学开展的主流趋势。此外,互动式教学模式还注重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这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大有裨益。在和谐有序的学习氛围中,能够促进教学主体的兴趣激发,形成有效的教学共振,从根本上提升高校舞蹈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互动式教学建立在良好学习策略的形成过程中,在充分融入情感因素的同时,也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的舞蹈潜能,提高学生对于舞蹈的理解与感知能力。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可概括为:

1.注重互动式教学模式课堂节奏的有效调整

互动式舞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基本的教学目标出发,让学生切实感受舞蹈教学的巨大魅力,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适当调整课堂教学的节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的讲授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节奏调整并非随意而为,而应该在具体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进行有效调整。

2.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效果取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舞蹈教材的选择上,教师也应考虑到教材本身的适用性和开放性,与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相吻合。此外,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也是教材选择时需要注意的内容,进而体现出互动式舞蹈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3.重视互动式舞蹈教学模式中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互动式舞蹈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平等互助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必要的舞蹈实践,提升自我形体动作的协调性与柔韧性。教师自身也应积极聆听学生的想法,共同提升舞蹈教学的实施效果。

4.教师应注意在互动式舞蹈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

传统教学方式仅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累积,对于教学实践部分涉及不多。过分强调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对于学生舞蹈兴趣的激发显然不利。互动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相关的游戏教学或是表演教学环节,灵活处理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舞蹈热情。

三、结语

当前形势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成为了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的主要发展趋势,这是对高校舞蹈课程教学的有效改革,也是适应社会人才培养需求的必然选择。这一时期的高校舞蹈艺术教育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我艺术教学理念,更新舞蹈教学方法,体现新时期高校舞蹈教学的时代气息与文化特色。互动式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促进了学生舞蹈艺术的全面发展,是提升学生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的有效路径。注重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的自我体验与感知,鼓励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发展,是互动式教学模式开展的核心要义,也是突出学生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一种表现。

参考文献:

[1]张玉梅.论普通高校舞蹈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02).

[2]宋晓敏.高职院校舞蹈教学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

[3]程家跃.多元化教学手段在高师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圈,2007,(07).endprint

猜你喜欢

互动式舞蹈院校
学舞蹈的男孩子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我和舞蹈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如何打造自主互动式高中语文课堂
互动式设计模式研究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