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化语文教学实践探索
2014-03-22狄海燕
狄海燕
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学习、去发现、去探索,去推论。为此,我们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因为仅仅靠自己精彩的讲解并不能呈现五彩缤纷的春天,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让他们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呈现出万紫千红的春天,即实现最优化的教学过程。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优化课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
预习,即课前的自学。指在教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初步理解内容,是上课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
预习能给接着要上的新课打好基础,有助于提高听课效率。一项调查显示:在初中学生中,经常预习的学生的平均成绩要高于不做预习的学生的平均成绩,而且差异显著。有的同学课前不预习,上课时才匆匆打开课本,对新课内容一无所知,听课完全处于一种盲目被动的状态,听天由命,一节课下来有的听懂了,有的似懂非懂,有的甚至就是听天书。而有的同学听课是有备而来的,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对所学新课做到了心中有数,听起课来如鱼得水。
语文课的预习,我一般要求学生预习以下内容:了解课文的大意;提前落实基础知识,如,积累雅词佳句,剖析重要的语段,提炼文章的中心;提出自己的问题。预习方法:三遍读书法,第一遍默读,画出字词,理解词义;第二遍朗读,思考文章内容,主要写了什么?第三遍朗读,理解好词好句的含义。预习要求:圈点标注,需要查资料尽可能动手去查。“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积累资料,特别是能够加深理解,透彻把握书中精髓。刚开始,学生预习有些吃力,花费的时间稍长一些,但是,慢慢地,学生预习的速度快了,效果也越来越好了。由于扎实的预习,学生有了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
二、优化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雄鹰,要给它翱翔的天空,否则永远成不了雄鹰;骏马,要给它驰骋的大地,否则永远成不了骏马。课堂,就是学生翱翔的天空,驰骋的大地。所以,我们的课堂一定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我们在课堂上一定要善于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乐于钻研问题。为此,我把我在备课中遇到的疑问,比如,《狱中书简》中写道:“夜莺啼叫得像是一只清脆的银铃……它的歌声在那时而铅灰,时而艳紫的天空的烘托下像一道灿烂的银光在闪闪辉耀。”运用比喻和通感的手法,尤其通感,将听觉转化为视觉形象,给人鲜明豁亮的深刻印象。为什么可以这样形容?再如,《绞刑架下的报告》结尾“一个美丽而温润的春夜”应如何理解?又如《唐雎不辱使命》最后写道:“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秦王贵为一国之君,他对唐雎的道歉是发自内心的吗?……经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学生们大多能从课文中提出不少问题:有的学生在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提出了《与朱元思书》是一封书信,为什么重在写景;有的学生在读李辉的《梁思成的故事》时,就“一声感叹,世人谁能深深体味?”一句怎样读提出了疑问,这句话该用怎样的语调读,才能准确传达出梁思成的复杂心情?
所以,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有效的课,成功的课。
三、优化课后复习,事半功倍
有些同学在课堂上听课很认真,但是下课就把课本扔在一边,不再理会。这种习惯很不好。课堂上学过的内容要及时复习,最好是当天学的内容当天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先快后慢规律告诉我们,新学的知识在两三天后遗忘最多,时间久了,再复习要花很多工夫,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及时复习。我们学过新知识后,要“趁热打铁”,抓紧时间及时复习、巩固,才能不断强化已经建立起来的神经联系。因此,当天课堂上学过的新知识,除了该堂课上学过的新知识,当天课后还要及时再复习,绝不能只把老师布置的书写作业做完了事,应看看书,理一理知识的脉络,该背的要背,该写的要写,该想的要想。只有有效的复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尝试回忆”的方法进行复习,即课后让学生独立地把老师上课的内容回想一遍。自己不懂的问题,一定在第一时间内寻求他人的帮助,使心中的疑惑及时消除,尽可能做到日日清。当堂的内容复习掌握了以后再通过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自己选择的习题对自己进行检测,加深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最优化语文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使得百花齐放春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