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两种人工育幼方式比较
2014-03-22程晓明由玉岩刘学锋张金国
程晓明, 由玉岩, 刘学锋, 马 骏, 宁 宇, 张金国
(北京动物园, 北京 100044)
随着中国对野生动物就地保护工作的重视与不断深入,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种群发展已成为未来研究重点。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随着野生动物繁殖工作的大力展开,野生动物人工育幼成活的报道逐渐增多,如北极熊、华南虎、环尾狐猴、猎豹、大熊猫、豚鹿、山魈等[1-8]的人工育幼工作。北京动物园自1992年开始,先后成功开展大熊猫[9]、黑猩猩、黑叶猴、金丝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的人工育幼,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恢复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雪豹(Pantherauncia)属食肉目,猫科,雪豹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10]。中国主要分布于甘肃、内蒙古、青海、四川,新疆,西藏、云南等地[11]。见于海拔3000~4500 m,有时高达5500 m。喜悬崖峭壁、岩石裸露和断裂地形,且地形坡度超过40°。常在草地、草原、高山、干旱灌丛等地活动,多以岩羊、北山羊、鼠兔、旱獭和雉鸡类为食,偶食植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很难繁殖,且幼年雪豹的人工育幼难度大、成活率低。目前,雪豹野外种群数量正呈现急剧下降趋势[10],为了进一步开展对该物种的保护工作,本研究针对雪豹幼崽的人工育幼及其生长发育规律开展研究,以期为其种群恢复和野外放归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北京动物园针对自繁的6只雪豹幼崽分别进行全人工,人工-狗乳交替哺育的方式进行育幼。
表1 雪豹幼崽基本情况
1.2 人工育幼设备
针对雪豹幼崽体形特点,采用体积1 m3的木箱,两侧配有铁网窗,单侧开门,不附铺垫物,幼仔睡觉时用毛巾铺垫。采用箱顶8个40 W灯泡作为热源。以各种型号奶瓶,奶嘴和盆为喂奶器具;以电子天平、烧杯、搅拌器、盘、杯等器具配置人工乳。以杯、盘、脱脂棉、毛巾等作为排便器。辅助设备包括冰箱,洗衣机,空调,烘干箱,消毒柜等。
1.3 育幼环境控制
育幼箱内每天清洗通风,每周以高效碘擦洗消毒2~3次;隔日进行紫外灯照射消毒,每次20 min[4]。喂奶器具、玻璃器具用消毒柜高温消毒,橡胶或塑料制品用臭氧消毒。使用温湿度计对育幼箱内和环境温湿度进行监测。
1.4 研究方法
1.4.1 雪豹幼崽生长发育及体温监测
使用台秤(工字牌)和温度计对每日体重、体温进行测量。体温于21:00—22:00时测量腋下体温。
1.4.2 雪豹幼崽的哺育方式
雪豹幼崽断奶前,采用两种哺育方式,即全人工(表2)及人工-狗乳交替哺育的方式(表3)。
表2 雪豹幼崽不同生长阶段全人工哺育配方(只·日)
人工乳配制比例为(奶粉+蛋黄)∶水=1∶5
表3 人工-狗乳交替哺育中人工哺育配方(只·日)
人工乳配制比例为(奶粉+蛋黄)∶水=1∶5
表4 雪豹幼崽不同生长阶段人工及狗乳交替哺喂量(只·日)
1.4.3 雪豹幼崽代谢监测
每日对幼崽排便量(mL)、排尿频次和排泄量(g)进行监测和统计。排便量以电子称测量,以针管吸取尿液后以量筒进行测量排尿量。
1.5 数据分析
使用SPSS19.0软件对育幼箱、育幼室的相对温湿度,幼崽呼吸频率、体温、营养摄入量与体重进行Spearson相关性分析;用卡方检验对各日龄不同哺育方式下的体重进行比较。显著性水平P=0.05,极显著性水平P=0.01。并对生长发育、体温变化及代谢参数进行拟合。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境温湿度控制与幼仔表现
通过对育幼箱和育幼室内温湿度变化情况及幼崽呼吸频率的监测(表5)表明,呼吸频率随周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波动,并于9周后呼吸频率接近成年雪豹。
2.2 雪豹幼崽生长发育、体温变化情况
生长发育及体温变化参数进行拟合后,幼崽体重0~87日龄呈直线增长趋势(图1-A);体温呈逐渐下降趋势,并于50日龄后趋于稳定(图1-B)。
表5 人工育幼环境与幼仔情况
图1雪豹幼崽生长发育(A)、体温变化(B),日常代谢情况(C,D)
Fig 1 Snow leopard cub growth (A), body temperature changes (B) and daily metabolism (C and D)
2.3 雪豹幼崽生长发育过程的代谢情况
通过对雪豹幼崽的监测结果表明,排便和排尿量均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图1-C,图1-D),并于70日龄增长量趋缓。
2.4 雪豹幼崽不同哺育方式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幼崽各日龄体重(图2)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各日龄体重均呈现出显著差异(P<0.01)。
图2 全人工与人工-狗乳交替哺育雪豹幼崽平均体重变化
2.5 雪豹幼崽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S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育幼箱内温度,幼崽体温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t=0.726,P=0.017;t=0.640,P=0.046),体温与幼崽的呼吸频率,进食量分别呈现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t=0.846,P=0.02;t=0.720,P=0.019),而与湿度不相关(t=0.482,P=0.521)。
3 讨论
3.1 人工哺育条件下影响雪豹生长发育的因素
雪豹是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耐寒动物,长期以来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相应的特性。易地饲养时,雪豹对环境的差异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幅度有限,在极大的环境差异下,雪豹不能健康生活和繁殖。雪豹有跳跃运动的习性,空间范围对雪豹非常重要,尤其是立体空间和山石可以模拟野生环境。因此,雪豹较大的活动空间,可使其运动量增大,对雪豹的发情、交配、妊娠、产仔都有明显的益处。
通过对两种哺育方式的比较结果表明,雪豹幼崽的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差异,且人工-狗乳交替哺育的方式下,幼豹的生长发育情况更接近于自然生长。因此,使用狗乳哺育幼豹时,其生长发育方面是全人工哺育所不可取代的。幼豹采用狗乳哺育的方法虽然不能完全代替母豹乳液中所含的物质,但较全人工哺育的幼豹而言,确可以提供其相对丰富的营养物质。此外,育幼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育幼箱内温度和幼崽自身体温,以保证幼崽的体重增长;同时,适宜的进食量对幼崽体温的维持和呼吸频率的稳定都起了重要作用。
3.2 饲料转换时机选择及微量元素在幼兽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饲料转换时机决定了人工育幼的成败。随着幼兽日龄增加,体内消化酶逐渐发生变化。实际工作中往往通过经验和行为变化来确定饲料转换的时机。随着幼豹不断生长,各阶段的营养配比量均应有所不同。通过不断摸索,确定在50~60日龄后对饲料进行转换,在此期间,幼豹更加需要钙质补充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加大钙饲喂量和补充肉类来保障幼豹骨骼的生长发育。适时改变食物量和食物种类,对幼兽消化道的适应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从人工乳配方,环境控制,饲喂手法等方面,形成完善的人工育幼技术规范。
奶粉中缺乏很多雪豹母乳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在人工育幼过程中进行适当添加十分重要。在雪豹全人工哺育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胎毛的转换,弥补人工乳中胱氨酸量的不足,按比例在人工乳中添加各种微量元素,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与俞锦华[4]对猎豹幼崽人工育幼的研究结果相比,雪豹幼崽出生时的平均体重(497 g)虽较猎豹低(519 g),但从发育情况来看,在本研究中两种方式哺育下的雪豹幼崽生长发育均更快些(30日龄、60日龄和90日龄雪豹平均体重分别为1891 g,3060 g和4780 g;猎豹平均体重分别为1534 g,2770 g和6398 g[4])。这可能由于雪豹育幼与猎豹育幼[4]时采用的营养配比有所不同,在奶粉和狗乳和各类维生素供给之外,还提供了胱氨酸,胱氨酸不仅能促进细胞氧化还原功能,使肝脏功能旺盛,还能中和毒素、促进细胞增生、阻止病原菌发育,这对雪豹幼崽的生长发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全人工哺育过程中,雪豹幼仔曾出现因增重过速而产生的四肢呈O型,支撑躯体困难的现象。因此,应对幼兽进食量加以控制,并适当调整鱼肝油的摄入量,增加日光浴的时间以促进其骨骼发育。当幼豹出现后肢运动障碍时,多为钙吸收不良,这可能与人工饲料成分和光照有关,应注意改进饲料配方,定期、定时照射紫外线灯 。
3.3 呛奶的处理
呛奶是造成幼豹异物性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不及时很容易致死。如发现幼豹拒食或含奶不咽,食速过快,鼻孔喷出奶泡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饲喂,此类现象可能因其过饱或过饿引起,这时应适当调整饲喂计划,如人工乳配方,饲喂频率和饲喂量等,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韩晶晶, 宋 月. 北极熊的人工育幼[J].中国畜业种业, 2013, 9(6):53-52.
[2]刘兆阳, 王星卓, 李茂平, 等.华南虎的人工育幼[J]. 野生动物, 2012, 33(5):251-253.
[3]张宪义. 环尾狐猴的饲养繁殖与人工育幼技术[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 32(4):54-55.
[4]俞锦华.人工育幼对幼猎豹生长发育的影响[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3, 1:20-22.
[5]刘定震,张贵权,魏荣平, 等.圈养大熊猫幼仔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37(3):396-401.
[6]余建秋, 吴孔菊, 李洪文, 等.人工育幼豚鹿幼仔的生长发育规律初步研究[J]. 四川动物, 2009, 28(3):430-428.
[7]邓家波, 吴孔菊, 王 强, 等.山魈初生幼仔人工育幼[J]. 四川动物, 2006, 25(4): 878-880.
[8]李德生, 张和民, 张贵权. 卧龙大熊猫人工育幼技术的研究进展[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2, 8(2):179-183.
[9]刘维新.全人工哺育大熊猫出生兽的研究[C]//成都国际大熊猫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成都: 四川科技出版社, 1994.
[10]IUCN.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EB//OL]. Version 2012. 2. www. iucnredli. org, 2012.
[11]Andrew T S, 谢 炎.中国兽类野外手册[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9.
[12]侯启明. 雪豹的繁殖和全人工哺育[C]//中国动物园论文集(第4辑). 上海: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