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体育教师对EIM理念运动处方教学的认知现状研究——以安徽省4所医学院校为例
2014-03-22朱二刚杜天华
朱二刚,杜天华
(皖南医学院体育教研室,安徽芜湖 241002)
“Exercise is Medicine(EIM)”理念主张正确使用运动处方来促进运动和体力活动,进而促进健康.教育部前学部委员林笑峰教授指出:研究、学习和普及健身运动处方,是我国学校体育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医学院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医学生体质健康教育,而且是医学生专业教育[1].本文以安徽省医学院校体育课程结构为切入点,对安徽省医学院校体育教师对EIM理念运动处方教学的认知与开发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安徽省医学院校开展EIM理念运动处方教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促进安徽省医学院校体育教育改革,努力探索出一条“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之路,进而为EIM理念在社会的普及和开展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方法.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医学院校体育教师对EIM理念运动处方教学的认知现状为研究对象,选择4所本科医学院校(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蚌埠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进行问卷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统计数据库等查阅了国内外关于“体医结合”的研究论文,并通过本校及本市图书馆查阅了有关运动处方方面有关著作.在此基础上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并根据本研究的特定指向性对所阅读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借鉴.
1.2.2 问卷调查法
针对体育教师的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到医学院校体育教师运动专项构成、体育课程结构、体育教师对EIM理念运动处方教学的认知现状、EIM理念运动处方教学的影响因素等;四所院校共发放调查问卷84份,收回84份问卷,回收率达100%.
1.2.3 访谈法
实地考察四所医学院校体育课程结构现状,观察其对EIM理念实际运用情况;为取得真实的资料和信息,与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
1.2.4 数据统计分析
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EIM理念的概念
2007年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和美国医学会(AMA)共同发起了以增加体力活动和适当运动促进健康为目标的“Exercise isMedicine(简称EIM)”项目[2].EIM的核心思想是“人体可从运动中大量获益,要正确制定和使用运动处方”.7年来,EIM已经对全球多个国家的政府、学会、医学院校及医疗机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2 EIM理念运动处方教学在医学院校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校图书馆,中国期刊网及各类医学、体育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和收集,发现只有少数学者针对基于EIM理念在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如:国伟等指出现阶段医学院校需建立“体医结合”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3];刘杰提出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应走和医学知识相结合的道路,以体育保健为教学目标的龙头,培养学生双处方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4];杜世全等则认为,我国医学院校原有体育教学模式不利于医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应开设健身处方教学,适应社会对医疗服务、康复治疗、保健预防和健康教育的需要[5].EIM理念体育教学融合了高等医学教育特点,体现了高等医学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是适合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的健身模式,但针对“体医结合”的文章多从理论的角度进行论证,或是阐述医学院校医体结合思想的重要性,或是建议对医学院校现有体育课程模式进行重新建构,缺乏理论支撑和实践性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丰富.
2.3 安徽省医学院校体育课的内容结构
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政策的放宽,医学院校残障、疾病学生群体数量不断增加.教体艺[2002]13号第十条规定:“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表1 四所医学院校体育课的内容结构
表1显示,四所医学院校在体育课的内容结构上一般采用3种形式:大一基础理论课、大二体育选修课、体育保健课.但遗憾的是,走访调查显示,基础理论课和体育选修课仍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即使上课不认真,平时不训练,也能获得高分,而体质较弱的学生虽然学习很努力,却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不能取得好成绩,甚至不及格;体育保健课虽在四所医学院校均有开设,但由于对知识面要求较高、操作和管理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及评价的选取上都十分简单、流于形式,忽略了医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未来职业特点,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基础上,给病人开具健身、康复、保健等运动处方,进而指导患者恢复身体健康.
2.4 安徽省医学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运动专项构成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见表2),安徽省医学院校体育教师的运动专项以球类、田径和武术项目居多.据分析,受中国传统的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学校的体育教学观念没有与时俱进,加之安徽省大学生运动会项目设置主要集中在田径和球类,并且球类运动的趣味性比其他体育项目强,课堂教学更易操作,因此出于完成繁重教学任务的考虑,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倾向于选择田径和球类专业的体育教师,而在分配教学任务时,部门通常将教师的专项作为课程计划的主要参考标准,体育教师也往往选择自己专项或与专项密切相关的体育教学内容.
表2 体育教师的运动专项构成情况(N =84)
2.5 安徽省医学院校体育教师对EIM理念重要性的认知情况
医学院校体育教师对EIM理念重要性的认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运动处方教学的态度与选择,进而直接影响到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整体培养规格.如图1所示:安徽省大部分体育教师认可EIM理念下运动处方教学在医学院校开展的重要性.认为“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占84.6%,认为“不太重要”和“不重要”的分别仅占10.7%和4.8%.
图 1 体育教师对EIM运动处方重要性的认知情况
图 2 体育教师对EIM运动处方教学的实际运用情况
同时,体育教师对EIM理念运动处方教学的实际运用情况表明,体育教师对运动处方制定流程完全可以熟练运用的仅占6.0%,基本可以单独运用的占19.0%,在外界帮助下能够运用的占66.7%,认为即使有帮助也不能运用的占8.3%(见图2).但可喜的是,从整体上看,医学院校体育教师认为自己可以或者在帮助下能够完成EIM理念运动处方教学的占91.7%,这也为将来安徽省医学院校进行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6 安徽省医学院校体育教师对运动处方知识的认知情况
体育教师对EIM理念运动处方的认知和理解程度,直接关系着运动处方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开发,是影响运动处方体育课程开展的重要因素.从图3得知,安徽省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师,对EIM理念下运动处方的种类、目的、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等根本不了解的占16.7%,不太了解的占54.8%,基本了解的占19.0%,非常熟悉的占9.5%.可见,安徽省医学院校多数体育教师对“体医结合”相关知识虽有积累,但是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通过对体育主管部门的走访调查,尝试分析原因如下:虽然医学院校将复合应用型人才作为最终目标,但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在执行的过程中,多是从医学的角度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没有考虑到体育课开展运动处方教学对医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体育教师虽然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再学习能力,但是由于学校缺乏对EIM理念运动处方体育教学的支持,导致了体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缺乏积极性,不主动学习交叉学科知识,因而不能很好地满足医学生的特殊体育需求[6].
2.7 安徽省医学院校体育教师对开展EIM理念教学的态度
体育教师对开展EIM理念教学的态度,在运动处方体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4表明:60.7%的体育教师非常愿意或者比较愿意在医学院校开展EIM理念的运动处方教学,他们认为运动处方教学将学生的体育课程和职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能够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发挥出体育课最大的价值;29.8%的体育教师选择“一般”,据调查,这部分体育教师认为运动处方教学离不开学校和主管部门的支持,如果有相关的政策和规定,他们会根据各自的专业进行运动处方相关知识的拓展,进而保证教学效果.另外,也有9.5%的体育教师不愿意进行运动处方教学,这部分教师认为目前的体育教学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运动处方的教学需要很多外部条件,教师在进行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时,不仅要向专业医学教师请教,更要查找与自己专业不符的教材或资料,这势必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于是他们宁愿安于现状,而不愿意进行运动处方教学的尝试.
图 3 体育教师对EIM运动处方知识的认知情况
图 4 体育教师对EIM理念运动处方教学的态度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安徽省医学院校体育教师的运动专项以球类、田径类、武术类等户外项目为主,缺少与运动医学相关的专业;同时,安徽省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特色不明显,教学内容没能将体育和医学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教学方法及评价相对简单、流于形式,忽略了医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未来职业特点;体育课程开设年限相对较短,学生的课程选择及锻炼时间缺乏延续性.
(2)安徽省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师认可EIM理念下运动处方重要性的占84.6%;91.7%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可以进行EIM理念运动处方教学,这为将来安徽省医学院校进行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安徽省医学院校60.7%的体育教师“非常愿意”或者“比较愿意”在医学院校开展EIM理念的运动处方教学,认可将体育与学生未来的职业紧密联系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发挥出体育课程最大的价值.
3.2 建议
(1)医学院校应根据学生专业性质的不同,将体育课程开设年限提高至3~4年,以此增强学生项目选择的延续性,进而充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教学整体效果;在体育课程设置上要紧密结合医学特色,发挥学科优势,提高医疗体育选修课的质量,使医学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能够开出治病的处方,同时还能够给病人开出健身和康复的锻炼处方[7].
(2)医学院校应加大“医体结合”高层次体育人才的引进力度,在政策上对EIM理念相契合的体育教学改革予以支持,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以期建立长期稳定良好的开展氛围;完善在职体育教师培训机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理论和实践并重,鼓励他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强对体育与医学的交叉科学研究.
(3)医学院校应将EIM理念和学校体育、健康教育、职业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形成多学科、多部门、多途径综合干预的良好体育支持环境,确保EIM理念运动处方在教学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有效开展.
[1]雷亮.对医学院校体育教育注重“医体结合”的思考[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8):1112-1113.
[2]王正珍,冯炜权,任弘,等.Exercise is Medicine——健身新理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1):1-4.
[3]国伟,周利.某医学院校开设医疗体育课程必要性探析[J].医学与社会,2009,22(12):63-65.
[4]刘杰.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目标取向及教学切入点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542-544.
[5]杜世全,谢陶.特色办学背景下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新模式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6):73-75.
[6]茹佳佳.高等医学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开发[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1.
[7]王红雨,杨毅.高等医学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J].体育科研,2009,30(6):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