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马洲水道演变特点与丙寅洲守护方案研究

2014-03-22赵志舟高辰龙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主槽大马水道

赵志舟,彭 凯,高辰龙,曾 涛,徐 锐

(1.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重庆 400074; 2.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 重庆 401147)

大马洲水道为长江中游著名的重点碍航浅水道,近年来受三峡水库运行及上游监利水道河势演变的影响,水道深泓摆动幅度较大,并导致较长岸线形成崩退的陡坎形态。为满足航道条件要求,并抑制大马洲水道目前尚且较好的滩槽格局向不利方向变化的趋势,拟实施大马洲水道航道整治工程。护岸工程范围与护底排长度是工程设计的重点[1-2],有必要对丙寅洲水道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并通过河工模型优化护底排长度。通常,一般的护岸工程多守护至滩顶,但丙寅洲上段横向分布有外滩与高滩两个滩面平均高差约2.5 m、高程不连续的滩面,滩面上水流条件、植被覆盖情况差异明显,低滩滩面是否需要守护以及采用何种守护措施是设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以往的滩面守护方案研究多针对高程较低的边滩或心滩[3-4],因此必须对丙寅洲河漫滩护岸与滩面的衔接位置及滩面的守护措施进行研究。

1 河段概况

1.1 河势特征

图1 窑监-砖桥河段2010年河势Fig.1 River regime of Yaojian-Zhuanqiao reach in the Yangtze River in 2010

窑监-砖桥河段位于长江中游的下荆江河段。上游窑监河段属两头窄中间宽的弯曲分汊型河段,下游大马洲水道、砖桥水道为单式弯曲河段(见图1)。大马洲河段与监利河段并称为窑监大河段,监利水道江心乌龟洲将河道分为左右两汊,目前右汊乌龟夹分流比稳定在90%左右,但分汊口门及乌龟夹内滩槽形势很不稳定,并引起下游大马洲水道深泓摆动、滩槽形态调整。

大马洲-砖桥河段中枯水平面形态由两个平顺衔接的反“S”型组成,分别为大马洲水道和砖桥水道。上游“S”河段弯曲度较小但顺直段相对较长,下游“S”河段弯曲度较大。右岸中上段为丙寅洲大边滩,上起监利右汊出口右岸顺尖村,经天字一号至徐家档;进口左岸有太和岭矶头突入江心,太和岭至窑湾再至集成一带为大马洲边滩。丙寅洲与大马洲两边滩演变剧烈,对航道条件影响明显。砖桥水道岸线相对顺直,左岸有加固护岸,右岸为较稳定的土质陡坡,只在枯水期上下两弯道凸岸出露小面积边滩。

大马洲水道进口太和岭处中枯水期河宽约750 m,砖桥水道进口约800 m,河道横断面为“V”型;大马洲中间段河宽约1 000 m,断面呈“W”型,有心滩存在。

1.2 丙寅洲河漫滩特征

横岭对岸丙寅洲上游河漫滩滩面坡顶高程范围为27.8~31.2 m,该段护岸长约1.6 km,典型横断面见图2(a),临近江心侧为滩面高程相对较低(27.8~29.5 m)、宽度约80 m的低滩,前缘坡高约5 m;高滩滩面高程为30.5~31.2 m,低滩与高低滩面间浪坎高约1 m。

横岭以下丙寅洲低滩滩面逐渐升高与高滩平,河漫滩滩面坡顶高程约30.2~32.0 m,前缘陡坎接近10 m,典型横断面见图2(b)。该段护岸长约1.9 km,崩退较严重,以条崩为主,后缘崩高1~2 m,条宽0.5~1.0 m,年崩退约5~10 m。

(a) 上游段典型断面 (b) 中下段典型断面图2 丙寅洲河漫滩横断面Fig.2 Cross-sections of the Bingyinzhou floodplain

低滩平滩流量接近20 000 m3/s,2007年监利站大于此流量的天数为56 d;高滩平滩流量约28 900 m3/s,2007年监利站大于此流量的天数为18 d。低滩上流速明显大于高滩,部分区域流速大于2.0 m/s。低滩滩面上也有植被覆盖,但汛期经过长期浸泡,植物枯萎。

1.3 水文、泥沙

三峡水库蓄水前,本水道水沙年内分配不均匀,来水来沙主要集中在汛期(5—10月),最大流量出现在主汛期7—9月,占全年的45.36%,其中以7月份最大,占全年的16.72%,最小流量出现在12月至次年3月,以2月水量最小,仅占全年的2.75%;沙量年内分配与水量分配规律相似,汛期沙量占全年的90.32%,最大来沙量发生在7月份,占全年的27.09%,最小出现在2月份,占全年的0.66%。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除2006年特殊水文年以外,监利站的来水量变化不大;但来水过程有所改变,10月份水库蓄水时出库流量陡减;1—4月份下泄流量增大,而6—9月份水库基本处于敞泄状态,流量与建库前相比基本不变。来沙量大幅度减少,蓄水前监利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063 kg/m3,2003—2010年平均含沙量为0.247 kg/m3,下泄水流挟沙将长期处于次饱和状态。

1.4 河床组成

该河段河床主要由粉质黏土、砂黏土和细砂组成,卵石层在床面以下埋藏较深,河床表层床沙中值粒径0.10~0. 22 mm。三峡水库运行期,监利站床沙组成随着河道冲淤变化呈粗化现象,河床质中值粒径由2003年的0.154 mm变化至2008年的0.238 mm。丙寅洲滩面为厚度10.1~15.0 m的松散~稍密粉细砂,容许承载力f=110 kPa,下部为中密粉细砂,滩面表层仅覆盖薄层粉质黏土,其d50为0.044 mm。

2 河床演变

2.1 历史演变

2.1.1窑监水道 窑监水道1945年已基本形成了近期弯曲分汊的河势,演变主要特征为主支汊的周期性易位。演变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5]:①1945—1971年,左汊稳定发展,右汊淤积衰退,乌龟洲与右岸相连形成完整的凸岸边滩,河道基本上呈现单一弯道型态;②1971—1975年,1971年汛后左岸上边滩下移,与乌龟洲头低滩连成一体,将左汊口门堵塞,下游上车湾裁弯新河经疏浚拓宽后发展迅速,有利于右汊迅速发展,乌龟夹发展成主汊;③1975—1989年:1975年汛后由于退水过程持续时间较长,乌龟洲头切割形成新槽并发展北移,枯水期主流摆回左汊,右汊萎缩;④1989年以来,乌龟夹再度发展为主汊,左岸下段不断崩退,乌龟洲下段淤积并向左发展,河道坐弯,阻力逐渐加大。至1989年,再次形成两汊争流局面。1994年汛后,左汊衰退,右汊分流比超过70%,已稳居主汊地位至今。

2.1.2大马洲水道 大马洲水道河道形态及航道条件直接受到窑监河段变化的影响。监利出口主流的频繁易位直接导致大马洲主流不稳定,滩槽格局变化大,加之大马洲水道中间顺直段较长,左右岸分别为大马洲和丙寅洲沙质边滩,易于切割冲蚀,主流有较大的摆动空间,因此滩槽易变,航道条件不稳定,历史上多次出现出浅碍航。

①1945—1971年:50年代初期,河床宽浅,3 m等深线散乱,无明显深槽。1958年枯水主槽呈反“S”微弯形态,主槽由乌龟洲左汊过渡至右岸顺尖村位置,中间过渡至左岸横岭村,出口段由左岸过渡至右岸朱家港。1959年中间段弯顶位置由横岭村下移至沙家边,出口弯顶由朱家港下移至天字一号。1960年后航槽稳定少变。②1971—1975 年:乌龟夹短暂发展成主汊,大马洲河段形态调整时间短,河道宽浅,中段3 m线不贯通,航道条件较差。③1975—1989年:1981年11月大马洲水道河道形态与1959年底相似,深泓由乌龟洲左汊出口折向丙寅洲上边滩,中段折向左岸横岭村,出口段折向右岸天字一号(图3(a))。80年代中期,太和岭岸线发生较大幅度的崩岸,大马洲水道进口渐弯曲,大马洲水道由原“S”型转变为单一微弯曲平面形态,弯顶位于右岸李家嘴至天字一号位置(图3(b))。④1989年乌龟夹再度发展为主汊,大马洲水道平面呈反“S”微弯形态,入口段与乌龟夹平顺衔接,航道条件相对较好。

(a) 1981年1月测图(测图水位: 1.44 m) (b) 1987年1月测图(测图水位: 1.17 m)图3 大马洲水道河床历史演变Fig.3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Damazhou waterway in recent years

2.2 近期演变

三峡水库蓄水后,坝下河段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河床冲刷和调整[6]。窑监河段以冲刷为主,洲头心滩与江心洲右缘崩退,2003年9月至2008年9月窑监河段河床总冲刷量640万m3。为巩固以乌龟夹为主汊的分汊格局,2009年4月开始对乌龟洲洲头、右缘及洲尾进行守护处理(见图1),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窑监河段河床演变仍以冲刷为主,共冲刷406万m3。

窑监至砖桥水道近期深泓线变化见图4,乌龟夹上段深泓2012年相比2002年左移约500 m,深泓逐渐贴近左岸,对太和岭的顶冲作用增强(图4)。

图4 窑监-砖桥水道近期深泓线位置变化Fig.4 Evolution of thalweg position of Raojian-Zhuanqiao waterway

(a) 2003年4月测图(测图水位: 3.78 m)

(b) 2010年3月测图(测图水位: 2.24 m)

太和岭矶头挑流作用增强,大马洲水道进口更加弯曲,主流挑向丙寅洲中部。2008年以来由丙寅洲中部折向左岸大马洲的顶冲点位置逐渐下移(图4),航道过渡段弯曲半径减小;同样出口弯道右岸顶冲点也下移至何家湖位置。

(c) 2012年2月测图(测图水位: 2.00 m)图5 大马洲水道近期河床演变Fig.5 Riverbed evolution of Damazhou waterway in recent years

随着深泓线的摆动,处于太和岭挑流下游掩护区左岸苗岭至横岭一带边滩、凸岸丙寅洲上边滩、天字一号出口边滩淤积。处于凹岸的丙寅洲中部、大马洲冲刷(图5),大马洲0 m线退至护岸岸线位置。2010年与2003年的测图对比,与太和岭正对的丙寅洲上边滩外展320 m,中部边滩后退300 m;洲尾边滩淤宽淤长,并被切割成心滩,到2010年成0 m线宽约180 m,长约1 000 m的狭长型心滩(图5(b))。李家咀心滩2012年下移至黄家潭位置(图5(c)),原C-C断面心滩滩面刷低约1 m(图6(c)),心滩左侧淤积,心滩右槽3 m线有贯通的趋势。下游何家湖深槽河床形态则相对稳定(图6(d))。

(a) A-A横断面 (b) B-B横断面

(c) C-C横断面 (d) D-D横断面图6 大马洲水道近期横断面变化Fig.6 Cross-sectional variation of Damazhou waterway in recent years

3 模型设计与验证

3.1 模型设计

采取λL=λH=80正态局部推移质动床模型,丙寅洲中段近年处于冲刷的态势,丙寅洲上游段低滩滩面流速明显大于下段,该区段守护工程最可能遭受水毁,因此局部物理模型上起草场湾、下距护滩工程下游终点约900 m。横向左侧边界位于江心主泓、距离右岸0 m线约380 m,右侧边界距离陡坎前缘约250 m。局部模型模拟的原型河段范围长约2 400 m,宽约700 m;局部模型水槽长30 m、宽8.8 m,见图7。

图7 丙寅洲守护工程及局部模型范围Fig.7 Regulation layout of Bingyinzhou floodplain and local model range

天然沙起动流速用武水公式,模型沙起动流速采用重庆模型公式[7]:

图8 2008年监利站流量过程线及概化Fig.8 Average discharge and generalized curves of Jianli station in 2008

上式计算结果为与王延贵公式[8]相近,选γs=1.33 t/m3的荣昌精煤作为模型沙。主槽模型沙粒径约0.1~0.2 mm,滩面模型沙粒径0.1~0.3 mm,起动流速比值与流速比尺值接近。粒径大于0.1 mm的粉煤灰其起动流速、干重度随时间变化很小[9-10],为了保证起动相似,在铺制地形前用5%六偏磷酸钠溶液充分浸泡模型沙,使之完全分散,增加其亲水性,在沙体中无结块现象;地形铺制完毕后,即尽快放水试验,避免板结对泥沙起动的影响。

2008年水沙过程与三峡水库175 m正常蓄水后的水沙过程较为接近,2007年监利站洪峰流量较大,因此模型选择2008+2008+2007三年来水条件作为系列年进行冲刷试验,对护底排前缘主槽河床及滩面的冲刷趋势进行对比分析。2008年水沙概化试验过程见图8。

3.2 试验控制与验证

根据数学模型计算确定局部模型河槽内流量,通过调整左侧可动边界、进口导流屏,以满足5 280,28 900,46 300 m3/s各级流量下横断面流速大小、方向与本河段数模计算结果相近的要求。模型设计为清水推移质局部动床模型,施放2008年流量过程后近岸主槽河床刷深约1.0 m,图6(c)表明2010年至2012年C断面(平面位置见图1)近岸主槽河床刷深约1.5 m,模型冲刷幅度与原型接近。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相似性满足相关要求。

4 天然情况下水流特征

枯水流量为5 280 m3/s时,主泓流速1.2~1.3 m/s;整治流量7 000 m3/s时,主泓流速1.3~1.4 m/s,近岸流速约0.5~0.6 m/s。平滩流量Q=28 900 m3/s时主泓流速为2.4~2.6 m/s,原枯水岸线位置流速约1.6 m/s。漫滩流量Q=35 000 和40 000 m3/s时,主泓流速分别为2.8和3.0 m/s。

中洪水流量下丙寅洲上游段外滩(低滩)、中下段高滩滩面上水流条件见表1。

表1 各级流量下CS7断面滩面上水力特征Tab.1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floodplain surface of CS7 section under different discharges

丙寅洲滩面上流速沿纵向逐渐减小,如Q=40 000 m3/s丙寅洲滩顶边缘CS5~CS7断面流速为2.2~2.6 m/s(图9),CS9断面流速为1.6 m/s,CS11下游约0.4~0.6 m/s。CS7上游外滩滩面水流斜向江心,流向左偏约3°,CS9断面下游高滩滩顶边缘流速与岸线基本平行。

图9 局部模型流速分布(Q=40 000 m3/s)Fig.9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the local model (Q=40 000 m3/s)

5 守护方案试验

5.1 守护方案布置

5.1.1工可方案 枯水平台位于航行基面上4.4 m等高线位置,枯水平台以下为水下软体排护底和水下抛石镇脚;枯水平台以上为斜坡式护坡、或斜坡式护坡和挡土墙组成的混合护坡结构。水下护底从枯水平台开始向河心沉放D型排,沉排宽度100 m,D型排上抛石厚1 m,排体外侧20宽的防冲石厚度为1.5 m。

5.1.2初设方案 丙寅洲守护初步设计方案平面布置见图7。在工可方案基础上,将护底排前缘延伸至枯水岸坡坡脚,其中上游起点至K0+550断面沉排宽120 m,K0+650~K1+800断面宽150 m,K1+800~K3+100断面宽200 m,下游至K3+230断面宽度过渡至120 m。

目前大马洲水道朱家港河段江心心滩发育,右汊有发展的趋势,因此在K2+000~K3+000位置的护底排上再抛设纵向间距为200 m、高度为1 m的6道石梗构成段丁坝群。

5.2 护底宽度试验

5.2.1水流条件变化 工可方案护底排头等位置处的特征流速见表2,随着流量的增加各测点流速逐渐增大,Q=40 000 m3/s时排头最大流速为CS9断面2.56 m/s,坎顶最大流速为CS7断面1.97 m/s。

与工可方案相比,初设方案仅增加了D型排护底的宽度20~50 m,两方案间的水位、流场分布的变化不明显。由于D型排的排头往江心方向伸出,排头位置表面流速比初步方案略有增大,漫滩流量40 000 m3/s时下段CS13~CS15断面约增加0.35 m/s,平滩流量28 900 m3/s时下段CS13与CS15断面分别增加0.11和0.18 m/s,Q≤7 000 m3/s时增大约0.10~0.15 m/s。但与工可方案相比,Q=40 000 m3/s时初设方案CS7~CS11断面排头处的表面流速与起动流速的比值有所减小,最大值由4.56降低至4.38,下段CS13~CS15断面位置的则有所增加,最大值由3.50增加至4.02。

表2 工可方案特征点表面流速Tab.2 Surface velocity of feature points of the feasibility study scheme (m· s-1)

5.2.2河床冲淤变化 连续施放2008+2008+2007三年来水过程后,工可方案冲刷结果表明,主槽冲刷幅度大于排头区域,丙寅洲横岭对岸上游段排头冲刷的深度大于下段。上段主槽河床刷低约3.5 m,CS12断面上游排头位置刷低约1.5 m,CS12下游刷低约0.8 m。排头有悬挂现象,悬挂的排体长约2 m(图10)。

初设方案主槽冲刷总体趋势与工可方案相同。CS11断面上游主槽河床刷低值较大,CS10断面冲刷约3.8 m;下游段主槽河床刷低值较小,CS13断面冲刷约2.0 m。与工可修改方案相比,CS10横断面主槽冲淤变化不大,CS13横断面刷低约0.2 m(图10)。

(a) CS10 (b) CS13图10 大马洲水道横断面地形变化Fig.10 Cross-sectional variation of Damazhou waterway

仅从护岸工程的稳定性角度看,横岭以下丙寅洲高滩段余排长度可适当减短。但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图1中B、C横断面中间的K3+000断面(见图7)位置,近右岸0 m线宽约300 m范围床底由2 m刷深至约5 m,对近岸200 m宽度范围进行护底,增加丙寅洲下段余排长度,兼有抑制朱家港河段右汊发展的目的。

试验表明备填石厚度的增加对排体边缘的稳定有利,在增加排缘压载厚度的基础上,建议应进一步加大对排体边缘和接缝处的守护力度,可抛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群,减缓护滩带边缘流速,促进泥沙淤积以增强守护效果。

5.2.3丙寅洲下段6道石梗的整治效果分析 为了解6道石梗对水流条件的影响,在局部模型K1+200#,K1+400#, K1+600#位置布置了3道长度与D型排护底宽度相同、高度为1 m的石梗,进行对比试验。石梗对主槽流速的调整作用较弱,枯水流量时主槽流速增加值多接近或小于0.05 m/s;在平滩流量时,距离石梗坝头大于90 m的主槽区域流速有所增大,最大增加值约0.05~0.10 m/s,主流方向无明显变化。

5.3 滩面守护试验

5.3.1初设方案无滩面守护时冲刷情况 将低滩部分视为没有植被覆盖,模型铺设粒径0.2~0.3 mm的模型沙;高滩滩面植被茂密,将主槽与高滩滩面按定床处理。根据河势特征与试验目的,模型选择2007年作为特征水文年,最大洪峰流量为37 000 m3/s。为了充分考虑洪峰流量对滩面冲刷的影响,施放40 000 m3/s大洪水流量2 h,试验结果与2007年平均洪峰过程冲刷范围相近,但冲刷幅度略有增加:初设方案CS7~CS10断面外滩滩面上流速大于0.8 m/s的区域发生明显冲刷,平均冲刷深度约1.5 m;CS10~CS16断面靠近坎顶边缘宽约5~20 m范围的滩面略有刷低;CS16~CS17断面高滩护坡结构坎顶边缘形成宽约5 m、深约0.8 m的冲刷沟。

5.3.2丙寅洲上段外滩滩面守护 对于外滩冲刷区域,局部模型进行了60~80 m不同间距下散抛片石或护底排加散抛片石压重的不同结构护滩带的守护效果试验,试验表明护滩带间距60 m较为适宜,但护滩带附近仍有明显的冲刷坑形成,冲刷坑最大深度约2.5 m;护滩带采取宽度为8 m、护底排加散抛片石压重结构的稳定性相对较好。

低滩滩面冲刷区采取加筋三维网垫生态护滩的方案,对局部流场的干扰小,滩面守护效果较好;且可促进泥沙淤积形成自然坡面,改善生态环境。

5.3.3丙寅洲中下段护坡顶与滩面衔接处理 河漫滩护坡一般守护至滩顶,滩顶与滩面衔接位置容易产生局部冲刷,为防止守护工程水毁,在衔接区滩面散抛横向宽度为4 m的片石,试验表明其守护效果较好。

6 结 语

窑监水道整治工程稳定了分汊格局,但其出口太和岭节点形态对大马洲水流动力轴线的摆动影响明显,洲滩形态、航槽位置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本次航道整治设计方案重点是守护丙寅洲与大马洲崩岸,仍不足以维护枯水河势及航槽稳定,建议大马洲河道由“S”型演变至单一弯道时,再进一步采取措施稳定有利河势。

由于丙寅洲初设守护方案护底排头前伸接近主槽位置,护底效果优于工可方案。丙寅洲上段外滩滩面部分若没有植被覆盖,或施工过程中滩面上的植被受到破坏,滩面粉沙易受冲刷,应采取适宜的滩面守护工程措施。

参 考 文 献:

[1]余文畴, 卢金友. 长江中下游河道整治和护岸工程实践与展望[J]. 人民长江, 2002(8): 15-17. (YU Wen-chou, LU Jin-you. Regulation and bank revetment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prospect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J]. Yangtze River, 2002(8): 15-17. (in Chinese))

[2]余文畴, 卢金友. 长江河道崩岸和护岸[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 (YU Wen-chou, LU Jin-you. Bank collapse and bank revetment engineering of the Yangtze River[M]. Beijing: China WaterPower Press, 2008. (in Chinese))

[3]马爱兴, 曹民雄, 王秀红, 等. 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护滩带损毁机理分析及应对措施[J]. 人民长江, 2011(2): 33-38. (MA Ai-xing, CAO Min-xiong, WANG Xiu-hong, et al. Regulation and bank revetment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prospect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J].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1(2): 33-38. (in Chinese))

[4]李文全, 雷家利, 王伟峰, 等. 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软体排护滩带结构优化设计[J]. 水运工程, 2012(1): 24-28. (LI Wen-quan, LEI Jia-li, WANG Wei-feng, et al.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flexible mattress beach protection belts used in waterway regulation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J]. Port & Waterway Engineering, 2012(1): 24-28. (in Chinese))

[5]付中敏, 闫军, 刘怀汉. 下荆江监利河段河床演变与航道整治思路浅析[J]. 泥沙研究, 2011(5): 30-38. (FU Zhong-min, YAN Jun, LIU Huai-han. River bed evolution and thought of waterway regulation in Jianli section of Lower Jingjiang River[J].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2011(5): 30-38. (in Chinese))

[6]江凌, 李义天, 孙昭华, 等. 三峡工程蓄水后荆江沙质河段河床演变及对航道的影响[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0(2): 1-10. (JIANG Ling, LI Yi-tian, SUN Zhao-hua, et al. Channel evolution of Jingjiang reach and its influences on waterway after impoundment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J]. Journal of Bas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2): 1-10. (in Chinese))

[7]赵世强, 张绪进, 文岑. 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重庆河段泥沙模型试验研究报告[R]. 重庆: 重庆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2001. (ZHAO Shi-qiang, ZHANG Xu-jin, WEN Chen. The sediment model test research on Chongqing reach in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backwater region of the Yangtze River[R]. Chongqing: Chongqing Southwest Water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 2001. (in Chinese))

[8]王延贵, 胡春宏, 朱毕生. 模型沙起动流速公式的研究[J]. 水利学报, 2007(5): 518-523. (WANG Yan-gui, HU Chun-hong, ZHU Bi-sheng. Study on formula of incipient velocity of sediment in model test[J].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2007(5): 518-523. (in Chinese))

[9]师哲, 龙超平, 严军. 粉煤灰模型沙的试验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0(3): 14-18. (SHI Zhe, LONG Chao-ping, YAN Jun. Investigation of fly ash model sands[J]. Journal of 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2000(3): 14-18. (in Chinese))

[10]严军, 殷瑞兰. 粉煤灰固结起动特性[J]. 泥沙研究, 2001(6): 55-60. (YAN Jun, YIN Rui-lan. Properties on incipient velocity and consolidation of fly ash[J].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2001(6): 55-60. (in Chinese))

猜你喜欢

主槽大马水道
新西兰Taranaki盆地第四系深水水道迁移规律与沉积模式
洪水对黄河下游淤滩刷槽影响试验研究
黄河中游小北干流段持续淤积期的主槽摆动特点*
福建莆田木兰溪防洪工程白塘段滩地及河道整治方案探讨
河床横向摆动计算方法及其在黄河下游游荡段的应用
安发一路欢歌游大马
如果大马不是马?
穿越大马
奇怪的封闭水道
凿通运河,江南水道相钩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