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外语》的学术影响力分析
——基于历年 《中国外语》翻译学科载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2014-03-22周亚莉张丽娟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作者群载文发文

周亚莉,张丽娟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国外语》的学术影响力分析
——基于历年 《中国外语》翻译学科载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周亚莉,张丽娟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以2004年第1期至2013年第3期 《中国外语》刊出的54期共140篇有关翻译主题研究论文为数据源, 基于文献计量学原理,主要从该刊的作者群、被引文献等10个方面分析《中国外语》杂志对翻译研究总体的关注度、关注点及其在翻译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中国外语》;文献计量;著者分析;引文分析

一、引言

创刊于2004年9月的 《中国外语》,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大多数文章都既有理论指导,又能够结合中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实际情况”[1]。经过10年的积淀,该刊为传达国家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推进外语教学研究、外国语言研究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期刊评价是对期刊质量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期刊良性竞争的重要标尺”[2]。自改革开放以来,文献计量法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科研事业和学术期刊的评价活动。从文献计量的角度,探讨科学家的著述规律及其与科学文献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文献计量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3],而且引文分析法是确定核心期刊的常用方法之一[4]。基于此,这里希冀通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分析该刊,对 《中国外语》杂志发表的有关翻译领域论文的作者与引文情况进行研究,最终测定该刊在国内翻译研究领域中所具有的影响力。通过文献检索,查询到从 《中国外语》2004年第1期至2013年第3期发表的有关翻译研究的论文 (不含学界动态、会议回眸、启事等内容)共计140篇。通过Excel表格进行数据归类与统计,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该刊翻译研究论文进行分析解读。

二、作者分析

(一)发文频次与作者数量

“研究论文数量与作者数量是研究作者与文献数量之间关系、提示科技工作者与著述能力的两个渠道之一”[5]。因此,发表论文的数量可以作为评价科学人才的一种依据。统计时间内,共有146位作者 (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作者)在 《中国外语》发表有关翻译研究方面的论文,但因许多论文由多个作者合著,因此单个作者的发文频次就是该作者作为第一、第二或第三作者所著的所有论文数的总和。经统计,146位作者在该刊的发文总频次为191次。不同发文频次的作者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发文频次与作者数量分布表

表1表明:(1)发文频次≥1次的作者有117位,占总人数的80.14%,这个比例符合洛特卡定律,即一个刊物发表文章数为1篇的作者比例大约为60%,可以判断该刊物进入了发展成熟期;(2)发文频次≥2次的作者有19位,占总人数的13.01%,说明该刊拥有广泛的作者群;(3)发文频次在3至5次的高产作者较少,共10人,占作者总人数的 6.85%。尤金·加菲尔德 (Eugene Garfield)指出,作者取得的科技成就与其发表的论文数量间具有正相关联系,这些高产作者故而拥有着高水平的科研成就。据此判断,《中国外语》已经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科研队伍,载文的质量也很高。

(二)作者职称分布

对作者职称分布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显示期刊作者的工作类型与学术水平;另一方面,作者本身也是读者,他们的阅读兴趣对外围读者和潜在读者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期刊作者群主力的研究需要和阅读需要进行了解,有利于期刊调整载文内容以便符合读者需要、逐渐扩大期刊影响力和提高期刊在有关领域内的学科领导能力[6]。作者职称的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作者情况一览表

由表2可知:(1)具有高级职称与副高级职称的作者共有160人,占总人数的83.77%。由于期刊发文作者职称分布能够反映期刊的质量和其载文的研究水平[7],因此上述百分比反映出 《中国外语》优质的办刊质量与较高的载文水平;具有高级与副高级职称的作者,其研究成果一般都已形成一定的连续性和规模性,且具有较高的理论参考价值,这一比例同时显示出 《中国外语》得到了一批可以提供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作者群的支持。(2)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者作为作者群的主力,这反映出《中国外语》在高等院校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而博士生、硕士研究生与中学教师总人数仅占发文作者总数的10.96%,这一现象既揭示出该刊没能充分体现这一群体的科研成果,也启示 《中国外语》应该扩大其征文范围,拓展其作者群,以实现更多科研学术成果间的交流与共享。

(三)第一作者地区分布

表3 第一作者的地区分布表

由表3可知:(1)该刊翻译学科作者遍布国内15个省、4个直辖市和1个特别行政区。(2)北京市、广东省、江苏省与湖南省所著论文为73篇,占论文总篇数的52.14%,提供了作者群的中心力量并且说明该刊在这四个地区拥有比较大的影响力。(3)其余16个地区拥有作者数均在10人以下。这一现象启示 《中国外语》有必要加强在这些地区的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加深该刊对外语学科的影响力。

(四)第一作者所属单位分布

对发表论文作者的单位分布研究,有助于揭示不同单位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能力,以便及时地掌握科相关单位的科研水平。10年间,载文的第一作者分属81个单位。表4是统计年间发文量≥4篇的单位情况。

表4 第一作者单位分布表

表4显示发文量前三位的单位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京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表4所列7所学校总发文量为35篇,与其余74所学校的发文量的比值为1∶3,这说明这7所学校是 《中国外语》翻译研究主题论文的主要来源机构。与此同时,该刊也为各核心机构作者提供了科研与学术交流的平台。

(五)论文作者合作率分析

论文作者的合作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作者所著论文数与总论文篇数的比值,能反映作者学术交流程度与论文的研究深度。统计结果表明:(1)以单一作者形式发表的论文为94篇,占载文量的67.14%;以两位或两位以上作者合著形式发表的论文为46篇,占32.86%。(2)从作者合作的类型看,跨地区合作的发文量为16篇;同一地区间合作发文数为30篇,其中,同一地区同一单位之间合作发文数为24篇,同一地区不同单位间合作发文数22篇。结果显示该刊作者具有一定的合著意识,但跨地区间的合作较少,需要加强跨地区合作意识。(3)有3篇论文 (6.52%)是由高校教学工作者与研究中心工作者合著的,说明高校与科研系统之间的学术交流也在积极进行。

(六)核心作者群与被引核心作者

每一种期刊都拥有核心作者群和被引核心作者群,他们的著作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和影响着期刊的载文质量与研究水平。

1.核心作者群。对期刊核心作者群的分析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期刊整体的载文质量与研究水平。根据普赖斯的研究,“当作者发表论文的篇数≥N=0.749*(Nmax)1/2时 (其中:N为核心作者发表的论文篇数,Nmax为统计时间内作者发表论文的最多篇数),该作者即为期刊的核心作者”[10]。由下载数据得出Nmax=5篇,那么核心作者发文量应为1.8725篇≈2篇。因此,发文量≥2篇的作者为该刊翻译学科核心作者 (见表5)。

表5 核心作者表

表5显示:核心作者为29人,占作者群总数的19.86%;发表论文为74篇,占总论文数的52.86%。这一数据说明该刊翻译学科拥有一批稳定的核心作者,他们专注于翻译领域研究,所著研究成果连续性高,如王克非、张柏然两位学者10年间在该刊上发文5篇,上述数据印证了 《中国外语》翻译主题研究的连续性与系统性。

2.被引核心作者。被引著的情况分析 “对于客观评价科学论文的学术价值、受重视程度、作者水平以及科研管理部门确定、预测、选拔和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11]。表6、表7分别列出被引频次≥8次的国内作者与排名前10位的国外作者。

表6 被引核心中国作者

表7 被引核心国外作者

表6、表7显示:杨自俭为被引次数最多的中国作者,其20年里的研究成果24次之多;Baker,Mona为被引次数最多的国外作者,被引频次为23次,显示出二者在翻译学科具有的高权威性。并且,表6与表7所列作者均可被视为翻译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3.核心作者群与被引核心作者的一致性分析。核心作者群与被引核心作者的名单是否具有一致性,能反映出期刊在本学科的影响力大小。表6与表7显示:(1)在21名被引核心作者中,有6名也为核心作者,这说明该刊在被引作者中拥有较高的影响力;(2)国外作者的被引频次很高,但核心作者全为中国作者,启示该刊翻译学科需要拓展在国外作者中的影响力,以吸引更多国外作者在 《中国外语》翻译学科上发文,使得期刊载文质量得以提高。

三、引文分析

引文首先能够反映文献与被引用论文之间这样或那样的关系[12],如期刊、载文、作者等方面之间的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13],利用文献计量法分析得出的数据恰好能够揭示这些可分析对象之间的内在关系。其次,引文的丰富程度能够反映论文作者引用文献广度与利用文献的能力。引文语种分布、类型分布与被引期刊分布研究是文献计量法引文分析的重要方面。

(一)引文的语种分布

引文语种分布能反映出期刊发文作者的对国内外文献的利用率和该期刊情报吸收能力,并为期刊有计划引进不同语种文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4]。

表8 引文语种分布表

表8显示:(1)引文文献的语种有中文、英文与法文,主要以中文与英文文献为主,中文文献占总引文总数的61.36% (1240条),英文文献占总引文总数的 38.64% (781条),法文文献只占0.94% (19条);中文文献占引文总数的61.36%表明国内已经产出了很多翻译领域的优秀成果,从侧面显示出翻译学科在国内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学术体系;外文文献占39.58%,表明该刊作者群英语应用水平较高,所著论文能与国际翻译领域研究进程有很好的接轨。(2)随年份的推进,引文量平稳上升。但2009年与2010年的中英文引文量均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为,第一,这两年的载文数量少于相邻几年;第二,载文大部分是关于典籍翻译的讨论,参考书目的外文文献数量较少。经分析讨论可知 《中国外语》的著作者能够熟练运用中外文文献,这使得载文所研究的内容更广泛与深刻。

(二)引文文献类型分析

由于不同的研究背景、作者知识水平与出版年代,不同文献之间会产生很大差异,而引文会直观地反映出这些差异。引文文献类型的研究可以清楚地显示该刊论文的文献来源、学科的发展情况[15],以及期刊对不同类型文献的利用情况。因而确定各类型文献所具有的情报价值,以便更有效地获取信息。在引文类型中期刊类型论文的出版周期短、涉猎研究领域广、研究问题新颖,因此最能体现出研究领域目前的发展现状。期刊论文的引用,因其引用保证了载文内容的高时效性。但它可能会因为载文作者数量庞大、涉猎领域广而缺乏学科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专著一般是围绕较复杂问题做深入地探讨,具有研究内容深刻、论述更系统等特点,但出版周期较长。鉴于不同文献类型的优劣势,作者应当均衡各文献类型的利用比例,灵活选择参考文献的类型。该刊对不同类型文献的利用情况见表9。

表9 引文文献类型分布表

由表9可知:(1)作者使用的主要参考文献类型为期刊、专著、论文集。引用率最高的为专著,占总文献数量的42.65%,是主要的情报源;期刊文献的引用率为 31.87%;论文集的引用率为16.68%,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学位论文与报刊的引用率较低,共占1.93%。(2)专著的引用率最高,这与作者群的工作性质有关。由上文“作者职称分布表”可知,大部分作者都是高等院校教师,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专著系统性、全面性的特点就正好符合他们的研究需求与阅读习惯。(3)对期刊与专著的引用量自2007年起大幅度增加,这显示出作者的文献利用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自2010年以后,期刊引用量均高于专著的引用量,这一变化反映出作者群的情报意识增强了,并更加注重被引研究成果的时效性。上述所有变化足以说明 《中国外语》在这10年间在一直努力,并坚持提升自身在外语学科内的影响力,最终奠定了外语类核心期刊的地位。

(三)期刊被引情况

期刊文献的引用频次统计可以作为确定某学科核心期刊的重要指标。被引用频次较多的期刊是该领域中的常用期刊,其影响力就相对较大。而且期刊的被引统计使研究者能够在查阅少量期刊后获取最大量信息,提高了文献利用率。统计得出:该刊翻译学科引用的中文期刊有152种,外文期刊63种,总引期刊频次为639次,显示其引用范围非常广泛。详细期刊信息见表10、表11。

表10 排名前15名中文期刊被引表

表11 被引次数三次以上外文期刊表

由表10、表11得出:(1)排名前15位的中文期刊被引总频次为330次,占总被引期刊的66.53%;排名前10位的外文期刊总被引频次为72次,占54.14%。说明这25种期刊是 《中国外语》翻译学科的主要信息源,而且可以表明这些期刊大部分也为翻译学科科研工作者的常用期刊。 (2)期刊自引率可以用来评价期刊质量。该刊的自引频次为18次,自引率为3.63%。合理范围内的自引率,一方面表明其载文研究主题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另一方面显示出该刊引文面广,载文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四、结语

本文以文献计量学的全新视角对 《中国外语》刊物的作者与引文分布情况进行全面透析,对创刊以来支撑该刊发展的核心作者、核心机构、核心期刊群进行系统地归纳与梳理。研究结果表明:(1)作为作者群主力的高级与副高级职称作者将优质论文提供给该刊,显示出作者对 《中国外语》的信任与该刊对学术研究者学术成果的强大吸收能力;(2)作者地区与单位分布研究显示该刊刊载了来自全国20个省与地区、81所高校作者的论文,显示出其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力;(3)该刊业已形成以王克非、张柏然、穆雷等为中心的高学术水平的作者群,并且核心作者与被引核心作者的一致性揭示了该刊作者的学术名气,从侧面反映出 《中国外语》载文的高理论水平;(4)在期刊被引总频次中,该刊被引率排名第六位说明载文质量已获得许多翻译学科研究者的认可。由文献计量学原理可知,作者群与引文单元分析情况是决定期刊是否具有高影响力的两个重要指标。因此,以上结果表明《中国外语》杂志始终关注翻译领域研究,及时、全面地反映国内翻译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积极为国内翻译界学术交流提供平台,并已在翻译研究领域中占据较高的影响力。

[1]黄国文.从《中国外语》看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J].中国外语,2009(5):16~20.

[2]姜春林.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期刊评价研究评述[J].情报科学,2011(7):1109~1113.

[3]邱均平.信息计量学(六)[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 (6):475~478.

[4]邱均平.信息计量学(九)[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 (3):236~240

[5]王崇德.科学论文作者的研究[J].情报学报,1982 (2):220~224.

[6][8][13][15]温晋芳.《外语与外语教学》(1994.1~1999.6)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0):36~43.

[7]李慧玲,何大强,张海燕.《情报科学》2010年文献信息计量分析[J].情报科学,2012(10):1517~1521.

[9]戴明忠,向仍东.《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文献情报计量分析与学科发展预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97~100.

[10]罗式胜.文献计量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34~37.

[11]温晋芳.《中国英语教学》的文献情报计量分析与学科发展预测[J].外语学刊,2001(2):94~100.

[12]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99~300.

[14]孟连生.中文科学引文分析[J].情报科学,1983 (1):13.

[责任编辑:庆 来]

G237.5

A

1674-3652(2014)03-0113-06

地区分布情况分析不但能揭示各地区学术力量的人数分布和能力分布[8],而且也能反映出刊物在不同地区的学术影响力,预测出刊物出版的质量和趋势[9],最终为刊物调整在不同地区的收文与发文策略提供依据。表3是关于载文第一作者的地区分布情况。

2014-04-01

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骨干项目“笔译员胜任特征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SKQNGG13017);2013年度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度校级重点暨精品课程项目。

[作者简介]周亚莉,女,甘肃西和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翻译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作者群载文发文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文以载道与道以载文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档案管理》论文作者群计量分析
《甲寅》周刊:民国新闻业的“孤臣孽子”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核心作者群统计分析
浅论《新青年》作者群与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