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代东北各民族文化趋同性探讨

2014-03-22

关键词:后汉书东北地区东北

两汉时期是东北各边疆民族逐渐形成的时期,也是具备地方特色的东北区域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从起源上来看,他们的发展有着相同的族源和相同的地理环境,相互之间的联系也往往非常密切,这就为两汉时期东北各民族文化具备一定的趋同性提供了前提。

一、两汉时期东北各民族物质文化的趋同

所谓物质文化,“表现在文化的器用层面,它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和产品的综合,是整个文化大厦的物质基石”[1]。从这个角度而言,物质文化与某一地区的经济与生产力发展状况紧密相关。

第一,从生产工具的发展与经济模式上来看,汉代的东北各民族表现出高度相似性。

从考古资料来看,以农耕工具为代表的生产工具的形制受到中原文化的深入影响。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工具基本上是从中原地区传入,以辽东、辽西地区分布最为集中、使用最为广泛。其中较为典型的是今辽宁省辽阳三道壕遗址中出土的大量䦆、锄、镰、刀、铧、铲、凿、叉等铁制农具,与中原地区相比,这些农具虽然在生产水平上稍有落后,但其在器形、制法与用途等方面均无太大差别[2]。同类型的农耕工具在东北地区的分布非常广泛,如凌源县安杖子汉代遗址中出土有若干铁制汉代铲、锄、凿、刀、犁[3];可能是夫余族留存的吉林省榆树市老河深墓群中出土有镰、锸、䦆、凿[4];吉林省吉林市东团山汉代遗址和永吉县乌拉街汉墓中出土的弧背铁镰、直背铁刀等,基本与三道壕、安杖子等遗址中的铁制农具没有区别。这“说明在汉代东北的广阔区域……先进的铁制农具和畜耕已经相当普遍”[5]94-95。也同样说明,汉代东北地区整体的农业生产力发展体现出受中原文化影响的统一特征。

同时,具备东北地方特色的渔猎工具在东北地区分布十分广泛。如弓箭,按《后汉书·东夷传》载夫余“以弓矢刀矛为兵”,挹娄“善射,发能入人目。弓长四尺,力如弩。矢用楛,长一尺八寸,青石为镞,镞皆施毒,中人即死”,小水貊出产“貊弓”,秽族则出产“乐浪檀弓”。又如《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载乌桓“俗善骑射……男子能作弓矢鞍勒”。这说明汉代东北各民族普遍使用弓箭作为重要的捕猎工具。从考古发掘来看,如鱼骨、网坠、箭镞、弓等渔猎业物质文化遗存在东北全境都有发现,虽然其制作材料与工艺并不一致,但不失为与史料记载相符的在汉代东北地区广泛存在的渔猎文化的物质性证据。

汉代东北各民族的基本经济模式也是类似的,多种经济模式相混合是一个显著特征。据《后汉书·东夷传》,夫余:“土宜五谷,出名马、赤玉、貂豽”;挹娄:“有五谷、麻布,出赤玉、好貂”;沃沮:“土肥美……宜五谷,善田种”,并且盛产“貂布鱼盐,海中食物”。又高句丽,“其国中大家不佃作,坐食者万余口,下户远担米粮鱼盐供给之……无大仓库,家家自有小仓,名之为桴京”[6],同时,“渔猎……一直是高句丽农业经济的重要补充”[7]。又《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载乌桓:“大人以下,各自畜牧营产……其土地宜穄及东墙。”这说明汉代东北边疆民族的社会经济都是农耕、渔猎与畜牧并存的复合型经济。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渔猎经济和游牧经济原本就是东北边疆民族经济的重要成分,而在中原农耕经济传入后,多种经济模式融合与扩散则是自然而然的文化交流结果,多种经济模式并存成为东北各民族经济的主要特征。

其二,就手工业而言,汉代的东北各民族普遍掌握了铜、铁冶铸技术和制陶技术。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在汉代,辽东、辽西两郡皆设铁官,铜器、铁器、陶器以及相关的铸造遗址也被大量发现,这表明在东北的汉郡地区铜铁冶铸业和制陶业已经高度发达。就边疆民族而言,对铜铁冶炼和制陶技术也都有所掌握,相关遗存在东北全境都有所发现,说明在东北边疆民族都或多或少地掌握了铜铁冶炼技术,区别仅在于发展水平的高低。并且,从考古成果来看,东北地区某些类型的铜、铁器与陶器,在器具制作的表现形式和制作理念上都表现出一些类似的特征。

以金属兵器为例,目前出土铁制兵器最多的东北地区汉代遗址是今辽宁省西丰县西岔沟古墓群,共发掘出铁剑71柄,分木柄和铜柄两种。木柄铁剑是中原地区早已出现的样式,是中原式样的兵器向东北地区传播的结果。铜柄铁剑分为触角式铁剑和长杆穿环式铁剑,有浓郁的东北地方特色,“西岔沟类型的触角式剑和长杆穿环铜柄铁剑极可能是来自东北地区的两种剑柄首与来自中原地区的铁剑身在当地融合的产物”[8]。此外,很多地区发现的金属兵器都呈现出这种特征,如吉林大安汉书二期文化遗址“出土的铁器,主要有銎形斧和刀两种……形制同于战国至汉时期华夏——汉族使用的同类器物”[9]140;辽阳三道壕遗址亦出土了若干铁刀、铁剑,其形制基本与中原类似等等[2]。

陶器制造上,汉代“红衣”陶在东北地区全境都有大量出土,这种带有红色彩绘的陶器,并“不是某种考古文化或某一古代民族所专有的特征”[9]140,而是广泛流行于东北各民族中的具有地区内共性的一种物质文化表现形式。汉代东北地区的陶器,还广泛装饰有绳纹、压印纹等装饰性图案。如吉林前郭尔多斯红石砬子遗址[10];黑龙江平洋墓葬[11];吉林省大安市渔场墓葬[12];吉林省扶余县北长岗子遗址[13];辽宁省辽阳市三道壕村落遗址[2];吉林省通化市高句丽赤柏松山城遗址[14]等等,都出土了类似的带绳纹、压印纹的陶器。这说明汉代东北地区的居民对于某些生活器具的制造上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审美倾向,其制作理念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表现出在物质文化表现形式上某种内在的同一性。

第三,汉代东北的贸易已成为各民族与区域之间常见的经济成分。

就整体而言,汉代东北地区与中原的贸易是很有规模的。史载:“彭吴穿秽貊、朝鲜,置沧海郡,则燕齐之间靡然发动……东置沧海郡,人徒之费疑于南夷。又兴十余万人筑卫朔方,转漕甚远,自山东咸被其劳”[15]。这说明东北地区的贸易商品至少已经经漕运到达山东等地,且贸易规模很大。东北各边疆民族皆有闻名中原的土特产品,如夫余产“名马、赤玉、貂豽,大珠如酸枣”[16]2811。小水貊产“貊弓”,秽族产“乐浪檀弓”、“文豹”、“果下马”、“班鱼”等,乌桓产“氀毼”,鲜卑产“野马、原羊、角端牛,以角为弓,俗谓之角端弓者。又有貂、豽、鼲子,皮毛柔蠕,故天下以为名裘”[16]2811。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各族的特产都是原生态的人工加工成分少的产品,这与汉代东北各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相一致的。而在东北境内亦曾大量出土了西汉“半两钱”、“五铢钱”以及“马蹄金”,分布遍于东北全境。这说明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汉代东北地区已经得到广泛流通,同时也说明在东北区域的内部,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贸易也是十分活跃的,基本上具备了某些经济共同体的特征。

二、两汉时期东北各民族精神文化的趋同

汉代东北地区的古民族在社会发展程度上要落后于中原地区,这一时期的东北各边疆民族基本还处于较为原始的部落联盟时期,虽然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夫余进入了奴隶社会,而高句丽已经孕育着封建社会的因素”[17]383,但部落联盟制还没有完全消除,而如挹娄、秽等民族则还没有产生统一的部落联盟首领,其整体社会发展水平较东北汉郡地区和中原地区要远为滞后。在这种情况下,汉代东北各民族的民族信仰还基本停留在较为原始的自然崇拜阶段。如《后汉书·东夷传》载高句丽“好祠鬼神、社稷、零星,以十月祭天大会……其国东有大穴,号禭神,亦以十月迎而祭之”,北沃沮“或传其国有神井,窥之辄生子云”,秽族“常用十月祭天,昼夜饮酒歌舞……又祠虎以为神”,夫余“以腊月祭天……有军事亦祭天”。《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载乌桓:“敬鬼神,祠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及先大人有健名者。”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以日月星辰、天、洞穴、动物、自然界不可知物等为崇拜对象的泛灵主义自然崇拜在汉代东北古民族中广泛存在。

而从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蕴化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18]方面来看,我们也可以找到东北各民族精神文化的内在一致性。

例如,汉代的东北民族普遍尚礼乐。按《后汉书·东夷传·序》:“东夷率皆土著,憙饮酒歌舞,或冠弁衣锦,器用俎豆。所谓中国失礼,求之四夷者也”,这说明在汉代中原地区某些已经缺失的礼仪文化在东北地区各民族中仍有保存。如俎豆,本为西周时期祭祀、宴飨时使用的礼器,在汉代中原地区已经不再流行。而汉代的东北边疆民族皆“食饮用俎豆”[16]2811,“唯挹娄独无”[16]2812,说明俎豆的使用在汉代东北地区是非常常见的,以至于挹娄不用而显得极为特殊。汉代的东北民族还广泛使用东夷民族的传统礼节蹲踞礼。如《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载乌桓:“父子男女,相对蹲踞”,《北史·高丽传》载高句丽:“好蹲踞,食用俎豆”,说明“这种东夷人特有的蹲踞礼在东北地区延续的时间非常久远”[19]。汉代的东北各民族还广泛喜好乐舞,基本上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据《后汉书·东夷传》,夫余“以腊月祭天,大会连日,饮食歌舞,名曰‘迎鼓’…… 行人无昼夜,好歌吟,音声不绝”,高句丽“皆洁净自憙,暮夜辄男女群聚为倡乐”,秽族“常用十月祭天,昼夜饮酒歌舞,名之为‘舞天’”,《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载乌桓“至葬则歌舞相送”。此外,辽东地区发现的很多汉墓壁画,如辽阳北园汉墓壁画中的乐舞图[5]109、棒台子壁画中的杂技图[20]等,都表现了汉代东北地区乐舞文化的盛行。

汉代的东北民族普遍尚武。如《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夫余“其人粗大强勇”,挹娄“种众虽少,而多勇力……便乘船,好寇盗,邻国畏患,而卒不能服”,高句丽“其人性凶急,有气力,习战斗,好寇钞”,沃沮“人性质直强勇,便持矛步战”,秽族“能步战,作矛长三丈,或数人共持之”,《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载乌桓“俗善骑射……其性悍塞,怒则杀父兄……俗贵兵死”,这些都是对汉代东北民族尚武心理与悍勇民风的直接描绘。同时,大量武器和铠甲在东北全境都有大量发现。如大安汉书二期遗址曾发现了很多带孔骨片,很可能是铠甲的组成部分,“应和当时军事活动频繁有关”[9]140,又如大安渔场墓群曾出土大量铁制兵器,“大量武器的随葬及武士在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表明战争已成为当时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12]。

就社会意识形态而论,汉代东北民族社会中并没有产生原生的社会意识形态,甚至还没有能够对自然与人类社会进行理性思考,其民族性的哲学、文学还没有产生,或者仅停留在口头阶段而无法留存,呈现出向中原文化靠拢的态势。

汉代东北地区普遍受到中原儒家文化的影响,并以汉郡地区最为显著。汉郡地区,随着大量中原流民、官员以及知识分子的涌入,儒家文化得到了大规模的传播。在这种情况下,汉郡周边的各东北民族也都受到了儒家文化的深入影响。如朝鲜半岛,自“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21]后行“八条之教”,其后“使人知禁,遂乃邑无淫盗,门不夜扃,回顽薄之俗,就宽略之法,行数百千年,故东夷通以柔谨为风”[16]2811-2823。又如秽族“自内属已后,风俗稍薄,法禁亦浸多”[16]2811。这些都是“从原始淳朴民风走向阶级社会后社会风习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又是在汉朝强大统治推动下出现的”[17]383。东汉王充曾论,“辽东、乐浪,周时被发椎髻,今戴皮弁;周时重译,今吟诗书”[22],这说明东北地区的各民族在语言、服饰、文化思想乃至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中原文化的深远影响,如辽东地区发现的“临丞印”就可以证明[23]。

汉代东北的民族艺术同样表现出中原文化影响的鲜明印记。从考古资料来看,东北地区各地出土了大量带有装饰性纹饰的器物。一方面,这些纹饰广泛的描绘了如鹿、豹、羊、猪、狗、鱼等动物形象,体现出传统的渔猎文化。另一方面,这些充满艺术气息的纹饰中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如内蒙古察右后旗赵家房村鲜卑墓葬曾出土“长宜子孙”铜镜,察右后旗二兰虎沟墓群则出土了带有双龙纹饰的铜饰[24],这些都是典型的中原艺术象征手法,被东北地区的边疆民族所借鉴采用。此外,辽阳地区发现了多处汉代古墓壁画,“继承了中原内地绘画的优良传统……是中原艺术在东北的移植和发展”[17]383。

综上,笔者认为无论是在物质文化层面还是精神文化层面,汉代的东北各民族都表现出了广泛的趋同性。这为东北地区成为一个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同质性文化聚居区打下了基础。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汉代的东北各民族文化在细节表现上存在着诸多迥异之处,但这些不同之处基本上都表现在文化躯干的枝蔓上,就文化的内核与动脉之处,趋同性则较为明显。

[1]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2.

[2]李文信.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J].考古学报,1957(1).

[3]李恭笃,等.辽宁凌源安杖子古城址发掘报告[R].考古学报,1996(2):231-233.

[4]刘景文,等.吉林榆树老河深墓葬群族属探讨[J].北方文物,1986(1):24-25.

[5]王绵厚.秦汉东北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6]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0:843.

[7]王景泽,李德山.中国东北边疆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138.

[8]范恩实.论西岔沟古墓群的族属——兼及乌桓、鲜卑考古文化的探索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12(4):131.

[9]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省博物馆考古队.大安汉书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A].东北考古与历史:第一辑[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10]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24.

[11]杨志军,等.平洋墓葬[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58.

[12]吉林省博物馆文物队,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大安渔场古代墓地[J].考古,1975(6):360-361.

[13]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扶余北长岗子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79(2):142-144.

[14]赵海龙.2011年吉林通化赤柏松汉代古城考古新发现[N].中国文物报,2012-04-27.

[15]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1158.

[16]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7]佟冬,等.中国东北史:第1卷[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18]张岱年,方克力.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19]李德山.东北古民族源于东夷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94.

[20]李文信.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古墓[J].文物参考资料,1955(5):17-18.

[2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9:1620.

[22]黄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833.

[23]林世香,苗威.秦辽东郡考述[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64.

[24]孙进己,孙海.鲜卑考古学文化[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2):61-62.

猜你喜欢

后汉书东北地区东北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大东北的春节
《后汉书》郭玉脉法校文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
《谢沈后汉书》鲁迅辑本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