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相对论在二语习得中的深化和拓展
——认知和语境的视角

2014-03-22俞理明

关键词:二语母语外语

孙 鑫,俞理明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420;2.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辽宁大连110644;3.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40200)

语言相对论在二语习得中的深化和拓展
——认知和语境的视角

孙 鑫1,2,俞理明3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420;2.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辽宁大连110644;3.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40200)

语言相对论是一个多年来备受争议的话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研究者对语言相对论进行了重新评价。概念迁移假设从认知的角度深化并且用实证支持了这一理论。我国学者王初明教授提出的语境补缺假说从语境的角度也对语言相对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认识语言相对论、概念迁移理论和语境补缺假说的异同有助于对语言迁移的本质有所了解。

语言相对论;认知与语境;概念迁移;语境补缺假说

作为一个语言迁移研究中较新的术语,“概念迁移”的出现只是近十年来的事情,而对于这一术语的研究正逐渐成为国际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Jarvis &Pavlenko认为,概念迁移是本世纪迁移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为重要的成果[1]。然而,这一新事物的诞生却与多年来备受争议的“语言相对论”密不可分。目前,国内学者王初明提出的“语境补缺假说”,从另一个角度丰富了“语言相对论”,与“概念迁移”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概念迁移的提出

近年来,“概念研究法”日益打破“形式研究法”在语言研究中的主宰地位而获得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同时,也由于近20年来双语心理表征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2],一些学者接受了“母语可以从语言与认知的接口处影响二语”[3]的主张,他们开展了一系列被他们称作“概念迁移”的研究,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相关论文和专著[1,4-10]。由此,概念迁移的研究成为了语言迁移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概念迁移研究出现的标志是“概念迁移”术语的正式提出[4-5,8,11-13]。Jarvis指出,概念迁移研究致力于“探讨底层的非语言(或超语言)概念表征对学习者或双语者母语和二语使用的影响”[5]。Jarvis提出概念迁移可以从三个不同层次上来理解:观察、方法及假设[7]。首先,它指观察到的来自于不同语言背景下的二语学习者、二语使用者、双/多语者有时以不同概念方式表达物体、事件、质量以及关系。其次,概念迁移指的是一种研究方法,即从认知语言学中最新发展出来的理论和研究所取得的实证的角度来考察跨语言影响。第三层面可以理解为一种假设,具体指一个人表现出的跨语言影响的现象来自于该人已掌握的另一语言的概念以及概念化模式。

二、概念域和概念迁移的实证研究

跨语言影响可以从八个概念域里进行系统研究,即物体、情感、人称、性别、数、时间、空间和运动。上述的前五个概念域,即“物体”、“情感”、“人称”、“性别”和“数”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概念,它们让我们对物体、物质、人和情感进行归类,而“运动”、“时间”和“空间”是引领我们感知和归类我们周围世界的事件[1]。

Jarvis对学习者中介语词汇指称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该研究包括非英语本族语者和英语本族语者两种不同被试[4]。非英语本族语者被试由母语分别为芬兰语和瑞典语的芬兰中、小学生构成;英语本族语者被试由美国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构成。该研究的实验任务包括电影片断复述、指称词汇列举、接受性词汇测验、指称词汇合适性判断等。基本结论是母语背景和基于母语的概念在决定学习者的中介语指称词汇选择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概念迁移不仅驱动而且制约着学习者在指称目标客体时对二语词汇的选择。

Jarvis还报告了一项针对一名居住在美国的芬兰移民的个案调查[14]。被试在美国居住了11年,她的二语(英语)水平达到了高级并且在英语知识重构上形成了永久性的停滞,她的母语(芬兰语)在她成年后移居美国之前已经充分发展。作者设计了四项任务以考察英语对其母语的影响,其自然使用的数据、电影默片片段的口头描述、元语言判断,即被试需要判断所给句子的语法正确性,最后一项任务是获取自我汇报数据。结果表明:被试芬兰语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不一致,作者得出结论,这显示了被试的语言能力中增加了表达相同概念的方法,而不是一语损耗。这一结果提供了双语者的概念迁移的证明。

还有一些学者从运动域方面展开了概念迁移研究。Choi &Bowerman做的一项关于二语习得发展阶段的研究表明,和学习英语的儿童相比,学习韩语的儿童认知途径动词所需的时间要长[15]。Choi &Bowerman将韩国儿童(与讲英语儿童相比)延期习得途径动词归诸于“儿童语义系统的差异,这些差异与儿童学习的语言中空间意义的构成方式直接对应”。这两名研究者给出的解释是“英语一直特别明确地将途径单独当作动作事件的成分。因为有途径小品词系统,英语鼓励学习者辨别途径的抽象概念……”。另一方面,“韩语不像英语那样一直明确地把途径分析为一个独立的动作事件成分……所以韩国儿童不像英语本族语使用者那样明确地将途径分析为运动事件的抽象成分”。从上述陈述中我们看到表层语言结构和底层概念结构两者的相互作用:途径这样的空间概念在表层结构中词汇化模式会影响对这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反过来对于这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又会影响对表示这些概念的词条的习得。

Stutterheim主要考察了概念迁移对学习者用语言表达客观世界时的影响[16]。该研究采用消声电影作为收集语料的手段。根据Stutterheim的研究结果,德语本族语者在表达所看电影中呈现的某个事件的时候,往往会包括一个结束点,以将整个事件闭合起来;而英语本族语者则不大会包括这样一个结束点。例如,对同一事件,英语本族语者可能会说“Two nuns are walking down a road”,德语本族语者则会说“Nonnen laufen auf einem Feldweg Richtung eines Hanuses”(Two nuns walk along a lane towards a house),后者比前者多包括了“towards a house”作为整个事件框架的结束点。由于受到英语的影响,学习德语的英语本族语者在使用德语的时候也常常不包括这样一个结束点。例如,他们会说“Zwei Nonnen laufen auf der Strasse lang”(Two nuns walk the street along),而不提“towards a house”这一事件框架闭合成分。

Brown &Bullberg考察了四组(日语单语者,英语单语者,英语为二语的生活在日本的日语母语者以及英语为二语的居住在美国的日语母语者)被试英语和日语中“途经”表达方式(Path)的使用,以期检测语言概念化重构方面的学习者能力[17]。研究发现除了母语之外,二语也同时地扩展对母语的概念识解,即使二语水平较低,也有重构母语概念的可能。本研究的一个独特发现就是即使二语使用者的二语水平较低,仍有双向迁移出现。

最近几年,国内学者开始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概念迁移的方式及路径。贾光茂通过分析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的英文作文和翻译测试结果,发现由于汉语话题突出特征的影响,汉英中介语中不仅存在不符合英语语法的显性话题结构,也不乏符合英语语法、但语义上不地道的隐性话题结构[18]。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两种话题结构都会逐渐减少。研究证实了英汉动词概念化方式的差异以及确立概念参照点时视角的差异是产生这些结构的主要原因。

张会平以ICCI语料库为研究工具,探讨了我国英语初级学习者介词的概念迁移在词汇和语法层面上的表现情况[19-20]。研究发现,这些学习者的中介语带有明显的汉语语法隐喻特征,概念迁移具有自身的系统性、规律性与独特性。研究发现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英语学习概念迁移框架。

三、概念迁移研究、语言相对论和语境补缺假说

(一)概念迁移和语言相对论

Odlin认为概念迁移可以定义为涉及语言相对论影响的跨语言影响[21]。二语习得和语言相对论在此处达成共同相关。概念迁移的研究深入导致对语言相对论的重新评价,而随着语言相对论为大家所接受,又成为概念迁移的一个理论基础。

根据Jarvis的观点,概念迁移确实来自语言相对论的影响,同时,又是对语言相对论的验证[7][22],但是这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一些早期的概念迁移研究在语言相对论和概念迁移上有较强的联系,但近期的研究强调两个框架的重合性小于早期的预期。一方面,语言相对论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非语言行为,而概念迁移研究主要关注于语言行为(既有接受性又有产出性的语言行为),目的在于考察与母语或其他先习得的语言相关的概念对另一语言习得及使用的影响。换句话说,语言相对论更多关注的是语言对认知/思维的影响,而概念迁移更多关注的是认知对语言使用的影响,特别是通过某一语言获得的认知模式对另一语言的接受性和产出性使用的影响。我们可以由语言相对论推断出如果某人的A语言影响到认知,那么认知又影响到该人的B语言。然而这一推断不是语言相对论本身能够解释清楚的。两者之间的另一区别在于概念迁移包含了概念的宏观和微观构思过程,而语言相对论仅涉及微观构思过程。宏观构思包括就一个场合及事件想要表达什么信息及其具体程度,微观构思包括对选定的非语言意义按照该语言结构和范畴来组织和排序。最后一点区别在于概念迁移的研究范畴不局限于可归于源语言语言结构引发的特定语言的认知模式,而更像语用迁移一样,还研究由一个人在某一言语/语篇团体的长期融合的成员身份所引发的不同。

在语言相对论这一视角下,我们看到的迁移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而在语言表层下的概念迁移也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认识。而概念迁移的研究深入促进了研究者去重新思索和认识语言相对论,这不仅对理论语言学的发展有很大的认识意义,而且也大大推动了二语习得研究。

(二)语言相对论和语境补缺假说

概念迁移研究与语言相对论的差异主要在于前者包含了更多的层面以及范畴上的语言及非语言行为的迁移,扩展并加深了语言相对论的研究范围和深度。而国内学者王初明提出的语境补缺假说又是从语境角度对语言相对论的丰富[23-28]。语境补缺假说认为在外语学习的环境里,学习者由于忽视了与外语匹配的语境或不清楚所学的外语形式与何种情景语境发生互动,就潜意识地将外语和母语的语境等同起来,这就造成了头脑中已有的母语语境知识自动介入补缺,造成外语形式与语境知识错配,这种现象就是语境补缺。语境补缺可以理解为在外部语境有缺失的情况下,大脑中的内部语境弥补缺失。

语言相对论认为个人的母语对自己的思维有一种约束力量,但这种束缚不是不可挣脱的,因为如果有个语言学家对二语学习者能明确勾勒出母语的语言结构,而一旦学习者对自己母语有了这种元语言意识,上述所谓的约束力量不会再束缚学习者的思维,这样他/她学习目标语就不再有种内在的阻力,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正如Jarvis &Pavlenko声称的那样,Whorf并不是我们所想像的那样具有单语偏见,他是个外语(二语)学习的积极鼓吹者,认为这可以让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全面、更完整,能欣赏到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Whorf强调母语语言结构的约束力,因而提出如果增强了对语言结构本体的元语言意识就有利于二语学习以及对世界的认识。

但是王初明指出,问题没有如此简单,因为母语的约束力量不仅限于语言结构自身,它来自于母语无孔不入的影响。王初明认为母语语言知识只是语境的一部分,语境可分为语言本体语境(属于语言的)、情境(属于外部语境的)、内部语境(属于大脑内部的)和心境(属于心理状态的)[27]。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就是鱼与水的关系,因此学语言应结合语境来学。王初明的语境补缺假说为Whorf的母语对二语习得者来说具有一股约束力这一论断提供了最好的注释,而语言相对论客观上也为语境补缺假说提供了理论支持。那么我们如何减少甚至摆脱这种来自于母语的负迁移或母语的束缚呢?王初明给出的答案就是大量接触正确的外语,形成外语体系强势去抑制母语的迁移,即“学伴用随”,而Whorf则依赖于语言学家对学习者的元语言意识的培养。当然,我们每一个外语学习者从自己的学习经验里知道,“学伴用随”是学好外语的唯一正确之路,光凭元语言意识是远远不够的,从这里我们也看出,Whorf语言相对论的重点是研究思维和语言(主要是母语)的关系,而语境补缺假说是讨论一语对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全方位的影响,其中包括一语的思维方式的影响,这一点我们在下面一节讨论语境补缺假说和概念迁移关系中再进行更详细说明。

(三)概念迁移与语境补缺假说

概念迁移假设和语境补缺假说对于语言相对论来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二者都是讨论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和使用影响的理论,而且二者都是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头十年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注意到语境补缺假说没有提及概念迁移,但这不等于说语境补缺假说不承认甚至否定概念迁移的存在。在王初明的语境补缺假说理论里,语境有外部和内部之分,内部语境是属于大脑内部和心理状态的,这实际上就是涵盖了概念层面的第一语言影响。那么这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呢?王初明最近指出,概念迁移和语境补缺假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对以语言为媒介的概念和非语言为媒介的概念作了区分,关注的是以语言为媒介的那些概念迁移[23];而语境补缺假说对这二者不作区分,两者被统统归纳到“语境”的名下。对二语习得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第一语言概念层面上的迁移可以解释为由于第二语言语境的缺失而出现了第一语言的语境的“替补”。笔者认为,语境补缺假说不仅仅是探究二语习得的本质的理论,也是有关迁移的理论,该理论采纳基于使用(usagebased)的语言观,探索外语环境下的第二语言习得,这就不能不涉及对第一语言的作用。语境补缺假说为探讨语言迁移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和概念迁移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结 语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语言迁移取得了巨大进展,出现了新的理论解释,这就包括本文探讨的对语言相对论的重新认识、概念迁移假设和语境补缺假说等。这些理论不仅为语言迁移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而且把整个语言习得的研究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语言迁移研究已经打破了中介语研究范式,这又引发了二语习得的研究范式的转变,即从中介语假设研究范式时期转到后中介语研究范式。语言迁移是全方位的迁移,从迁移内容上看,语义、命题和概念以及技能诸层面的关系,还有语境与语言的互动等,都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同时,从迁移方向上看,研究不仅局限于各个层面上的母语对二语的迁移,还包括二语对母语的反向迁移。我们认为,认识了语言迁移的全部,二语习得的内在规律也会同时被全部揭示出来。

[1]Jarvis,S.&Pavlenko,A.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M].New York:Routledge,2008:156-171.

[2]Jiang,N.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4,88:416-432.

[3]Kellerman,E.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Transfer to nowhere?[J].Annual Review of Applies Linguistics,1995,15:125-150.

[4]Jarvis,S.Conceptual Transfer in the Interlingual Lexicon[M].Bloomington,IN:Indiana University Linguistics Club Publications,1998:8.

[5]Jarvis,S.Semantic and conceptual transfer[J].Bilingualism:Language,and Cognition,2000(3):19-21.

[6]Jarvis,S.Topic continuity in L2English article use[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2,24:387-418.

[7]Jarvis,S.Conceptual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effects in categorization and construal[J].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2011,14(1):1-8.

[8]Pavlenko,A.&Jarvis,S.Conceptual transfer:New perspectives on the study of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In E.Németh(ed.),Cognition in Language Use: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7th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Conference,Vol1.Antwerp: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Association,2001,288-301.

[9]Pavlenko,A.&Jarvis,S.Bidirectional transfer[J].Applied Linguistics,2002,23:190-214.

[10]Odlin,T.&Jarvis,S.Same source,different outcomes:A study of Swedish influence on the acquisition of English in Finlan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2004(1):123-140.

[11]Pavlenko,A.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by adults:Testimonies of bilingual writers[J].Issues in AppliedLinguistics,1998,9(1),3-19.

[12]Pavlenko,A.Emotions and the body in Russian and English[J].Pragmatics and Cognition,2002a,10:201-236.

[13]Pavlenko,A.Bilingualism and emotions[J].Multilingua,2002b,21:45-78.

[14]Jarvis,S.Probing the effects of the L2on the L1:A case study[A].In V.Cook(ed.),Effect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on the First[C].Clevedon,UK:Multilingual Matters,2003,81-102.

[15]Choi,S.&Bowerman,M.Learning to express motion events in English and Korean: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specific lexicalization patterns[J].Cognition,1991,41:83-121.

[16]Stutterheim,C.von.Linguistic structure and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The case of very advanced learners[J].EUROSLA Yearbook,2003(3):183-206.

[17]Brown,A.&Gullberg,M.Bidirectional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event conceptualization?Expressions of path among Japanese learners of English[J].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2011,14(1):79-94.

[18]贾光茂.汉英中介语中阴性话题结构研究[J].现代外语,2013(1):77-84.

[19]张会平.英语介词学习与概念迁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4):568-580.

[20]张会平,刘永兵.语言相对论视域下的英语隐喻性介词学习与概念迁移[J].外语教学,2013(5):51-55.

[21]Odlin,T.Conceptual Transfer and Meaning Extensions[A].In P.Robinson &N.Ellis(eds.),A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New York:Routledge,2008:306-340.

[22]Jarvis,S.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conceptual transfer[J].Vig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VIAL),2007(4):43-71.

[23]Wang,Chuming.Context and Language Transfer[A].In L.Yu(ed.),A New Perspective on Language Transfer[C].Multilingual Matters,in press.

[24]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1(6):8-12.

[25]王初明.补缺假说与外语学习[J].外语学刊,2003a(1):1-5.

[26]王初明.“补缺假说”与“哑巴英语”和“汉式英语”[J].外语界,2003b(5):2-5.

[27]王初明.论外语学习的语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190-197.

[28]王初明.学相伴用相随——外语学习的学伴用随原则[J].中国外语,2009(5):53-59.

New Developments of Linguistic Relativism in SLA——Perspectives from Cognition and Context

SUN Xin1,2,YU Li-ming3
(1.Research Center of Foreig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Canton 510420,China;2.College of English,Dalia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Dalian 110644,China;3.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40200,China)

Linguistic Relativism has been a controversial issue for a long time.Since the 1990s,agroup of researchers have reevaluated this hypothesis.With the deepening of research on conceptual transfer,some scholars have lent support to this theory with empirical evidence.Besides,The Contextual Compensation Hypothesis advanced by Professor Wang Chuming has furnished a new perspective on Linguistic Relativism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xt.A good understanding of Linguistic Relativism,conceptual transfer and Contextual Compensation Hypothesis is conducive to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language transfer.

Linguistic Relativism;Conceptual Transfer;Contextual Compensation Hypothesis

H0-06

A

1001-6201(2014)03-0154-05

[责任编辑:张树武]

2014-03-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cyy021);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WJQ2011033)。

孙鑫(1972-),女,辽宁沈阳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博士后,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应用语言学博士;俞理明(1945-),男,上海人,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应用语言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二语母语外语
母语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母语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大山教你学外语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大山教你学外语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