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2014-03-22宋振宇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459000
宋振宇 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459000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为革拉瑟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发生于3~10 周龄的猪只,但近年来受霉菌毒素及一些病毒性免疫抑制疾病流行的,如猪瘟、伪狂犬、猪流感、猪圆环病毒和蓝耳病等,造成猪群免疫力低下,猪群发病日龄有后移的迹象,甚至20~25 周龄的猪群也会发病,并且以急性型为主,死亡率较高。
1 病原
副猪嗜血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短小杆菌,但形态多变,目前已有15 种血清型得到证实,我国以血清4 型和5 型最为流行,其次为13 型、14 型和12 型。不同的血清型致病力不同。
2 发生和传播
带菌猪和慢性感染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该病的发生没有季节性,多呈地方性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在断奶前后发病,常见于5~8 周龄的猪,发病率达10%~20%,严重时死亡率高达50%~100%。也可影响到2 周龄的哺乳仔猪至4月龄的育肥猪。
免疫抑制因素和应激因素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1)免疫抑制因素。当猪群长期受到霉菌毒素的侵害以及猪瘟病毒、蓝耳病毒、伪狂犬病毒和II 型圆环病毒等感染后,导致猪群免疫力低下,继发感染此病,并且容易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链球菌和巴氏杆菌等混合感染,病情复杂,死亡率增高。(2)应激因素。各种应激因素可诱发和促进该病的发生。如断奶、转群、混群和长途运输及气温突变、通风不良、寒冷潮湿、昼夜温差过大等可导致该病发生或加重传播。
3 临床症状
急性病例病猪发热,体温升高到40.5~42℃,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厌食,反应迟钝,呼吸困难,心跳加快,体表皮肤发红或苍白,眼睑皮下水肿,部分猪鼻流脓液,关节肿胀、跛行,部分猪共济失调,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也有的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严重时公猪跛行,母猪流产。慢性病例多见于保育猪群,表现为消瘦,被毛粗乱,皮肤苍白,咳嗽,腹式呼吸,生长不良,关节肿大,直至衰竭死亡。
4 病理症状
副猪嗜血杆菌病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肉眼可见的病变主要是在单个或多个浆膜面有浆液性和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物,浆膜面包括腹膜、心包膜、胸膜、肺脏、肝脏、脾脏及肠的表面,也可波及脑膜和关节表面,尤其是腕关节和跗关节。近年来急性病例在不断增加,感染率和死亡率也在不断增高。据报道,副猪嗜血杆菌也可引起心肌炎和筋膜炎及化脓性鼻炎。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可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的方法主要有琼脂打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6 防治措施
(1)饲养管理。长期在猪只饲料中添加脱霉剂,减少猪群创伤。如有去势、断尾等伤口,要做好消毒,防止感染。除此之外应减少转群和断奶等应激因素,发现病猪及时治疗,避免与健康猪接触,阻止病原传播。
(2)药物治疗。一旦临床症状出现,立即用大剂量抗菌素对整个猪群进行药物治疗,而不是只对个别出现症状的猪用药。大多数副猪嗜血性杆菌对头孢菌素、替米考星、氟苯尼考、氟喹诺酮类、强力霉素及增效磺胺类药物敏感。为了更好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耐药菌株的出现,应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
(3)疫苗免疫。药物防治嗜血杆菌病有一定效果,但是抗菌素治疗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原因是副猪嗜血杆菌是引起猪的全身性多发性浆膜炎,抗菌药物无法通过血液循环直接到达有炎症的部位,而且长期使用抗菌素会产生耐药菌株,导致所有药物彻底无效,因此疫苗免疫是控制此病较为有效的方法。
母猪接种副猪嗜血杆菌病疫苗可对4 周龄以内的仔猪产生保护性免疫力,如在该阶段再用同一血清型灭活疫苗接种仔猪,可以使断奶后的仔猪产生保护力,因此应做好母猪与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由于接种疫苗菌株血清型与当地致病菌株血清型不同且缺乏交叉保护作用,因此选择疫苗时一定要注意所选疫苗毒株血清型是否与当地流行菌株血清型一致,免疫接种可选用血清型与当地一致的商品疫苗,也可选用自家疫苗。免疫时间母猪可在产前40天和产前20天分别接种1 次,仔猪出生后在15日龄接种1 次,间隔3 周加强1 次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