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2014-03-22
(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130024)
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主要是以课程教育、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为载体的,其中课外活动作为道德教育非正式的隐性课程,具有渗透性、生活性、多样性等道德实践特点,对美国大学生具有持续的、柔性的、体验的作用,因此引起了学界长期的关注。同时,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一、课外活动的基本内涵及作用
课外活动(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通常泛指学生正式课堂学习之外的一切非学术性活动及正式课程维度之外的学习体验。学者David keer等对其内容作出了具体界定,包括参观访问、校际交流、志愿服务、社团活动以及课外学习等。课外活动既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以在校外实施[1]。也有美国学者谈及经验学习时,使用“辅助课程(cocurriculum)”一词代替“课外活动(extracurriculum)”,意在强调课外活动是对学术课程的丰富和补充[2]。近年来,国内学界也非常关注美国高校以课外活动为载体进行道德教育,有将课外活动视为校园活动与社会活动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3];还有将各种各样的校内外活动,包括讨论会、社会活动、角色扮演活动、各类组织活动,视为课堂外的活动[4];也有通过分析课外活动的教育影响,将课外活动确立为体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等[5]。这些研究试图通过分析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课外活动,进一步探寻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从学理上看,课外活动成为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有丰富的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的理论基础的。如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课外活动能够提供真实的、解决问题的情境,使师生、同伴间获得更多的协作和交流机会,通过意义建构获得道德认知的发展。教育理论家Schulman也提出“知识的积极建构(activ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观点,只有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理解,才能达到知识的转化和应用。针对这一挑战,许多培养道德和公民责任的课程都将“问题解决”、“服务学习”以及其他参与技能纳入其中[6]21。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将教育本质阐述为:“教育即生活”,在教学上他倡导“做中学”,提倡活动课程,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增长自己的经验,并强调“经验是道德发展的基础之一。”美国心理学教授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人的发展的生态学模型(The Developmental-ecological Model of Development),旨在研究一个积极主动并不断成长的人类个体和个体所生活的环境变化之间的相互适应,这个适应过程受到不同环境关系的影响,课外活动对这种适应过程的影响,取决于活动本身的特征、同伴的性格、活动指导者的特征等[7]。课外活动的设计应考虑以上诸多影响因素。
由此可见,在课程学习之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量实践表明,课外活动对青少年品德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际效果非常明显。Kuh指出,当学生参与到有明确教育目的的课外活动中时,他们的个人发展得到提升。他把“课堂外的生活”比作一个孵化器,“课堂知识在这里被集合、检验、重建,以发挥更有意义的作用。”因而,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机会,建立与朋辈和公共机构强有力的联系,对教育和个人的发展都十分有益[8]。
在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课外活动是随着高等教育功能的演进而逐渐发挥作用,成为引领学生道德发展、实现德育任务的主要阵地。在美国早期大学中,学生将课外活动只是作为摆脱枯燥课业学习的方式,以获得乐趣和自由。当时许多美国大学都以培养牧师为主要目的,向学生提供统一的博雅教育课程,注重文言文、古典文学和宗教信仰教育,道德和公民教育与宗教紧密联系,并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20世纪早期,通识教育运动席卷美国大学,核心课程的设立使学生的“智力学习(intellectual learning)”存在于各自的专业课之中,而道德知识和公民素养的习得则存在于相对边缘化的课程之中,这种改变对大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知识和道德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高等教育中不可分离的整体,现被区分成不同的方面——客观知识和道德知识。随着这种智力学习和道德学习(moral learning)的日趋分离,大学管理人员开始求助于课外活动,作为道德和公民教育的主要途径。道德和公民教育场所也从讲授传统课程的教室转向能够开展各种项目活动的社区环境中,然而多数大学还未建立起课外活动和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有效联系,学校教职人员也将道德教育目标完全融入课外活动之中怀有迟疑态度[9]。随着20世纪70、80年代盛行的价值澄清理论遭到批判,进入21世纪后,许多学者认为,大学应当教给学生一定的价值标准,不可能保持完全的价值中立,大学除智育外,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再次被强调,成为美国高等教育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并逐步认识到隐性课程所承载的道德教育内容和功能,课外活动在美国高校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建立起更加成熟的内容及考核体系。
二、课外活动的重要类型及形式
课外活动作为承载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主要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政治参与类型、社会服务类型、行为养成类型、文化交融类型。
(一)政治参与类型
政治参与类型的课外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技能,使其成为民主社会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合格公民,最终实现美国高校道德教育最主要的目标和任务。美国学者Anne Colby等人明确界定了政治参与的内涵,指出政治参与和其他公民参与是有区别的,其他公民参与如社区服务、有组织的公民活动、个人生活选择等,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指向。同时指出过去50年间,尽管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迅速增长,但学生的政治知识和政治参与却没有呈现加强和上升趋势(从2008年的选举数据中可以看出),美国高校需要高度重视学生政治参与培养,具体包括政治知识和理解、民主参与技能、政治动机等[10]。
美国高校通过有组织的社团活动和主题庆典仪式等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通过建立学生社团和俱乐部,聚集广泛的学生群体,组织课外活动,增强学生道德和公民意识。如斯坦福大学电影协会 (Stanford Film Society),将关注人权、贫困等问题的影片引入校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有些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政治团体,与周边社区的政治组织或国内政党紧密联系,如乔治华盛顿大学名为“美国高校民主党员”的学生团体,定期举行志愿活动、选举推动、主题演讲等。另外,学生自治组织(student government)和领导力组织等学生团体,对培养学生成为未来政治领袖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密苏里大学学生联合会与州议会紧密联系,每年假期赴州议会,向议员表达本科学生的利益诉求[6]21。
主题庆典仪式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毕业典礼仪式。美国大学充分利用毕业典礼周对学生渗透道德和公民价值观。如斯坦福大学2012年的“最后一课”,邀请胡佛研究院高级学者、哈斯公共服务中心主任——Larry Diamond,以“为什么自由之风劲吹”为题,通过对近年世界范围内民主、人权大事件的介绍和评介,宣扬美国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此外,毕业典礼侧重建立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意在渗透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及政治认同意识。
(二)社会服务类型
社会服务类型的课外活动旨在通过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实现道德教育,服务学习是美国大学生进行社会服务的主要组织形式。作为一种教学及学习策略,服务学习与过去百年来John Dewy以及Ernest Boyer等高等教育改革倡导者所提出的“将公民责任植根于真实的情境中的学习和体验”这一理念相契合。服务学习贯穿于许多学科领域,将课程任务、讨论、反思融入到社区服务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之中。大量实践表明,服务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因而,服务学习一直得到美国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和提倡,成为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美服务学习中心(National Service-learning Clearinghouse)是指导全国服务学习的专门机构。高校中也设有专门协调学生参与服务学习计划的组织,如斯坦福大学哈斯公共服务中心(Stanford University's Hass Center for Public Services),将40多个服务学习组织及教职工创立的机构联系在一起,学生亲自参与政府服务、政策研究、领导力项目等。哈佛大学也设有由学生组织领导的、基于社区服务的非营利的公共服务组织——菲利普布鲁克斯协会(The Phillips Brooks House Association),包含86个服务学习项目,聘用全职工作人员予以协调,致力于波士顿及剑桥地区各级社区的改善、提升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公共服务领袖。
美国各大学的服务学习项目丰富多彩。作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先驱,哈佛大学自1636年成立以来就坚持和传承美国高等教育目标中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公民”这一使命。如哈佛校门上的标语所示:“为增长知识走进来,为服务同胞和社会走出去。”体现哈佛大学崇尚服务社会的精神,重视学生服务学习的体验。2009年学校发布了长达57页的服务学习报告,在教育和学业成绩、医疗与环境、保障型住房、公民生活和文化、就业机会等领域,探索服务学习的开展,尤其侧重研究各学院对于学生服务学习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操作。由学生组织成立的“哈佛广场流浪者之家”(Harvard Square Homeless Shelter),自1983年至2011年,是全美国唯一由学生组织的流浪人员收容所。一些学院设有专门负责服务学习部门,医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提出具有特色的服务学习研究和实践举措。同时,校内一些学术团体和机构也为服务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和资金保障,如哈佛大学中国基金会一直定期资助旨在促进中美两国学生交流的服务学习短期旅行。
(三)行为养成类型
行为养成类的课外活动是以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在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公民身份构成首先是作为“道德人”存在,进而才能成为政治人、社会人、经济人。
针对大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美国高校通过学前训练、宿舍活动等形式予以体现。入学前,大学通过向新生发放暑期通讯 (summer newsletter),介绍学校对学生在学术和道德领域的培养预期。如哈佛大学的暑期通讯主要包括文明礼仪、应对竞争、自力更生、开放思维等内容。学前训练(orientation program)是多数美国大学采用的入学教育方式,为期几天或一周,便于学生适应校园生活,使学生了解学校对学生行为的期望,介绍校规校纪,借此机会宣传学校的价值观、个人发展意识、尊重差异的理念等。也有学校将学生的志愿服务和社区服务融入到他们的学前训练之中,如杜克大学的学前训练周,通过为当地公立学校贫困儿童提供课业补习和指导,对学生进行移情训练,进而形成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亲社会行为,这是人际交往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人的终身发展都有意义。
(四)文化交融类型
文化交融类型的课外活动旨在实现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能够互相认同,达成融合。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高校学生是由不同民族构成的。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地移民的不断涌入,少数民族、有色人种学生的比例有增无减,反对种族歧视、追求民主平等的呼声愈来愈烈,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成为美国现代教育的一种基本取向[11]。美国高校通过多种课外活动形式教育学生反抗种族主义、性别偏见,针对全球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如迈阿密大学的暑期通讯中要求学生提前了解迈阿密大学的历史和传统,增强学生的学校归属感,鼓励学生发现并欣赏民族、种族和文化差异。此外,大学宿舍成为渗透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如哈佛大学的院舍制度,本科生被分配在12个院舍中,定期举办茶会、聚会、体育运动及各种社交活动,促进多种族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范德堡大学的梅菲尔德住—学宿舍(Mayfield Living-studying Lodges),十余名学生同住,常以道德和公民问题为议题组织讨论,包括多元文化历史、流浪者、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等。也有一些学校通过主题宿舍形式,教育本宿舍学生以及其他学生[6]21,如斯坦福大学多元文化主题宿舍(Multiculture Theme House)。
美国社会及校园的种族多元和宗教多元化常被视为一种文化资源,学生处理文化矛盾和冲突则被看作是学习的过程,而非造成疏远和怨恨的根源。
三、课外活动的主要特征及启示
美国高校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实施道德教育,对培养和形成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行为能力等都有较好的帮助和作用。正是因为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形式灵活多样、组织机构专业、评价体系完善,才能使课外活动成为美国高校实现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总结美国高校课外活动,会发现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一)生活性
美国高校课外活动具有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性特征。受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的影响,美国高校课外活动注重解决学校和学生的现实问题。同时,将道德和公民价值观与学术、职业或个人兴趣融合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设置了一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通过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和实践环节,达到情感陶冶、价值澄明、观念树立的作用,生活性是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特征之一。此外,课外活动的实施还与社区相联系,旨在将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活。借此,也使大学生得到锻炼。
(二)组织性
美国高校课外活动是有一定组织的,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和构建组织人员队伍来实施管理的,组织性是美国高校课外活动的重要特征。活动也多以团体的形式组织开展。组织人员的构成主要来自学生事务管理人员。除此之外,很多学校设有专业教师对课外活动进行管理和指导,并聘请专家学者对课外活动进行系统研究,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三)评价性
美国高校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是有评价的,这些评价结果是评定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在具体操作中,美国高校课外活动的评价与考核包括对项目的评价以及学生学习的评价。一些学校运用多维度的评价方式,除了论文、试卷考核等传统方式,还包括建立学生工作档案和对学生表现的实地观察。对于道德和公民发展的正式和具有系统性的评价则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许多专家学者也致力于开发相关的测量工具以评价道德和公民发展,从而对学生道德培养起到监控作用。
通过上述特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国高校通过课外活动实施道德教育的组织方式和开展形式具有价值性。当前,我国学界也开始关注国外高校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不断努力创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关注美国高校以课外活动为载体进行道德教育的诸多成功做法,积极探索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和发展,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从现实性看,目前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如下启示:
1.对我国高校以课外活动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生活性、隐形性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重视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是学者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加快,使得国内外环境极其复杂,大学生思想意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对此,一些学者开始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以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对象的变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试图通过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实现其实效性。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设计、选择、原则的探索,提出了隐性载体、活动载体、实践载体等,其中通过课外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者们开始关注的重要内容。而美国高校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组织及效果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实现对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公共意识的培育。同时,在开展课外活动中应摒弃形式主义,发挥课外活动隐性化、生活化、渗透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成为“两课”主渠道的重要补充,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对我国高校以课外活动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性、系统性、专业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我国高校应建立专门指导课外活动的部门,对课外活动的组织实施进行总体规划和精心设计。目前我国高校组织课外活动通常由团委、校及院系学生工作部门、学生会等负责组织和筹划,课外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随机性,缺乏整体部署。同时,课外活动的组织应汇聚多方力量,除学生干部、辅导员、政工干部外,还应聘请专家学者对课外活动进行研究和指导,注重理论对实践的引领,注重专家对活动的指导,建立一支既包括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生工作管理者,又具有专业性研究人才的专家型、学者型队伍。
3.对我国高校以课外活动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课外活动的规范性、制度性、评估性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我国高校课外活动应注重考核和评价体系的构建。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对学生课外活动的参与仅以简单的加分奖励作为考核的最终结果,人为化因素影响很大,难以保证考评的公正性。课外活动的考评应设立明确的考核指标体系和测量工具,通过考核大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合作精神、公共意识、协调能力、道德感知等方面的水平,使课外活动的设计更有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可以促使课外活动更加规范和有序,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Filiz Keser,et al.The Role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 Active Citizenship Education[J].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2011(43):812.
[2]Gwendolyn Dungy,Connecting and Collaborating to Further the Intellectual,Civic,and Moral Purposes of Higher Education[J].Journal of College & Character,2012(13):2.
[3]姚进凤.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及其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94.
[4]王桂龙.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途径、特点及其启示[J].江苏高教,1999(3):51.
[5]刘融武.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抚州师专学报,1998(4):73.
[6]Anne Colby,et al.Educating Citizens:Preparing America's Undergraduates for Lives of Moral and Civic Responsibility[M].San Francisco:Joseey-Bass,2010.
[7]Amy Feldman Farb & Jennifer L.Matjasko,Recent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School-base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J].Developmental Review,2012(32):2.
[8]Jon C.Dalton,Reinventing the Extracurriculum:The Educational and Moral Purposes of College Student Activities and Experiences[J].Journal of College &Character,2012(13):1.
[9]Julie Reuben.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Intellectu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Marginalization of Moralit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255.
[10]Anne Colby,et al.Educating for Democracy:Preparing Undergraduates for Responsible Political Engagement[M].San Francisco:Joseey-Bass,2007:2.
[11]高向斌.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初探[J].外国教育研究,200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