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子筛脱水工艺的参数优化

2014-03-22王建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4年10期
关键词:深冷导热油冲刺

王建

分子筛脱水工艺的参数优化

丁建成1王建1王为2

1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2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在天然气初加工深冷装置中,需要由压缩机和膨胀机一起对天然气进行深度制冷。变气量解吸技术打破了原来常规的“质量上差,数量上补”的思维,分子筛再生时采用约75%的时间进行初步解吸,脱掉约95%的吸附水;再利用25%的时间用更高的温度对剩余的约5%残余水进行冲刺解吸,进一步提高了分子筛的脱水效果。

分子筛;导热油炉;初步解吸;冲刺解析;脱水

油气初加工深冷装置的分子筛脱水效率直接影响着装置的制冷深度。脱水工艺不达标时,深冷装置的低温单元及外输管网容易形成水合物冻堵。据统计,每套深冷装置每年发生冻堵10~15次。开展提高分子筛脱水效果技术研究,将从根本上杜绝装置内部水合物冻堵情况的发生,破除制冷深度的瓶颈、提高轻烃收率、节约装置能耗、保障装置的平稳运行。

1 工艺流程及技术方案

1.1工艺流程

在天然气初加工深冷装置中,需要由压缩机和膨胀机一起对天然气进行深度制冷。为防止天然气含水冻堵,采用4A分子筛对天然气进行吸附脱水,饱和后的分子筛用通过导热油炉加热的天然气干气进行解吸再生,含水的高温再生气经过降温和脱水后进入天然气外输管网。

1.2 技术方案的提出

深冷系统的冻堵都出现在分子筛吸附的末期,所以提高分子筛再生程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合理方法是提高再生气的解吸温度。由于受导热油炉额定负荷、操作安全和节能要求的限制,为了进一步提高导热油炉出口再生气温度,不能一味地加大燃料气流量,故提出变气量再生的技术方案。即在分子筛再生后段的关键期,通过减少进入导热油炉的天然气流量,达到更大幅度地提高导热油炉出口天然气的温度,使分子筛再生得更完全、更彻底,进而实现提高分子筛脱水效果的目的。

2 变气量解吸实验

分子筛再生热吹开始时,需要大量的热为分子筛、瓷球、罐体结构和分子筛所吸附的水升温,所以采取大气量升温的方法,以使温度尽快达到最佳解吸温度附近。当分子筛再生系统整体温度升高一定时间后,降低进入导热油炉的再生气量,在导热油炉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可使进入分子筛的再生气温度更高,可将已经充分升温和初步解吸的分子筛再生得更加彻底,活性更高。

2.1 再生气量调节实验

此次实验以分公司某天然气处理装置分子筛进行现场试验。试验采取调节再生气量的办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再生气量调整为6000m3/h,运行3h。导热油炉在正常负荷下,可使经加热的再生气温度达到250℃,逐渐将该塔加热,当分子筛出口再生气温度达到180℃时,吸附在分子筛上的绝大部分水已经解析出来。这时,通过程序控制完成分子筛的第一阶段初步再生,系统转入第二阶段的冲刺再生。

第二阶段:再生气量调整为5300m3/h,运行1h。导热油炉负荷不变,可使经加热的再生气温度达到280℃,这个温度的再生气可使经过初步再生的分子筛得到彻底再生,使其吸附的水完全解析出来,此时分子筛的活性更高,脱水效率更强。

第三阶段:正常气量冷吹降温阶段。再生塔转为冷吹过程,将气量调节为6000m3/h,利用20℃的干气进行冷吹,逐渐将吸附器冷却,冷吹气出口温度接近40℃时,冷吹结束。

2.2 实验过程

在图1中,0~8h所体现的是没有经过再生气量调节的原流程再生情况。导热油炉出口再生气温度正常,分子筛出口再生气温度偏低,分子筛解吸再生程度不好,在分子筛解吸结束时用便携式露点仪对试验床层的露点进行了检测。该分子筛吸附压力(3.5MPa转化成膨胀端出口压力1.35 MPa)下露点值为-72.87℃(3.412PPMV)。

图1 提高分子筛脱水效率实验曲线

在图1中,8~16h是变气量再生的实验,通过第一阶段大气量热吹初步解吸和第二阶段小气量冲刺解吸,分子筛再生程度很彻底。该分子筛脱水后原料气转化成1.35MPa下露点值为-79.96℃(1.182PPMV)。

2.3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图2和图3曲线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温度对分子筛解吸影响最大,变气量解吸第二阶段小气量热吹,分子筛再生温度提高明显,解吸效果变化显著。变气量调节分子筛解析技术,可以在导热油热负荷恒定的前提下,提高分子筛的解吸效率。

图2 正常再生后天然气露点曲线

图3 变气量再生后天然气露点曲线

3 结论

变气量解吸技术打破了原来常规的“质量上差,数量上补”的思维,分子筛再生时采用约75%的时间进行初步解吸,脱掉约95%的吸附水;再利用25%的时间用更高的温度对剩余的约5%残余水进行冲刺解吸,进一步提高了分子筛的脱水效果。这一技术的实施,可使深冷装置的制冷深度更深,降低装置的冻堵频次,提高轻烃产量,降低产品的单耗,有很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13304696400、dingjc@petrochina.com.cn

(栏目主持 杨军)

10.3969/j.issn.1006-6896.2014.10.016

丁建成:1993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现任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副总工程师。

猜你喜欢

深冷导热油冲刺
深冷处理时间对TC4钛合金微观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冲刺
变参数对深冷烟气脱硫效果的影响
上海久星导热油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久星导热油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久星导热油股份有限公司
冲刺
上海久星导热油股份有限公司
天然气深冷装置双级膨胀与单级膨胀制冷工艺对比分析
深冷股份业绩“蹦极”有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