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恢复卒中后手功能的临床研究

2014-03-22吴东川吴晓霞

中外医疗 2014年28期
关键词:经颅意义差异

吴东川 吴晓霞 田 彬

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神经内科,山东东营 257055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恢复卒中后手功能的临床研究

吴东川 吴晓霞 田 彬

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神经内科,山东东营 257055

目的 临床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在脑卒中后手功能恢复中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 方法 该次按纳入标准的93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应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选择1 mA直流电流强度刺激患者患侧额叶背外侧,1次/d,10 min/次,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基础治疗相同,电流设置为0 mA。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釆用Jebsen-Taylor手功能评分、九孔柱量表等评测,通过对比前后评分来判断对卒中后手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结果 九孔柱评分上,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相比,t=6.31,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Jebsen-Taylor手功能评分前后比较,在书写、翻卡等方面亦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该研究已经证实,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手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不良反应少。

经颅直流电刺激;卒中后手功能;疗效;不良反应

脑卒中在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最高,积极的治疗后,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残留肢体瘫痪、感觉障碍、认知减退等神经系统受损症状,给家庭很大负担,同时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1]。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种非侵入性刺激大脑皮层兴奋性的方法,其主要用微电流刺激大脑皮层,改变其神经细胞活动引起神经元兴奋,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治疗意义,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方案、有效性及不良反应,以2013年1—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符合条件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纳入标准 ①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②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11分。③首次卒中,皆在发病7 d之内。

1.1.2 排除标准 ①有意识障碍、完全性失语者等,影响不能完成量表者。②有癫痫病史。③带有心脏起搏器以及体内有其他植入设备。④不能配合治疗。

1.2 所有患者均选择

2013年1—12月在该院神经科病房住院病人符合条件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注:两组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男/女 年龄(岁) 体重(kg) 头围(cm)治疗组(n=48)对照组(n=45)26/22 23/22 61.8±4.51 59.4±5.14 64.6±6.47 66.8±8.40 54.6±3.8 53.9±4.4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应用经颅直流电刺激,1次/d,每次10 min,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患者取坐位,选用DL-ZII直流感应电疗机理疗仪(汕头达佳牌),选择直流模式,电流选择1 mA,电极采用4.5 cm×6 cm导电硅胶粘片。对照组给予连接电极片,电流调整为0 mA。运动区刺激方法:tDCS体表刺激部位(阳极)为瘫痪对侧中央前回运动区,体表定位采用Rhoton的方法,阴极位于对侧眼眶上部发际处。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列联表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九孔柱评分的变化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相比t=1.67,P>0.05,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相比,t=6.31,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前后九孔柱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明显疗效。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2.36,P<0.05,说明治疗前后九孔柱评分变化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后相比t=7.62,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九孔柱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九孔柱评分比较

组别 九孔柱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n=48)对照组(n=45) 34.58±4.62 35.22±6.33 21.76±8.39 27.85±7.84

2.2 治疗前后Jebsen-Taylor手功能评分的变化

治疗组治疗前后书写能力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书写能力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书写能力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tDCS对书写能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见表3。

经治疗后,两组翻转卡片能力都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tDCS科显著提高患者的翻转卡片的能力。

表3 两组治疗前后Jebsen-Taylor手功能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Jebsen-Taylor手功能评分比较[,s]

注:两组治疗前后各评分指标之间的统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P<0.05,**组内比较P<0.01。#组间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1。

内容治疗组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1.书写2.翻转3英寸×5英寸的卡片(类似翻书) 3.捡起小物件4.叠棋子5.捡起大而轻的物件6.捡起大而重的物件10.15±5.26 27.73±6.85 7.58±1.15 9.62±1.05 2.45±0.24 5.34±0.85(6.38±2.14)*(12.62±3.58)*(4.20±0.24)*(5.35±0.24)* 2.54±0.95 5.17±0.64 10.68±4.62 29.01±4.86 7.66±0.84 9.58±0.86 2.50±0.26 5.50±0.62(9.66±2.44)#(20.33±4.87)*#(6.08±0.85)#(8.56±1.06)#2.51±1.05(5.29±0.38)**

经治疗后,治疗组捡起小物件的能力都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捡起小物件的能力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tDCS对捡起小物件的动作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经治疗后,治疗组叠棋子能力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书写能力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书写能力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tDCS对叠棋子能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经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捡起大而轻的物件和大而重的物件的能力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11例在经颅直流电刺激时出现局部针刺感,6例诉有麻木感,2例出现面积大于电极片的头痛,可自行缓解,无癫痫发作,治疗期间病人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种非侵袭性的、低强度的、直流电(1~2 mA)调节大脑皮层神经元活动的技术,刺激效果具备极性特点。设备由阴极和阳极两个表面电极片构成,微弱直流电作用于大脑皮质,其中阳极对大脑皮质有兴奋作用,而阴极对大脑皮质起抑制作用[2]。当直流电电极靠近神经细胞胞体或树突时,正负两极间形成恒定的电场,对皮质神经元产生作用,促进钠-钾泵运转,并使局部跨膜离子浓度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形成了tDCS治疗后持续作用[3]。

目前,国内外有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的神经功能缺失的康复治疗报道[4-7],Boggio等用重复tDCS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改善的研究中发现,脑卒中后患者给予tDCS刺激,治疗4周后用Jebsen-Taylor手功能评分,显示受损区的阳极刺激组和对照组相比手功能明显改善[8]我们的研究发现,经过tDCS刺激卒中后患者的大脑皮层,九孔柱评分上,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有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Jebsen-Taylor手功能评分前后比较,在书写、翻卡等方面亦有明显改善,而捡起大而轻的物件和大而重的物件的能力无明显变化,可能于本组评分指标的敏感程度偏低有关,综合上述评分结果,经颅直流电刺激可明显缩短患侧手指完成任务的时间,促进患侧手功能的恢复。

tDCS对患者的不良反应也受到临床关注,Baudewig等[9]证实,应用MRI验证tDCS刺激效应的安全性较高。根据目前文献推荐tDCS的安全指导参数,出现不良反应都较少且轻微,最常见的不良作用为电极板下轻微的麻木感和瘙痒感,且存留时间较短[10]。该组研究中有11例在经颅直流电刺激时出现了局部针刺感,6例患者诉有麻木感,2例患者出现面积大于电极片的头痛,但都可自行缓解。

tDCS是一种安全、不良反应小的皮质刺激手段,为脑卒中患者的进一步康复提供了新的方法。

[1]Naess H,Waje-Andreassen U.Review of long-term mortality andvascular morbidity amongst young adul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J].Eur J Neurol, 2010,17(1):17-22.

[2] Lefaucheur JP.Methods of therapeutic cortical stimulation[J].Clin Neurophysiol,2009,39:1-14.

[3]Jang SH,Kim YH,Cho SH,et al.Cortical reorganization associatedwith motor recovery in hemiparetic stroke patients[J].Neuroreport,2003,14: 1305-1310.

[4]Fridriksson J,Richardson JD,Baker JM,et al.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improves naming reaction time in fluent aphasia:a double-blind,sham-controlled study[J].Stroke,2011,42(3):819-821.

[5]Kang EK,Kim YK,Sohn HM,et al.Improved picture naming in aphasia patients treated with cathodal tDCS to inhibit the right Broca's homologue area[J].Restor Neurol Neurosci,2011,29(3):141-152.

[6]汪洁,吴东宇,宋为群,等.左外侧裂后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失语症图命名及听理解作用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0):921-924.

[7]You DS,Kim DY,Chun MH,et al.Cathodal transcranial directcurrent stimulation of the right Wernicke's area improves comprehension in subacute stroke patients[J].Brain Lang,2011,119(1):1-5.

[8]Boggio PS,Nunes A,Rigonatti SP,et al.Repeated sessions of noninvasive brain DC stimul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motor function improvement in stroke patients[J].Restor Neurol Neurosci,2007,25(2):123-129.

[9]Baudewig J,Nitsche M,Paulus W,et al.Regional modulation of BOLD MRI responses to human sensorimotor activation by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J].Magn Reson Med,2001,45:196-201.

[10]Brunoni AR,Amadera J,Berbel B,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nreporting and assessment of advers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J].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2011,14(8):1133-1145.

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4)10(a)-0096-02

2014-06-28)

吴东川(1976.10-),男,四川广安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疾病诊治工作。

猜你喜欢

经颅意义差异
相似与差异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