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发展 智能未来: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

2014-03-22编辑整理苗雪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4年12期
关键词:智慧建设发展

编辑整理/苗雪

作为科技盛会高交会的亮点创新论坛之一,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得以成功举办到了第16届,靠的是在行业内取得的超群关注度和影响力。今年的论坛以“智慧发展,智能未来”为主题,通过主题演讲、平行论坛、高峰对话、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希望能同与会嘉宾一起,针对中国智慧城市的现状及趋势、智慧城市试点进展、创新应用、城市运营和管理的智慧化、第三平台与智慧城市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度交流与研讨,切实把智慧城市建设概念落地生根,充分利用高峰论坛这一政策研讨和学术交流的平台,为国家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今年参会的中外演讲嘉宾及各领域技术专家达到600多位,创历史新高,他们共同分享了智慧城市领域的重大机遇和变革。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唐杰

智慧城市是城市管理革命,也是发展模式的创新,是以高速、智能、融合为特征的一种新的城市环境形态。建设智能城市也是贯彻中央国务院新型城市化战略部署的要求。与改善民生、提升现代生活品质息息相关。促进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对加快新一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城市发展领域的深度应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巡视员——李颖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与应用,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积极创新城市建设理念和建设模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以大系统的整体优化,替代子系统的个别优化,实现科学管理,服务智能、资源共享、环境改善、社会和谐,可以说智慧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和转型的客观需求,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竞争力,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的必然选择,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

建设智慧城市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做好顶层设计非常关键。不仅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实体和建设方案。还要有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及长效的合作机制和商业模式。从而最大限度的优化资源配置,有效解决改革与发展,环境与发展,资源与发展,民生与发展等社会问题。

*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杜平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主要概况为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政策利好十分明显,例如8月份八部委联合发布的《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我相信这些都是我们的重大政策利好,既有规划,也有意见,还就相应的政策,我想这是第一个我们要把握的现状;第二我觉得要把握的现状就是相关的国家试点,这几年陆续展开,以及初露端倪,或者有些情况已经成为一个大态势,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经验,通过先行试验,积累经验找出不足,加以推广,这是第二个现状;第三,就是有一大批中国式的智慧城市建设是偏重建设为主的,国外已经在玩理念了。比方说像智能化的设备、智能化的各种应用软件、整体解决方案、开放性的平台、集成服务等。

智慧城市发展的趋势可分为四块。第一,就工业来讲,要巩固工业3.0版本,而且有条件的地方向工业4.0进军。第二块,对服务业而言,首先是生产型的服务业加快共鸣,把服务业剥离出来,而且越来越向自我服务和向加快外包服务转变;其次是提供服务的质量、标准这样一些信息可追溯,可体验、可定制,将成为企业的竞争利器;新型的服务业态将不断涌现,这样一些趋势都是新的商业模式,或者服务业的新业态。第三块,对消费者而言,对政府提供智能化服务的各类诉求明显提高,对企业提供的各类产品服务更加苛求,对个人生命和产品的安全苛求更加强烈。第四,就政府而言还应做到五点:一,数据开放的步伐加快;二,对市场行为或者说企业的监管模式从行政审批向事中、事后的监管发力;三,政府部门间打破信息孤岛、系统分割的成效将会明显;四,政府购买服务将成为一个大趋势;五,政府基础设施还需建设。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单志广

日前,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随着这个《意见》的发布,我国的智慧城市也正进入到了落地的一个概念,所以今年对中国的智慧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本次意见的发表我觉得大概几方面的意义。第一,作为一种健康发布的指导意见它提出了我们当前一些不健康的问题,包括国家层面的指导,体制创新之后标准规范体制的缺失,投资浪费的缺乏实效,还有一些安全隐患等。这些指导意见的核心是针对这些苗头和问题,智慧城市是一个很好的发展理念和方向,我们同时希望它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二,意见的出台也弥补了我们国家智慧城市的一些政策的空白,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政策部署的要求。

第三,它在指明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建设原则、主要目标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四,它跟随国务院统一引发的智慧城市领域第一份政策意见,提出了顶层设计理念、推进信息开放共享来保证信息安全等基础性共性的要求,树立了一个通用的行为准则。

此外,它还具有一个凝聚共识的作用,最大程度地体现了我们前期各个地方的探索经验,展现出指导意见的规范性和参照的指导性。指导意见的出台代表了我们要进一步的认清智慧城市发展与城镇化发展这种融合的大趋势。

所以我们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另起炉灶,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和整合现有的各级各类的城市信息资源来推进互联互通。智慧城市成败的关键不是要建设新的信息化措施和应用系统,通过数据融合来实现我们信息跟决策的融合,从根本上促进信息部门的协同共享,城市的精细化运营管理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高林

目前,各企业单位紧锣密鼓地进行城市发展,国内差不多400多个城市都在建设相应的智慧城市,所以亟需政府出台相关的重点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在2012年曾经做过一个相关的调研,在调研中,对智慧城市发展和问题和挑战列了一个清单。从企业来看,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政府统一规划和指导,在2012年的时候企业认为普遍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二是缺乏参与厂商的协作等其他一些因素。从我们智慧城市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最高的一个需求就是缺乏城市部门间的协同和协作,好像我们常提到的信息孤岛问题;其次就是缺乏相关标准,从这方面我们觉得在标准化方面存在一个普遍的需求。

要说标准制定的主要方式要先明确框架,根据这个方式把行业一些共性的标准需求和现有的标准化基础,经过调研确定出标准体系的框架,这个框架是开放式的,不光包括智慧城市特有的一些标准,也要包括建设智慧城市碰到的基础标准。综合现在已有的这些标准,涉及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等方面的技术,也涉及到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综合领域的信息系统。另外,从技术角度来看,关注信息资源的一些标准,在汇聚、共享、共用等方面,都是未来建设智慧城市一些标准化的作用。

至于下一步工作,根据总体指标的安排,准备立项实施的标准涉及到总体方面,包括支撑技术、建设宜居、管理等方面。同时还要有开展一些大的研制计划,在年底会把这些方案拿出来,按照划分的领域,于2016年之后在各行业建立自己的指标体系。

最后,代表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欢迎各“产学研用”单位参与在开展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工作,积极贡献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中国住建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张胜雷

我想借此机会介绍一下智慧城市试点及进展概况。首先,智慧城市试点的提出实际上是结合我们国家的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包括四化的战略,结合了我国中央经济会议上提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思路。

另外,我们推行了智慧城市的标准体系的一个研究工作,还开展了智慧城市的一个案例研究。这一块,标准体系我们梳理了国内有关智慧城市10000多个标准,然后把它进行归类,提出了智慧城市哪些标准应该可以适用,哪些标准是要去提出的。

此外,今年年初我们又对智慧城市的创建案例做了一个总结,总结了13个案例的情况。在这一块,尽管很多地方智慧城市的推进时间不长,但是很多地方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成果。

关于试点的后续工作,可以总结成几个方面。第一,在结合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探索智慧城市内涵。智慧城市要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把智慧城市的低碳、绿色、节约发展好。第二,从住房城乡部来说就是结合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是一个载体,是四化融合的一个载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倍增期。第三,我们提出来智慧城市试点要从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去开展工作。第四,不断完善标准体系,积极参加国标委智慧城市的标准工作,包括ISO三项标准三大组织的智慧城市的标准工作。

*IDG常务副总裁兼大众化区董事长——熊晓鸽

今年的展会,我们之所以投出那么多的资源一起跟国家信息中心来做6号馆智慧城市专馆的演示,我觉得很大的一点原因是基于我们IDC做的《中国智慧城市100强》报告,我觉得未来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间很大的一个亮点,同时对于我们做风投的来说更是一次巨大的投资机会。

在到IDG之前我曾经一记者的身份到新加坡去采访过一次,当时就采访了新加坡20年前提出的一个智慧岛计划。现在20多年过去了,应该说这个智慧岛的计划对新加坡的经济进步起着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们今天提出的智慧城市的计划发展,远远比那个要超出很多倍。而且当时想计算机和PC的使用还并未普及,而眼下,PC的互联网都已成了一个过去,移动互联网才是未来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要想发展智慧城市,一定要利用现在优越的技术,把握移动互联网,只有依靠这些技术,我们才能做到过去所不能的事情,使O2O、P2P等这样的一些东西成为可能。

IDG近几年经常会做一些互联网金融的研讨会,或是建立相关基金,专门为在这些方面有好想法的创业者做些投资,因为在我们看来,智慧城市确实能够作为未来发展的一大重点。现在大家都说全民创业,有一个创业的风潮,确实涌现了很多的机会,同时以政府驱动的智慧城市方案一旦提出,使得每一个人都有了参与的机会,而移动互联网这个应用技术的发展无疑使这些机会倍增。

所以,我觉得不光是IDG的展览公司、市场研究公司,还包括我们的风险投资基金也应该积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因为这其中有很多事情等待我们去发掘。希望IDG在之后的城市建设中能够扮演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IDC助理副总裁——武连峰

中国未来智慧城市发展应该说会有非常大的潜力,不管从整体经济增长,从人口城市数量以及城市规模来讲都有很大的潜力,如何“引领更具竞争力的中国智慧城市3.0时代”?我们建成智慧城市有哪些挑战?

整体来看,建设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是整个中国未来发展的基石,而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智慧城市的灵魂。我们把新型城镇化总结成五个新,包括新产业、新环境、新模式、新生活、新服务。其实刚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可以很好的支持这五个新,这五个新我们说智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带动很多相关的产业,一个是促进传统产业智慧化,另外本身智慧城市会带动很多产业。那新环境也是一样,如果用智慧城市来支持环保。还有新模式、新生活、新服务,我想这个城市建设的好,可能对于政府、老百姓都能够享受到新生活,也能够给老百姓提供更多的新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面临的挑战会有三个方面,首先就是规模大、复杂、差异化信息孤岛;第二个是重硬件、轻软件、服务、数据、应用、新兴技术,这也是很典型的一大问题;第三个方面是目前的整个建设模式与生态系统还不成熟。基于这三个挑战我们应该做到,一是智慧城市从以前的“热”开始向“暖”,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二就是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现在全国已经有2000多家服务提供商来建设智慧城市,究竟我们如何在这里面寻找差异化。三是政府在智慧城市当中投资越来越少,而市场化的力量将会成为主流。未来智慧城市会向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中小城市也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我们也探讨促产业、惠民生、保稳定也是大的方面。

IDG认为海纳百川,同时知之智之、知会之道,才是中国智慧城市之道,立足未来,数据科技引领中国智慧城市转型;同时引领更具竞争力的智慧城市3.0时代,对于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服务好市民和企业,都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西班牙巴塞罗那市政府经济促进局亚太地区负责人——Ms. Veronica Tan

巴塞罗那这些年在智慧城市这块也加入了很大的投资,今年的预算甚至比往年增长了22%,这是由政府引导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希望政府能实实在在地为市民服务,让居民的生活更美好、更完善。而智慧城市就是通过这些科技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我们也希望跟政府分享我们的成果和巴塞罗那的发展。

为此,我们始终希望能够把智慧城市在巴塞罗那变的不只是更有效应,还要有持续性,而且希望给市民带来一些免费的服务,比如说我们的一些政府的信息是希望更加透明,给居民更多的便利。那怎么达到这个目的呢?

第一是我们在国际上的一些排名,因为我们在这方面的确做了很大的工程。甚至有副市长专门负责这一块。而且,巴塞罗那也有相关的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主要以欧洲为主,当然在中国也有很多企业到巴塞罗那参加。

第二种,我所提到的智慧城市联盟会,在里面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有许多不同的项目在进行,到现在为止有17个,其中大部分是公司跟我们合作的。此外,我们每年会主办两次会员会议,并在会中同他们商讨一些能够实行的项目。我们会请不同的城市来参加的原因是希望不同的城市把他们的需求提出来给商家去商讨,然后由商家通过世界不同城市的需求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方案。

第三是我们有20多个项目能够实施,这些项目我们是希望有一些企业家能够踊跃的参与到当中来。

在智慧城市联盟里面我们希望大家一起参与和我们一起分享来共同建成一个比较有世界性的智慧城市。谢谢。

猜你喜欢

智慧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