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应慎言
2014-03-21钮文新
钮文新
感谢中央银行一直以来对批评声音所保持的宽容态度,希望能继续保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看到周小川行长在两会记者会上一些讲话的提法,笔者希望能和周小川行长商榷。
第一,关于利率市场化。据周小川行长介绍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在利率彻底市场化之前,中国必须严格执行现行的利率政策,而且央行有义务捍卫这一利率政策的权威性。但令人不解的是,央行为什么会对挑战现行利率政策权威性的所谓“金融创新”一直保持暧昧态度?
笔者认为,利率不只是资金的价格,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它还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最重要、最核心的手段。所以,无论在管制还是市场化之后,保持利率政策的权威性,不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挑战这一权威,这是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央行都必须遵从的行为原则。不是吗?美国监管机构不是正在严查“Libor操纵案件”吗?为什么要查?不就是因为这样的操纵挑战了、干扰了欧美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权威性吗?我想,在利率政策问题上没有妥协的余地,因为它关乎国家的经济命运,关乎全体国民的经济利益。
第二,按周小川行长的说法:“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由于管理方式、宏观调控方式的改变,市场上肯定会出现一些新的过去没有过的机会,这些机会可能会在短期内带来稍高一些回报的机会,因此市场会追求这些机会,所以可能就会有利率在一定期间内有上行的可能性。”
笔者认为,周小川行长说的道理也许是对的,但中央银行不能给出利率市场化之后,市场利率“在一定期间内有上行的可能性”判断,哪怕是先高后低的判断。因为,央行给出这样的判断会招致大规模的货币投机,并使得利率无度上涨,而让中国经济为“利率市场化改革”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所以,既然央行已经意识到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货币投机会推高利率,那中央银行从今天起必须考虑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控制,如何使改革代价最小化,而绝不能以改革成本为由,让国民经济受到严重伤害。
第三,和不能判断利率走势一样,央行不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化做出判断。在回答《华尔街日报》记者提问时,周小川行长说:“金融市场对短期变化的反应也是很灵敏的,但是从人民银行角度来讲,更关注中期的趋势,短期的趋势并不见得能代表中期的趋势。对中期的趋势,市场上有很多研究报告我认为分析还是很有针对性的。”
尽管周小川也说了“人民银行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市场选择,我们也不必过多过早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市场依然理解认为:周行长是在暗示“人民币中期还是要升值的”。不管这是不是周行长真实的意思和愿望,但一旦市场产生了“误解”,中国必将遭受更大规模的货币投机。尤其是在人民币贬值的过程中,笃定中期升值的力量会大得难以想象。香港人民币期货市场仓量大幅增长就是证据。
中国是要利率市场化,还是要利率自由化?笔者认为,市场化和自由化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有序还是无序,是有规还是无规,是可控还是失控,是引导经济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说实话,现在利率还没市场化,中国经济恶性循环现象已经十分突出了,各色打着改革、创新旗号的金融乱象已经此起彼伏了,这件事央行有没有责任?应对如何改进,恳请周小川行长深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