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35例职业病患者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2014-03-21周宇燕章一华李淑艳

护理学报 2014年16期
关键词:合理化消极病患者

周宇燕,章一华,李淑艳,刘 璐

(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 a.职业病科;b.护理部,广东 深圳 518001)

职业病是指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引起的各种特定疾病[1],其患者多为青壮年,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此类疾病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故疗效差;普遍病程长,甚至病情呈进行性恶化趋势,预后差。调查显示,职业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2-3]。应对方式是一种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良好的积极应对可减轻由生活事件造成的心理应激,更好地适应生活[4]。为了解职业病患者面对应激事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为制定心理干预策略提供依据,以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最终提高职业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笔者采用肖计划[5]等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对本院住院135例职业病患者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己确诊为职业病的住院患者135例,包括职业性慢性苯中毒47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31例,尘肺53例,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4例。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层次、婚姻状况、病情严重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月收入情况7项,其中病情严重程度由3名职业病医师从诊断、不适性及预后综合评定,分为轻、中、重。(2)以肖计划等修订的应对方式问卷[6-8]为测量工具,该问卷共62个题目,构成了6个亚量表,即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因子。将6个因子又分为成熟型、不成熟型和混合型3种应对方式。成熟型应对方式包括解决问题和求助2个因子,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包括自责、幻想、退避3个因子,合理化为混合型的应对方式。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各题的因素负荷值均在0.35以上。6个因子重测相关系数分别是:r1=0.72,r2=0.62,r3=0.69,r4=0.72,r5=0.67,r6=0.72[5]。

1.2.2 调查方法与质量控制 测试者组织调查对象在同一场所,由经过培训的心理评测人员到现场说明测试的目的,使用统一的指导语,现场发放并回收问卷,一次评定约30 min,评定结束时,测试者仔细检查评定表,凡有漏评或错评的,均提醒自评者再考虑评定,以免影响结果的客观性和分析的准确性。对部分不能自行填写的被评估者,由测试者逐项读给被评估者听,被评估者自行选择答案由评估者填写。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142份,其中有效问卷135份,有效率为95.1%。

1.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以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进行描述,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35例职业病患者人口学特征详见表1。

表1 职业病患者人口学特征分布(n=135)

2.2 应对方式的分析

2.2.1 职业病患者应对方式总体概况 将职业病患者所采用的应对方式按照分值高低进行排序,结果为:退避(0.58±0.19)分>幻想(0.54±0.20)分>自责(0.51±0.20)分>解决问题(0.48±0.15)分>合理化(0.47±0.15)分>求助(0.45±0.18)分。

2.2.2 不同情况职业病患者应对方式得分情况 女性在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得分上高于男性(P<0.01);25~50岁的职业病患者在自责、幻想、合理化因子上得分低于<25岁组,在求助因子得分高于<25岁组(P<0.05或 P<0.01);学历高的职业病患者在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得分上高于学历低的患者(P<0.01);己婚患者在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因子得分上高于未婚及离异或丧偶组(P<0.05或 P<0.01);自付医疗费用的职业病患者在退避因子得分高于工伤医疗和单位支付医疗费用的职业病患者(P<0.01);病情重的职业病患者在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得分低于病情中度和轻度的患者,而其在自责、退避因子得分上高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家庭收入高的职业病患者在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得分上高于家庭收入低的患者,而其在幻想、退避因子方面得分低于家庭收入低的患者(P<0.05 或 P<0.01)。 见表 2。

表2 不同情况职业病患者应对方式得分比较(±S,分)

表2 不同情况职业病患者应对方式得分比较(±S,分)

注:* 表示 P<0.05,** 表示 P<0.01

项目 n 解决问题 F 自责 F 求助 F 幻想 F 退避 F 合理化 F性别 21.991** 0.262 23.098** 0.791 0.036 0.614男82 0.44±0.14 0.52±0.18 0.39±0.18 0.53±0.19 0.57±0.20 0.46±0.15女53 0.55±0.15 0.50±0.21 0.53±0.15 0.56±0.21 0.58±0.18 0.48±0.13年龄(岁) 1.514 5.657** 3.543* 6.593* 3.061 6.075**<25 62 0.49±0.15 0.52±0.21 0.43±0.18 0.55±0.20 0.58±0.20 0.48±0.14 25~50 62 0.49±0.15 0.48±0.16 0.48±0.18 0.50±0.19 0.55±0.18 0.44±0.13>50 11 0.41±0.15 0.68±0.22 0.33±0.16 0.72±0.13 0.70±0.18 0.60±0.16教育层次 38.752** 1.210 3.957** 0.571 1.274 0.689文盲 29 0.32±0.10 0.50±0.19 0.36±0.20 0.54±0.18 0.62±0.20 0.46±0.19小学 68 0.47±0.11 0.53±0.19 0.44±0.17 0.56±0.21 0.58±0.18 0.48±0.14初中 32 0.60±0.97 0.51±0.22 0.49±0.16 0.52±0.18 0.54±0.21 0.45±0.12高中 4 0.71±0.11 0.33±0.96 0.67±0.16 0.43±0.29 0.48±0.12 0.50±0.16大专及以上 2 0.83±0.00 0.45±0.21 0.56±0.16 0.60±0.14 0.69±0.19 0.60±0.06婚姻状况 16.515** 0.707 10.753** 4.191* 0.565 1.197未婚 68 0.43±0.12 0.53±0.19 0.39±0.17 0.51±0.21 0.57±0.17 0.47±0.15已婚 60 0.56±0.16 0.49±0.21 0.52±0.17 0.59±0.18 0.57±0.20 0.49±0.13离异或丧偶 7 0.41±0.08 0.50±0.12 0.33±0.17 0.41±0.07 0.65±0.24 0.40±0.21病情严重程度 14.920** 5.743** 21.580** 0.689 3.747* 1.855轻度 43 0.56±0.14 0.48±0.21 0.54±0.15 0.55±0.17 0.51±0.19 0.46±0.11中度 73 0.47±0.14 0.50±0.17 0.44±0.16 0.53±0.21 0.60±0.19 0.46±0.15重度 19 0.36±0.10 0.65±0.22 0.26±0.17 0.58±0.20 0.62±0.17 0.53±0.17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2.021 0.571 0.593 0.425 4.190** 0.740自费 74 0.49±0.15 0.52±0.19 0.43±0.19 0.56±0.19 0.59±0.19 0.47±0.15工伤医疗 47 0.45±0.14 0.51±0.21 0.47±0.17 0.53±0.21 0.58±0.18 0.46±0.14单位支付 14 0.54±0.16 0.46±0.17 0.44±0.19 0.51±0.21 0.44±0.17 0.51±0.18家庭月收入(元) 15.197** 2.039 23.549** 3.545* 7.646** 0.243<1 000 51 0.41±0.14 0.55±0.20 0.34±0.17 0.60±0.19 0.65±0.16 0.46±0.16 1 000~3 000 60 0.50±0.12 0.48±0.18 0.48±0.14 0.50±0.20 0.52±0.19 0.48±0.14>3 000 24 0.59±0.16 0.50±0.22 0.59±0.17 0.52±0.20 0.56±0.19 0.48±0.15

3 讨论

3.1 职业病患者应对应激事件多采取退避、幻想、自责等不成熟的消极方式 应对是人在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旨在解决问题或减轻因问题而产生的心理紧张。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应激理论,应对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状态,进而影响心身健康[9],余淑嫒等[10]也认为身心症状随着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而降低。本研究将职业病患者在遇到应激事件时采取的应对方式按照分值高低进行排序,先后顺序为:退避>幻想>自责>解决问题>合理化>求助,说明职业病患者在遇到问题时多采用退避、幻想、自责等不成熟的消极应对方式,部分职业病患者选择合理化的混合型应对方式,仅较少患者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积极的行为方式。产生上述现象可能与职业病患者多为外来务工人员,社会关系简单,找不到可以帮忙的亲戚朋友;同时用人单位往往对患病员工采取厌烦、冷漠、不闻不问等态度,使职业病患者感到无法求助他人或单位不协助解决自己的困难等因素有关。

3.2 病情重的职业病患者容易采取消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与多种身心症状相关,而积极应对则与之无关[11]。本调查结果显示,病情重的职业病患者较病情轻的职业病患者更容易采取不成熟、消极的应对方式,与陈娟等[12]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为有些职业病如尘肺病即使脱离工作场所后仍呈进行性加重,目前无特效药,病程可以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病程越长,患者的并发症越多,尤其多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病情严重时其活动能力和生理自理能力受限,致其工作和社会活动减少,与人交往、交流减少,易产生孤独感,易丧失信心,产生悲观、绝望情绪,有的患者甚至放弃治疗,采取不成熟、消极的应对方式。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患者健康意识差,对疾病不重视,治疗顺应性差[13]。因此,医务人员在为此类患者进行治疗前要充分评估,了解其心理状况,治疗过程中予以适当的心理干预,以解除患者疑虑,消除负性情绪。

3.3 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职业病患者应对方式存在差异

3.3.1 不同性别职业病患者应对方式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在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得分上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男性在家庭、事业、社会中都承担着较大的责任,为维护自己的形象,常选择压抑自己的内心痛苦,不愿意求助于他人或向他人倾诉。而女性则被允许脆弱,天性更善于人际间的互动,如情绪宣泄、信息支持等,以此舒缓压抑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3.3.2 不同年龄职业病患者应对方式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职业病患者在自责、求助、幻想、合理化因子得分呈年龄阶段特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 P<0.01),25~50 岁的职业病患者在自责、幻想、合理化因子得分低于<25岁组和>50岁组,在求助因子得分高于<25岁组。究其原因可能是25~50岁的职业病患者是家庭的中坚力量,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诊断为职业病后,由于家庭的责任,这个年龄阶段的职业病患者希望通过求助别人获得更多的支持,尽快恢复健康,回归工作岗位,履行家庭职责。另外这个年龄阶段的职业病患者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阅历,故而较少采取自责、幻想等不成熟、消极的应对方式。

3.3.3 不同学历职业病患者应对方式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历高的职业病患者在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得分高于学历低的职业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文化水平越高,面对问题时越倾向于采取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摒弃消极、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这与高峰等[14]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是文化程度高的职业病患者,能对疾病有更好的认识,能用更加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现状、寻求有效的社会支持等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

3.3.4 不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职业病患者应对方式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自付医疗费用的职业病患者在退避因子得分上高于工伤医疗和单位支付医疗费用的职业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报道[15]指出,医疗费用能够报销的患者应对水平高于全自费患者,且多采用勇敢面对等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职业病患者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境多贫穷,作为家庭劳动主力、主要的经济支柱因为得病反而成为家庭的负担,使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据笔者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大部分职业病患者都无力承担基本的医疗费用,可能是贫穷使他们习惯性选择退避等不成熟、消极的应对方式。

3.4 医务人员应全面评估职业病患者的应对方式,科学指导、及时干预,帮助患者积极应对,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职业病患者因患病后工作状态、家庭及社交活动等状况急转直下,病程长、疗效差造成身体的不适常感黯淡、空虚、麻木、绝望及失去生活的信心,害怕生命即将结束,很多职业病患者会选择回避或屈服,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减弱。医务人员应对患者有一个全面的评估,根据患者的客观情况,从不同角度对患者应对方式的选择给予正确的指导,尤其是采取退避、自责、幻想方式的患者,应协助其分析原因,及时给予干预,鼓励和支持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及时提供有关信息,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接受目前的状况,采取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尽量避免采取退避、自责、幻想等一些不成熟的、消极的应对方式,以维持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积极配合,接受治疗,以利身心康复。

[1]王 莹,顾祖维,张胜年,等.现代职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

[2]罗孝文,刘 健,郭美琼,等.职业病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2):1437-1440.

[3]谭 琳,王秀芹,陈慈珊,等.157例职业中毒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职业医学,2003,30(3):48-49.

[4]Sherryl H Goodman.Depression in Mothers[J].Annu Rev Clin Psychol,2007,3:107-110.

[5]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4-168.

[6]Zenner A R,Bendell R D.Health Psychology:Treatment and Research Issue[M].New York:Plenum Press,1985:8-19.

[7]Ilfeld F W.Coping Styles of Chicago Adults:Effectiveness[J].Arch Gen Psychiatry,1980,37(11):1239-1243.

[8]Vingerhoets AJJM,Flohr PJM.Type a Behavior and Selfreports of Coping Preferences[J].Br J Med Psychology,1984,57(15):21.

[9]赵淑芳,齐东翔,梁翠萍,等.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1):128-129.

[10]余淑嫒,翟惠敏.综合医院低年资护士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3,20(5B):1-4.

[11]钱丽菊,钟 霞,姜乾金.医学生特质应对与个性心身反应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653-654.

[12]陈 娟,谭迎春,陈 敏,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3B):5-12.

[13]郑国琴,林 奕,郭红革,等.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比较[J].现代护理,2006,12(16):1512-1513.

[14]高 峰,姜 彬,兰谊平,等.石油工人应对方式常模建立[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2,6(3):189-192.

[15]Downe-Wamboldt B L,Melanson P M.Emotions,Coping,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Elderly People with Arthritis[J].West J Nurs Res,1995,17(3):250-265.

猜你喜欢

合理化消极病患者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
基于认知合理化的会计舞弊治理:研究基础与框架策略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的合理化建议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让自己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