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中日企业文化比较

2014-03-21

关键词:日本文化管理

安 萍

(大连海事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一、引 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已经从世界的工厂变成世界的市场。为了得到中国13亿的消费者,很多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大连近京津、临韩日,处于世界三大经济体之一东北亚的核心位置,在经济发展上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龙头,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实力之城”,吸引了世界各国企业前来投资发展。辽宁省大连市2009年优秀外商投资企业颁奖大会数据显示,开放型经济对整个大连市新增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约为50%,外商投资企业对整个大连市国税的贡献率超过35%,外资对大连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日本在大连东边,与大连隔海相望,两个小时的飞机里程。由于大连与日本的便利地理位置及悠久的历史渊源,大连与日本的经济贸易往来十分密切,吸引了许多日本企业来大连投资发展。据大连日企名录2011年数据记载,目前在大连的日企已有751家。日本企业来大连投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的发展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的管理理念,成为推动大连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企业管理不当等原因,一些日企从大连撤离。造成企业管理不当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中日文化价值观差异造成的企业文化差异,这些文化差异使大连一些日企的日本管理层人员和中国的员工经常发生摩擦。因此,为妥善解决日企在大连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有效促进大连经济的发展,深入了解两国的企业文化差异是十分必要的。以下从中日历史文化背景、中日企业的文化特点出发,对中日企业文化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

二、中日企业文化历史背景及企业文化内涵

1.中日企业文化历史背景

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斯坦利·M·戴维斯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当时主要是作为企业发展的管理体系。作为一种有意识的企业实践,企业文化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日本经济发展经过1945—1955年10年的艰苦努力,从战后一片废墟恢复到战前水平。到了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以10%的速度迅猛发展,经济步入高速增长时期。70至8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平均增速为5%,取得了飞跃发展,迅速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并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1]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学习日本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管理模式,同时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引起一些欧美经济管理学专家、学者的关注。他们开始研究美国和日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经营管理模式,比较西方的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与日本深受儒家文化价值观影响及在东方管理文化背景下的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的差异。他们对自己以往的管理理论和实践重新进行思考、评价和研究,进而发现了日本的企业文化,从而产生了企业文化理论体系。企业文化理论成为当时的热点话题,并产生了大量关于企业文化的论文及专著,如《日本管理艺术》《企业文化》等。

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经过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的起点阶段,经济中心主要位于东北地区;1956年人民公社化阶段;1958—1960年大跃进阶段;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1968—1978年十年“文化大革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确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1988年确立了海南经济特区,1992年上海浦东崛起,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开放30年年均GDP增速超过9%,2010年中国成为第二经济大国。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起步较晚,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以前企业搞单一计划经济,企业之间不存在竞争,因此尽管企业文化潮流中有许多传统意识和思维方式都来自于中国,但因为始终没有提出“企业文化”这一概念,也就没有形成企业文化的理论体系。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使企业富有生机,中国的企业开始恢复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增长。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开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国企业文化也逐步得以形成。

2.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逐步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目标、职业道德、行为准则规范和管理风格、企业制度等,是具有集团性特征的观念和信仰,是企业所特有的价值观。它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是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理念、管理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进程中,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发展目标、产品定位、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营和管理在日积月累的沉淀后,在企业员工、企业客户乃至公众中形成的一种思想反映。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企业竞争力的一部分,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本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企业海外经营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企业消除跨国经营中可能面临的异文化间的摩擦,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以及塑造国际化的企业形象。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就必然会带来跨文化企业管理,就要建设多元型企业文化。

三、中日企业文化特点

1.中国企业文化特点

中国历史上是以单一职业为主的农耕性民族,农业文明的超长期发展造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态。由于中华民族受到了2500多年的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对待群体与个体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强调整体和谐统一,把个人的价值置于社会群体价值之中。[2]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提升、融合、跨越阶段,出现了一批优秀企业,如青岛海尔、联想集团、万科等。这些优秀企业文化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内涵,又融合了西方企业的先进的经营模式、决策理念等,从而使中国的企业文化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中国的企业文化全面发展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极具代表性的企业应属青岛海尔集团。青岛海尔集团的管理者张瑞敏在总结海尔企业文化时说道:“海尔的秘诀:一个是创新,一个是借力。海尔管理模式的公式是:日本管理(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管理(个性舒展和创新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尔管理模式。”[3]中国精英企业的另一代表就是长虹集团。长虹集团的董事长赵勇提出了“三个满意”的口号,即“员工满意、顾客满意、股东满意”。这一口号经过不断的实践、诠释和丰富,现已成为长虹集团的企业文化宗旨。

现代中国企业在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下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其具体表现主要有:第一,中国企业文化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并提倡在集体事业之中实现个人价值。第二,中国企业的管理方式是以政治性、统一性为主。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紧密地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相辅相成,是政治性与经济性的统一。中国企业内部管理执行多头负责、党政工齐抓共管。中国企业发展的根本特点之一是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保证企业发展方向,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要求。[4]第三,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更加丰富了中国企业文化的内涵。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企业是发挥个人能力的地方,企业提倡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第四,中国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讲究精神文明。中国的企业文化带有强烈的精神文明色彩,远远超出单一的企业管理学的内涵。

2.日本企业文化特点

日本企业文化的基本特点是集团中的互助合作即“家族主义”。日本的家族意识来源于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群体意识。日本传统文化价值观要求个人的行为目标要服从集体的目标,一般是指个体首先是作为群体的一员而存在,与所属群体荣辱共存,群体繁荣,个体在群体中才能得到心理上安宁,而离开群体就意味着失去庇护。日本企业经营管理是日本“家族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基础,而日本民族的“群体至高无上”的观念导致个体在心理上对于群体有明显的归属感。主张公司是共同体,提倡公司职员之间的共同进步,集体的成功才是成功。

日本企业文化的集团意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企业的家族意识。日本企业为培养员工亲如一家的家族意识,为了联络感情,每年举行忘年会、新年会,并且对员工实行带薪休假制度,使员工养成企业是个大家族的意识。第二,对企业的归属意识。日本民族有着根深蒂固的集团意识,企业实行一经录用、终身雇佣的制度,即让员工视企业为“家”的终身雇佣制度与年功序列制度[5],以此使员工安心,努力为企业效忠。第三,参与企业经营的意识。日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品的开发销售推广企划都是由下至上,再由上到下讨论、决策的。

重视员工培训是日本企业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色,而且这已经成为日本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日本的员工培训制度,是建立在以终身雇佣为主的用工制度之上的。日本公司将员工技能的提高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员工培训的本质是一种战略性企业人才保障制度。企业在教育培训中创造浓厚的集团学习氛围,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凝聚员工的向心力。通过对人的情感的满足和价值观的提升,促使员工把学习能力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发挥人的最大价值,以便更好地发展和巩固企业文化,让员工对企业有强烈的认同感。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是关系到企业长期发展和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的双重性课题,是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最先提出“经营即教育”的是松下幸之助。他被誉为“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自1918年创建松下电器公司以来,一直把教育作为经营管理理念的宗旨,以此指导企业经营。[4]他认为:企业管理是实践性哲学,管理的智慧来源于实践。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即教育”的理论告诉人们:企业既要为人类创造财富,又要为社会培养人才。

企业发展中的“以人为本”也是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之一。日本传统文化中敬重儒教,企业追求“人和”﹑“至善”的思想。[4]日本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还善于对员工进行感情投资,在企业内一般釆取柔性管理方式,管理者积极创造“亲和一家”的集团气氛,并坚持“内忠外诚”的管理思想。日本企业为了使员工以企业为家,会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提倡员工与企业间共存共荣的精神,使员工们以主人的身份来约束自己,以忠诚和长期不懈的努力来作为对企业的回报。日本企业在人才管理上主张“以能力为本位”,“量才录用”、“适才适所”,并为员工创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注意适当雇用高龄人、残疾人,积极提高员工的福利来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奉献。

四、结 语

通过中日企业文化的对比可以了解到,中日两国由于其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不同,孕育和形成了不同的企业文化。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从历史上看,中日两国的企业文化都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提倡勤劳、节俭、诚信等美德,提倡对社会的责任感。日本企业文化注重团体在管理中的作用,培养集团意识,成功地把西方企业现代管理模式、中国儒家文化精髓与日本民族自身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强调员工、企业和国家的利益的一致性,将企业经营和员工教育培养相结合,主张以人为本。中国企业随着经济的腾飞和收入的增加,企业文化建设步入了以企业持续发展为目的,以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共识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的时期。一批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展现出其特点,那就是“兼收并蓄”。中国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企业文化建设既继承和发扬了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还吸收了外来的优秀企业文化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使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在内涵上更丰富,形成了中国现代企业文化的独特内涵。通过深入理解中日企业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可以使企业在管理中努力将中日企业文化融合在一起,在尊重两国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消除中日企业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不利因素,进行跨文化管理。只有这样,日企在大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可以得到妥善解决,才能更高效地促进大连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霞.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中国因素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8-21.

[2]沈晓颖.全球化过程中中国企业的文化挑战和应对[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6):184.

[3]管玉琼.中日企业文化之比较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3-4.

[4]张盼.浅谈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中日企业文化比较[J].科技致富向导,2011(17):122.

[5]全贤淑.日本企业文化对大连民族企业影响的深层思考[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1-63.

猜你喜欢

日本文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日本元旦是新年
年味里的“虎文化”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谁远谁近?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