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农书中的大豆
2014-03-21董钻
董 钻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北京 100081)
历代农书中的大豆
董 钻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北京 100081)
辑释者按:我国自西汉之后已称菽为大豆。历代讲述农业生产技术以及与农业生产直接有关知识的著作,大约有三百种,其中凡与作物栽培有关的,大都谈到大豆。本文限于篇幅,只择其要者辑录下来,有的地方稍加注释,以飨同行读者。还须说明的是,有的古农书,如《农桑辑要》(元大司农司编纂,1287)、《农政全书》(明徐光启撰,1639)所载大豆内容,均系引自前人著作,本文限于篇幅,不予赘述。
《氾胜之书》
《氾胜之书》是我国西汉(B.C.206-25)时代的一部著名的农学著作。
该书著者氾胜之是西汉农学家,他在汉成帝(B.C.32-B.C.7)在位时曾任议郎,在陕西关中地区指导农业生产,传授作物栽培技艺,在此基础上,经概括提高,撰写成《氾胜之书》。全书共18篇,即:耕田、收种、浸种法、区田法(4篇为总论)、禾、黍、麦、稻、稗、大豆、小豆、枲(音xǐ,大麻之雄株)、麻(雌株,籽可食)、瓜、瓠(音hù,瓠瓜)、芋、桑和杂项(14篇为各论)。
《氾胜之书》中共有两处谈及大豆。
“区田法”篇写道:
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须良田也。诸山陵近邑高危倾阪及丘城上(诸如在山陵、城镇附近、高危陡坡以及坍塌的城墙之上),皆可为区田。区田不耕旁地,庶尽(尽量发挥)地力。凡区种大豆,令相去一尺二寸。一行容九株。一亩凡六千四百八十株。
“大豆第十”
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谨计家口数,种大豆,率人五亩,此田之本也。
三月榆荚时有雨,高田可种大豆。土和无块(松软无坷垃),亩五升;土不和,则益之(增加播量)。种大豆,夏至后二十日尚可种。戴甲而生(豆瓣出土),不用深耕。种之上,土才令蔽豆耳。厚则折项,不能上达,屈于土中而死。
大豆须均而稀。
豆花憎见日,见日则黄烂而根焦也。
获豆之法,荚黑而茎苍,辄(即)收无疑;其实将落,反失之。故曰,豆熟于场(使之在打谷场上成熟)。于场获豆,即青荚在上,黑荚在下。
区种大豆法:坎(坑穴)方深各六寸,相去二尺,一亩得千二八十坎。其坎成,取美粪一升,合坎中土搅和,以内坎中。临种沃之(播前浇水),坎三升水。坎内豆三粒;覆上土。勿厚,以掌抑之,令种与土相亲。一亩用种二升,用粪十二石八斗。豆生五六叶,锄之。旱者溉之,坎三升水。丁夫一人,可治五亩。至秋收,一亩中十六石。
注释:汉代与当今度量衡单位对比如下:
①1汉尺等于今0.693市尺,即约23厘米;
②1汉亩约为今0.69亩,即约460平方米。
③石,古时读Shé,今读dàn,1汉石约相当于今0.2石,即约20斤(10公斤)。
以“大豆”节中之面积与产量计算,汉时大豆的种植密度相当于今1亩播种5568粒。若以出苗率为95%计,亩株数当在5290株(80000株/公顷)。但是,“区种法”节称“一亩凡6480株”,折合今9390株/亩(140850株/公顷)。
采用区种法的大豆产量约为16石/1汉亩,约相当于今232公斤/亩。即3480公斤/公顷。
《四民月令》
《四民月令》是我国东汉(25-220)时的一部月令书,书中涉及许多农事操作之事。该书著者崔寔(约103-170)是东汉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曾任议郎,做过五原、辽东两郡太守,后来在当时首都洛阳经营一个庄园,他集四民(士、农、工、商)于一身。把逐月应做之事,记录下来,取名《四民月令》。书中有数个月份讲到物候与大豆,摘录如下。
正月 可作诸酱:上旬炒豆,中旬煮之。以碎豆作末都(注:一种豆酱之名)。
二月 可粜(tiào,卖出)粟、黍、大小豆、麻子;收薪炭。
三月 昏参伏(参星位置在某处时),桑葚赤,可种大豆,谓之上时。
四月 蚕入簇,时雨降,可种黍禾,谓之上时;及大、小豆,美田欲稀,薄田欲稠(这是最早关于大豆种植密度与土壤肥力关系的论述)。
五月 粜大、小豆,胡麻……
六月 可粜大豆,籴(dí,买进)穬(裸大麦),小、大麦,收缣(细绢)缚。
八月 收豆藿(干豆叶,古人把豆叶当菜食)。种大、小蒜,……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我国北魏(386-534)时期的一部农学巨著,该书总结了我国黄河流域精耕细作的技术经验,内容包括农、林、牧、渔以及农产品加工等诸多方面,是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成书于533—544年间。
著者贾思勰是山东寿光人,曾经任北魏高阳郡(今山东临淄西北)太守,他“採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著成此书。全书共十卷九十二篇。卷二之第六篇专讲大豆,在小豆、麻两篇中也涉及大豆,此外卷八中作还讲述了大豆加工知识。
大豆第六
今世大豆,有白、黑二种,及长梢、牛践之。
春大豆,次稙谷(早谷子)之后。二月中旬为上时,一亩用子八升。三月上旬为中时,用子一斗。四月上旬为下时,用子一斗二升。岁宜晚者,五、六月亦得;然稍晚稍加种子。
地不求熟。秋锋之地,即稿种(音tì,稀疏点播)。地过熟者,苗茂而实少(土壤过于肥沃,植株繁茂结实却少)。
收刈欲晚。此不零落,刈早损实。
必须耧下。种欲深故。豆性强,苗深则及泽(接触土壤水分)。锋(趟地)、耩(音jiǎng,耧地)各一。锄不过再。
叶落尽,然后刈。叶不尽,则难治。刈讫则连耕。大豆性炒(需水多),秋不耕则无泽也。
种茭(作干饲料而种)者,用麦底。一亩用子三升。先漫散(撒播)讫,犁细浅田(音liè,犁地破土)而劳(耢)之。旱则萁坚(茎秆干硬)、叶落、稀则苗茎不高,深则土厚不生。若泽多者,先深耕讫,逆垈掷豆(将豆种撒在土垡间空隙处),然后劳之。泽少则否,为其浥郁不生。九月中,候近地叶有黄落者,速刈之。叶少不黄必浥郁。刈不速,逢风则叶落尽,遇雨则烂不成。
小豆第七
大豆、小豆,不可尽治(此处“治”系指将叶片掐下来,古人以豆叶当菜食用,叫做“藿”。“尽治”是指过多地将叶片掐下来)也。古所以不尽治者,豆生布叶,豆有膏,尽治之则伤膏,伤则不成。而民尽治,故其收耗折也。故曰,豆不可尽治。
种麻子第九
慎勿于大豆地中杂种麻子。扇地两损,而收并薄。
作酱法第七十
本篇提及作酱的原料乌豆、豆黄(豆瓣)。还提到“作大豆千岁苦酒”(注:即醋)。
作豉法第七十二
详细介绍了用大豆作原料制作豆豉的方法。
《四时纂要》
该书是唐末叙述农事活动的月令类农书。著者韩鄂大约是唐末至五代初年(C.900年前后)人。
《四时纂要》的内容主要是摘引前人的著述,其中尤以引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为最多。作者在“自序”中写道:“手试必成之醯(音xī,醋)醢(音hǎi,酱),家传立效之方书”,表明也包含作者自身的心得在其中。
书中涉及大田作物生产的计59条。与大豆生产有关的内容如下:
种大豆。是月(二月)仲旬为上时。每亩用种八升。种欲深。再锄之。三、四月种亦得,但用子费耳。肥田欲稀。豆地不求熟;熟地则叶茂少实。若地熟,则稀植之。
叶落尽,然后刈之;不尽则难治。刈讫则速耕,——大豆性炒(需水多,地易干燥),不秋耕则地无泽。
《陈旉农书》
宋代陈旉撰。作者一生处在北宋溃亡、南宋偏安的战乱时期,隐居乡间,本着“非苟知,盖尝允蹈之,确乎能其事,乃敢著其说以示人”的想法,于1149年撰成此书。这是一部最早的专论南方农业生产之书,价值极高。
《陈旉农书》有四处谈到大豆(菽)。
农书卷上地势之宜篇第二
下地(低洼地)易渰(音yǎn,同演)浸,必视其水势衡突趋向之处。高大圩岸环绕之,其欹斜坡陁(音tuó,不平)之处,可种蔬茹(根菜)麻麦粟豆。
耕耨之宜第三
六种之宜第五
四月种豆,耘锄如麻,七月成熟矣。
农书卷中
牧养役用之宜篇第一
饭牛而牛肥,则牛之瘠馁盖啖(dàn,喂饲)以菽粟矣……
《王祯农书》
王祯,元代农学家,他本是北方(山东东平)人,长期在南方(旌德、广丰)任县尹,曾亲自向农民传授植棉、果树嫁接技术。历经多年,约于1300—1313年间撰成著名农学巨著《王祯农书》。
全书分农桑通诀(总论)、百谷谱(栽培各论)、农器(农机具)图谱三大部分。在“百谷谱”中单辟一章“大豆”,其中第一段全文引自《齐民要术》,不赘述。
第二段讲大豆不同品种的用途:
其大豆之黑者,食而充饥,可备凶年,丰年可供牛马料食。
黄豆可作豆腐,可作酱料。白豆、粥饭,皆可拌食。三豆色异而用别,皆济世之谷也。
《农桑衣食撮要》
这是一部元代月令体裁的农书,作者鲁明善。于1314年出任安丰路(今安徽寿县)监察官期间,参照《农桑辑要》,并吸收江南农业生产经验,1333年撰成此书。作者自序中有这样一段话:“凡天时地利之宜,种植敛藏之法,纤悉无疑,具在是书”。书中涉及大豆(黑豆)的内容有两段,均列在“三月”一节中。
种大豆
宜上旬种。杏花盛、桑葚赤、夏至后二十日,皆可种。肥地则宜踈(疏),瘦地则宜密。才出便耘。荚赤茎苍则收。
种黑豆
种时熟耕耙地。手内握豆半抄,行一步一撒。苗旺便锄,草净为佳。四月亦可种。其豆可作酱及马料,秸秆可以作柴,城郭中货卖得济。
《群芳谱》
明代王象晋撰,成书于1621年。书中记载:
黑豆,处处有之,苗高三四尺,蔓生,茎叶蔓延,叶团有尖,色青带黑,上有小白毛,秋开小百花,成丛,结荚长寸余,多者五六粒,亦有一二粒者,经霜乃熟。紧小者为雄豆,入药良。
种植,夏至前后下种,上旬种则花密荚多。……肥地宜稀,薄地宜密,才出便锄,草净为佳,使叶蔽其根,不畏旱,获宜晚,荚赤仓微黄方获。
《天工开物》
这是明代末年的一部科学技术专著,作者宋应星(1587-约1664),江西奉新人,曾任教员和地方官。工作之余,日事著述,本书成于1637年,是其著作之一,内容广泛,涉及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各个方面,“乃粒”卷叙述谷物栽培,其中“菽”一节主要讲大豆,对稻收获后种“禾根豆”技术,讲解尤为详细。原文如下:
一种大豆,有黑黄两色,下种不出清明前后,黄者有五月黄、六月爆、冬黄三种。五月黄收粒少,而冬黄必倍之。黑者刻期(限定时间)八月收。淮北长征骡马必食黑豆,筋力乃强。凡大豆视土地肥磽(qiāo,瘠薄),耨草勤怠,雨露足悭(qiān,欠缺),分收入多少。凡为豉、为酱、为腐,皆大豆中取质焉。江南有高脚黄,六月刈早稻,方再种,九十月收获。江南吉郡,种法甚妙,其刈稻田,竟不耕垦,每禾藁(gǎo,即稿,稻茬)头中拈豆三、四粒,以指极(chā,按入)之。其藁凝露水以滋豆。豆性克发,复浸烂藁根以滋。已生苗之后,遇无雨亢干,则汲水一升以灌之。一灌之后,再耨之余,收获甚多。凡大豆入土未出芽时,防鸠雀害,敺(qū,即驱)之惟人(由人去赶)。
《沈氏农书》
《沈氏农书》的撰者是涟川沈氏,轶名。沈氏生活的年代是明代末期(约1610-1674),他是一位有学问的地主,书中写逐月事宜、运田地法、蚕务(包括六畜饲养)、家常日用四篇。内容十分细腻。
“逐月事宜”篇讲述了三月种黄豆、晚豆;六月拔梅豆,做豆豉;九月烘青豆(用嫩黄豆制作熏豆)等。
“运田地法”篇写道:“田地生活,上前有功……至于沈豆、麦,尤以早为贵”。意思是:田地上的农活,做在前头至关重要……说到播种大豆、小麦,更要争取早播为好。
“家常日用”篇谈到“做豆豉法”,内容颇详尽。
《补农书》
《补农书》亦称《补农书·下卷》,作者张履祥(1611-1674)是涟川沈氏的同时代人和同乡,浙江桐乡人。清代初年,他一边教书,一边务农,对于农业生产,“无不习其事,而能言其理”。
《补农书》中有一段关于桐乡特产的一种大豆-梅豆的种植法。内容如下:
以梅豆独产于桐邑,归安非所讲求也。崇邑塘东区分亦有之,他如嘉兴、秀水、吴江、乌程、海宁接境即无,非不试之也,土性非宜,辄蔓而不实(只长蔓不结实),故惟桐乡得擅其利。六、七月陈豆做腐,腐少;若得搀(掺)入梅豆,腐便如故。
每遇豆熟,商贾来至,官私赖焉(政府和农家的收入全依靠它)。
下种于清明后,成熟于大暑前,相去百日耳,得利亦最速。
豆叶、豆萁(茎秆)头及泥(碎屑和泥渣),入田俱极肥。以梅豆壅田,力最长而不损苗,每亩三斗,出米必倍。但民食宜深爱惜,不忍用耳。
注:这是南方大豆种植最详尽的一篇文献,弥足珍贵!
清代持续近300年(1616-1911)。乾隆年间(1736-1795),皇帝曾命内廷词臣们广加搜辑,自经史子集以及历代农书,抄录编修了一部七十卷九十余万字的大型综合性农书,名曰《授时通考》。遗憾的是,书虽大却未涉及各种具体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相反,该书为了逢迎统治者的嗜好,大量罗列了所谓“嘉禾瑞谷”的记载,如某省某地出现了“一茎多穗”麦、稻的“吉兆”,等等。
但是,在民间仍然流传了许多有价值的农学著作。
《农蚕经》
本书是《聊斋志异》作者、山东淄川人蒲松龄(1640-1715)所写,成书于1705年。书中讲述了当地冬麦夏豆复种技术。
五月,耪(pǎng,用锄松土)麦茬[[留麦茬,待麦茬耩(jiǎng,用耧播种)豆可以笼豆苗]],未雨,速耪一遍,一则地不荒,二则经雨耪过者特深。
种豆,豆无太早,但得雨,且不妨且割(麦)且种(边收麦边种豆),勿失时也。即雨不甚足,但接黄墒即种之,但能出,即旱二十余日亦不妨,且种后,但得小雨则垄眼中便可接湿。种不过稀,亦不太密……种宜深,深则耐旱。……
锄豆,第一遍要深,麦根尽去,又当早锄,锄晚则脚高。
书中还提到豆田菟丝子,发现菟丝子时,“要勤拿,勿使蔓延盈亩,趁其少而治之,种(菟丝子籽)亦易绝”。
清代各地的各种农书一般都涉及大豆品种、种植经验。譬如:
《农圃便览》(丁宜曾撰,1755)总结了山东日照地区种豆经验。
《三农纪》(张宗法撰,1760)总结四川什邡地区种大豆“肥地宜稀,薄地宜密,早种宜稀,晚种宜密”。
《齐民四术》(包世臣撰,1846)讲述了长江下游农民“多沿田岸(稻田埂上)开窝下种,撒灰其上,不锄不粪亩收二斗”。
《沂水桑麻话》(刘书年撰,1853)总结了山东沂水地区二年三熟栽培制:“坡地两年三收,初次种麦,麦后种豆,豆后种蜀黍(高粱)、谷子、黍稷等”。
《救荒简易书》(郭云升撰,1896)介绍了河南地区适宜救荒种植的大粒黑豆、小粒黄豆、大粒黄豆等的种植经验和技术。
[1]万国鼎辑释.氾胜之书辑释[M].北京:中华书局,1957.
[2]石汉生选释.两汉农书选读[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
[3]贾思勰著.齐民要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4]缪君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5]韩鄂撰,缪君愉校释.四时纂要校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
[6]石汉生校注.农桑辑要校注[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7]王毓湖校.王祯农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8]鲁明姜著,王毓湖校注.农桑衣食撮要[M].北京:农业出版社,1962.
[9]陈旉撰.陈旉农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56.
[10]张履祥辑补,陈恒力校点.沈氏农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1]张履祥辑补.补农书校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12]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13]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5.
[14]郭文韬编著.中国大豆栽培史[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
[15]董钻主编.中华百科要览·中国农史篇[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16]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豆类[M].北京:农业出版社,1962.
[17]王毓湖编著.中国农学书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64.
[18]天野元之助著,彭世奖、林广信译.中国古农书考[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2013-12-20
董钻,男,教授,沈阳农业大学,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顾问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