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与中国传统文化

2014-03-21张巨成

大理大学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总书记法治传统

张巨成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昆明 650031)

习近平与中国传统文化

张巨成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昆明 650031)

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的感情、深入的了解、深刻的研究和科学的评价。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道统。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事功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中国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前景。

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法家;儒家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党、治国、治军实践中,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批判地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闪耀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具有丰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以民为本思想的结合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非常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这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群众观,也有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积极因素。

中国古代的民本(民为邦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良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孟子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对人民极为重视,提出了著名的“民贵君轻”观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得人心者得天下,民心向背关系国家兴亡,“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离娄上》)。此外,《尚书》亦明确提出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另外,《荀子·大略》也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思想。《管子·牧民》中还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思想。

汉代贾谊认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以民为敌者,民必胜之”(《新书·大政上》)。在“以民为本”思想的基础上,贾谊还提出了“以民为命”“以民为功”“以民为力”等相关命题。而东汉王符在《潜夫论》中则明确提出了“国以民为基”“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的民本思想。

宋元明清时期,民本思想得到了强化和发展。北宋张载主张“民胞物与”:“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司马光认为民是“国之堂基”(《惜时》),“为政在顺民心”(《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理学家程颢、程颐强调“民惟邦本”(《文集》卷五),“君道以人心悦服为本”(《粹言》卷二)。张九成明确提出了“以民为主”的思想。朱熹认为:“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宋史·朱熹传》)。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和讲话中,多处体现了以民为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结合。如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在《求是》杂志2013年第1期上的文章,就体现出明显的以民为本思想。文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要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1〕。又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2〕。

二、依法治国思想和传统法治思想的结合

在十八大以来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的实践中,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讲话中,都体现了习近平的以法治国、依法治国思想。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和依法治国,有不少的儒家也重视法治。习近平在文章和讲话中也曾引用法家的思想观点来阐明法治的重要性。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3〕中引用了“法者,天下之准绳也”(《文子》)。《淮南子》卷八《主术》上亦说:“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一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重要思想和方法。治理今天的中国,很有必要借鉴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精华。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和依法治国。《管子》认为:“威不两错,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错而已”(《明法》);“事断于法,是国之大道也”(《慎子·佚文》);商鞅特别重视法,认为法是人民的生命、治国的根本,“法也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商君书·定分》);“立君之道,莫广于胜法,胜法之务,莫急于去奸,去奸之本,莫深于严刑”(《商君书·开塞》);“法任而国治矣”(《商君书·慎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商君书·画策》);另外商鞅还主张“刑无等级”。

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他还特别强调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他主张中央集权,“圣人执要”,“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扬权》)。东汉王符主张以民为本,实行德治、德化,但同时又非常强调法治的重要性,认为治国必须“明法禁”,实行法治,“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潜夫论·述赦》);“政令必行,宪禁必从,而国不治者,未尝有也”(《潜夫论·衰制》);王符还强调执法一定要严明,“法令赏罚者,诚治乱之枢机也,不可不严行也”(《潜夫论·三式》)。

唐代刘禹锡认为:“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善必罚”;“法小驰,则是非驳,赏不必尽善,罚不必尽恶”;“法大驰,则是非易位,赏恒在佞,而罚恒在直,义不足以制其强,刑不足以胜其非,人之能胜天之实尽丧矣”(《天论》上);宋代曾巩认为:“法修则安且治,废则危且乱”(《唐论》);司马光认为:“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资治通鉴·汉纪六》司马光评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明史·刑法》);朱元璋重典治吏,对贪官污吏的惩治极其严厉,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吏治。朱元璋的儿子朱棣继承了朱元璋重典治吏、严惩贪官的政道,对官吏是有贪必惩,决不姑息。历史上许多法家都是主张变法、勇于变法的,而有理论,有实践,最著名的当属商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韩非子》的名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我们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5〕。

2014年7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当代中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加强和改善中央集权,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强大的、能够切实做到令行禁止的党中央和政府。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严管党治党,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到目前已有四十多只“大老虎”被打,特别是打掉“大老虎”苏荣、徐才厚、周永康,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坚决拥护支持,从而赢得了民心,让全党全国人民看到了希望。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法治思想的影响。治理好当代中国,反腐倡廉,澄清吏治,扶危定倾,振兴中华,不仅需要马克思和毛泽东,而且也需要“孔夫子”“秦始皇”和“朱元璋”,更需要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严明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中央权威,确保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他说:“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关系全局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6〕。“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6〕。习近平总书记主张重典重拳惩治腐败。他强调指出:“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6〕。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指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7〕。

习近平总书记主张立法为民、执法为民。他说:“我们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4〕。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结合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有引用和阐发。例如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就多处引用和阐发了中国传统道德观、价值观的精华。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了《大学》的名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进而强调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8〕;“一些重大礼仪活动要上升到国家层面,以发挥其社会教化作用。这就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9〕。

管子最早提出“礼、义、廉、耻”的核心价值观,并认为“礼、义、廉、耻”是立国的四大支柱。《管子·牧民》说:“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张,则君令行”;“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何为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0〕。今天,我们对“礼、义、廉、耻”这样的传统道德规范和核心价值观应当“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并赋予时代的新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说:“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2〕。“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1〕。在这篇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用“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18个字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和精神实质作了精辟概括。

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的感情、深入的了解、深刻的研究和科学的评价。习近平总书记主张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他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1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12〕。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传播和宣传。他强调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1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他说:“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应该大力继承和发扬”〔14〕。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道统,并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道统和马克思主义的道统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及国际形势结合起来,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话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成果。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事功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中华民族、中国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前景。

〔1〕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3-7.

〔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4).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强调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N〕.人民日报,2014-06-29(2).

〔4〕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N〕.人民日报,2012-12-05(2).

〔5〕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N〕.人民日报,2014-09-06(2).

〔6〕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N〕.人民日报,2013-01-23(1).

〔7〕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N〕.人民日报,2014-01-15(1).

〔8〕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N〕.人民日报,2014-05-05(1).

〔9〕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M〕//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9.

〔10〕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N〕.人民日报,2013-11-29(1).

〔1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1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4-02-18(1).

〔1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01-01(1).

〔14〕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2).

(责任编辑 张 成)

XI Jinping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ZHANG Jucheng
(College of Marxism,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31,China)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ese,XI Jinping,has a profound feeling,deep understanding,research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to the long history and extensive and profou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XI Jinping has emphasize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treat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scientific attitude,and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o the next generation.XI Jinping's thoughts and his achievements have reflecte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ass viewpoint of Marxism and people-oriented thought,the combination of the thought of ruling the country by law and the traditional thought of ruling-by-law,the combin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ore values.

XI Jinping;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Legalists;Confucianists

G122

A

1672-2345(2014)11-0046-05

10.3969/j.issn.1672-2345.2014.11.011

2014-03-18

2014-05-31

张巨成,教授,主要从事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党史、党建等研究.

猜你喜欢

总书记法治传统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