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楔入时代特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谱系

2014-03-21□卢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道德政治生态

□卢 岚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上海 201620]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创新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严重脱节以及社会多元的异质性、价值的多元化,使得社会矛盾复杂激化、冲突频起,骗术常态、道德下滑、诚信危机。人与人之间、各利益集团之间,由早先的遮羞暗斗发展到今天街头的赤膊恶斗。人们在怨岔的同时,对现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产生了质疑。

思想政治教育本是我党的优良传统,被视为生命线,并经过漫长的革命实践所证明的。目前的尴尬现状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群众、脱离社会实际,没有认清社会生活视阈中的流变性、碎片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特点,没有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症结与创新的源头和环境的基本条件。片面地强调“维稳”的硬手段,丢掉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细致、耐心的工作特点,放弃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维稳”的软实力。因此,天天维稳,天天不稳,甚至加剧了社会矛盾。所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须楔入时代特色以及楔入后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冲击和由此所引发的思想政治教育共时性结构的变化。这是我们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的历史性坐标。在这新世纪普遍面临的困境使原有意义共识与秩序正遭遇被解构,而新的意义又尚在确立的新旧的交替过程,是一个价值混乱的时期,也是一个意义重构、转释、再造、更新和拓展的过程。在这期间我们只能靠自己寻找澄明之路,进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轮廓,丰富其理论谱系。

一、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

近年来尽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地改变其方式与方法,使其更能有效地实现“三个贴近”,但是其在实践过程中却无法顾及改革开放中的草根百姓的日常琐碎生活,更无法彰显他们在转型过程中的存在维度、存在意义。而生态文明视角强调每个个体存在的意义,强调和凸显精英视角的话语中受到忽视乃至遮蔽的维度,从而整体性地呈现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秩序的嬗变乃至重构,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因此,将生态文明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

(一)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

1.生态文明建设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领域。任何单一的视角都是有限制的,而随着研究视角的增广,就意味着新的研究领域的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新型的人性承载对象来承载生态文明理念原则和行为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条件下对人的素质品质的现实期待和内在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健全的自然生态环境,还需要具备和谐的社会环境。它不仅注重人之外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且强调其内在素质的全面提高。它强调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性。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无疑是在对外界——自然与社会的改变中实现的。在现实生态文明建设中,个人形成生态文明观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新的生态实践。同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个人形成社会和谐理念并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进行新的实践。”[1]

我们没有理由让人们生活在精神家园的梦幻里,更没有理由让人们的精神和心理寄托始终与当下现实生活背道而驰。而应该让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洗涤灵魂,在感性生活中经历崇高。生态文明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意味着把思想政治教育还原到社会生活实践的语境结构之中,把原本就是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和心理补偿还原到现实生活经历之中;把原本从完整的生活事件中抽离出来的元素和维度重新还原到原有的事件中。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由人们的现实生活实践引起的,它使沉淀在中国人心中的中国梦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真实,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更让老百姓生活充满踏实尊严、幸福与希望感。

2.将生态文明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意味着重建现实生活、塑造新的政治文明,促使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中。诗意栖居是人类追求生存的根基,是重建信仰的过程。它昭示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条件之一。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持续发展等等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真实落实。它既有利于思想的解放,又有利于学术的建构,并形成互动的格局。它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普通大众形而下的生活世界中的失语现状而孤立地悬置于形而上的学术层面的窠臼中。因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形而上的抽象道理,是要“形而下”的具体落实。被生态制肘的现实是对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热切渴望。当精神生活匮乏、精神家园迷失,势必导致对自然的冷酷与环境的破坏。如,内蒙古某工业园区的多个化工厂的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在沙里,造了许多“污水湖”。浙江嘉兴养猪场把数以万计的死猪抛入河里,使黄浦江上尸浮江面,恶臭熏天。社会生态的恶化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无力的结果,反过来也必然进一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低质低效,一个人的善意会在糟糕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受压抑。

其实,社会生态跟自然生态一样,一个健康的自然界,其生态链一定是完整而和谐的、强弱共生的。一旦打破这种平衡,其中某种生物的生存空间就被挤占消亡,这种现象叫“专制垄断性物种”的侵入。人类社会也是一样,经济发展中的权力泛滥、造富、造强,使社会失去平衡,并引发出很多社会问题,在社会学上,这种情况叫“社会生态恶化”。我国当前出现的阶层固化、权力失范、强弱分化等等就是“专制垄断性物种”侵袭的结果,它直接导致“社会生态恶化”。而当法制不健全、正义不彰显、权力不受制约时,就意味着划分强弱的标准以权力和财富为准,就会出现“法”被“权”玩,成了强者面前,任何人都可能沦为弱者的怪圈。且这种强弱日益固化直接导致了整个社会生态的恶化,进而使得道德理想失落,道德底线跌破,诚信缺失等现象的风行蔓延。

美国著名的智库兰德公司在分析中国社会文化心理的报告时,如是说:“中国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普通中国人通常只关心他们的家庭和家属。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而不是建立在一个理性的社会基础之上的。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祉,对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操守的苦难视而不见。毫无疑问,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观必然导致自私、冷酷,这种自私与冷酷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关键因素。”[2]体现在:上对下不守诚信,官对民不讲诚信。因为不守诚信并不会受到惩罚,并有立竿见影的丰厚回报,因此,造成欺贫与仇富无休止的社会对拧局面。而一旦弱者强大到拥有要求诚信的资本时,暴力就成为解决矛盾的最佳选择。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在于没有形成以契约关系为纽带的公民社会,而是形成了以个人关系为纽带的人情社会,一诺千金只是一种传说。于是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诚信成了卑鄙者畅通无阻的空头支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像多米洛骨牌,推倒容易,重塑却艰难。

总之,实践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场“剧烈的变化面前,人们自然而然地、不可避免地要产生重估一切价值的取向。”[3]中国人需要一场关于梦想与生活的自我救赎。尽管现实的中国困难叠嶂、矛盾交织,但却激情浩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对其理论变革表现出直面问题的勇气,透射出谋求创新的愿望,系统地对当今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历史梳理、逻辑把握、价值判断,以剖析现代人道德危机、社会生态危机与精神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寻求社会生活与实践智慧。让生硬的、宣教式的政治宣传转化为催生新的政治文明的政治传播,并在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中建构相应的协调机制,在开放的社会生态环境中,体现人的尊严与幸福。

(二)生态文明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生态是人的生命存在状态,是对人的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它意味着冲破传统理念的束缚,从人与自然角度去阐释人的本质,从而找到人性回归的真理性认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4]。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转换囊括了人的转换,它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批判性反省,促进人的自我理解的深化并由此推动人们不断改变世界,创造美好生活。

首先,生态文明植入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人们学会思考,拒绝平庸的恶,获得崇高的善,不断地刷新人性。哲学家阿伦特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平庸的恶”一说,这种恶是指不思考的现象。即不思考人、不思考社会。恶是平庸的,我们是常人,都可能坠入其中,极易把个人完全同化于体制之中,服从体制的安排,默认体制本身隐含的不道德甚至泛道德行为,或者说成为不道德体制的毫不质疑的实践者,或者虽然良心不安,但依然可以凭借体制来给自己的他者化的冷漠行为提供辩护,从而解除个人道德上的过错。这就是现代社会技术化、体制化之中个人平庸的恶的基本表现[5]。当这种无知符合人们的理性时,人们可能会努力保持这种无知。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大跃进。农民岂能不知亩产万斤的荒谬?

其次,人只是一株脆弱的会思考的芦苇。思考对人作恶有抵制作用,因为思想可以产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不思考则无判断,无判断,也就不分是非,人云亦云,任其摆布。如果说,人是座孤岛,那么,稍微思考就会意识到,只有相互搀扶才能同舟共济。即“陌生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一定指向冲突,更重要的是互利双赢,人类行为作为原始动力可能是自私的,而人类道德行为的根本动机是互利。互利的协调才是道德伦理的第一功能。”[6]229“乐于助人”是传统的人伦美德。然接踵而来的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等,这种漠视生命,漠视道德的现象会让良知溃散。曾经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传统美德,怎么发展到今天这个拐点时,中国社会竟然讨论起“老人跌倒了到底要不要扶”等诸如此类话题?什么是平庸的恶?为寻路的陌生人指点一下迷津,就要索费;身为名校教授不思为人师表,却用升学“把戏”骗污少女;公务员用公权为公众服务本是他的工作责任,却在履行职责后成了索贿的私器等等。这就是平庸的恶,他们从不思考“人应该如何生活”,无论是大学教授还是公务员,抑或是路人甲乙[5]。

最后,生态文明植入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形而下的具体实践落实,引导民众学会批判性反思,提升全民族道德素质,改变麻木的看客、不屑一顾的过客、别有用心的哄客现象。古希腊哲人说,未经反省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忽略人性反思,是对个体责任的遮蔽,极易陷入平庸之恶之中。换言之,只要愿意思考,就不会有愚民政策的出现。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教人学会思考,抵制“平庸的恶”;普及道德底线,引导人们学会思考,正视冷漠、歧视等庸常之恶,乃至衍生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割裂,让行善成本不再成为冷漠的通行证。思想政治教育唯有帮助人们学会思考,更果敢地进行道德践履,超越利弊权衡,方能走进“春天里”。正所谓社会生态环境好了,苍蝇自然无法生存,充满社会的自然就是春风杨柳和鲜花。

二、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主线

当下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有限权威的时代,政府及其决策者真实的权力并不一定减少,决断力与执行力却明显受限。在有限权威时代学者自身的权威也有限。如何凝聚共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深邃悠远的反思与痛彻心扉的呐喊。思想政治教育旨在道出时代的精神,追问生存论层面的问题。而生存论层面的问题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问题。今天所有国家都高度重视国家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其定性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并努力争取社会成员认同,努力将软实力化为硬财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的精神之光,照亮着前进的道路,传递着时代的热度,折射出社会的进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主线。

(一)核心价值观规约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方向

1.从核心价值观所处的地位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精神的主观凝练,是人们对正在发展着的社会实践的认识和总结。它不仅是基于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价值概括,而且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以及正在进行中的社会实践的概括总结。它符合社会主义共同价值要求,反映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精髓,适应中国发展的要求并成为我们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新话语[7]。

另一方面,“社会成员在观念和价值方面的共同性,其意义绝不亚于社会在礼仪结构方面的共同性。他触及到了在一个极具变迁和分化的时代,我们何以能够共同生活,这样一个核心难题。”[8]“任何社会,为了生存下去,必须紧密围绕保持其制度顽症这个中心成功地把思想方式落进每个成员的脑海。”[9]这就要求我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用主

导型去影响和带动多样性,用多样性去培植和激励主导性。因此,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方向决定于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2.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看,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人们过上最能体现一个时代最有潜力的生存方式,让人们过上最可持续、也最能体现人的关怀度和情性状态的生活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源泉。而一个民族只有向善向上向前,积聚起道德建设的正能量,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才能把对中国梦期许与追逐当作时代的最强声音,使中国梦的生成凝聚民族的守望,让中国梦的价值敞开时代的宽度。因此,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和引导作用不仅是应然,更是必然。它照耀着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方向。通过反复、持久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核心价值观渗透于国民社会生活中,并迸发出质朴、直抵人心的正能量。

(二)核心价值观主导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内容

社会转型时期,在变化或者被动的应变及变化中演变出来的焦虑、彷徨不安等,其要义所在,都是身在变动中而没有一种可以皈依的价值来阐释人生之沉浮。人们无法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而核心价值观正是在这种剧烈变动中为我们提供自我升华的一种稳定东西,一种强大的观念支撑。这种“观念的强大之处就在于,一旦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他的正确性,他就会顽强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无论遭到的障碍有多大,它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10]

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核心价值观,它承载着13亿民众对未来福祉的期望,时刻把心用在为群众谋利上,温暖畅流在百姓心里。因此,它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生活视阈的流变性、碎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活水源头,使百姓的话语掷地有声。它着眼于社会生活实践中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解答;着眼于理论阐释,以及回应中国人社会生活中所迫切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道德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并不存在于任何逻辑体系中。逻辑体系充其量能把话说清楚,讲明白。而道德不仅关乎人们的思考和说话,更关乎行动。对于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意义作何评价,关键在于确立什么样的参照体系和评价标准。一个社会,其思想观念变化及其好坏的尺度应该着眼于他的现实存在和社会关系。核心价值观凝聚着广大人民的共识,是我们民族的软实力,势必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内容。

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因投射在弱势群体的提携上而获得大多数人的拥护。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视野下移,从人民(草根)那里吸取根源的支撑力。强调对草根阶层的关注,强调从诠释历史的合理性转换到厕身于改革中“沉默的大多数”的情感与立场上来,借助社会各方面力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探寻日常生活的尊严、重建日常生活精神准则,触摸中国社会牵动人心的生活实情。这对建设美丽、文明中国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三、公平正义: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基本取向

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是理解一切社会现象的出发点,对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也应从社会结构入手。如果说,30年前我们把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素质提升作为标准,那么今后30年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刻变化,公平正义则成为下一轮改革的基本取向。当下出现的许多社会问题诸如经济缺乏活力、社会矛盾突出、体制脆弱乃至道德的堕落与溃败都可以归结为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老百姓没有说理的地方等等原因。公平正义是凝聚变革共识,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应将公平正义作为今后社会变革,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基本方向和目标。它体现的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一)公平正义: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价值取向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的价值,是一种公认的价值尺度,更成为当下中国凝聚人心的基本方向。当前的分配不公、贫富差异悬殊使得相当多一部分人挣扎于基本生存之中。其实,我们许多道德问题,其深层原因还是贫困。所谓的人穷志短。多少年经济上的短缺使人的心理发生了某种变化。这要靠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公平以及国民收入的增加来解决。虽说财产不能重于生命,但在很多底层草根民众的生活中却也等于生命。而道德毕竟是人生境界的一种反映,如果连温饱都解决不了,何谈高尚道德情操。我们毫无理由否认欲望和感性的合法性。因为“更文明”的唯一标志和尺度就是看对人的原始欲望的释放度。所以罗素才说,没有什么像财富的增加那样能够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也没有什么像财富的减少那样能降低社会的道德水平。其前提是适度的公平分配,使多数人能够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在此前提下,社会道德水平无疑会大大提高。反之,当上层除了既得利益外,不恪守任何底线,一般民众很难不上行下效。如果社会上有大把机会让劳动者仅凭勤劳就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社会上造瘦肉精、毒牛奶、地沟油的人就不会这样猖狂。其实,在这场由道德滑坡而引发的悲剧中,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如果非要追究是谁在冲破道德底线,那么,在民众权利时时受挫而官员权力处处肆掠的坚硬现实面前,上层精英首当其冲的该为冲破道德底线负责。

另一方面,社会的断裂、阶层的分化导致人们极易把本来只属于社会角色的差异和收入的差异而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人们感觉似乎仅仅是底层之间的矛盾没有什么看点,也无法留下向社会泄愤的切入点,因此,事情已发,人们习惯于站在光脚的一边对付穿着高级鞋子的阶层。然而如果人的身份成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服务与舆论加害的标准,那么,这与“把一切牛鬼蛇神打翻在地,再踏上一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疯狂年代又有什么区别。因此,我们不能认为现代化把麦克风放到每个人的跟前,我们的现代化素质就具备了。民族的文明素养要靠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要靠自己生成。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如何成德,成就人的品质的问题,无论贫富贵贱都是如此。

(二)精英自律: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切入点

政治人口分为精英与大众,政治文明规则最先由少数贤能之士制定,并带领其他民众遵守的。因此,如果说大部分草根文化对民主起着重要作用,那么精英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更加重要。因为精英才是政治生活中做出政治决定,或者对政治决定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群。如果说公民德行是重要的,那么精英的德行在某种程度上更加重要。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不管哪种政体,如果统治者能够照顾共同的利益,那就是正常的政体;如果只照顾自己的利益,那就是变态的政体。”[11]换言之,统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治者的德行。因此,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中国仅次于吃饭的重大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解决精英自律问题。

严重的不平等,会让人们产生比正常情况更加强烈的物质欲望,因为人们时时刻刻都会想到自己比别人拥有得更少。因此,孙立平说:我们是不是焦虑错了问题?实事上,对中国社会最大的威胁可能不是社会动荡,而是社会溃败。社会溃败集中体现在权力失控,腐败不过是外在表现。权力成为无约束的力量,权钱结合以及由此形成的腐败,从根本上扭曲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少数官员给全社会造成腐败无处不在、无处不生并难以根除的假象。官员的负面效应极大地动摇着社会秩序,并逐渐放大,波及众多社会群体,严重削弱和毁坏正常社会赖以展开的基础。社会心理焦虑不安造成社会关系的病态化,社会行为的暴戾化。因此,此时,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提醒富人们:你们不妨玩你们的金钱、权力等等剩余财富的游戏,但底线是不要突破剩余财富与必要财富之间的安全感——这是社会稳定的底线,突破这种底线,社会将面临巨大灾难[12]。换言之,如果说精英不能凭借自己的知识文化长期控制一个平等的社会,那么,精英就必须以道义性要求去缓和与底层民众的紧张关系。社会统治可持续的底线是:控制资源的精英能否坚守道义原则,能否遏制过于张扬而缺乏自知之明的精英意识,能否尽可能地实现公平正义。

看富人的品质,不是看他对贵人如何,而是要看他对穷人怎样。这就要求“掌握更多话语权和拥有更多资源的精英们,尤其需要倾听来自底层的声音,学会被平民阶层所认可。”[13]更何况由纳税人养活的官员,没有理由不与作为纳税人的群众对接,努力做到敬畏民意,心有所敬,行才有循,心有所畏,行才有止。让权力回归原位,让权利一视同仁;让有产者有恒产;让无产者有尊严。重塑自由、公平,释放人性的教育才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在公平正义中提升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

“现代性道德的失误并不在于他寻求道德价值共识的愿望,而在于其寻求方式,在于他在理论上对这种共识的过度知识论张扬与实践中对这种共识的随意主观性模式之间所形成的巨大反差。”[14]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于提升个体的道德素质。

一是道德教育应从我们每个人内心反省和行动做起,并时时处处践行之,改变群体道德意识困境。因为,群体的道德意识往往会变成对他人的指责,例如在对道德的反省与追问时,人们总会充满义愤地说,为什么不让官员、富人学雷锋,提升道德境界?他们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更有能力也有责任去学雷锋,帮助他人。这样的诘问,对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才是道德本源,道德观应该回归到个体的自我检视。每个人都应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而不是将矛头指向哪个阶层、群体。道德自省,应该是每个人的事,使之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而不能偷换成对某个群体的要求,不能将这种义务推到某个群体上。否则,会滋生道德教育中的囚徒困境与搭便车心态。道德教育从每个人做起,更是一种公民精神的丰碑,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与公民精神融为一体。对公共义务的自觉担当是指向每个人的内心,指向从我做起的[15],唯有如此,才能使大众感受到由内而外发出的生命温度。

二是杜绝道德教育的“比下”“比烂”倾向。中国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觉放弃了通往崇高的道路,而彻底拥抱了低谷。”[16]在“比下”“比烂”中寻求一种平衡,心安理得地去高调律人。其实,道德更重要的是面向自己的良心,而不是外向的比较。道德标准不是一个用来律人的标准,而是自己良心的一把尺子。为了别人,更为了自己不必恐惧于老了摔倒后无人扶,让自己的心有处安放。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应以豪壮的实践底气,承载历史的厚度,开拓历史的广度,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道路,关注新问题,切准真问题,聚集大问题,重话老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转型中求质量,在结构创新中谋发展。

[1]陈晓燕.论以人为本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科学重构[J].东南学术,2013(1):134-139.

[2]徐迅雷.兰德公司如是说[N].杂文报,2011-10-25(1) .

[3]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C].北京:人民出版2009:160.

[4]曾长秋.从政治人到生态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的转换[J].伦理学研究,2012(6):126-129.

[5]杨庆春.谁来抵制平庸的恶[N].杂文报,2012-2-21(1) .

[6]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29.

[7]虞崇胜,张建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一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要素[J].东南学术,2013(1):13-21.

[8]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经验[N].光明日报,2009-12-3(10).

[9]奥罗姆.政治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71

[10]ERIK O E.Understanding.Habermas Communicative Action and Deliberative Democracy[M].Boston:Beacon press,2003: 46

[11]亚里斯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33.

[12]刘方喜.超越历史周期律与资本周期律重启的改革的底线共识[J].探索与争鸣,2013(2):40-45.

[13]黄力之.平等问题深藏着的历史观[J].探索与争鸣.2012(9):13-15.

[14]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42

[15]曹林.“雷锋”是自省力量而非律他标准[N].新华每日电讯,2013-3-5(1).

[16]肖雪慧.从“禁低俗”说到权力的边界[J].书屋,2010(3):7-10.

猜你喜欢

道德政治生态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生态养生”娱晚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